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馮嫽
- 別稱:馮夫人
- 所處時代:西漢
- 民族族群:漢族
- 主要成就:加強漢朝同西域諸國之間友好關係
- 職業:政治家、外交家
人物生平,隨主西行,尊稱馮夫人,遊說烏就屠,再踏征程,主要成就,歷史評價,史籍記載,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隨主西行
漢武帝時,漢朝對長期南下侵擾的匈奴,接連進行大規模軍事反擊;同時,漢武帝為了結成對抗匈奴的聯盟,便與西域諸國中最強大的烏孫國(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聯姻。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將侄子江都王劉建之女劉細君作為和親公主,嫁給烏孫國王獵驕靡。獵驕靡死後,劉細君依照烏孫國風俗,再度嫁給獵驕靡之孫、繼任烏孫國王軍須靡(繼位前擔任岑陬之職)。太初四年(前101年),劉細君去世,漢武帝再以楚王劉戊的孫女劉解憂為公主,嫁給軍須靡。馮嫽作為劉解憂的侍女,跟隨劉解憂同去烏孫國。
尊稱馮夫人
馮嫽生性聰慧,知書達理,善寫隸書,與劉解憂相互慰勉,立志安居烏孫,不負使命。馮嫽常馳馬牧場,出入氈帳,只用幾年時間,便已通曉西域的語言文字及風俗習慣。
不久,馮嫽遵朝廷之命,以使節身份代表劉解憂訪問鄰近各國。向各國國王贈送禮品,宣揚漢朝教化。各國君臣見漢朝以女子為使,大方謙恭,善於辭令,與人交談時連翻譯都不用,驚奇之餘,嘖嘖誇讚,尊稱她為馮夫人。
遊說烏就屠
烏孫國右大將(名不詳,右大將為其官職,地位僅次於相和大祿)喜愛馮嫽多才多藝,聰慧漂亮,求娶為妻。馮嫽從兩國友好大局出發,欣然同意,自此,漢朝與烏孫友情日增。到漢宣帝執政之際,烏孫發生內亂。朝廷原本想讓外甥元貴靡(劉解憂之子)繼承王位,不料北山大將烏就屠殺死國王,自立為王。漢宣帝得報後,急令破羌將軍辛武賢率領一萬五千兵馬進駐敦煌,準備討伐烏就屠。西域都護鄭吉考慮漢軍道遠兵疲,勝負難料,建議朝廷派使與烏就屠談判,勸其讓位。鄭吉知道馮嫽善於外交,就推薦由她當此重任。
值此危難之時,馮嫽欣然受任,她的丈夫右大將與烏就屠關係很親密,所以她和烏就屠也算很熟悉,於是開門見山對烏就屠說:“將軍奪了王位,似是可喜,然喜中不可無憂。如今漢朝大軍已至敦煌,將軍區區兵力,豈不是以羊群搏猛虎?”
烏就屠聽了甚為惶恐,沉吟不語。馮嫽曉之以理:“漢與烏孫親如一家,若兩國開戰,百姓遭殃,將軍也必身敗名裂,望三思而行。”烏就屠自知遠不是漢軍對手,最終讓步說:“願聽夫人勸告,讓位於元貴靡,但求漢朝給個封號。”馮嫽爽快答應,並又悉心勸慰一番。
漢宣帝得知馮嫽出使告成,十分高興,他對馮嫽也只是聞其名未見其人,詔令馮嫽回國。馮嫽回到闊別四十年的故都長安時,漢宣帝令文武百僚在城郊迎接。京畿百姓聞訊,不期而集,爭睹女使者的風采,人山人海,道路堵塞。當日,漢宣帝在宮中召見,親自詢問詳情,馮嫽奏告勸導烏就屠經過,建議給予封號以安其心。漢宣帝盛讚其遠見卓識,欣然採納,並封她為正使,謁者竺次、期門甘延壽為副使,再次出使烏孫。
甘露三年(前51年),劉解憂的大兒子元貴靡,小兒子鴟靡先後病死。元貴靡死後,其子星靡即位。當時劉解憂亦是年近七十歲的老人,她非常思念故土,於是給漢宣帝上書,希望能在生前回國,歸葬在漢朝土地上。漢宣帝考慮到她大半生身居異域,為國操勞,有功於漢室,就派人把劉解憂和馮嫽一起接回長安,並以公主之禮照顧劉解憂的飲食起居。對馮嫽也以厚祿優禮相待。黃龍元年(前49年),劉解憂病逝,以公主之儀安葬。
再踏征程
星靡生性懦弱,繼位後因治國無方,致使烏孫局勢再起動盪。馮嫽雖身居長安,卻心繫烏孫,上書漢元帝請求再為漢使,出使烏孫鎮撫星靡。漢元帝準奏,選派一百名士兵的隊伍護送馮嫽第三次出使烏孫。馮嫽以她的威望與才幹,遊說烏孫各方消釋嫌隙,精誠團結,幫助星靡治國安民,烏孫得以國泰民安,漢朝與烏孫的友好關係也因此得以繼續。
主要成就
馮嫽有膽有識,具有非凡才幹和遠見,她既有政治才能,又善於外交,所以在西域各國享有很高的聲譽。她以一個女子身份屢次作為皇帝的正式使節,到異邦從事外交活動,在加強漢朝同西域諸國之間的友好關係方面,作出很大貢獻。縱觀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史,也是絕無僅有。
歷史評價
班固:馮嫽能史書,習事,嘗持漢書為公主使,行賞賜於城郭諸國,敬信之,號曰馮夫人。
蔡東藩:①錦車出塞送迎忙,專對長才屬女郎,讀史漫夸蘇武節,鬚眉巾幗並流芳。②蘇武后,復有馮夫人之錦車持節,慰定烏孫,女界中出此奇英,足傳千古,惜乎重男輕女之風,已成慣習。
史籍記載
《漢書·卷九十六下·西域傳第六十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