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孝瓘

高孝瓘

高孝瓘(541~573),一名肅,字長恭。是北齊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大丞相高歡之孫,前後因各項戰功被封為巨鹿郡、長樂郡樂平郡、高陽郡等郡公,後封為蘭陵王,是歷史上有名的美男子。據說因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敵人,每每打仗都要戴上猙獰的面具。在著名的救援洛陽之戰中,他帶領五百騎士,衝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洛陽城下,城上齊兵不能辨認,懷疑是敵人的計謀,蘭陵王摘下盔胄示之以面容,城上軍心大振,敵人退兵,武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讚頌此次勝利。以此為題材的作品有詩詞、電影、書籍和遊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肅
  • 別名:高孝瓘
  • 國籍:南北朝
  • 出生日期:541年
  • 逝世日期:573年
  • 職業:武將
資料簡介,歷史記載,蘭陵王及入陣曲,《蘭陵王入陣曲》,蘭陵王面具,蘭陵王,相關資料,

資料簡介

北朝時期的蘭陵王同樣也是給後世留下無限遐想的中國古代的美男之一。
高肅,又名高孝瓘,字長恭,(541-573年),北齊大將,是北齊高祖高歡之孫,北齊文襄高澄之第四子,母不詳。”他有著成為傳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條件--
高孝瓘
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傳世的鬼面具,比如驍勇善戰的少年將軍,比如他那充滿血腥和變態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時的含冤而死……
而這傳奇中最絢爛的一筆,無疑是他那攝人心魄的美貌,以至於為了威懾敵人,不得不戴上鬼面上沙場。
北齊的始祖是高歡,高歡的大兒子就是蘭陵王的父親。蘭陵王是他的第四個孩子。
蘭陵王這樣的出身可算顯赫。但這裡有一個很奇特的情況:蘭陵王兄弟六個,其他五個兄弟的母親是誰都記載得明明白白,唯獨蘭陵王的母親是誰,史書上沒有記載。
當時對女性的社會地位是沒有什麼避諱的,即使母親是妓女也沒什麼關係。他的一個弟弟的母親就是妓女。蘭陵王的母親的地位難道低得連妓女也不如嗎?歷史記載沒有給出答案,他的身世也因而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蘭陵王打仗自不在話下,問題是他打仗的時候為什麼總戴著面具呢?
這恐怕還是漂亮惹的禍。試想一下他正帶領500騎兵陷入千軍萬馬中,當他摘下面具時,洛陽高高城頭上的士兵能一眼就認出這個是他們的蘭陵王,那美貌是多么的捏人心魄的啊。
史書上說他貌柔心壯,白得像個美婦人。他的美貌不是歷來崇尚的力量之美,而是非常女性化的美。這樣征戰沙場,自是怕別人瞧不起他。所以戴上個面目猙獰的面具(或說以鐵甲遮面),就能起到不戰而勝的目的。
可惜的是,歷史上並沒有他的畫像流傳下來,這簡直讓我惋惜的捶胸頓足的了!!!
蘭陵王貌美、勇猛、愛兵如子、私生活嚴謹,近乎完美。但他也有個缺點:受賄貪財。
其實,這個缺點據說是蘭陵王怕自己功高蓋主,所以特意想要弄出點污點來。後有人勸他說這樣更容易遇害,則不再如此。但他臨死前燒毀了所有別人欠他的借據。
可是歷史上的北齊是個不折不扣地禽獸王朝,血腥、殺戮、倫理禁斷……
帝王要殺臣子,連藉口都不需要了?
皇帝賜毒酒送到他家,蘭陵王悲憤而死……
我覺得,歷史有一種美妙就在於--惋惜。
若是可以,真想去看看這個神秘而近乎完美的悲情王子,征戰沙場的颯爽英姿……
八卦:
* 據說高長恭帶兵時,事必躬親,得到什麼美食都會於士兵分享。
* 高長恭瀛州時,屬下陽士深因為列出高長恭收賄的證據而被免官。當定陽之戰時,陽士深也在軍隊服務,害怕被懷恨報復。高長恭聽到之後說,“我本來沒有這樣想”,於是故意找了一個小過失打了陽士深二十杖,讓他之後不再擔心。
* 有一次北齊武成帝高湛為了獎賞他的戰功,命令賈護幫他買了20個女人送他,他只接受一個。
* 他死前將所有欠他錢的借據全部燒掉,據說總金額有千兩黃金。

