髹,漢字,讀音為xiū,用漆塗在器物上。
基本介紹
- 拼音:xiū
- 注音:ㄒㄧㄡ
- 部首:髟
- 部外筆畫:6
- 總筆畫:16
- 五筆86&98:DEWS
- 倉頡:SHOD
- 鄭碼:CHNF
- 筆順編號:1211154333321234
- 四角號碼:72294
- UniCode:CJK
- 統一漢字:U+9AF9
髹,漢字,讀音為xiū,用漆塗在器物上。
髹,漢字,讀音為xiū,用漆塗在器物上。...... (2)又如:髹彤(塗以丹漆);髹飾(用赤黑色的油漆塗物為飾);髹漆(以漆塗物) 髹詞性變化 編輯 ◎髹 xiū ...
髹飾是古代在藝術品上採用的一種傳統工藝,用漆漆物,謂“髹”。髹,今通作髤,或作髤。“飾”寓紋飾之意。其高超的技藝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是凝聚了古代勞動...
髹塗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xiū tú,是指漆飾。...... 髹塗出處 編輯 明袁宗道《雜說》:“頃至中堂,榱題軒楹,皆以髹塗,間以雕彩,器服燦然奪目。”...
金漆鑲嵌髹飾技藝,北京市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金漆鑲嵌髹飾技藝選用上好的木材,主要需經設計、製作木胎、髹飾漆胎、裝飾四道工藝流程,...
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福建省福州市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是十分特殊的製作工藝,在繼承幾千年中國株漆技藝的基礎上創立...
髹工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xiū gōng,是指從事油漆器物、門窗等工作的人。...... 髹工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xiū gōng,是指從事油漆器物、門窗等工作的人。...
髹幾,是漢語辭彙,解釋是塗上漆的木幾。...... 髹幾釋義 編輯 塗上漆的木幾。 清 魏耕 《宿千松禪院待錢大纘曾不至》詩:“喧寂兩豁如,髹幾隱爐香。”清...
髹帛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為xiū bó,基本意思是塗上油漆的脫胎絲織像。...... 髹帛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為xiū bó,基本意思是塗上油漆的脫胎絲織像。...
《宋史·后妃傳下·哲宗昭慈聖獻孟皇后》:“後御坐朱髹金飾,宮中之制,惟後得之。” ...
重慶漆器髹飾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最遠可上溯至商、周時代。重慶漆器髹飾技藝在繼承我國傳統漆藝工藝的基礎上,以研磨彩繪、金銀粉分光罩漆、彩色蛋殼鑲嵌、...
xiū tǒnɡ 髹筒 塗上漆的竹筒。 宋 蘇軾 《寄周安孺茶》詩:“髹筒浄無染,箬籠勻且復。”清 朱彝尊 《題王給事又旦》詩:“ 王郎 歸裝乏長物,僅束詩...
髹朱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xiū zhū,是指亦作"髤朱"。...... 髹朱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xiū zhū,是指亦作"髤朱"。中文名 髹朱 讀音 xiū zhū 類別 ...
單色髹塗 以一種漆色作為塗物的面漆,即上塗漆的髹飾工藝。單色髹塗種類很多,《髹飾錄》中有:黑髹、朱髹、黃髹、綠髹、紫髹、褐髹、油漆、金明、單漆、...
薄料髹塗,為使漆色變得更加鮮艷,又能節省漆料,並達到需要的裝飾效果,將銀箔研細後調入漆色,製成薄料漆色,再採用薄髹的裝飾方法,稱之為“薄料髹塗”。...
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山西省平遙縣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發源於山西中部的平遙縣,傳布至北方廣大地區。以此種技藝製作...
髹,以漆塗物[2] 。例:木器髹者千枚。——《史記·貨殖列傳》漆,以漆塗物[3] 。例:把大門漆成紅色的。出處:我想像秦淮河的極盛時,在這樣宏闊的橋上,...
漆器髹飾技藝是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統技藝1。 ...
楚式漆器髹飾技藝是一種民間漆器髹飾傳統技藝。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漆器製作工藝已達到了極高水平。許多文物考古專家都以為製作技藝已經失傳,事實上,2000多年來,...
王勝德,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傳承人。1950年生,15歲隨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維韞學習脫胎漆器髹飾技藝。...
徽州漆器髹飾技藝簡介 編輯 徽州漆器髹飾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報地區: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1] 徽州漆器髹飾技藝工藝 編輯 ...
髹金漆雲龍紋寶座位於故宮太和殿大殿中央的須彌座式平台上,它象徵著至高無上的皇權,是紫禁城裡保存下來唯一的一個明代的寶座,現存於故宮。...
剔紅,又稱雕紅漆,紅雕漆。中國漆器工藝的一種,此技法成熟於宋元時期,發展於明清兩代。其法常以木灰、金屬為胎,在胎骨上層層髹紅漆,少則八九十層,多達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