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道

驛道

驛道也被稱為古驛道,是古代中國設定驛站的通途大道,古代陸地交通主通道,同時也是屬於重要的軍事設施之一,主要用於轉輸軍用糧草物資、傳遞軍令軍情的通道。如著名的絲綢之路,古代的湖廣驛道、南陽-襄陽驛道、青蒿驛道、梅關古驛道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驛道
  • 外文名:post road;courier route
  • 拼音:[yì dào]
簡介,絲綢之路,梅關和古驛道,參見,

簡介

驛道也被稱為古驛道,是古代中國設定驛站的通途大道,古代陸地交通主通道,同時也是屬於重要的軍事設施之一,主要用於轉輸軍用糧草物資、傳遞軍令軍情的通道。如著名的絲綢之路,古代的湖廣驛道、南陽-襄陽驛道、青蒿驛道、梅關古驛道等。
古代官方驛道雲南驛在明朝和清朝時都是我國驛道系統中的重要咽喉要道,古代的驛道就是今天的國道,在古代又稱為官道,是由中央政府投資並按統一國家標準修建的全國公路系統,雲南驛現在保存的1·7公里長的青石板路,就是當時的官道,按一丈左右的標準建成,可以保證兩匹馬相向而行,通行無阻。古代驛道主要用於中央政府與地方的各種政務、經濟、軍事等公文信息傳遞、物資運輸、軍隊調動、軍隊後勤補給和官員出差、調任與巡視。也是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進行政治上控制的重要手段。而驛站是沿驛道設立的負責官方接待、信息傳遞,道路管理和軍隊供給的機構。驛道和驛站合稱為驛傳系統,作用相當於今天的郵政電訊、政府招待所和兵站。驛是古代對行省區驛傳設定的稱呼。台、站則指在邊疆地區的驛傳設定。
作為清代驛傳系統主體的驛站,在功能上與以往各代的驛站有所不同。在以前,驛站並不同時具備文報傳遞、官員接待、物資運輸三項功能,清代的驛站則是集三項功能於一身。由於驛傳系統在對全國統治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歷代都是由朝廷兵部直接進行管轄。
雲南驛在古代是我國驛道系統中的重要咽喉之地,所以雲南驛也是最早就有國道的地方。同時這條路又是著名的茶馬古道的一部分,而茶馬古道是一條民間運輸物資的重要商道,在古代,官道和商道在某些路段是重合在一起的,那時從昆明到大理就是驛道與茶馬古道重合為一條路線。因此古代這裡又是商業馬幫來往和貨物集散地。由於古代中央政府在此設立驛站,驛名為雲南驛,所以後來驛站名就成為了當地地名。這裡當時是昆明到大理驛道11站中的第8站,是一個規模很大的驛站,它在清朝時是通往西藏、緬甸驛道的重要咽喉要地。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到雲南時曾經在此住過。後來當地人把這個驛站稱為岑公祠,是因為清朝同治年間的雲貴總督岑毓英到此指揮鎮壓滇西杜文秀領導的回族起義,驛站中有一幢樓專供他居住,故得此名。
至清末古代的驛傳系統被現代的郵政體系所取代,驛站廢除。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常簡稱為絲路,此詞最早來自於德意志帝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男爵於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圖集。
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西漢張騫長安為起點,經關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錫爾河與烏滸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大伊朗,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陸路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但實際上,絲綢之路並非是一條 “路”,而是一個穿越山川沙漠且沒有標識的道路網路,並且絲綢也只是貨物中的一種。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約於前5世紀形成的草原絲綢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宋初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
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君主制國家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西漢的張騫在前138—前126年和前119年曾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司馬遷史記中說:“於是西北國始通於漢矣。然張騫鑿空,其後使往者皆稱博望侯,以為質與國外,外國由此信之”,稱讚其開通西域的作用。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傳教士等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大伊朗、累范特阿拉伯緊密聯繫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朝鮮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2014年6月22日,在杜哈舉行的第38屆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絲綢之路同京杭大運河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梅關和古驛道

梅關和古驛道位於中國江西省大余縣廣東省南雄市交界處的梅嶺上,是唐朝名相張九齡所開鑿。現存梅關關樓和古驛道約8公里,2006年梅關關樓和江西境內的古驛道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梅關關樓和廣東境內的古驛道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以前,嶺南一帶因地理環境影響與中原隔絕,致使其發展相對落後。及至秦代秦始皇贏政為方便軍隊調遣,於梅嶺設關,稱“橫埔關”。唐開元年間,始建“梅嶺古道”(宋代建關樓,亦稱梅關古道大庾嶺路),而後又於廣州設立市舶司,其所帶來的經濟影響力漸獲重視。
由於南嶺山脈阻礙了嶺南地區與中原的交通與經濟聯繫,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與中原地區來源不同。嶺南曾經被中原譏為"蠻荒之地",嶺南人民則被稱作"化外之民"。直至梅關古道的開鑿,令穿越南嶺不再被視為畏途。梅關古道成為南北交通的主要幹道,溝通中原與嶺南的要衝,使南北交通往來更加便利,大批的嶺南物資也由此配合河運運輸至江淮各地及首都長安。隨著廣州市舶司的出現,嶺南更開始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基地,加速了中原的經濟重心南移。

參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