歷史記載

(一)
高長恭,一名孝瓘,是北齊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大丞相高歡之孫,封為蘭陵王
高歡長子高澄在父親死後當上東魏第二任權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強幹,卻於29歲死在奴隸手裡,丟下六個嗷嗷待乳的兒子,四子就是成為千古傳說的蘭陵王。值得一提的是,正史里忠實記錄了另外五兄弟的母親出處,就長恭例外:“蘭陵王長恭不得母氏姓”。不知道是書史的遺漏,還是花花公子高澄自有隱情。高澄一死,其弟高洋繼任,乾脆一腳踢走皇帝,自己稱帝,北齊建立。這是個出了名的野獸世家,群交亂性,酗酒暴虐,以殺人為樂。高長恭生在其中,人算很不錯的,只留下一樁八卦:皇帝賞他20個侍妾,他只收下一個。原因是起原本就並非好色之徒,但若拒絕皇帝則會使皇帝有失顏面,遂只挑選了一個。
據《北齊書》講,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應是有英雄氣概之美男
突厥入侵晉陽,他盡力反擊。武成帝河清四年,北周軍大舉進攻,包圍洛陽高長恭為齊軍中軍統帥,他率五百騎沖入周軍,直至金墉城(洛陽附近屯兵之城)下,城被周軍包圍甚急。城上人不識,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得進城,解除包圍。大捷之後。武士共歌《蘭陵王入陣曲》。後為太尉,討柏谷,攻定陽,立不少戰功。
以他多次戰役所取得的戰績大體上可以推論,高長恭的智商應該是不錯的。說他“音容兼美”,大約他也能以優美的聲音高歌。武士們唱《蘭陵王入陣曲》,他也可能是參加者之一。
高長恭驍勇善戰,據說因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敵人,每每打仗都要帶上猙獰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陽,他帶領五百騎士,衝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洛陽城下,城上齊兵認不出誰來了,懷疑是敵人的計謀。蘭陵王摘下盔胄(注意,這裡是個把臉遮了很大部分的頭盔,而不是面具。蘭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後來的編舞者編出來的,其目的是為了增強故事的戲劇性。),示之以面容,城上軍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數百名,前來接應。很快周軍被迫撤走。為慶祝勝利,武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戴著面具邊跳邊歌。
功高遭忌,後主武平四年,皇帝派人送來毒藥,
由於高長恭的功勞很大,且威望很高,擔心被皇帝猜忌。所以故意給自己弄些污點出來,在高長恭擔任司州牧、青瀛州牧的時候,收受了很多財物。這一點被他門客相願看了出來。相願問他:“王既然俸祿那么高,何必如此貪?”長恭不答。相願說:“朝廷如果猜忌王,這正好給他留了一條辮子抓。想求福反而招禍。”長恭淚下,跪膝,請他給個安身的法子。相願說:“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養病,別干預政事了。” 長恭聽了勸告,便偶爾裝裝病。完全隱退,又不甘心。正處盛年的男子,誰願意退休?何況高長恭不是當隱士的個性。高長恭死之前有一個舉動,“有千金責券,臨死日,盡燔之”,把所有的價值千金的金券都燒了。在那個奢侈成風的時代,以他王子的身份“千金券”也實在“貪”得太少了點,想那嚴監生死前念念不忘多用了一根燈芯,而長恭卻將那“千金券”都燒了,可知他的確不是一個貪財的人。
北齊末代皇帝高緯一天聽了《蘭陵王入陣曲》,對高長恭說:“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旦失利,追悔莫及。” 長恭無心快語:“家事親切,不覺遂然。” 高緯一聽“家事”這兩個字,心生警覺。叫人給他送去毒藥一杯。皇帝殺人,連理由都沒扯。高長恭對自己的妃子說:“我忠以事上,何辜於天而遭鴆也?”但也沒有要求見皇帝申述,就飲藥自盡了。
高長恭死時的年齡沒有記載,估計才三十出頭。留下個悲痛欲絕的遺孀鄭妃,守著佛門孤燈,度此殘生。四年後,失去了支柱的北齊就為宇文氏所滅,高氏子孫幾乎全遭屠戮。
(二)
蘭陵武王長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累遷并州刺史。突厥入晉陽,長恭盡力擊之。芒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歷司州牧、青瀛二州,頗受財貨。後為太尉。與段韶討柏谷,又攻定陽。韶病,長恭總其眾。前後以戰功,別封鉅鹿長樂樂平、高陽等郡公。
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
