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大綱

體育教學大綱

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概要,也是學校進行體育教學的依據。它是根據國家的教育制度和課程設定方案制定的。體育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和編排體系,雖然各國有所不同,但是一般都包括:體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各年級教學內容、各項教材的授課時數分配、體育課成績考核的項目和標準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體育教學大綱
  • 屬於: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概要
  • 依據學校進行體育教學的依據
  • 根據:國家的教育制度和課程設定方案定
大綱信息,大綱類型,課程設定,中國教學大綱,指導思想,考核與評定,教學內容,執行要求,實施說明,體育課目的,選編原則,課程設定分配,

大綱信息

大綱類型

體育教學大綱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編訂,全國統一使用;另一種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自行編訂。中國日本蘇聯歐洲一些國家,中、國小體育課是必修課程之一,這些國家的體育教學大綱由國家教育部門統一編訂;美國中、國小體育是由各州立法,有的州列為必修科目,有的州列為選修科目,因此體育教學大綱由州或學校制訂。

課程設定

現代工業發達的國家,隨著物質和精神文明的發展,都在體育教學大綱中強調培養青少年的健美的體魄,要求學校用簡便易行且有趣味的體育項目和方法,吸引兒童和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也有些國家體育教學的內容,在增強體質的基礎上,十分重視與奧林匹克競賽的運動項目相聯繫,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法國古巴等國就是如此,這些國家還在普通中國小開設體育班和體育專項課。

中國教學大綱

中國在1949年以前,曾出版過《體育教本》和《體育教授細目》等體育教學用書,並由當時的教育部審訂頒布。1954年教育部編訂了全國通用的中、國小體育教學大綱。1961年,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對這套大綱做了修訂,提出學校體育必須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同時,指出體質的內容應包括:身體的正常發育,身體機能、基本活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以及身體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1977年,教育部又重新編訂了中國小體育教學大綱。

指導思想

關於中國小體育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究竟以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為主,還是以鍛鍊身體為主?在中國及其他一些國家,都有不同主張。一種意見認為,體育課主要是鍛鍊身體,無須學習那么多體育運動技術,體育教材越簡單越好。實踐證明,這種辦法不符合兒童和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兒童和青少年好動,競爭性強,有進取心,喜歡帶有競賽性的體育活動。如果體育課只是重複簡單的動作,就不可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種主張認為,兒童和青少年學習和掌握競技運動技術的過程,就是鍛鍊身體和增強體質的過程,兩者是統一的。強調體育教學大綱的選材標準,主要應看是否包括現代的競技運動技術。實踐證明,根據中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鍛鍊身體,同系統地學習競技運動技術是有區別的。從競技運動技術本身出發,強調提高運動技術,往往容易偏重於技術細節的教學,而降低了鍛鍊身體的效果,結果是運動成績提不高,鍛鍊身體的效果也不好。中國的中、國小體育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 是從增強學生的體質出發, 把傳授體育知識、技能同鍛鍊身體結合起來,並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優良品德的教育。要結合實際,精選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增強體質效果好、簡便易行、為青少年所喜好的體育運動項目作為教學大綱的教材。教材要與運動競賽相結合,例如發展奔跑能力的教材部分,儘可能與徑賽運動項目規定的距離相結合;在發展跳躍能力的教材中,應包括有田賽運動項目(如跳高、跳遠、三級跳遠)。國家體委制訂的《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是鼓勵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鍊的一項重要的體育制度。中國中國小體育教學大綱,把“鍛鍊標準”各組別的項目、標準,都分別列入了各相應年級的教材。
體育與衛生相結合,這是改善健康狀況,增強體質的必然趨勢。日本國中以上學生開設的保健體育課,保健部分的教材,不僅包括青少年生長發育的特點,還有預防疾病、營養和衛生、環境學和安全教育等內容。中國是把體育與生理衛生學分設學科,兩者在教學中密切配合,在體育教學大綱中的“體育理論”知識部分也含有衛生保健知識。
中國現行的中國小體育教學大綱,是按十年制的教學計畫編訂的(近年來教育部又頒布了六三三制的教學計畫)。教學大綱分為基本教材和選用教材兩部分,隨著年級的增長,選用教材的比重逐年增多。
中國小體育教學大綱的基本教材,約占總授課時數的70~80%。這部分教材,既能夠全面地鍛鍊學生的身體,又簡便易行,方便教學。選用教材約占20~30%,是在完成基本教材的基礎上,為適應各地區和各學校的不同需要編選的,如游泳滑冰爬山越野跑,以及基本教材以外的球類、田徑器械體操和女生的韻律(藝術)體操等項目。除體育教學大綱外,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出版了全國通用的《國小體育教材》和《中學體育教材》,內容包括動作要領、圖解和鍛鍊身體的方法,是供教師使用的教學指導書。關於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大綱,參見高等學校體育

