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歷史,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土壤,水文條件,自然資源,村落格局,選址理念,空間布局,經濟社會,人口,經濟,主要景點,馮氏民居,王氏民居,鞠氏民居,夾馬寨,青龍寨,樊家寨,九泉寨,金牛洞,潮水河,歷史文化,歷史人物,傳統民俗,文物古蹟,非遺項目,物產美食,榮譽稱號,旅遊信息,交通,導覽,
村落歷史
明朝中晚期社會因戰亂、天災引起動盪,導致大量難民和災民南遷,南漳一帶就成為了他們理想的避難場所。據馮氏族譜、馮氏家族墓碑及
馮哲夫所著《素園文集》明確記載,明成化年間馮氏始祖馮百容先生自陝西鳳翔縣遷徙定居於南漳板橋潮水河紅土嶺,聚族而居,並逐漸發展成馮家灣村。
馮氏始祖發揚楚人祖先“篳路藍縷”的艱苦創業精神,風餐露宿,重整家園,艱難生存。後在潮水河一帶開設造紙作坊,積累財富,逐步擺脫貧困。由於秉持“耕讀傳家,詩書濟世”之傳統,馮氏家族成為一方鄉紳,走上富裕生活之路,創造並改寫了馮氏家族乃至板橋的歷史和文化。馮姓逐漸發展在該村比重達40%,至今已有二十代,馮家灣村因此而得名。
1949年5月,馮家灣村、潮水村所轄區域建立了村公所,時稱潮鳳鄉。
1956年1月,成立民生大隊、潮水大隊。
1984年4月,民生大隊更名為大淌村,潮水大隊更名為潮水村。
1988年1月,大淌村更名為馮家灣村。
2002年5月,馮家灣村與潮水村合併,定名為馮家灣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馮家灣村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板橋鎮西部,地處鄂西北
荊山山脈的崇山峻岭之中,地理坐標為東經111°33'30",北緯31°33'1",村域面積6.9平方千米,村莊占地面積150畝。
地貌土壤
馮家灣村隸屬荊山山脈,屬揚子淮地台,境內地勢起伏較大,周圍群山環抱,四周山巒起伏,共有獅子山、蝙蝠山、讀書嶺、筆架山等大小40多座山峰,可謂群峰連綿,峽谷縱橫,村莊就坐落於群山谷底,平均海拔810米。村內成土母質主要是泥質頁岩、石灰質頁岩。各種母質交錯分布,土種錯綜複雜。以石灰岩為母質的山地,一般山坡腳部和坦地有石灰泥土(田)、棕石灰土(田)分布,在山坡中部和上部,分布著受浸蝕的石渣土以及林荒地棕石灰渣子土、林荒地石灰泥土;以泥質岩為母質的山地,一般坡腳部和平坦地分布有黃砂泥(田)、黃泥土(田)、黃砂泥土(田),山坡中部為頁岩風化所形成的年青土壤黃石渣子、石灰渣子土等。海拔800米以上山地分布有山地黃砂泥土、山地扁砂土以及林地黃砂泥土。以石灰岩為母質的山地表層質地分為:棕石渣子土,為輕壤土,屬幼年土壤,石頭多,缺水缺肥,再就是棕石灰土,為中壤土,土層厚,有石灰反應,肥力平緩,是板橋鎮的當家土地。其表層理化性質為:含氮0.1371%,含磷0.0538%,含鉀2.477%,適合農作物玉米、小麥生長和林地闊葉類樹木生長。此外,有少量皮石渣子土,表層質地為半風化硝屑,耕層淺而鬆散,怕旱,保肥性質差。表層理化性質為:含氮0.2792%,含磷0.07815%,含鉀2.545%,適合農作物豆類和針葉林木類生長,特別適合種茶。
水文條件
馮家灣村是深藏於鄂西北荊山山脈崇山峻岭之中的小山村,村域內溝澗眾多,包括周家河、三叉河、潮水河、後河、手扳河、夾馬寨6條河流。這些河流全長22公里,其具體信息如下:
1、周家河:位於馮家灣村南,發源於板橋鎮九龍觀果木灣水庫,全長3公里,寬約3米,水質良好,可飲用。河內有石蹦子魚、螃蟹、青蛙等。