北齊蘭陵王長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對敵。嘗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齊人壯之,為此舞以效其指麾擊刺之容,謂之<<蘭陵王入陣曲>>
護因慈母歸來,頗感齊惠,擬與齊互結和約。偏突厥木桿可汗遣使至周,謂已調集各部精兵,如約攻齊,護不禁躊躇,意欲拒絕外使,轉恐前後失信,有傷突厥感情,況母已歸家,無容他慮,還是聯絡突厥,免滋邊患。乃表請東征,召集內外兵眾,共得二十萬人。周主邕禡祭太廟,親授護鈇鉞,許令便宜行事,且自沙苑勞軍,執卮餞護,護拜命乃行。到了潼關,命柱國尉遲迥為先鋒,進趨洛陽。大將軍權景宣,率山南兵出豫州,少師楊檦出軹關。護連營徐進,行抵弘農,再遣雍州牧齊公憲,宇文泰第五子。同州刺史達奚武,涇州總管王雄,屯營邙山,策應前軍。
楊檦恃勇輕戰,既出軹關,獨引兵深入,又不設備,不料齊太尉婁叡,帶引輕騎,前來掩擊,檦倉猝遇敵,行伍錯亂,被齊兵殺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檦逃生無路,沒奈何解甲降齊。三路中去了一路。權景宣一路人馬,卻還驍勁,拔豫州,陷永州,收降兩州刺史王士良、蕭世怡,送往長安,另使開府郭彥守豫州,謝徹守永州。尉遲迥進圍洛陽,三旬不克,周統帥宇文護,使塹斷河陽要路,截齊援兵,然後同攻洛陽。諸將多輕率無謀,還道齊兵必不敢出,但遙張斥堠,虛聲堵御。齊遣蘭陵王長恭,原名孝瓘,系高澄第五子。大將軍斛律光,往援洛陽,兩人聞周兵勢盛,未敢遽進,洛陽又遣人告急齊廷。時齊太師段韶出為并州刺史,由齊主湛召入問計。韶答道:“周雖與突厥連兵,兩面夾攻,但北虜狡猾,待勝後進,雖來侵邊,實等疥癬,今西鄰窺逼,實是腹心大病,臣願奉詔南行,一決勝負。”知己知彼,究竟還推段婆。湛喜語道:“朕意亦是如此。”乃令韶督精騎一千,出發晉陽,自率衛兵為後應,亦從晉陽啟行,韶在途五日,濟河南下,適連日陰霧,周軍無從探悉,韶竟與諸將上登邙阪,窺察周軍形勢,進至太和谷,與周軍相遇,韶即令馳告高長恭斛律光兩軍,會師對敵。長恭與光,立即應召,韶為左軍,光為右軍,長恭為中軍,整甲以待。周人不意齊兵猝至,望見陣勢嚴整,並皆惶駭。韶語周人道:“汝宇文護方得母歸,何故遽來為寇?”周人無言可答,但強詞奪理道:“天遣我來,何必多問!”韶又道:“天道賞善罰惡,遣汝至此,明明降罰,汝等都想來送死了!”這是理直氣壯之談。周軍前隊統是步卒,遂踴躍上山,來戰齊兵。韶且戰且走,引至深谷,始命各軍下馬奮擊,周軍銳氣已衰,霎時瓦解,或墜崖,或投溪,傷斃無數,餘眾俱遁。蘭陵王長恭領五百騎士,突入洛陽城下圍柵,仰呼守卒,城上人未識為誰,不免疑詰。迨經長恭免胄相示,乃相率鼓舞,縋下弓弩手數百名,接應長恭,周將尉延迥無心戀戰,便撤圍遁去,委棄營幕申仗,自邙山至谷水,沿途三十裡間,累累不絕。獨周、雍州牧齊公憲,及達奚武、王雄等,尚勒兵拒戰。雄馳馬挺槊,沖入斛律光陣中,光見他來勢兇猛,回頭急走,趨出陣後,落荒竄去,身邊只剩一箭,隨行只餘一奴,那王雄卻緊緊追來,相距不過數丈,光情急智生,把馬一捺,略略停住,暗地裡取弓搭箭,返身射去。可巧雄槊近身,不過丈許。雄大聲道:“我惜爾不殺,當擒爾去見天子!”語未說完,箭已中額,深入腦中,雄不禁暴痛,伏抱馬首,奔回營中。莽夫易致憤事。光幸得免害,當然不去追趕,也縱馬歸營。天色已暮,兩下里俱各收軍。周將齊公憲部署兵士,擬至明晨再戰,偏王雄負傷過重,當夜身死。軍中越加洶懼,賴憲親往巡撫,才得少安。達奚武入營語憲道:“洛陽軍散,人情震恐,若非乘夜速還,明日且欲歸不得了!”憲尚覺遲疑,武復說道:“武在軍日久,備悉艱難,公少未更事,豈可把數營士卒,委身虎口么?”憲乃依議,潛令各營夤夜啟程,向西奔還。權景宣得洛陽敗報,亦將豫州棄去,馳入關中。及齊主湛至洛陽,早已狼煙淨掃,洛水無塵。湛很是欣慰,進段韶為太宰。斛律光為太尉,蘭陵王長恭為尚書令,余將俱照律敘功。惟尚恐突厥入塞,亟還鄴都。嗣接得北方邊報,謂突厥亦已退軍,更覺得心安體泰,又好酗酒漁色了。
齊主緯喪師失地,毫不知愁,反陰忌蘭陵王長恭,有意加害。長恭自邙山得勝,威名頗盛,見七十三回。武士相率歌謠,編成蘭陵王入陣曲,傳達中外。齊主緯嘗語長恭道:“入陣太深,究系危險,一或失利,悔將無及。”長恭答道:“家事相關,不得不然。”齊主聞得家事二字,幾乎失色,因令出鎮定陽。長恭頗受貨賂,致失民心,屬尉相願進言道:“王既受朝寄,奈何如此貪財!”長恭不答,願又道:“大約因邙山大捷,恐功高遭忌,乃欲藉此自穢么?”長恭才答一是字。願嘆道:“朝廷忌王,必求王短,王若貪殘,加罰有名,求福反恐速禍了!”是極。長恭泣下道:“君將如何教我?”願復道:“王何不託疾還第,勿預時事!”上策莫逾於此。長恭頷首稱善,但一時總未甘恬退,遂致蹉跎過去。至江淮鏖兵,長恭恐復為將帥,喟然太息道:“我去年面腫,今何不復發呢?”自是佯稱有疾,嘗不視事。齊主緯察知有詐,竟遣使賜鴆,逼令自殺。長恭泣白妻鄭妃道:“我有何罪,乃遭鴆死?”妃亦泣答道:“何不往覲天顏?”長恭道:“天顏豈可再見?”遂飲鴆而死。齊主聞長恭自盡,很是喜慰,但表面上還想掩飾,追贈長恭為太尉。長恭一死,親王中又少一勇將了。自折手臂,亡在目前.