考核與評定

1、體育課為必修課,各個學期的各項考核均為考試,學生必須參加各學期規定的各項考試,且均達到及格標準後方為修業合格。
2、考試項目應以大綱中規定的內容為準,每個學期考三個項目(二項達標,一項技平)每學期考試項目不得隨意更改。
3、每學期各項考試內容的成績,再平均計算後,即為學期成績。
4、學生無故缺考,經任課教師督促仍不參加考試者,經教研室批准不再給予補考機會,按無體育課成績報教務處處理。
5、學生考試不及格,可給以一次補考機會,如仍不及格,應重修。
6、學生由於生理缺陷(殘)須經醫生證明,教研室和年級主任(指導員)批准可以免修體育課。
7、學生由於身體方面的某種原因(病),須經醫生證明,教研室或年級主任(指導員)批准,可緩修本期內剩餘部分體育課,緩考本學期內剩餘部分考試項目,待全愈後及時參加考試。如果,久病不愈,直至一學期結束時仍不能參加考試,經醫生證明學生可申請免考。所免的考試項目可按60分計算。
8、其它事宜按“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規定執行。

教學內容

1、理論部分
體育的目的任務。
體育鍛鍊的價值。
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
體育運動衛生保健知識。
各項運動的技術,戰術分析和基本規則介紹。
2、實踐部分
田徑:短跑、中長跑、跳遠、鉛球。
球類:籃球、排球、足球、桌球、網球、壘球、羽毛球。
體操:技巧、健美操、體育舞蹈。
武術:太極拳、三路長拳、初級劍、初級力。
綜合課:肋木、舉重、跳繩及徒手的素質及練習滑冰。

執行要求

1、教師要認真鑽研大綱,掌握教材內容、教學方法、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積極性,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2、教學大綱是體育教學的主要依據檔案,不得隨意改動。
3、在執行大綱中,教師要按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認真備課寫好教案。如果需要變動和調整教學進度,須經教研室主任批准。
4、教師應對任課班級的學生全面負責,實行課內外結合。任課教師負責學生的“達標”測驗工作,每學期按時上報學生成績,以及按時,按時完成理論課的講授和考試工作。
5、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體質、身體活動能力和運動技術水平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因材施教。要重視安全和關心基礎較差的學生成長。

實施說明

體育課目的

體育基礎課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完成高校體育教育目的和任務的最初階段。
體育課程的目的是通過合理的基礎體育教學過程和科學的體育鍛鍊過程,增強學生體質,體育意識和鍛鍊意識提高體育能力,培養其鍛鍊身體的習慣,為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鍛鍊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任務是:
1、使學生正確認識體育目的意義,提高鍛鍊的自覺性,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
2、傳授體育基礎理論,衛生保健知識,基本技術和技能,掌握鍛鍊的科學方法,具有獨立鍛鍊和自我評價的能力,養成經常鍛鍊身體的習慣,不斷提高運動技術水平。
3、通過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和機能的發展,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學生的體能和體適能,使學生具備將來所需要的身體能力和身心素質。

選編原則

1、根據一年級學生入學後的體質狀況進行體育基礎教育。全面發展身體素質,提高基本活動能力,掌握有關基本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術、技能,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培養良好的鍛鍊習慣。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為下階段專項課打好基礎。
2、根據大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及我院場地設施,選編教材時注意發展學生個性,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心肺功能發展力量和耐力素質。
3、力求教材有較高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可行性與實效性。同時考慮到側重項目以及和專項課之間的關係、相互連貫,互為補充的完整體系。
4、根據我國體育制度和課內外結合原則,將《國家體育鍛鍊標準》的內容也列為教材。
5、貫徹教材“少而精”的原則,選編教材要分清主次,重點突出,保證足夠學時數、使學生學到知識,掌握方法,受到鍛鍊,獲得效益。

課程設定分配

(一)課程設計
一年級(本科及專科)開設以田徑運動為主要教學內容,配以有體操、武術及體育基礎理論等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系統的、實用的基礎體育教學。
一年級基礎體育課主要教學目標是:抓好思想教育、掌握體育基礎理論知識、培養運動技能,打好體質基礎養成鍛鍊習慣。
具體要求是:
1、加強組織紀律與團隊精神教育,逐步適應大學學習、生活、鍛鍊環境。
2、發展力量、速度、耐力素質、打好健身基礎。
3、通過“體育基礎理論”教學,提高體育意識,促進體育實踐的自覺性和科學性。
4、掌握“體育鍛鍊標準”及“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的鍛鍊及測驗方法,全面發展身體素質。
(二)各項教材時數分配(見表1)
體育基礎課程教材時數分配表
項 目
理 論
田 徑
球 類
體 育
武 術
綜 合
滑 冰
達 標
機 動
合 計
學 時
8
16
12
6
6
4
8
2
4
66
比例%
12
24
18
9
9
6
12
3
6
9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