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 身體架構 馳龍科的獨特身體架構,有助於恐龍是種活躍且快速動物的理論,以及恐龍與鳥類是近親的理論。在羅伯特·巴克(Robert T. Bakker)替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的1969年專題論文所做的圖解中將
恐爪龍 描繪成快速奔跑的姿態,這成為史上最具影響力的
古生物學 重建圖。
恐爪龍的重建圖 馳龍科具有大型頭部、鋸齒邊緣牙齒、狹窄口鼻部、眼睛向前,顯示具有一定程度的
立體視覺 。如同大部分的
獸腳類 恐龍,馳龍科的頸部長,呈S狀彎曲,身體相當短。它們的手臂長,某些物種的手臂可以在胸前交叉,手部相當大,上有三根長
手指 ,第一指最短,第二指最長,手指上有大型指爪。
恥骨 末端大,往尾巴基部延伸。第二腳趾上有 恐爪龍大型、彎曲趾爪。尾巴修長,
尾椎 長而低平,第14節尾椎之後缺乏橫突(Transverse process)與神經棘。
當下已發現部分馳龍科的身體覆蓋著
羽毛 ,包含翼與尾巴上的大型、片狀羽毛,可能所有的馳龍科都有羽毛。這個理論是在80年代中晚期首次出現,並在1999年得到證實。這些改變導致馳龍科在電影與重製模型中的形象不斷改變。
鑑定特徵 馳龍科具有以下特徵:額骨短而呈T字形,構成上
顳孔 的前緣、方骨後突接觸方軛骨、背椎的椎體橫突對(Parapophyses)豎起、獨特的第二腳趾、人字形骨與尾椎的
前關節突 延長,延伸至另外幾節脊椎、喙骨上有關節盂窩。
體型 馳龍科是群小型到中型的恐龍,身長範圍從0.5米的
小盜龍 ,到超過6米的
猶他盜龍 與
阿基里斯龍 。目前所發現最原始的馳龍科是大黑天神龍,身長只有70厘米。這個新發現顯示
近鳥類 的共同祖先可能非常的小,身長約65厘米,體重約600到700公克;近鳥類包含馳龍科、傷齒龍科、以及鳥類。
數種馳龍科與人的體型比較 足 如同其他獸腳類恐龍,馳龍科以後肢行走。然而,大部分獸腳類恐龍以後肢的三根腳趾接觸地面;而馳龍科只有用第三、第四腳趾支撐身體重量,屬於雙趾型動物。從足跡化石顯示,它們的第二趾明顯地後縮。第二腳趾上有大型、鐮刀狀、彎曲趾爪,行走時會往後縮起,被認為是作為殺死獵物使用,或是攀爬樹木。真馳龍類的體型較大,第二趾爪的特化程度更為明顯。
馳龍科的腳部構造模型 尾巴 馳龍科具有
長尾巴 。大部分的尾椎有骨質、棒狀
前關節突 ,某些物種的尾巴則具有硬化肌腱。在奧斯特倫姆的恐爪龍研究中,他提出這些特徵將尾巴硬挺,不易彎曲,惟有尾巴基部可靈活活動。
但是,
蒙古伶盜龍 的一個保存良好
標本 (編號IGM 100/986),尾巴向後彎曲呈S狀,且呈天然狀態。這顯示它們的尾巴可做出一定程度的平行運動。馳龍科的尾巴被假設在奔跑或
滑翔 時,作為穩定器或平衡器使用;在顧氏小盜龍與
中國鳥龍 的一個標本(編號 NGMC 91)的尾巴末端,有羽毛構成的小型、鑽石形扇狀物,可能作為氣動性上的穩定器,以及方向舵使用。
與鳥類的關係 馳龍科屬於
獸腳亞目 ,與早期的鳥類有許多共同特徵。有許多研究討論過馳龍科與鳥類的關係,隨者許多新證據的出現,馳龍科與鳥類關係的假設也不斷改變。在2001年,馬克·諾瑞爾(Mark Norell)與其同事研究大量的