蘭陵王及入陣曲

邯鄲磁縣劉莊村東有一古墓--蘭陵王墓,是北朝墓群之一,建樹蘭陵王塑像。1988年,蘭陵王墓碑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蘭陵王是誰?與之相關的《蘭陵王入陣曲》又是怎么一回事?
蘭陵王高長恭,又名高孝瓘。他可謂生於亂世。其生活的年代朝代更迭頻繁,朝代中的皇帝更如走馬燈般變換。當時中國北方有北魏,然後北魏又分裂為東、西兩魏,後東、西兩魏又先後被北齊、北周所取代。歷史上把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這北方五朝稱之為北朝。中國南方則是宋、齊、梁、陳。南北政權對立。北方的東、西魏,齊與周間對峙仇殺,戰事不斷。公元577年,周滅齊,北方重新統一。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了帝位,改國號為隋。
野獸世家蘭陵王爺爺就是北魏大權臣高歡,鮮卑化漢人,他白手起家,英武風流,能征善戰,足智多謀。高歡和宇文泰將北魏轄區切割成東、西兩塊。高歡擁立北魏孝文帝年僅十一歲的曾孫元善見孝靜帝,即東魏(534年-550年),他官至東魏丞相。在整個東魏統治時期,一直都由高歡控制政權。高歡當政期間,注重緩和民族矛盾,整治吏治,並力求實現東西魏的重新統一,不料在東西魏玉壁戰鬥中,高歡病倒,回到晉陽(今山西太原,北齊的別都),不久於公元547年(武定五年)正月病逝,葬於鄴西北漳水之西,終年52歲。
高歡死後,其長子高澄蘭陵王父親開始登場。接任東魏丞相。其父高澄,非常英俊。因為他的母親是鮮卑人,遺傳了異族的特徵,膚色白皙,儀態俊秀,風度翩翩。他政治上精明強幹,卻喜歡粘花惹柳,於29歲在與女人偷歡時,由於放鬆警戒死在奴隸廚師手裡。高澄死後丟下六個嗷嗷待乳的兒子,老四就是蘭陵王。值得一提的是,正史里忠實記錄了另外五兄弟的母親出處,就蘭陵王例外:“蘭陵王長恭不得母氏姓”。蘭陵王父親一死,由於其生母地位低下,自然等待他的沒有什麼好果子。
公元550年,東魏孝靜帝隨即被高歡之子高洋所廢,東魏亡。高洋奪取東魏政權稱帝。國號齊,建都鄴(今河北臨漳西南)。為了與南朝的南齊加以區別,故史稱北齊。因皇室姓高,也稱高齊。此後東魏全境進入北齊的統治。統治區域有今洛陽以東的晉、冀、魯、豫及內蒙古一部分。
高洋就是蘭陵王二叔,即位初期他在對突厥,契丹的戰爭中,他屢次獲勝。但他晚年荒淫無度,沉湎酒色,後因酒精中毒死於559年,時年31歲。高洋死後,其子高殷繼位。也就是蘭陵王堂兄弟,他生性性懦,後被蘭陵王六叔高演廢掉,後將其殺害。高演只做了兩年皇帝就暴病身亡,死後傳位於蘭陵王九叔高湛,他一繼位,就殺害了高演的兒子高百年高湛做了沒幾年皇帝,27歲時天空出現了慧星,為除舊布新以應天象,傳位於年僅10歲兒子高緯,也就是齊後主,蘭陵王小堂弟。
蘭陵王家族是個出了名的野獸世家,群交亂性, 不斷上演奪妻通姦。同時酗酒暴虐,為了爭權,相互殺戮。從暴政兇狠淫亂而言,北齊素有禽獸王朝之稱。北齊統治的28年時間內有一半的時間無法可依,全憑個人喜惡或當天的心情判案,叫你死就得死,叫你活就能活。
驍勇善戰蘭陵王驍勇善戰,據說因為面相太美,每每打仗都要帶上猙獰的面具,以威赫敵人。最著名的一次是他輔助九叔高湛救援洛陽。蘭陵王帶領五百精騎,衝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洛陽城下,城上齊兵認不出誰來了,懷疑是敵人的計謀。蘭陵王摘下面具,示之以面容,城上軍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數百名,前來接應。很快周軍被迫撤走。這就是發生在公元564年的歷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戰”。為慶祝勝利,武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戴著面具邊跳邊歌。
