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祦

高麗康宗一般指本詞條

王祦(1152年—1213年),高麗王朝第22任君主(1211年—1213年在位)。大華法柱,原名,即位後改名為。他是高麗明宗長子,做太子二十餘年,1197年因權臣崔忠獻廢黜明宗而被流放江華島,1210年獲召還,封漢南公,翌年十二月被崔忠獻扶上王位以取代高麗熙宗。王祦在位不到兩年即薨,死後廟號康宗,諡號元孝,葬於厚陵。

基本介紹

  • 本名:王祦
  • 別名:曾用名王璹、王貞
  • :大華、法柱
  • 所處時代:高麗王朝
  • 出生地:高麗開京
  • 出生日期:天德四年(1152年)四月初五日
  • 逝世日期:崇慶二年(1213年)八月初九日
  • 廟號康宗
  • 諡號:元孝
  • 陵墓:厚陵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對父失言,臣民感嘆,家族成員,歷史評價,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天德四年(1152年)四月初五日,高麗王弟翼陽侯王晧得長子,取名為璹。王璹原本是個無緣王位的王族,因大定十年(1170年)秋的武臣政變,他的伯父高麗毅宗王晛被鄭仲夫李義方為首的一乾武人趕下台,取而代之的是他的父親王晧登位,即高麗明宗。大定十一年(1171年)正月,王璹行冠禮;大定十三年(1173年)四月十九日,明宗派鄭仲夫、尹鱗瞻冊封王璹為王太子,翌年三月迎娶李義方之女為太子妃。同年十二月,李義方被殺,太子妃李氏也被廢黜。於是王璹又娶了王族信安伯王珹(高麗顯宗之子平壤公王基玄孫)之女為新任太子妃。王璹與婢女們生了九個兒子,卻一直沒有嫡子,明宗曾在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五月派人祭祀白馬山,為太子祈嗣。王璹終於在不惑之年得子,就是後來的高麗高宗
明昌七年(1196年)四月,崔忠獻兄弟除掉權臣李義旼,掌握了政權。翌年九月,崔忠獻兄弟欲廢明宗,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太子王璹“闇弱”。明宗被廢后,王璹自然也喪失了太子的寶座,偕妻兒被流放到江華島。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王璹因崔忠獻而被廢,卻在十三年後又被崔忠獻召還開京,大概是由於高麗熙宗不怎么聽話了。大安三年(1211年)正月初九,王璹被改名為王貞,封守司空、上柱國、漢南公。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高麗熙宗因捲入暗殺崔忠獻的陰謀而被崔忠獻廢黜,同時崔忠獻派他的兒子崔瑀和平章事任濡去漢南公私邸,迎王貞入宮,即位於康安殿,改名為祦,是為康宗。康宗繼位後,高麗故技重施,仍以前王有病遜位為由忽悠宗主國金朝,此時金朝面臨蒙古入侵的危機,已經自顧不暇,便批准康宗繼位,於大安四年(1212年,崇慶元年)七月派大理卿完顏惟基等來高麗,冊封康宗為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高麗國王,食邑一萬戶,食實封一千戶。
康宗一生大起大落、坎坷曲折,終於還是戲劇性地在年屆花甲之際登上了國王寶座。然而他似乎有命無運,不僅是崔忠獻的傀儡,而且只坐了不到兩年王位就一命嗚呼了。崇慶二年(1213年)八月五日,康宗身體不適,九日遺詔太子繼位,夜二鼓薨於壽昌宮和平殿。死後廟號康宗,諡號元孝,葬於厚陵,後加謚為濬哲文烈亶聰明憲貽謀穆清元孝大王。

軼事典故

對父失言

明昌六年(1195年)四月五日,朝廷內外向還是太子的康宗祝壽,康宗受賀後朝見父王明宗,明宗問康宗民間之語,康宗回答說:“人們都笑兒臣是老太子。”明宗說:“寡人活得太久了,也有錯啊!”康宗本意是讚美明宗的長壽,聽了明宗這話後頓時失色。

臣民感嘆

貞祐三年(1215年)八月二十二日,康宗神位被奉安於景靈殿,有的臣子哭泣嗚咽,圍觀奉安行列的開京百姓都說:“先王曾經是太子,後來被流放到海島上,過了十多年的艱苦生活,社稷臣民都歸別人所有,誰會料到寶位最終會落在他頭上?雖然在位時間短,卻能傳位給兒子,升天后還能進入四代祖先的殿閣里被供奉,真是天命啊!”

家族成員

歷史評價

高麗史》:康宗在位之日,凡所施為,皆受制於強臣,遽罹疾病,享國日淺,悲夫!

影視形象

武人時代》(2003年—2004年KBS大河劇),朴炳善、李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