虛骨龍類 化石,並提出馳龍科是鳥類的Next of kin,兩者與
傷齒龍科 共同屬於初鳥類。諾瑞爾更指出,馳龍科是主鳥類中的一個
並系群 。
在2002年,S.H. Hwang與其同事參考了諾瑞爾的研究與新發現化石,提出鳥類是馳龍科、傷齒龍科兩者的近親。
但古生物學界還沒有足夠證據可指出馳龍科(以及它們的祖先)能否飛行或滑翔。
羽毛 有許多的證據顯示,馳龍科的身體覆蓋者羽毛。有些馳龍科化石的手部、手臂、尾巴,保存者長的正羽,而身體則保存者絨羽。另外有些化石,雖然沒有保存羽毛,但前臂骨頭上則有突起物,可能在生前是羽毛的附著處。整體而言,馳龍科的羽毛型態非常類似始祖鳥。
振元龍的羽毛印記 第一種被發現有明顯羽毛證據的馳龍科恐龍是中國鳥龍,由徐星等人於1999年在中國發現。許多其他的馳龍科化石曾發現羽毛覆蓋者身體,有些擁有完全發展的有羽毛翅膀。有些物種甚至顯示出後肢為第二對翼的證據,包括小盜龍與羽龍。因為羽毛痕跡只會在細緻的沉積層中保存下來,有些發現於粗糙岩層中的化石保有了羽莖瘤,羽莖瘤是鳥類的飛羽附著點。脅空鳥龍與伶盜龍的化石都發現了羽莖瘤,顯示它們的前肢具有羽毛。因此,大型、居住於地面的馳龍科恐龍極可能擁有羽毛,如同大部分的現代無法飛行鳥類仍保有它們的飛羽。雖然有些科學家主張,大型馳龍科失去了部分或全部的羽毛,但伶盜龍的羽莖瘤被視為是所有的馳龍科都具有羽毛的證據。
相關理論 馳龍科傳統上被認為是非鳥類的恐龍,然而有些研究人員認為馳龍科也屬於鳥綱演化支。首先,馳龍科具有羽毛,符合傳統的鳥類定義-具有羽毛。
羽龍 意為“隱藏的飛行者”,它們最初因其具有羽毛而被命名為鳥類,造成許多誤解。
當下至少兩派研究人員提出馳龍科是從可飛行的祖先演化而來。其中一派主張鳥類先演化出現,喬治·奧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被認為是這理論的首位提出者。
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則提出許多證據,指出馳龍科演化自會飛行的恐龍,可能類似
始祖鳥 。根據此理論,體型較大的馳龍科是在演化過程中失去飛行能力,如同紐西蘭的已滅絕
恐鳥 、以及
鴕鳥 。
在1988年,保羅提出馳龍科與現代鳥類的關係,比始祖鳥與現代鳥類的關係更為接近。但在2002年,保羅改提出馳龍科是始祖鳥的Next of kin。
另一派研究人員,例如賴利·馬丁(Larry Martin),則提出馳龍科與所有
手盜龍類 都不是恐龍。馬丁並提出鳥類與手盜龍類並非近親,但在2004年,馬丁修正他的理論,認為手盜龍類是鳥類的近親。馬丁認為手盜龍類在演化過程中失去飛行能力,而鳥類演化自非恐龍的
主龍類 ,而獸腳亞目的大部分成員並不屬於恐龍。斯特芬·柯瑞克斯(Stephen Czerkas)則認為鳥類演化自非獸腳亞目的恐龍。
在2002年,S.H. Hwang與其同事提出小盜龍是最原始的馳龍科。在2003年,
徐星 與其同事根據小盜龍的羽毛、翅膀等特徵,提出馳龍科的祖先能夠滑翔。而體型較大的馳龍科則在演化過程中失去滑翔能力,成為陸棲動物。
在2005年,Mayr與Peters敘述了一個在
