淶水伶倫祭典,是保定淶水縣民俗,已列入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申報地區為保定淶水縣。
基本信息,名錄簡介,
基本信息
名錄名稱: 淶水伶倫祭典
編號: 5—10—11
名錄類別: 民俗
申報地區: 保定淶水縣
名錄簡介
淶水縣永陽鎮北部的樂平山,古稱倫山(也稱洪崖山、龍宮山)。樂平山半山坳有一處約10畝的平台,古稱樂平,傳說黃帝樂官伶倫曾在此居住,因此這裡留下了伶倫音樂花塔、鐘模坑、伶倫洞、聽鳳台、桑林等遺址、遺蹟和故事傳說,也留下了一年一度的“點笙對調”祭奠樂祖伶倫儀式。
據《高僧轉》記載,漢代僧人在樂平山建慶化寺以後,仍然對伶倫進行崇奉。東晉時期,名僧道安大和尚又奉詔在伶倫墓址上建造伶倫音樂花塔一座,塔高9.9米,狀如古鐘,塔身佛龕中雕16個演奏笙、管、笛、鑼、鐘、鼓、瑟等古樂器的樂工像,樂工著漢代軍士服飾,跣足無冠,造型豐滿生動。
宋遼時期,遼僧重修“伶倫音樂花塔”,塔身除了繼續保留16個演奏古樂器的漢代奏樂樂工磚雕像以外,還在佛龕玄門上加雕了4對飛天舞伎,線條流暢飄逸,栩栩如生。
內容有:1.迎神:含擺設花供(各類鮮花)、果供(各類點心)、三牲供(白面做成並蒸熟的豬、羊、牛模型,)、五穀供(小米、小麥、黑豆),燒香、發表(將寫有所請神靈姓名的黃紙燒掉)、唱《迎神贊》、燃放鞭炮等;2.奠玉帛:供獻五彩紙(代替紡織品)、宣讀《祭文》等;3.對調:用笙吹儲長音,類似樂隊“定弦”;4.初獻:第一次演奏,曲名《稽上古墳》(寓懷念);5.亞獻:第二次演奏,曲名《翠華開》(寓現在安好);6.終獻:第三次演奏,曲名《普安咒》(求神繼續降吉);7.娛神:第四次演奏,曲名《鵝郎子》、《粉蝶大套》等,(以上由北高洛音樂會擔綱。此後其它各村民間社火先後進行表演,在“娛祖”的名義下,展示演技。);8.送神:整個表演結束後,奏唱《送神贊》;9.望瘞:面向音樂花塔肅穆敬立。儀式結束。曲目:《稽上古墳》、《翠華開》、《普安咒》、《鵝郎子》、《粉蝶大套》等。
樂平被當地民眾視為華夏音樂的發源地,伶倫更是被視為護佑一方的保護神。每年農曆正月初三上午,自詡為伶倫傳人的淶水、易縣一帶民間音樂會,均來此舉行“點笙對調”祭奠樂祖伶倫儀式,以保伶倫創造的音樂神韻不失。後來沿襲成節,傳承數千年,直至解放初。屆時,附近淶水、易縣、房山、涿鹿等地百姓觀者如潮,叩頭上香,祈禱聖祖伶倫保佑風調雨順,和順安康。是當地春節期間較為隆重的一件文化盛事。
樂平北部靠山崖處有一洞,常年有水,清澈甘冽。旱年不乾涸,澇年水不外溢,故該山又稱“龍宮山”。但慶化寺院中的古碑仍稱此地為“樂平”。伶倫音樂花塔於1995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