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根生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寧波慈城
- 出生日期:1934年7月29日
- 逝世日期:2017年7月4日
- 職業: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董事長
- 主要成就:“全國優秀企業家”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全國勞動模範 - 從事行業:藥物生化
人物生平,重要事件,經歷,相關語錄,相關故事,家庭情況,為人才冒險,“狂商”名下,企業家的敏感,人無私心路也寬,事業的驅動力,中藥奇才,與胡雪岩,企業介紹,視頻信息,四獻愛心,
人物生平
1992年—2008年01月 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 總裁
描述:1992年,杭中二改制為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馮根生任總裁。同時任新成立的青春寶集團董事長。
2008年01月—2017年7月 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 董事長
重要事件
馮根生出身於醫藥世家,14歲時進入著名的國藥號“江南藥王”胡慶餘堂做學徒。1972年7月,杭州第二中藥廠成立,馮根生被任命為廠長。1992年9月,任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同年11月,任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集團現有資產15億元,淨資產7億多元,員工3000餘人。2001年,青春寶實現利稅65億元。 經浙江省浙經資產評估事務所評估,馮根生對中國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1972年—1999年的利稅貢獻價值是8億元,利潤貢獻價值是2億元。
馮根生
![馮根生 馮根生](/img/b/5d9/nBnauYWN3UzNjJ2MmNGM3Q2M3MGOwMjN0EmNkdTM5MmN4cTY4MWMkF2Y0k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2017年7月4日凌晨逝世,享年83歲。
經歷
現任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董事長。馮根生從事中藥生產製造、管理53年,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也是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醫藥系統勞動模範和浙江省勞動模範,是首屆全國優秀企業家和中共十三大代表,並獲得中國經營大師、中國企業技術經濟大師、全國優秀經營管理人才、全國醫藥行業優秀企業家、浙江省突出貢獻企業經營者等多項榮譽稱號。
1977年2月23日
千難萬難依靠民眾就不難1980年6月11日
愛才如命的好領導
1982年10月21日
給中藥插上現代化翅膀
1984年10月17日
他在創辦第一流企業
1985年1月24日
開拓者的品格
1986年2月21日
幹部聘用制職工契約制
杭州中藥二廠改革使勞動生產率一年增8成
1987年6月4日
馮根生的公私觀
1988年1月2日
企業家要到國際市場大顯身手
1989年10月13日
生產上甘於吃苦,福利上甘於吃虧
馮根生
![馮根生 馮根生](/img/6/478/nBnaukDM0MWZllTN3kjNyQ2MmVjYmJGMwIDZiZGOxkzMwcjZwQmM2cjMyY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1990年11月11日
爭創世界第一流
1992年11月13日
1993年10月23日
從企業家罷考談起
1995年3月21日
生命之歌
1996年10月12日
正大青春寶集團堅持在職工中開展理想教育
1997年8月10日
“青春寶”對口扶貧接納四川廠家
1998年5月4日
樂做改革“出頭鳥”
1998年11月22日
馮根生的三次抉擇1999年11月15日
用權的膽大和膽小
2000年11月18日
馮根生:青春不老改革心
2001年10月12日
青春寶:重建中國企業道德秩序
2002年10月27日
“江南藥王”煥青春
2003年1月8日
與時俱進的精神動力
2004年5月10日
讓慈善陽光灑向人間
2007年10月12日
“中華老字號,真棒!”