懷俄明州 瑟莫普利斯鎮發現的良好始祖鳥標本,發現始祖鳥的生理結構比原先認知的更類似恐龍。另外,他們還類似馳龍科的強烈彎曲第二趾爪、原始上顎、未反轉後趾。Mayr與Peters的種系
發生學研究 提出
孔子鳥 與小盜龍的親緣關係更為接近,而離始祖鳥較遠,使初鳥綱成為
並系群 演化支 。他們更提出其近鳥類祖先能夠飛行或滑翔,而馳龍科與傷齒龍科隨後失去飛行或滑翔能力。Corfe與Butler則以
研究方法 層面提出反對意見。
在2007年,另有其他的理論出現。艾倫·特納(Alan Turner)與其同事命名了一種新馳龍科——大黑天神龍,大黑天神龍是最基礎、原始的馳龍科,比小盜龍更原始。大黑天神龍具有短手臂,無法滑翔。特納等人認為飛行能力演化自
初鳥類 ,而馳龍科的祖先無法飛行、滑翔。根據
親緣分支分類法 研究,原始的大黑天神龍顯示馳龍科的祖先無法飛行。
古生物學 指爪與第二趾爪 關於馳龍科第二腳趾的鐮刀狀趾爪的功能,當下存在著不同的意見。在1969年,當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敘述
恐爪龍 鐮刀狀趾爪時,他將這些趾爪解釋為類似刀片砍傷用武器,相當類似
劍齒虎 犬齒 ,恐爪龍使用強壯趾爪來挖開獵物身體。在1987年,另有研究指出它們會以第二趾爪獵殺大型
角龍類 恐龍。這些解釋被套用到所有馳龍科恐龍身上。然而,菲利普·曼寧(Phillip Manning)等人認為這些趾爪並非當做
鉤爪 使用,並把它們重建為長橢圓形橫斷面,外圍包覆者角質層,而非原先認為倒淚滴形橫斷面。在曼寧的解釋中,第二趾爪可能在獵食大型獵食的時候,用來協助攀爬用,同時也是一種刺傷武器。
約翰·奧斯特倫姆曾參考
鴕鳥 與
食火雞 ,發現這些鳥類會用較大型的第二趾爪攻擊獵物,進而產生恐爪龍會利用第二趾爪攻擊獵物的理論。食火雞的第二趾爪可長達12.5厘米。奧斯特倫姆並引用一個1958年的鳥類論文,認為後肢與第二趾爪,可用來將獵物的身體撕開、將內臟挖出。In recent years.,Chhristopher P. Kofron研究241件食火雞的攻擊紀錄,發現總計有1個人類、2隻狗的被攻擊死亡案例,但沒有證據顯示食火雞會用第二趾爪將獵物的內臟挖出。相反地,食火雞將趾爪作為防衛武器,攻擊對它們產生威脅的動物、或威嚇對方
叫鶴 也具有較大的第二趾爪,卻是用在撕裂小型獵物,以適合吞咽。
恐爪龍用爪固定並捕食西風龍的重建圖 在2009年,菲利普·曼寧等人著手研究第二趾爪與前肢指爪的功能。他們從生物力學方面開始研究,研究第二趾爪與前肢指爪在受力時,壓力與張力的分布與傳遞狀況。他們採用
X光線 成像技術,將一個伶盜龍的前肢指爪建立出3D
立體圖像 。接者,他們將
雕鴞 的指爪作為對照組。藉由比對發現,伶盜龍的前肢指爪相當適合用來攀爬。其尖銳的指爪尖端,適合穿刺、固定;而彎而寬的指爪基部,有助於平均地傳遞受力時的壓強。
曼寧等人同時也研究第二趾爪的彎曲程度,並以現代鳥類與
哺乳類 作為對照組。根據早期的研究,趾爪的彎曲程度,與該動物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趾爪大幅彎曲的動物,通常擅於攀爬;趾爪較筆直的動物,通常是在地面生存、活動的動物。曼寧等人發現,恐爪龍的第二趾爪,彎曲程度可達160度,屬於攀爬動物的範圍。同樣地,