人品有佳
史載:“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可見你與兵士打成一片,不擺官架子。
蘭陵王為人不錯,長的也貌美體壯,但並不像其爺爺、爸爸、叔叔、堂弟們那樣好色、那樣荒淫無度。他留下一段佳話:皇帝賞他20個侍妾,他只收下一個。既給皇帝面子,又表明自己不隨意淫亂。
據史書記載,蘭陵王被藥酒毒死前,燒掉了所有別人欠他債的借據。命都不保了,要錢何用?
言語丟命
蘭陵王生活在這個野獸世家,何其險也。儘管他小心翼翼,還是因為一句話丟了性命。一天,北齊末代皇帝高緯聽了《蘭陵王入陣曲》,對他說:“入陣太深,畢竟危險,一旦失利,追悔莫及。”蘭陵王無心快語:“家事親切,不覺遂然。” 高緯一聽“家事”這兩個字,心生警覺,擔心蘭陵王篡權。公元573年,高緯於是叫人給蘭陵王送去毒藥一杯。蘭陵王喝藥前對妻子長嘆:“我忠以事上,為什麼要被毒死呢。”妻子哭著勸蘭陵王親自面見皇帝訴說無罪。蘭陵王卻說:“天顏何由可見!”於是飲藥而死。死後,留下悲痛欲絕的遺孀鄭妃,守著佛門孤燈,度此殘生。小皇帝殺戮一番,覺得異己已盡,也就漸漸安生下來。可是沒有了內憂,外患還是不斷的。誰知四年後,正當高緯小皇帝千金一票讓人欣賞他的愛妃馮小憐的玉體時,北周大兵壓境,失去了支柱的北齊就為宇文氏所滅,高氏子孫幾乎全遭屠戮。真可謂“玉體橫陳夜,北周滅北齊。”
古曲回歸
蘭陵王死後,悲壯渾厚、古樸悠揚的《蘭陵王入陣曲》,隋朝時期,被正式列入宮庭舞曲。中唐時期唐玄宗李隆基定其“非正聲”,下詔禁演,以後國內漸漸失傳。萬幸的是早在唐代隨著當時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東傳,此曲傳入日本。直到現在日本奈良元月十五日“春日大社”舉行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樂舞表演時,《蘭陵王入陣曲》仍作為第一個節目表演獨舞。
隨著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邯鄲市博物館館員馬忠理結識了日本南都樂所副所長、奈良大學音樂教授笠置侃一。笠置侃一是日本蘭陵王史學會的會員,他家族幾代人演出《蘭陵王》。得知蘭陵王墓在磁縣時,日本朋友多次要求到中國為《蘭陵王入陣曲》尋根。一九九二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也是《蘭陵王入陣曲》產生一千四百二十八年。應馬忠理邀請,1992年9月,笠置侃一一行40多人來到邯鄲磁縣蘭陵王墓園進行演出,《蘭陵王》在闊別千年後,又回到了中國的土地
這是笠置侃一第一次出國演出。演出現場人山人海。全曲從樂曲到舞姿,雄壯、宏厚、古樸、蒼涼,再現了我國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古舞曲風采。這支失傳了一千多年的著名樂曲,能在蘭陵王高肅逝世一千四百一十九周年之時,在他的墓地為其演奏,以此追思北齊這個短命王朝中唯一可稱道的蘭陵王的英勇和善良。演出受到蘭陵王家鄉人民及在場的每一位中國人的熱烈歡迎,這也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增添了一段佳話。

