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數學方法(高等數學研究中的數學方法)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數學方法

高等數學研究中的數學方法一般指本詞條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數學方法》是2009年07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六生,馮用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數學方法
  • 作者:劉六生馮用軍
  • ISBN:9787030248671
  • 定價:45.00 元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07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前言導讀,

內容簡介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數學方法》可作為高等教育學專業碩士和博士教育研究方法課程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數學方法》對於教育、社會、經濟、人口、環境、統計、測量、心理、考試等領域的戰略決策者、實踐運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數學方法》立足於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實際,基於我國高等教育學學科發展趨勢,重點介紹和討論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些創新的數學方法及其套用問題。《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數學方法》主要內容包括數學方法進入高等教育研究、模糊數學方法、SWOT分析方法、耗散結構理論研究方法、AHP決策分析方法、綜合集成方法、灰色預測方法、系統論方法、DPS系統方法、詞頻引證計量分析、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等,共11章,部分章節附有思考題及拓展閱讀書目。

圖書目錄

前言
1 數學方法進入高等教育研究
2 模糊數學方法
3 SWOT分析方法
4 耗散結構理論研究方法
5 AHP決策分析方法
6 綜合集成方法
7 灰色預測方法
8 系統論方法
9 DPS系統方法
10 詞頻引證計量分析
11 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
後記

