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性(《文心雕龍》中論述作品風格(體)和作者個性(性)的關係的文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文心雕龍》中論述作品風格(體)和作者個性(性)的關係的文章。

基本介紹

文中首明作品顯示作者個性的必然性:“夫情動而言形,理髮而文見,蓋沿隱以至顯,因內而符外者也。”把作品風格形成的原因歸結為“才”、“氣”、“學”、“習”四個方面:“才有庸俊,氣有剛柔,學有淺深,習有雅鄭。”在這四個因素中,才、氣是“情性所鑠”,即先天的稟賦,學、習是“陶染所凝”,即後天的培養。才、氣、學、習分別制約著作品的“辭理”、“風趣”、“事義”、“體式”。劉勰把作品風格概括為八種基本類型,即所謂:“總其歸途,則數窮八體:一曰典雅,二曰遠奧,三曰精約,四曰顯附,五曰繁縟,六曰壯麗,七曰新奇,八曰輕靡。”劉勰又指出“才力居中,肇自血氣”,即在風格的成因中,才是關鍵,而氣又是才的基礎,因此“情性”與“陶染”相比,起著更大的作用。但他並不偏廢學習,強調“學慎始習”,並主張“摹體以定習,因性以練才”,即根據個人的特點,選擇學習的重點,以發揮自己的長處。劉勰考察歷代文學,從而做出作品風格與作者個性“表里必符”的結論,則過於絕對化。“文如其人”還是“文未必如其人”一直是有爭議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