馳龍類 的前肢指爪,彎曲程度也屬於攀爬動物的範圍。
對於曼寧等人的研究,彼得·馬克維奇(Peter Mackovicky)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小而原始的馳龍類(例如
小盜龍 )可能是攀爬動物,但晚期的大型馳龍類(例如
阿基里斯龍 )雖然具有大、彎曲的第二趾爪,但體型過大,已無法攀爬樹木。馬克維奇推測,晚期的大型馳龍類的第二趾爪,已失去攀爬功能,但會在獵食時,用來攻擊獵物。
群體行為 曾經在
腱龍 化石附近發現一個小群體的
恐爪龍 化石;腱龍是一種大型
草食性 鳥腳下目 恐龍。這發現被解釋成馳龍科恐龍以有秩序群體獵食證據,類似某一些現代
哺乳類 。然而,並非所有的古生物學家認為這證據具決定性,而後來研究顯示恐爪龍較可能以無秩序的群體攻擊獵物。現代鳥類和
鱷魚 (馳龍科的近親們)顯示出很少協調的獵食行為;相反地,它們通常為獨自獵食,或是被屍體所吸引,同物種之內可能存在者這兩種不同的方式。以印尼
科摩多龍 來說,它們在群體進食時候,最大型個體會先進食,並攻擊企圖先進食較小型個體;如果較小的個體死亡,將會遭到
同類相食 。當以這個現象來觀察原本被認為是群體獵食馳龍科恐龍時,則呈現出同時符合科摩多龍與鱷魚進食模式。這些地點所發現恐爪龍骨骸都是來自於未成年體,而遺失部份可能被其他恐爪龍所吞食,這不符合原先所認為的群體獵食行為。
馳龍科群體行動的足跡 在2007年,科學家們在中國山東省發現第一個大量的馳龍科
足跡化石 。這個足跡化石可能是由體型接近
阿基里斯龍 大型馳龍科恐龍所留下,而且是由六個相近大小個體,沿者海岸共同前進。這些個體相距大約一米,朝同一方向緩慢前進。研究人員提出,這個足跡化石可證明馳龍科某些物種過者群體生活。雖然該足跡化石並不能明確指出馳龍科獵食行為,但無法排除它們以群體獵食可能性。此外,該發現還支持馳龍科在行走時,第二腳趾後縮、離地的假設。
飛行與滑翔能力 當下至少有兩種馳龍科恐龍被認為具有飛行或滑翔能力,
脅空鳥龍 、
顧氏小盜龍 。脅空鳥龍最初被歸類於鳥類,後來的研究將其歸類於馳龍科。脅空鳥龍的長前肢被發現有羽莖瘤,羽莖瘤是飛羽的附著點,因此脅空鳥龍被認為可以動力飛行。從結構來看,脅空鳥龍的前肢比
始祖鳥 更有力,並附有強壯的韌帶,可以作出拍動的動作,展開飛行。路易斯·齊亞比(Luis Chiappe)提出脅空鳥龍具有這些適應特徵,可以飛行,但飛行能力較現代鳥類差。
小盜龍化石的四翼痕跡 顧氏小盜龍的前肢與後肢相當發達,科學家認為它們可以采四翼方式滑翔。在2005年,薩克·查特吉(Sankar Chatterjee)提出顧氏小盜龍的四肢類似雙翼飛機,但是采前後排列方式。查特吉認為它們在樹枝向下俯衝,以U字形的曲線滑翔,然後降落在地表或是其他的樹上;尾巴與後肢可用來控制方向與速度。此外,查特吉認為顧氏小盜龍有初步的飛行能力。
羽龍 也被認為可能具有飛行或滑翔能力,但有科學家提出羽龍可能是小盜龍的
異名 。
感應器官 在2011年,科學家比較小盜龍、中國鳥龍、伶盜龍、現代鳥類與爬行動物的鞏膜環大小,提出小盜龍、中國鳥龍可能屬於
夜行性 動物,而伶盜龍屬於無定時活躍性的動物,覓食、移動行為跟白天黑夜沒有正相關,只休息短暫時間。近年研究發現,小盜龍具有色彩斑駁的羽毛顏色,由於羽毛顏色鮮艷的現代鳥類,都是日行性動物,顯示小盜龍並不是夜行性動物。