2、三叉河:位於馮家灣村西南,發源於板橋鎮九龍觀果木灣水庫、木橋的豹子洞、龍洞,全長1.5公里,寬5米,水質良好,可飲用。河內有石蹦子魚、武昌魚、泉魚等。
3、潮水河:位於馮家灣村西,發源於保康的潮水洞,全長2公里,寬4.5米,一日三潮(春秋、冬季最為明顯),潮起潮落有12厘米之差。水質良好,可飲用。河內有紅魚、石魚、泉魚、紅翅泉魚、黑翅泉魚、碎花洋魚等。
4、後河:位於馮家灣村西,發源於保康的紅魚泉母豬洞、秦坪的黑龍洞。全長2公里,寬4米。水質良好,可飲用。河內有紅魚、石魚、泉魚、紅翅泉魚、黑翅泉魚、碎花洋魚等。
5、手扳河:位於馮家灣村西北,全長3公里,寬5米。三叉河、潮水河、後河之水歸於此河,回龍洞、冷水洞的泉水匯於此河。水質良好,可飲用。碑坡大橋處於此河之上。河內有紅魚、石魚、泉魚、紅翅泉魚、黑翅泉魚、碎花洋魚等。
6、夾馬寨河:位於馮家灣村東北,全長10公里,寬10米,沿途有錦雞溝、魚泉洞、什錦溝泉水匯於此河。水質良好,可飲用。河內有紅魚、石魚、烏賊(娃娃魚)、鯉魚、草魚、黃菇、鯽魚等。
此外,轄區內有泉眼12處。形狀各異,如位於周家河的水洞子泉,位於三叉河的冬季水溫可達12℃左右的溫泉洞,位於潮水河的潮水洞,位於後河的源頭的魚泉河。
自然資源
村落格局
選址理念
馮氏始祖選擇在山水環抱、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中作為避難場所,原因有二:一是利用自然環境中山體要素的圍合形態所帶來的穩定感受,二是利用自然環境中水體要素來滿足生存需要。
具體來說,村落選址來自傳統風水理念:負山帶水,坐北朝南,依山就勢。民居位於山水環抱之中,群山連綿,流水潺潺,藏風納氣。同時,在較大聚落附近山頂構築山寨,以護衛村落安全。從而實現耕作、生活、防禦的三位一體,通過村落、山寨與自然環境要素之間的組合形態表達出農耕社會的理想棲居圖景。
馮家灣村各個民居群組的選址與格局皆遵循背山面水,依山就勢、負陰抱陽的風水理論。以鞠家灣馮氏民居為例,民居位於山腳下地勢較高的一處坪地,坐北朝南,背依高峻的讀書嶺,面朝筆架山,民居左右有較低群山襯托和護衛,是為砂山;門前場院宏敞,水塘開闊,環境清幽,可謂風水寶地。民居正對的山峰形似筆架,後山命名為讀書嶺,說明主人選址時就透漏出重視讀書教育的心理需求。馮氏家族其他聚落的選址也無不如此。
空間布局
馮家灣村依山傍水,民居被群山包圍其中,眾多民居門戶隔空相對,村落格局保存完好。村莊沿河谷地帶蜿蜒、散點分布,由馮家灣民居、鞠家灣民居、夾馬寨民居形成的三個傳統民居片區。並由三個片區之間的農田、道路、山體作為紐帶進行串聯,總體上形成一線串珠的布局結構體系(一軸三片區)。民居群皆依山就勢而建,地勢層層抬升遞進,呈中軸對稱、多路多進的天井式布局。
經濟社會
人口
馮家灣村是一個漢族聚居村落。
據2020年3月5日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馮家灣村有戶籍人口845人,常住人口750人。
經濟
馮家灣村主要產業為農業和旅遊業,人民以種田為生,兼養豬、雞、牛、羊等畜禽,少數人學藝經商。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兼種大麥、粟谷、黃豆、小豆等雜糧。建國以來,糧食生產始終占居重要地位。隨著耕作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糧食產量大幅上升。2015年,糧食總產量338噸,人均占有糧食410公斤。
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菸葉、土豆、蔬菜、茶葉等。20世紀80年代後改革開放帶來了農業的全面發展。糧食麵積減少,經濟作物面積逐漸增加。2015年,經濟作物面積達868畝,占耕地面積的52%。
