魏晉禪讓

魏晉禪讓指的是發生在魏晉兩朝的禪讓行為。265年8月,司馬昭去世,司馬炎繼承王位。265年12月,司馬炎代替曹奐成為皇帝,魏朝(前魏)滅亡,晉朝開始。曹奐被改封為陳留王。這是繼漢魏以來,第二次由朝中大臣位高權重,獨攬大權導致的禪讓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晉禪讓
  • 朝代:魏晉兩朝
  • 時間:265年8月
  • 主要人物司馬炎曹奐
簡介,禪讓原因,

簡介

在三國還不像明清封建專制達到頂峰時期,皇權不是無限擴大。因此即使像曹操那樣權勢很大的時候,在重大問題、國事上也要重視朝議,比如他要恢復肉刑,但是朝議反對就只能暫時放棄。司馬懿執政時期沒有曹操那時權力大,國家重大事情不僅要先請示郭太后,也要重視朝議,儘管郭太后因為搭救之恩對他言聽計從,但朝廷並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他只是最大派系首領。比如對待曹爽的處置上,他給曹爽送糧食,回應曹爽試探生死,有赦免他的表示,但是最後朝議結果是處死了曹爽。在處理王凌等謀廢曹芳的事件中,他已經為王凌求情赦免了他,並且寫信給郭淮赦免他的妻子,郭淮的妻子就是王凌的妹妹,可是後來朝議還是對王凌進行追戮,滿門抄斬。
後來郭太后準備要廢掉曹芳的時候,司馬孚無疑是堅決反對,甚至可能拒絕接受郭太后命令,所以郭太后找司馬師來辦理,司馬師開始可能也不願意,否則也不會哭了。他只能向群臣宣布了太后的命令,詢問大家意見,進行朝議。當時眾臣的意見基本統一:“昔伊尹放太甲以寧殷,霍光廢昌邑以安漢,夫權定社稷以濟四海”,大家都表明了要按伊尹、霍光的作法來辦,說要讓司馬師像古人那樣承擔今天的,司馬師最終也感到曹芳遊樂不節,不堪朝政,所以認同了朝議,準備立與司馬氏關係密切的彭城王,可是沒有成功,被迫屈從太后立年幼的高貴鄉公。從這以後,郭太后繼續挾幼主攝政,而司馬師就取代司馬孚成為政府權勢最大的執政,正元元年獲得了“黃鉞,入朝不趨,奏事不名,劍履上殿”的地位。高貴鄉公事件以後,群臣朝議奏表尊郭太后依古制令書稱詔書,這樣無論在實際上,還是形式上郭太后都取代魏朝皇帝成為最高統治者,而司馬昭也能夠立與司馬氏關係密切的常道鄉公為皇帝,把政治勢力擴展進入宮廷。司馬氏兄弟依靠和郭太后的聯合逐步獲得了對魏朝政權的支配權,而曹魏皇族在魏晉禪讓以後,也因為與司馬孚等司馬氏有密切關係而受到優待。
史書中沒有記載司馬昭要篡權代魏的詳細證據,倒是他的辭讓權位和謙恭守節反映了他是忠於魏朝,至於在後來要傳位給哥哥司馬師的後嗣齊王,也是《晉書》武帝本紀:“文帝以景帝既宣帝之嫡,早世無後,以帝弟攸為嗣,特加愛異,自謂攝居相位,百年之後,大業宜歸攸”。齊王是個謙恭、守節、寬厚的君子,如果由他即位或許不會代魏,他的才望超過司馬炎,連司馬懿都器重他。而司馬炎則是受到群臣的擁戴,正是在他們的堅決要求下,司馬昭才被迫立他為太子。司馬昭沒有像曹操開始想做周公,以後又想當周文王,去世前司馬炎問後事,他只說了:賈充是了解你的。何曾、裴秀等人甚至說司馬炎沒有人臣的相貌,這雖然是表明他們甘願為司馬炎的臣子,但是也多少透露出一些要擁立司馬炎稱帝的意圖,最後由石苞陳騫勸說魏帝禪讓。
這是因為司馬炎能夠代表他們的利益,晉朝建立以後,司馬炎加封很多擁護他的功臣為郡公,而此前就是司馬昭實行五等制,也只是最多改變了過去異姓不能封公爵的制度,只是最高封了縣公,比如司馬孚為長樂縣公,郭氏兄弟等人也都是縣公。晉朝建立以前的魏朝,最高封獨立割據的公孫淵為樂浪郡公。現在司馬炎要恢復古代諸侯體制,要加封郡公等更高爵位給大臣,而齊王顯然支持中央集權體制,反對復古,他和司馬伷辭讓諸侯特權,要求在天下統一、太平以後再實行復古制度,都是維護封建中央集權制度的言行,司馬攸是一個忠貞、進步的封建政治家。與魏朝代漢主要依靠世族豪強支持,施行九品制度;拿圖讖、星相為依據不同,晉朝建立首先是有民間輿論,百姓說有神人告訴平民王始說:天下太平,在有廣大民眾擁護司馬氏的基礎上,開始了禪讓進程。

禪讓原因

當時魏朝的地主階級擁護司馬炎代魏的原因主要有:除了很多司馬氏提拔起來的堅定支持者:王祥鄭沖何曾、石苞、裴秀羊祜、荀顗等元勛擁護,還有在魏朝統治時期受排擠的人:如賈充、王沈、陳騫、杜預、山濤、魏舒、高光等的支持,以及親信張華王渾衛瓘、李憙、荀勖、李胤、盧欽等的擁戴。司馬炎還依靠其世家背景的強盛宗族,廣泛的世族聯姻,繼續保持陳群制訂的九品制度,保護世族豪強利益,部分推行復古制度,擴大分封規模,比如封賞郡公等措施,獲得了廣泛的社會支持,所以順利地完成了魏晉禪讓。曹氏在晉朝的政治地位很高,不僅末代皇帝常道鄉公被封為陳留王,就是《三國志》註記載:魏世譜曰:封帝為陳留王,享年五十八歲,大安元年崩,謚曰元皇帝。在晉朝作為藩王生活了三十八年,也可說是獲得善終了。曹氏的陳留王封號直到東晉滅亡時還得到保留,這在古代封建社會是極為罕見的。其他諸侯也大多是降了一級封號,成為公爵。比如齊王,魏世譜曰:晉受禪,封齊王為邵陵縣公。年四十三,泰始十年薨,被廢以後享了二十年清福。曹植的兒子曹志也是鄄城公,因為有感於其父曹植的遭遇,所以反對司馬炎讓齊王歸藩而一度遭到免職,同案皆下廷尉,只有他免官,以公還第,後來又擔任散騎常侍。在《晉書》中的曹氏還有很多,其宗親夏侯氏在晉朝也十分顯赫,司馬師的嫡妻夏侯氏被追封為景懷皇后,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的母親也是夏侯氏,被追封為帝太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