2008年9月24日
國企改革的“青春寶”
馮根生,胡慶余堂解放前的“末代學徒”,他書寫了從童工到董事長的傳奇;
他,是中國中藥現代化的“見證人”和“親歷者”,是中華醫藥史上的“國寶”;
他,是中國國企領導在職時間最長的人,經歷了中國企業的改革開放、科學發展的全過程。
他領導著企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同時也在他人生的歷程中奪得了一個又一個“第一”:
他榮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企業家”稱號;
他是第一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他是第一屆全國“經濟改革人才獎”金杯獎獲得者;
他是第一屆“全國中藥行業優秀企業家”榮譽獲得者;
他是第一批全國高級職業經理人之一;
他榮獲第一屆“全國優秀創業企業家”稱號;
他是第一屆中華慈善人物之一;
他是第一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這些第一不是我個人的,它屬於企業和全體員工。它反映了企業在相關領域的‘奪冠’之路,也彰顯了我們企業的文化及經營管理的新理念。”——馮根生這樣說。
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年,《浙江日報》創刊60年,馮根生從業也60年。
相關語錄
△要以權謀公,不要以權謀私。以權謀公,膽子大點沒關係;以權謀私,膽子要越小越好。
△現階段我國處於一個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時期,一個有敏感的企業家就能迅速準確地抓住歷史性的機遇。有時候,其實中央一句話就已經告訴你怎樣可以跟上形勢的發展,你錯過了也就錯過了。
馮根生
![馮根生 馮根生](/img/d/c7d/nBnauYGOxYjNxMWOiFTZjZWZwEWY3kDOxYzMxETM3UGZkVTZ1MTN4IjN0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槍打出頭鳥在社會上太多見了。我認為,只要保護好心臟(沒有私心),索性只管自己拚命飛,飛得快,飛得高,飛出槍的射程之外,就沒事了。關鍵是怕這些鳥飛飛停停,生怕偏離方向被槍擊中,老是回頭看,結果還沒在樹上停穩,就被那些“老槍”擊中了。
△國有經營者有四類:小車不倒只管推,牛皮不破只管吹,宴席不散只管醉,企業不倒只管虧。我們提倡第一類人。但在推車的過程中,什麼零部件要修一修,途中要不要加油,政府部門要關心一下。
對於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的3000多名職工而言,他們最大的幸運不是其安身立命的企業聲名是如何顯赫,待遇是如何優厚,而在於有一個魄力驚人同時也不乏理智的掌門人。馮根生,一個老而彌堅的全國優秀企業家。
這個被傳奇縈繞的剛性人物,在中藥行業浸潤了53年,在企業領導人的位置上幹了30年。讓業界稱奇的是,即便是現在,68歲的馮根生還是那般地強硬有力———青春寶在他的領導下,依然保持著20%以上的發展速度,昂然為國藥之魁首。這讓人很容易想起茨威格一句固執的名言:命運總是迎著那些強有力和不可一世者走去,總是讓自己屈從於這樣的個人。
馮根生從來都不低調,相反,他通過人生磨礪修煉而來的某種領袖氣質,讓他具有一股咄咄逼人的霸氣。他的一生從不言敗,這讓他根本沒有機會去品嘗當一個失意英雄的蒼涼。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人生旅程波瀾不驚,事實上馮根生的人生沉浮比常人不知要多上多少倍!只不過在每一個關鍵時刻,他都能挺身而出,獨立潮頭!所以,在馮根生回眸往事時,他的一句感慨就格外耐人尋味:我就是一味中藥,成分很多,療效也不錯。
相關故事
家庭情況
馮根生,中國(杭州)青春寶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喜歡傳統文化,痴迷中藥國粹。他的一生都在致力於中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以期能讓中藥造福於全人類。
這個執著的人出生於一個醫藥世家,其祖父馮雲生、父親馮芝芳均是聲名遐邇的國藥老字號胡慶餘堂的資深藥工,而他自己,也在14歲的時候踏進這個江南藥王的門檻當學徒。5個月後,杭州城解放,他無可選擇地成了胡慶餘堂的“末代學徒”。三年漫長的學徒生涯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煉獄。但馮根生卻在這期間汲取了足夠多的醫學養料,這為他以後在中藥界揚名立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馮根生
![馮根生 馮根生](/img/c/ab2/nBnauU2NyITN0MTOzAzYmRmZ0MmM3M2MxATYwITM5IGMxcDNihjM3ETMjN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1972年7月1日對馮根生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在這一天,他開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青春寶事業。那時他剛剛38歲,在杭州的桃源嶺下,一個由胡慶餘堂制膠車間升格而來的中藥二廠,正在向他這個新任命的廠長展露著荒涼與簡陋。但馮根生驚鴻一瞥,卻依稀看見了一個氣勢恢弘的中藥城。
今天,他所領導的青春寶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只有37萬元的中藥作坊了,在其後不斷發展的30年裡,馮根生帶領青春寶不斷涉足家電、服裝、房地產、通訊、金融、旅遊等多個領域,它的資產規模比當初整整放大了4000多倍!到2013年的青春寶已經是個擁有30多家全資、合資和參股企業,總資產達15億元,年利稅3.6億元的以中藥生產為核心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為人才冒險
王振國是一個人,一個典型的依靠個人奮鬥而發跡的成功者。這個如今已經擁有近十億個人資產的東北人,曾經擁有諸如全國首屆十佳青年等榮譽。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他功成名就之時,仍然念念不忘一個18年前謀過一面的人,這個人就是馮根生。王振國對馮的由衷感嘆是:一個有遠見的企業家!