前言導讀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啟示我們:哲學社會科學的創新,首先是方法論的創新。作為一個學科和領域雜成的高等教育學——典型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範例和跨學科研究典型,在尚未構建學科特有研究範式(方法論體系)以完成學科科學化的困境下,探索採用適切的數學方法(大數學觀)來推進高等教育研究,我們認為,一方面有助於加快高等教育學學科的制度化、科學化進程(學術合法性、政治合法性和制度合法性),另一方面也可為哲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的大發展、大開放、大繁榮提供方法論啟示。.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界為黨和人民事業發揮思想庫作用,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和優秀人才走向世界”,為此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最佳化教育結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高等教育是國家崛起的核心動力,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因此,大力促進高等教育發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強省),對於中國從人力資源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實現和平崛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為達成上述目標,就必須大力開展高等教育研究,特別是大力開展高等教育跨學科的預測研究,而數學方法進入高等教育研究領域則是一個有效的嘗試。縱覽諸如管理學、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哲學社會科學一級學科門類,其學科科學化的歷程其實就是數學方法進入這些學科並成為重要而獨特的研究方法的歷程。當然,其他跨學科研究方法進入高等教育研究領域也時有發生,而且一些跨學科或多學科研究方法進入高等教育領域還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比如公共部門風險管理的研究方法進入大學教師再發展領域,所以說將一些成熟的數學方法引入高等教育研究,或者進而說引入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應是一種有益的嘗試,特別是“新研究範式”的嘗試。因為按照中國學科建制的傳統,先要有“學科知識”,才可能有“學科建制”,才可能有“學科權力”,知識、學科和權力三者是相輔相成的。從這個角度而言,在哲學社會科學中的重要部門——高等教育學(第三部門視野)引入諸如GM(灰色預測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統可以說是數學、幾何學、計算機科學、空間學等的有機組合)等數學方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據此,我們就可以建構起哲學社會科學新“範式”所必需的“專業基體”(disciplinary matrix)——符號概括、模型、範例。
黨的“十七大”決定,在全黨全國開展深入學習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活動,這一決定是我黨在新世紀的重大戰略決策。所謂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和分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深化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成果,是我們推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指導方針。科學發展思想,是對我黨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就,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指南,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也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體系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思想基礎。
學習科學發展觀,踐行科學發展觀,在高等教育領域,就是緊跟黨的“十七大”關於“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方法創新”和確保“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等重大精神,在高等教育領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集中主要研究力量全面深入開展“數學方法進高等教育”的研究:①有助於拓展高等教育學學科的研究領域,讓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教育與社會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使高等教育研究的價值與時俱進;②有助於豐富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創新與實踐研究;⑧有助於深入挖掘數學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現實意義,從而通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創新促進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化,進而促進高等教育的大發展和高等教育研究質量的大提高;④為社會經濟和教育文化欠發達地區研究人員從事高等教育研究提供方法論思路及具體數學方法的借鑑,其科學意義與套用價值日益凸顯。
在雲南高等教育研究和諮詢工作中學習科學發展觀,首先要深入學習,其次要勇於踐行。科學發展觀在高等教育領域的重大意義,就是要把高等教育的研究和諮詢建立在科學發展的根本依據上,堅持高等教育的科學發展思想,促進雲南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作為首義,促進雲南人民民眾的高等教育根本利益為根本,促進雲南教育與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要求,實現雲南“人一教育一社會”的統籌兼顧式的發展。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的科學發展思想,就是要始終堅持黨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基本路線;深入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科學發展思想,就是要積極構建和諧的高等教育發展的人民取向。為此,作為主要承擔部分雲南高等教育研究和諮詢任務的我們,當下深入學習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科學發展思想,就是要繼續解放高等教育思想、繼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繼續推進高等教育發展,切實加強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學性、實效性和針對性,切實加強高等教育諮詢的建設性、動力性和系統性。
在新世紀新時代新社會背景下,我國要抓住並利用好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社會信息化和知識化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三個轉向——從高等教育大國轉向高等教育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轉向人力資源強國、從工業化拉動農業化追趕信息化轉向信息化拉動工業化農業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進而實現國家和平崛起和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存在著的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江澤民,1995),就必須“把教育工作認真抓起來”(鄧小平,1985)。“教育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鄧小平,1986),“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鄧小平,1983),“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後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資源的巨大優勢是任何國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優勢,再加上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的目標就有把握達到”(鄧小平,1985)。因此,要實現四個現代化,要建設小康的和和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大力發展教育、充分使用人才。..
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的科學發展思想,就是要在高等教育研究上樹立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自覺性;深入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科學發展思想,就是要在高等教育諮詢上確立全心全意為社會發展服務的堅定性。胡錦濤同志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中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其中之一是“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毛澤東同志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提出,要“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度”、要“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為此就必須大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大力促進高等教育科學發展:鄧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中指出,“發展才是硬道理”,而在《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中進一步指出,“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所謂“關鍵”就是“搞好教育和科學工作……抓緊發展教育事業”(《一心一意搞建設》);江澤民同志繼承、發展並創新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關於教育的科學論述,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中指出,“科教興國,是指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繁榮強盛。”
“社會主義建設,從我們全黨來說,知識都非常不夠。我們應當在今後一段時間內,積累經驗,努力學習,在實踐中間逐步地加深對它的認識,弄清楚它的規律。一定要下一番苦功,要切切實實地去調查它,研究它”、“打好科學技術這一仗”(毛澤東,1962、1963),“搞好教育和科學工作,我看這是關鍵。沒有人才不行,沒有知識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個大錯誤是耽誤了十年人才的培養。現在要抓緊發展教育事業”(鄧小平,1982),“要繼續採取一些有力措施,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切實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重大作用”(江澤民,2004),“在思想上不斷有新解放、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胡錦濤,2006)。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的科學發展思想,就是要努力為實現雲南高等教育“十一五”時期發展目標做好研究工作:深入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科學發展思想,就是要努力把科學發展觀貫穿於高等教育諮詢的整個過程之中。學習科學發展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走出去”戰略,就是要從科學的角度不斷充實和豐富高等教育科學發展觀,豐富高等教育的科學改革觀,做到各項研究工作要有新思路、各項諮詢工作要有新舉措、各項高等教育事業要有新突破,堅定高等教育研究的信心和決心,在高等教育學學科建設的道路上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只要高等教育的政策決斷者有國際視野(眼界)、理論研究者有學術操守(心胸)、實踐運作者有本土行動(手腕),高等教育強市、強省、強國,人力資源強市、強省、強國,何愁不能早日實現!
當下,我們深入學習踐行科學發展觀的科學發展思想,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體系,以本土行動從事高教研究,以國際視野培養創新型人才,實踐新的歷史條件下對雲南省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加速推進雲南省建設高等教育強省和人力資源強省的進程。這既是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教育的重要科學論述的實踐,更是學習胡錦濤科學發展觀對新世紀新階段國家高等教育重大戰略創新思想的實踐。解放思想、融身開放、堅定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根據又快又好從事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學的工作要求,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努力學習雲南高教研究和諮詢領域的知識,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素質,增強培養國際化、創新型人才的本領,力爭在深入學習踐行胡錦濤科學發展觀的科學發展思想的偉大曆程中成為引領雲南高等教育研究科學發展、踐行雲南高等教育諮詢科學發展的行家裡手。
本書屬於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多學科研究高等教育的學術著作,以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數學方法為研究聚焦點,遵循“落實科學發展、創新高教研究”的學術理念,關注數學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創新作用及其重大價值,力圖通過這一學術平台,為更多關心和從事高等教育跨學科研究的人士提供高品位的學術思考園地,具有鮮明的特徵:研究思路的創新性、研究方法的多樣性、研究對象的差異性、研究內容的科學性、研究結論的可靠性、提出政策的針對性、研究成果的借鑑性。
最後,我們堅信: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心全意搞研究,高等教育學“學科大廈”建設一定會取得成功!
作者
2009年5月2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