《蘭陵王入陣曲》

蘭陵王入陣曲》是起源於北齊,盛行於唐代的假面舞蹈,又稱《代面》、《大面》。此舞是表現北齊蘭陵王高長恭作戰英姿(蘭陵王指揮擊刺之容),帶有簡單情節的男子獨舞。
唐代將此舞歸入軟舞類。(唐代的伎樂舞蹈有健舞、軟舞兩大類,如健舞類的《胡旋》、《胡騰》、《劍器》、《柘枝》,軟舞類的《蘭陵王》、《鳥夜啼》等)此舞屬宮廷燕樂東傳日本,倭人將其列屬雅樂舞蹈,直到現在日本奈良元月十五日“春日大社”舉行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樂舞表演時,《蘭陵王入陣曲》仍作為第一個節目表演獨舞。在日本奈良寺正倉院還存有一件題款為‘東寺唐古樂《羅陵王》接腰’的服裝,署年為‘天平勝寶四年四月九日’,即唐代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日本不但保存了《蘭陵王入陣曲》,還保留了歷代《蘭陵王》歌舞面具64件,最早的兩件有1211年(宋代)銘文。另外,日本古畫《信息古樂圖》(約畫於12世紀,相當於北宋時期)里也繪有包括《蘭陵王》在內的一批唐代歌舞圖
高孝瓘
高孝瓘

蘭陵王面具

蘭陵王的面具,不是仿照蘭陵王的面容所造。
其二舞蹈的面具也未必是蘭陵王佩戴的面具造型。
其三唐代一些舞蹈的面具是源自胡人的風俗,而且鬼怪的面具造型也往往以胡人為形象。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四十一說:‘《蘇莫遮》,西戎胡語也,正雲“颯?遮”。此戲本出西龜茲國,至今猶有此曲。此國《渾脫》、《大面》、《撥頭》之類也。或作獸面,或象鬼神,假作種種面具形狀。或以泥水沾灑行人,或持絹索搭鉤,捉人為戲。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戲,七日乃止。土俗相傳,常以此法禳厭,驅趁羅剎惡鬼食啖人民之災也。《蘇莫遮》也是一種面具戲。《一切經音義》卷一曰:‘……《蘇莫遮》帽,覆人面首,令諸有情,見即戲弄。’今日本所見《蘇莫遮》古歌舞圖像也是戴獸面,並有古面具遺存。
高孝瓘