1984年,屢受排擠的王振國受命到杭州搞醫藥工業調查。杭州中藥二廠作為全國僅有的五個中藥業樣板廠之一,自然在學習考察之中。當時同行的同志僅僅在無意中說出一句:“我們這個小王挺鑽的,業餘還搞些抗癌藥研究呢。”就這么一句,馮根生就來了興趣,沒問職稱和學歷,只急忙要了天津的實驗報告,雖然當時只是S180瘤譜的實驗,但馮根生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馬上安排小汽車,拉著王振國繞著西湖看,最後提出要聘王到藥廠工作,並給他的愛人安排工作,給家庭安排住房,並允諾安排一個單獨的實驗室,同時配備幾名助手。“夠氣魄,夠豪爽的”,王振國感嘆。雖然王振國最後沒有答應,但馮根生卻拋下一句讓他一生都在回味的話:即使你不來,需要錢就吱一聲,我們支持你搞研究,目的是讓全世界認識中藥。事實上,在馮根生身上類似的事情不知發生了有多少。對於18年前僅僅只見過一次面的王振國,現在的馮根生已經沒有多少印象了。但直到現在,馮根生有一個信念卻一直沒變,那就是對於企業而言,競爭的根本在於人才。
在知識經濟愈益彰顯的今天,企業家有這份對人才的愛戴並沒有什麼高人一等的地方。但在70年中期,在知識分子都是“臭老九”的時候,一個企業家卻在四處網羅落難的專業人才,無疑是一個驚人之舉,沒有超凡的眼界和魄力,很難做到這一點。但智慧就藏在這些看似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舉動上:在成功網羅了馬心舫、李學杲、戴培興等諸多醫藥專業人才後,馮根生在別人問到他這么冒險怕不怕時,說了這樣一段話:“怕,當然害怕。不過反反覆覆一想,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等‘老九’們名聲香了,境遇好了,憑杭州中藥二廠這個條件,哪個金鳳凰願意落腳?告訴你們一句實話,千萬別給我外傳,舊社會講發國難財,我這也是在發財,為咱們社會主義發人才之財呀。”
實際上,馮根生人才觀念的前瞻性還不止如此,當時他不僅招醫藥專業人才,而且像機械、化工、建築等看似與青春寶不沾邊的專業人才,他也一併攬下。後來的事實證明,正是這種立體式的人才結構,才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騰飛。
“狂商”名下
“狂商”是香港媒體送給馮根生的一個稱號。雖然有些誇張,但縱覽馮根生傳奇式的人生經歷,卻也名副其實。
馮根生至少“大狂”了七次。第一次是1978年,青春寶抗衰老片雖通過藥理檢驗,但由於相關部門從中作梗,始終未能獲得生產批文。堅冰未破,馮根生怕錯過藥品推出最佳時間,毅然決定先投產。這無疑是個膽大妄為的決定,說白了,做了這個決斷後,馮根生和青春寶都是命懸一線。好在有國家醫藥總局的一幫老專家的支持,再加上有一位國家領導出面過問,最後此事才化險為夷。
馮根生
![馮根生 馮根生](/img/e/836/nBnauMWNmVmMxkzM3cTOhRGOkdjMwIjZ2AjYiFDM5ImM4EGO3ETZxMmZlN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第二次是1984年,馮根生向舊體制發出挑戰,在全國還沒有實施廠長負責制之前,率先在全國試行幹部聘任制,全廠員工實行勞動契約制。第一個打破“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同時打破傳統的醫藥企業供銷模式,憑自己的努力,消解了二級站的發難,建立了企業自身完整的供銷隊伍。
第三次是1991年,面對名目繁多的對國有企業廠長的考試,馮根生率先“罷考”,引發一輪軒然大波。最後,在《人民日報》等強勢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為企業領導人鬆綁”的大討論。
第四次是1992年,青春寶受困於機制,發展緩慢。為求一個好機制,馮根生與泰國正大集團合資,並讓外方控股。但與當時大多數合資不同,馮根生獨闢蹊徑採取了母體保護法,保留品牌,總資產重新評估,只將其核心部分與對方合資。此舉既有利於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又為企業發展贏得了機會。
