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洛音樂會

高洛音樂會

高洛音樂會是流傳行河北省淶水縣義安鎮南高洛村和北高洛村的一種傳統音樂表演形式,屬於冀中笙管樂範疇,是村民自願參加、義務排練、義務演出的地方民間器樂演奏花會,全名“高樂藍旗音樂聖會”,也稱“音樂大善會”。 其中尤以“南高洛音樂會”(簡稱“南樂會”)名播四方。南高洛音樂會,亦稱後山古樂會,屬於河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重點項目後山文化的一部分。列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冀中笙管樂(高洛音樂會)
  • 遺產級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批准文號:國發〔2006〕18號
  • 批准日期:2006年5月20日
  • 遺產編號:Ⅱ—90
  • 申報單位:河北省淶水縣
歷史淵源,演奏形式,代表作品,傳承情況,

歷史淵源

中國音樂研究所所長張振濤通過對中國100多個音樂會進行調查發現,南高洛音樂是這種音樂的代表,絕無僅有,獨此一家。南高洛古樂實際上繼承了中國音樂最古老、最傳統的演奏形式。它始於漢代宮廷鼓吹樂種,保留的演奏形式最全,填補了中國音樂史的空白。
圖2 高洛音樂會表演圖2 高洛音樂會表演
“淶水高洛音樂”是一個傳承很久的民間樂種。高洛音樂會有一條“不準增加新曲目,不準增加樂器種類,不準改變演奏方式,嚴格按老藝人傳下來的規矩進行演奏(表演),不準走樣”的會規,因此,儘管經過了很長的時間,高洛音樂會仍保留著“奏、打、舞、唱”的遺風。
經鑑定,高洛音樂屬於古代祭祖(軒轅皇帝)和宮廷“鼓吹樂”遺存的活化石。南高洛音樂會的古曲數量沒有明確記載,遺存72首,其中能演奏的66首,有樂譜但已不能演奏的6首,其樂譜介於唐代燕樂半字譜和近代工尺譜之間,只能口授不能筆記,筆記只能傳其骨不能傳其肉,更難以傳其神。其所使用的樂器多為半調,委託由淶水縣洛平村依樂譜訂身打造。

演奏形式

高洛音樂會的主要樂器有大管、嗩吶、笙、笛子、喇叭號、大鼓、二鼓、大鑼、底胡、板胡、堂鼓、盆鼓、鐃、鑔等十幾個種類。演奏時,由大管領奏,打擊樂配音,一般使用4度和弦和8度和弦。樂譜原來使用古老的工尺譜,後來改用簡譜。演奏形式上原來多以大齊奏單一旋律為主,後來逐步掌握了多聲部轉調樂曲的演奏。
圖3 高洛音樂會表演圖3 高洛音樂會表演
南高洛音樂會分文、武兩壇。文壇負責唱、誦、念、宣卷、統表等事宜,武壇是吹打演奏。演奏有兩種形式:一是以笙、管、笛、鑼為主的樂器演奏;二是以木魚、磬、碰鐘、雲鑼、鐃、鈸、鼓板為主的“法器”演奏。據當地老藝人回憶,音樂會鼎盛時,樂手多達300人,每器都有10人以上操奏,奏、打、唱一應俱全。

代表作品

高洛音樂會能夠熟練地演奏古典樂曲和現代樂曲,代表作有《英雄們戰勝大渡河》等,氣勢雄壯,熱情奔放,聲音雄厚,器樂聲色鮮明,強弱、快慢對比強烈。南樂會的古曲《拉般》曲譜還被中央民族樂團採用並赴維也納演出。南樂會經常參加活動的有六七十人,演奏樂曲近百首。

傳承情況

1949年前,淶水高洛音樂會主要是為易縣後山后土黃帝廟的祭祀和民間喪葬儀式服務,同時也為求雨、迎喜神、祈福、祈祥、祈平安、淨宅、消災、除厄、求五穀豐登、求六畜興旺等民俗活動服務。1949年後,它主要用於民間的喪葬儀式及春節祭神儀式,節假日期間也自娛互娛演出。
圖4 高洛古樂音樂會藝人吹奏《鵝郎子》圖4 高洛古樂音樂會藝人吹奏《鵝郎子》
淶水高洛音樂會以淶水、易縣所在的“后土文化圈”為中心,呈輻射狀向京南保北延伸,越是靠近中心,這種花會就越多。據20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統計,當時淶水縣有47個音樂會在活動,高洛村音樂會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由於淶水縣政府和南高洛村重視加強對南高洛古樂的傳承、整理、保護,積極發展古樂傳人,並以其為品牌參與鄉村民間民俗文化活動,使人們喜聞樂見,為此,該傳統古樂形式得到較好的保留,在海內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曾有27個國家和地區的89位專家學者聞訊前來該村進行考察。來自中央音樂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300多位國內專家和音樂界人士也先後到南高洛採風。英國學者鐘思第自1989年至2003年,連續14年深入南高洛考察採風,拍攝錄製了大量光碟、錄像帶、照片。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是研究中國歷史和古代音樂發展史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鐘思第對南高洛古樂的評價在國際音樂界引起巨大反響。2008年,高洛音樂會的會員蔡玉潤,被文化部評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