蘭陵王

作者:周邦彥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悽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全部注釋
1.柳陰直:《東京夢華錄》載:"東都外城方圓四十餘里,城壕曰護龍河,闊十餘丈,壕之內外,皆植楊柳。"
2.隋堤隋煬帝開鑿通濟渠,沿河築堤種柳,後人稱為隋堤。通濟渠有一段和汴京城外三里的汴河相重,故其在汴河故道者,又稱汴堤。
3.曾見幾番:考周邦彥生平,周邦彥三別京華,第一次是元佑二年(1087)自太學正出為廬州教授,第二次是政和二年(1112)以奉直大夫直龍圖閣知隆德軍府並管勾學事,第三次便是這次自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出知真定府。故云曾見幾番。
4.行色:送行場面的種種情景。
5.故國:這裡指故鄉。京華倦客:作者自指。
6.長亭:古代設在大路邊供行人休息的亭舍,也常用作餞別的處所。
7."應折"句:古人有折柳送別的說法。
8.榆火:《論語》"鑽燧改火"句注引馬融曰:《周書·月令》有改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一年之中,鑽火各異木,故曰改火。寒食:冬至後一百零五日,即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節期禁火,節後另取新火。唐宋時朝廷於清明日取榆柳之火賜朝中百官。
9.別浦:徐堅《初學記》:"大水有小口別通曰浦。"此指行人離別的河岸。
10.津堠:津,渡口。堠:守望兼記里數的土堡,五里一堠,十里二堠,亦稱單堠、雙堠。
11. 聞笛:化用李白洛陽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今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據詞意推之,似以作於二次官建康時為較合也。稼軒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已任,但南歸後卻進退無據,蹉跎歲月,這首具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詞實是寄託了其一腔孤憤。上闋抒寫了年華虛度抱負難酬的痛苦,下闋更是想落天外,以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樹強烈表達了自己的理想抱負與堅強意志。
詞人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飛鏡明麗,金波瀉影,長空萬里,結構上的大開大合與思緒的貫聯相結合,氣象磅礴而形象飛動。
正如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之評蘇辛詞曰:"讀蘇辛詞,知詞中有人,詞中有品。"

相關資料

電影:蘭陵王
導演:胡雪樺Sherwood Hu
編劇:胡雪樺 Sherwood Hu、王培公Peigong Wang
演員:
洛倫佐·卡倫德 Lorenzo Callender .....Lanling
寧靜 Jing Ning
楊麗萍Liping Yang
王學圻Xueqi Wang
製片:鄭凱南Kainan Zheng
攝影:顧長衛Changwei Gu
劇情:遠古,一個以鳳凰為圖騰的部落生活在中國西南部山林。蘭陵是美麗女首領的獨生兒子,年輕英俊,是姑娘們喜歡的偶像,美麗的英英深愛著他。 附近黑鷹部落的人兇殘彪悍。鳳凰族人向神祈禱,能有一個男首領,帶領他們抵禦強敵保衛家園。 蘭陵終於長大成人率部落殺向戰場。兩軍陣前,黑鷹族首領羞辱蘭陵,說他象女人那么漂亮,不是男人,拒絕與他交手。 不久,鳳凰族的男人們被黑鷹族全俘了去,並要全部處死。蘭陵的母親以鳳凰族女首領身份提出犧牲本部落全體女人的貞操,換取男人們的生命。蘭陵羞愧中沉入湖底。他卻沒死,受神的啟發,戴上了極兇惡的面具。自此蘭陵變得極為驍勇善戰,內心也同時殘忍暴戾如野獸一般,成了部落里的災星。 蘭陵的母親犧牲了自己,將自己的血噴在了蘭陵面具上,兒子恢復了善良的靈性,蘭陵成了真正的勇士。
幕後製作:《蘭陵王》由導演胡雪樺執導,他曾於1992、1993年在美國導演過戲劇《蘭陵王》,該片講述的是一個充滿東方神秘感的古老傳說,一個俊美的王子因面具成為勇士,卻又因面具而迷失本性,母親以生命為代價挽救兒子。該片整體氣氛蒼涼悲壯,整部電影對話極少,主要用舞蹈和肢體動作來表達故事情節和人物的心理活動,著名舞蹈演員楊麗萍扮演母親一角,充分發揮了她的舞蹈特長。不過該片這種全新的詮釋手法並未能獲得觀眾的認可,影片上映後的反響並不高。該片獲1995年美國洛杉磯桑塔克瑞塔最佳外語片獎、美國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柯達攝影獎。
製作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Shanghai Film Studios [中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