第五次是1996年,馮根生在胡慶餘堂瀕臨倒閉、負債近億元的情況下,沒有看著這塊金字招牌關門倒灶,而是毅然接手。兒子兼併老子,一時傳為美談。
第六次是1998年,青春寶改制,實現“工者有其股”,馮根生作為經營層,必須持有2%的股份,折合成人民幣是300萬元。但以馮根生的收入根本買不起,這就引起了著名的“馮根生難題”。為了改革成功,馮根生一咬牙,向銀行貸款270萬元,再加上家庭所有的積蓄30萬元,買下了股份,使改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作為一個企業家,馮根生狂狷的性格使他總能引起世人的矚目,但同時也使他遭遇了種種麻煩。他的一生,曾無數次面臨著走鋼絲一般的驚險時刻,但他無怨無悔。他說:人是一口氣,如果沒有這一股子狂氣,馮根生也就不成為馮根生了。
企業家的敏感
馮根生有兩句言論,一是好的企業家要懂政治;一是經營管理裡面有政治。馮認為,青春寶的成功與他的敏感有很大的關係。考察青春寶的發展軌跡,我們就可以發現,事實上,它每一次面臨的發展機遇,都與某種形勢聯繫在一起:1978年以前,企業發展不快,國家投資撥款根本輪不到青春寶,但1978年底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一開,解放思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成了社會發展的主旋律,馮根生“聞”到工作重點要變,冷靜分析,大勢明朗,於是他以最快的速度提出要申請搞技改,儘管有關部門犯難,但最終馮根生還是如願以償。又如,1984年中央決定城市改革以國企為突破口,馮根生於是靜中求“變”,率先打破國企“三鐵”,實行全員勞動契約制。同樣,在十五大報告中提出要“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時,馮根生對此做出的反應,就是試驗在全廠進行了職工持股的改革。
馮根生全家福
![馮根生全家福 馮根生全家福](/img/2/2c5/nBnauATMiJTMhFmYwATMkNGZ2Y2YzQWO0EDN5Y2YwcDZzkzY5AzN2U2Mld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許多國企領導人對形勢的敏感不夠,其實中央精神就已經告訴你可以怎樣跟上形勢的發展,你錯過了就錯?了。”馮根生說。被很多人忽視的還有一點,那就是馮根生的敏感,以及他與一些部門的幹部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原杭州市委書記厲德馨,在其工作期間,就與馮根生經常交流看法。在不少關鍵時刻,正是他們為馮根生抵擋了不少風雨。
人無私心路也寬
在馮根生的人生詞典里,戒欺占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他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戒欺就是他的“聖經”。他認為,戒欺就是一種道德,一種誠信,做人如此,做企業也同樣應該如此。而要做到戒欺,那就必須做到沒有私心。靈隱寺有副對聯,叫“人無私心便成佛”,那是極有道理的。
馮的一生可謂大氣磅礴,魄力過人處簡直可以驚天地、泣鬼神,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私心方面的“膽子”卻是那么地小。馮根生有一個觀點:“以權謀公,膽子要越大越好,以權謀私,膽子要越小越好。”一般常人很難想像,馮根生這樣一個在70年代就享譽全國的企業家,直到1999年,一家好幾口人還住在一間只有69平方米的房子裡。為什麼?因為他把分房的機會全都讓給了別人。