馳龍科的嗅球/身體比例,接近其他獸腳類恐龍、現代鳥類,例如暴龍科與火雞禿鷹,顯示馳龍科具有良好的嗅覺,有助於它們尋找獵物。
病徵 在2001年,布魯斯·羅斯柴爾德(Bruce Rothschild)等人發表一份獸腳類恐龍的壓力性骨折、肌腱撕裂傷研究。他們發現馳龍科的壓力性骨折跡象,大多是多次事件造成的傷口,較少來自於單一事件,因此推論它們的壓力性骨折較常導因於習慣性動作,較少來自於外力。他們在兩個手掌指爪發現扭傷骨折的跡象,其中一個應是由壓力性骨折造成的。腳部的壓力性骨折,可能導因於奔跑、長期移動;手部的壓力性骨折,則可能導因於捕抓獵物時,獵物的全力掙脫。
分類系統 在1992年,W.D. Matthew與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建立了馳龍亞科,當時只包含馳龍屬,屬於時下已廢止的恐爪龍科。
系統樹(2017) 馳龍科的各亞科經常因為新的研究而改變成員內容,但大致上包含以下各生物群。而且許多成員的保存狀態不好,無法分類到任一亞科之中。
半鳥亞科是個充滿謎題的
生物群 ,是最少得到理論支持的亞科,其中有些或全部的成員可能並不屬於馳龍科。其中較大、生活於地面的成員,例如
鷲龍 與半鳥,顯示出強烈的飛行適應,但它們可能過大而不能飛行。另一個成員
脅空鳥龍 的體型非常小,擁有發展良好的翼,並有羽莖瘤(
飛羽 的附著點)的證據,它們即有可能有飛行能力。
小盜龍亞科 是馳龍科中第三原始的
演化支 。小盜龍亞科包含許多最小的馳龍科恐龍,並顯示出樹棲生活的證據。所有馳龍科的皮膚痕跡證據都來自於小盜龍亞科,所有小盜龍亞科都覆蓋者羽毛並擁有發展良好的翼。如同半鳥亞科,有些物種可能擁有主動飛行能力。
伶盜龍亞科傳統上包含伶盜龍、恐爪龍、以及
蜥鳥盜龍 ,
白魔龍 可能屬於伶盜龍亞科,而蜥鳥盜龍的分類位置仍未確定。
馳龍亞科通常包含體型中到大的物種,並擁有箱形的頭顱骨;其他的亞科通常擁有狹窄的口鼻部。
蜥鳥盜龍亞科 是尼克·朗里奇(Nick Longrich)與菲力·柯爾(Phil Currie)在2009年建立的新
分類單元 。
西爪龍 的發現,使得
斑比盜龍 不屬於小盜龍亞科。於是他們建立蜥鳥盜龍亞科,以包含蜥鳥盜龍與近親斑比盜龍。
以下馳龍科各屬的分類表是根據賽里諾(2005年)、森特(2004年)、馬克維奇等人(2005)、諾瑞爾等人(2006年)、以及特納(2007年)等人的研究而來;但不包含發現於英格蘭的
偵察龍 。
系統發生學 馳龍科 Dromaeosauridae
瓦爾盜龍 Variraptor 哈茲卡盜龍亞科:大黑天神龍
南方盜龍 Austroraptor 半鳥亞科:南方盜龍 纖細盜龍 Graciliraptor 小盜龍亞科:長羽盜龍 真馳龍類Eudromaeosauria
·蜥鳥盜龍亞科 Saurornitholestinae 蜥鳥盜龍亞科:斑比盜龍 惡靈龍 Adasaurus 伶盜龍亞科:伶盜龍
·馳龍亞科 Dromaeosaurinae 馳龍亞科:猶他盜龍 演化支 在1998年,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將馳龍科定義為一個演化支:包含馳龍,但不包含傷齒龍、