據2020年3月5日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馮家灣村集體年收入為135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為1800元。
主要景點
馮氏民居
馮氏民居始建於明代,位於板橋鎮西南3公里處,東臨馮哲夫之故居。建築占地面積1256平方米,依山面水,坐北向南,由三個大門一進院落組成,總計39間房屋,建築面積481.66平方米。建築系徽派建築風格,外觀建築,丹鳳朝陽,龍頭鳳尾,雕梁畫壁,錯落有致;內觀構架,條石墊基,青磚木刻,提子彩花,木板隔牆,工藝精美。
據資料記載,鞠家灣馮氏民居始建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原為鞠氏家族住地。順治四年(1647年),被當地馮姓看中其位置並將其購得,遂成為馮氏家族居所之一,在其原有建築的兩側進行了相互對稱的擴建,並對部分主體建築進行了改建。鄉賢馮哲夫即生於此長於此,因此也稱其故居。
馮氏民居建築頗具特色,建築選址獨特、布局合理。整棟建築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背倚高峻的讀書嶺,面朝筆架山,門前場院宏大,水塘開闊,環境清幽,可謂風水寶地,民居正對的山峰形似筆架,後山命名為讀書嶺,說明主人選址時就透露出重視讀書教育的心理需求。房屋高二層,呈中軸對稱的天井院布局,五棟126間房屋分為三路三進,9個天井院各自獨立,院與院、房與房之間行走出入十分方便。建築設計既獨特,用材也合理。整棟建築分為5個宅院,院與院之間均由封火山牆分割,具備防火、防盜、防潮等功能,建築材料皆就地取材。基腳均用石條砌築,石條之間咬合緊密,以桐油和石灰勾縫。三百多年來主體結構完整無損,巍然屹立於荊山山水之間。民居建築獨特,造型豐富,外觀樸實低調,內在別有洞天,精緻細巧,雕檐刻壁,畫龍描鳳。屋脊為行龍飛舞、丹鳳朝陽,瓦頭為龍頭鳳尾,檐頭分別裝飾有紅大理石燈籠、玉雕雙獅、石雕蝙蝠等。室內門窗隔扇和板壁均雕刻人物肖像及花鳥圖案。這是一組藝術價值較高、風格獨特的民居建築。
2002年11月,徽派古建築馮氏民居被湖北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氏民居
王氏民居又稱夾馬寨民居,建築始建於明成化年間。民居位於板橋鎮西北15公里處,坐落在夾馬寨河邊,靳家寨山體下沿的平台上。整棟建築依山面河而建,前低後高,坐南向北,海拔高520米,占地面積1526平方米,建築面積594平方米,現有房屋20間。主體建築有兩個大門,分開而建,區別明顯。
鞠氏民居
鞠氏民居始建於明朝崇禎元年(1628年),原為鞠姓人家所有,後為中華國民臨時政府內務部部長馮哲夫所有,因此也被稱為馮哲夫故居。民居占地8100平方米,坐北朝南,依山就勢而建,自南向北漸高沿十字線對稱布局。主體建築有大小房間總計105間,由三個兩進院落組成,組成9個小院,並分別通過三個並置的大門進入。民居系徽派建築風格,造型古樸雅致,雕刻、彩繪工藝精美,山間和檐口均有彩畫,房內門窗和板壁均刻有人物肖像和花鳥圖案。
夾馬寨
夾馬寨位於馮家灣村西5公里處,因山頂臨北面有一巨石伸出,像一匹駿馬躍躍欲試飛向對岸的樣子,恰被兩塊石頭夾住後半部,遠遠望去只有一個形象的馬頭伸在外面,故而得名。