企業家都很愛惜自己的名聲,馮根生也不例外。但在他一生都在為之拼搏的中藥事業面前,他甚至連“愛惜名聲”這點私心都捨棄了。1996年,當他得知胡慶余堂病入膏肓時,他沒有猶豫就出手了。說實話,兼併胡慶余堂並非沒有風險,市場經濟殘酷無情,廝殺每一天都會發生,弄不好馮根生會名聲掃地。但他說:“風險大我清楚,可是胡慶余堂不救回來是會丟中國民族藥業臉面的,號稱江南藥王,結果卻關門倒灶,外人會笑掉大牙,想到這,我怎么會睡得著吃得下,我對中藥業的感情是什麼語言都形容不了的,為了這份感情拼一拚老命,還管自己什麼名聲。”
事業的驅動力
馮根生把“沒有私心”稱之為“保護好心臟”。馮深知自己的個性桀驁不馴,在國企改革中屢當先鋒的結果,很容易遭到東方式嫉妒———槍打出頭鳥。而要不被人擊中,把心臟保護好是至關重要的,那就是不要有任何的私心,所謂無欲則剛。只有如此,他這隻改革的出頭鳥才能飛得快,飛得高,飛出獵手的射程之外。
馮根生之所以耿耿於懷並不是為了要什麼,如果是這樣的話,當初馬來西亞的老闆以百萬美元安家費請他去當“洋老闆”他就不會拒絕。他之所以不平,不是為他自己,實在是企業家的價值太被人忽視了。這也是為什麼馮根生最後要進行身價評估的初衷。
馮根生認為,優秀的企業家是我國現階段最缺少的人才資源之一,而我國大多數國有企業,對經營者的激勵機制卻遲遲不能建立。現在有不少企業家,他幹事業的驅動力,憑的是個人的修養和強烈的事業心及責任感,但這是遠遠不夠的。
現在馮根生最感到快慰的有三件事,一是企業發展的步伐很快,利潤每年都有不小的增長,照這個趨勢,自己的銀行貸款用不了一年可以全部還清了;二是馮的兒子馮鶴也進入了胡慶余堂,中藥世家,四世同“堂”;三是青春寶的一批年輕骨幹力量如劉俊等,正在逐漸成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言及退休這個敏感的話題,馮根生也是一臉的坦然:“如果身體很好,我也有這個能力,我可能幹到70歲,一句話,小車不倒儘管推。”
中藥奇才
直到現在,馮根生還是一個站在輿論中心的人物。到雅虎網站上搜尋,鍵入“馮根生”三個字,很快就會跳出1662條相關新聞。
在業界,馮根生有一個“中藥基辛格”的美稱。的確,馮根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中藥奇才,他為中藥走向國際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早在70年代中期,馮根生就著手開發中藥針劑,在大多數同行都中途放棄的時候,馮根生難能可貴地堅持了下來,如今,青春寶藥業的針劑產品不僅為中藥的現代化正了名,爭了光,同時也為青春寶的利稅支撐著半壁江山。
馮根生
![馮根生 馮根生](/img/6/3b8/nBnaugTOkZjZlBTOxEzNlRGZiVGNzEDO5MjNhJzYmRDM1IWO4MTOiVmMlJ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眾所周知,馮根生的個性狂傲不羈,但偏偏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有著十分良好的團隊精神,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與各個同仁的配合都是非常默契的,這體現了他身上包容的一面。
說實話,此次訪馮根生並不是太順利,原因一是馮根生太忙;二是馮始終處於輿論中心,對筆者的採訪幾近於“麻木”的程度,總是很難能談出激情來。馮根生只是對筆者說,你應該到青春寶廠區裡面好好轉一轉,那裡面每一個地方,都有一段故事。
也許在任何時候,馮根生張揚的個性都不會改變。筆者注意到在馮根生辦公室的牆上,懸掛的都是馮根生自己的大幅照片,給人印象較深的一副是,馮根生站在大海旁邊,任由腳下驚濤拍岸,濁浪滔天,我自巋然不動,兩眼直視遠方,呼嘯的風掀起了他披在身上的黑色大衣,獵獵欲動……筆者也曾走訪不少的企業領導人,大多數人的辦公室裡面懸掛的都是中國地圖、世界地圖,或者與上級領導的合影,惟有馮根生,獨具個性,與眾不同。對此,馮根生自有一番妙語回答:心中有“大我”在,自然能裝下整個世界。
有一個細節,在與筆者合影前,馮根生飛快地從口袋裡面掏出一把小梳子,理了理有些凌亂的頭髮。一個追求完美的人,總是從細節開始!