似鳥龍 、或家
麻雀 在內的最大天然族群演化支。馳龍科的不同亞科都曾被定義為演化支過,都常是以馳龍或其他次演化支作為定義
基準點 ;舉例而言,馬克維奇將半鳥亞科定義為:在馳龍科中,所有親援關係接近半鳥,而離伶盜龍較遠的所有物種。小盜龍類(Microraptoria)是唯一不是亞科的次演化支,森特與其同事在建立時,沒有加上亞科的字尾-inae,以避免被誤認,並獨立於馳龍科之外。但塞里諾則提出不同的定義,並將小盜龍類改名為小盜龍亞科(Microraptorinae),歸類於馳龍科之內。但是,這個用法僅出現在他的TaxonSearch database網站,且未在正式文獻中出現過。
始祖鳥科 有些研究人員以及
親緣分支分類法 研究,尤其是針對馳龍科中的小型可飛行物種的研究,發現始祖鳥是馳龍科的早期成員。如果始祖鳥屬於馳龍科,根據國際動物命名委員會的規定,始祖鳥科將比馳龍科還具有優先權。因此若將始祖鳥包含在內,那馳龍科將改名為始祖鳥科。保羅·塞里諾是首批採用始祖鳥科,而不採用馳龍科的科學家之一。
恐爪龍下目 自1960年代,馳龍科和傷齒龍科經常被分類到一個類群或支系,稱為
恐爪龍下目 或恐爪龍類,最初主要是依據可伸縮的第二趾及其上鐮刀狀的爪(這之後也發現在一些基幹鳥類中)。恐爪龍下目是被內德·科爾伯特與戴爾·羅素命名於1969年,並在1986年被嘉克斯·高斯特定義為一個演化支(所有接近馳龍科而遠離鳥類的獸腳類)。在2000年代早期,古生物學家的共識是馳龍科是傷齒龍科的最近親,恐爪龍下目是鳥翼類的姊妹群,因此是鳥類的最近親。2012年,特納等人進行的一項系統發育(使用474個字元的數據集評估111個分類單元)分析發現恐爪龍下目是單系群。然而,數個更近期的研究質疑這個假說。Godefroit等人2013年一項更有力的研究(使用1500個字元的數據集評估358個分類單元)發現傷齒龍科可能比馳龍科更加接近鳥類;分析中,迫使傷齒龍科留在單系恐爪龍下目需要額外的四步,使其更加不可能。因為恐爪龍下目最初被定義為所有接近馳龍科而遠離鳥類的動物,沒有特別參考到傷齒龍科,恐爪龍下目會成為馳龍科的同義詞。
亞科 2.
小盜龍亞科 Microraptorinae(正式:
小盜龍類 Microraptoria)
生物力學 Phillip L. Manning等人在《解剖紀錄》上發表了論文《馳龍科恐龍爪的生物力學:X-射線微斷層攝影、納米力學和有限元分析套用》,文中認為馳龍科獸腳類恐龍的爪可能適應攀登。
馳龍科獸腳類恐龍,例如伶盜龍,在後肢(第二趾)和前肢擁有強烈彎曲、膨大和延伸的爪。這些爪骨的形態與捕獲和處理獵物關聯。然而,機械性能或更加重要的是這些結構的機械潛力未被探究過。伶盜龍指爪的三維有限元分析(FE)收縮/拉伸等輪廓圖允許我們第一次評估定量馳龍科爪的機械行為。X-射線微斷層攝影掃瞄允許建築一個準確3D FE濾網。類似材料來自現存的鳥翼類獸腳類,雕鴞(Bubo bubo)的足趾爪,為伶盜龍爪FE模型(FEM)提供分析的輸入數據。總值FEM證實馳龍科爪很適應攀登,因為這是它們對抗重力長距離的唯一行為。馳龍科恐龍的改進的攀登能力支持在飛行演化的一個適攀登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