與胡雪岩
但馮、胡二人的淵源並不僅限在這種“血脈”上,同為名聲顯赫的江南藥王,兩人無論是在經營謀略、政治視野和大局觀等諸多方面都有很多神似之處。胡慶余堂現任總經理劉俊說,他用心琢磨過馮根生,也用心琢磨過胡雪岩,他認為這兩個人在經營上有不少相似之處,都敢於標新立異,乾一般人不敢幹的大事業,最終也都能幹成大事業。
首先從經營謀略上來說。胡雪岩立業之初,即樹立目標,不但要“飲和食德”,而且還要做中國最好的藥局,隨後處處以其勢撼人,包括修義渡、免費送藥、香爐焚藥、金鏟銀鍋等;而馮根生在1972年開始他的青春寶事業時,面對一個破廟似的中藥作坊,也是想人之不敢想,立志要用十年時間辦成全國一流的中藥廠。而其後無論是“修寶、丹亭”、巨資贊助西博會,還是20世紀80年代修建至今都不過時的超豪華接待室,同樣顯示了其以勢壓人的勃勃雄心。
在宣傳上,兩人也有異曲同工之處。胡雪岩曾經在胡慶余堂興盛之時,讓一彪人馬在水陸碼頭身著色彩鮮艷的“號衣”,上邊寫著胡慶余堂的堂號和相關產品的介紹,一邊敲鑼打鼓,一邊大呼小叫,讓外地人在下車伊始就領略到胡慶余堂的不同凡響;而馮根生也在1985年成立了一個“杭州青春寶飛車走壁團”,讓青春寶的大名,隨著滾滾車輪飛向全國。
就連使用動物給企業揚名的高招,兩人也想到一塊去了。胡慶余堂開店之初,因買賣紅火,引起同行嫉妒,於是有人造謠,說胡慶余堂賣的“全鹿丸”是假的。胡雪岩沒有打口水戰,而是每次在製作這劑成藥時,叫人把待入藥的鹿披紅掛花,招搖過市,然後當眾宰殺,謠言便不攻自破。無獨有偶,馮根生也看上了杭州動物園里的一隻熊貓“培培”。培培通過服用青春寶片,現年雖然已有32歲的高齡,但仍然健康活潑,食慾良好,創造了一個長壽的奇蹟,青春寶的“抗衰老” 功能,也就“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而在政治視野上,兩者都有常人所不能及的開闊。胡雪岩,號稱紅頂商人,把玩政事可謂左右逢源,遊刃有餘。馮根生也非同凡響,他常言,好的企業家還應該是一個出色的活動家,對社會的敏感不但促使他每一步都走在別人的前面,而且獨領風騷,備受讚譽。胡雪岩官封極品,頭戴花翎;馮根生則當過杭州市人大常委和政協常委,參政議政,風光也不在話下。在經營觀和其他方面,胡雪岩和馮根生也有很多相像和神似之處,比如他們都以義為重,規矩經營,能言善辯等等。難怪有不少胡慶余堂老藥工感言:胡雪岩和馮根生都是當之無愧的江南藥王,有他們的魅力在,胡慶余堂不愁沒有獨步天下的那一天。
企業介紹
公司系由100多年歷史的中藥老店胡慶余堂郊外的制膠車間發展
起來,1972年建立杭州第二中藥廠(系全國規模最大的中藥廠之一)。1992年與泰國正大集團(G.Pgroup)合資建立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1999年初,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收購了正大健康產品有限公司90%的股份,即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目前擁有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55%的股份。公司位於中國浙江杭州美麗的桃源嶺下,有員工1500餘人,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近十萬平方米現代製藥廠房,是國內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以天然藥物為主要原料的集科研、生產、經營為一體的綜合性製藥企業。有符合 GMP要求的生產車間、生產過程及擁有先進的集團形式的企業管理方法和按照國際慣例運行的財務
視頻信息
《商戰本色之中國富豪積累財富案例大全》 視頻簡介:100多家電視台爭相熱播,全力推薦!並非空泛的口號!實實在在的寶貴經驗,有血有肉的案例分析! 成功秘密大曝光,失敗教訓全總結。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企業財團你追我趕,中國首富首次親自傳授:金錢的運用,機遇的把握。
《奇行天下之中國富豪積累財富案例大全》 視頻簡介:數位風高浪尖的商海奇才,一幕幕驚濤駭浪的場面,一場功城撐地的營商高招。 數名知名企業家的創業心血歷程,分享他們的成功之道,卓越的遠見及超人的創意,知名品牌的設立。數位風高浪尖的商海奇才,一幕幕驚濤駭浪的場面,一場功城撐地的營商高招。
四獻愛心
馮根生坐不住了!2003年21日下午6時,從福建考察市場回到杭州,馮根生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幾百個人的長隊排在胡慶余堂國藥號河坊街連鎖店的門前,一雙雙渴望的眼睛企望著得到一包非典預防藥!馮根生濃重的杭州話音里透露著一種焦灼:“我們無論如何要做點什麼!”
當我們趕到時,馮根生正和他的幾個助手緊張地商議著。他表示馬上要做好四件事:
青春寶集團、正大青春寶藥業公司下屬的所有公司、藥店向杭城市民保證:所有有利於預防“非典”藥品一律賠本讓利出售,由企業承擔虧損;
向戰鬥在抗“非典”一線的醫護人員每人贈送一批保健品,以提高醫護人員自身免疫能力,讓他們精力充沛地投入抗“非典”鬥爭之中;
捐贈一筆資金,救助經濟困難的“非典”患者家庭,他建議將這筆資金交由有關部門作為社會抗“非典”善款的啟動資金,專項用於幫助低收入的“非典”患者家庭;
不惜一切代價,研製治療“非典”特效藥,這一點他已經向北京等地的有關單位發出了意向函。
他同時通過本報向全省醫藥企業發出倡議:儘自己所能,投身到這場與疾病的殊死搏鬥中去。馮根生動情地說:“企業體現自己光榮的社會責任感的時候到了!”
少年時代在胡慶余堂當學徒的馮根生說,1874年,杭州曾流行過一場大面積瘟疫,胡慶余堂開山祖師胡雪岩很快研製出“癖瘟丹”,開倉放藥,救百姓於水火,傳為江南美談。他說,企業反哺社會的傳統到他這一代要光大。
據了解,目前胡慶余堂各藥號的防“非典”中藥一天出藥3萬餘帖,一帖企業就要虧一元多,尤其目前急需的金銀花、野菊花等藥材普遍漲價,基本是一天一個價。有的地方,原20元一公斤的“銀花”已漲到180元,但馮根生再次保證:哪怕漲100倍,也絕不提價一分錢!
馮根生希望社會各界都動員起來,有更多的有責任感的企業加盟到抗非典愛心行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