此寨建於清朝嘉慶年間,是板橋48座山寨中最險峻的山寨之一。建山寨的目的是為了抵禦白蓮教和土匪的侵襲。寨的北面是常年嘩嘩水響的夾馬寨河,河水清澈透底,遙接漳河。山寨的對岸是陝西崖,過去是板橋人民上南漳的必經之路,從河底到山頂一共拐18個灣,對面望去,似一巨蟒繞山而行。沿河西上,途經石板河(約500米長的河流為一整石板)、潮水河、三岔河,沿河兩岸有非常形象的老虎崖、鷹子嘴、豹子洞、蝙蝠洞、棺材洞、一線天,還有奇妙的冷水洞、溫水洞、潮水洞、回龍洞,這些洞內流出來的泉水都是冬暖夏涼,也是冬季魚類藏身的地方。
20世紀70年代,板橋政府組織勞力在夾馬寨河攔水築壩,建起全鎮第一座水電站,接著又鑿穿山洞200多米,引水建起了第二級水力發電站。
20世紀80年代中期,修建薛板公路時,又建起了全省跨度最長、距河面最高的拱橋——碑坡大橋。
2014年,板橋政府又投資20多萬元,在碑坡大橋東端建起一個別致的觀景台,中間立一巨型玉石,石上雕刻有曾任襄樊市人大主任的板橋籍老領導伍榮顯所撰的回鄉偶書,字由其孫女伍寅嘯所書,飄逸流暢,剛勁有力,與橋、與景相映成趣,相得宜彰。山寨周圍生長著大片的山竹和四季常青樹木。
青龍寨
青龍寨位於板橋鎮東南方,與金牛洞相鄰。其所在山峰形如刀鋒,青龍寨則呈條狀蜿蜒在刀鋒之殤,兩側皆懸崖峭壁,易守難攻。
樊家寨
樊家寨整體平面呈長方形,在兩角位置設有突出的馬面,樊家寨所在山勢與其他堡寨相比較平坦,但馬面的設定增強了寨子的防禦能力,是古人智慧的體現。
九泉寨
九泉寨位於板橋鎮東南方,與金牛洞相鄰。九泉寨建於明清時期,村民為躲避戰亂,在附近海拔最高處仿照官式防禦建築而建,古寨造型如卵,覆蓋在山頂上,外牆上設有牆垛與射孔,可謂易守難攻。
金牛洞
金牛洞又稱地下宮殿。該洞位於鎮天鵝池村,洞內有5個支洞,長約5000餘米,景觀200餘處。洞內鐘乳石千奇百怪,有的雄偉壯觀,有的嬌小玲瓏,有的似飛禽走獸,在燈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潮水河
潮水河位於馮家灣村以西5公里處的馮家嶺山腳下,是板橋鎮境內“西流水”自東向西的交匯地。洞口猶如牛的“兩個鼻孔”,清泉自鼻孔噴涌而出,每天上午八時、中午十二時和下午一時,洞口流量猛增,持續一個小時後,河水漸漸跌落。 潮水河因“一日三潮”而得名。潮漲之時,泉水洶湧澎湃;潮落之時,泉水緩緩隱退。泉水左拐東流,水流成河。河中魚兒品種很多,不乏珍稀大鯢,河中石頭下面,生長著一種小魚,稱之為“紅尾巴子”。順手拔一根草,在一端打一個結,串上誘餌,伸入石下,憑手感覺就能將上“鉤”魚兒快速提入盆中。舊時,潮水洞旁有一水能造紙廠,而今只剩下殘垣斷壁。
歷史文化
歷史人物
馮開浚(1870-1952),字哲夫,南漳縣板橋鎮果木沖人(今馮家灣村)。1878年入私塾,1890年求學於南漳學宮,1895年在家設館教學,1900年考入武昌經心書院,1902年由經心書院選派赴日本,入速成師範學校讀書,1903年畢業回國,先後任省城(武昌)幼稚園附設女子保育科堂長、湖南蒙養院監督、武昌模範國小校長等職。馮傾向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武昌首義前夕,馮正視學宜昌,聞革命黨人將起義,急還武昌。起義炮響,馮積極擁護,後曾任武昌臨時政府內務部長等要職,1952年病逝。著有《素園文集》五卷。
馮應本(1923-1974),字道生,南漳縣板橋鎮馮家灣人。民國三十年(1941年)畢業於湖北鄖陽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六期。1942年曆任國民黨第三十九軍排長、連長。在湖北羅田與日作戰時,軍事失利,被日俘虜,關押宜昌。1943年春,逃跑回鄉。同年秋,在板橋完全國小任教。1944年4月,離家至四川成都找到國民黨部隊,任國民黨九二軍營長。抗日戰爭結束後,馮隨軍入中國台灣陸軍參大、實踐學社、三軍大學學習,歷任國民黨陸戰隊團長、師參謀長、副師長、恆春基地指揮官、國民黨國防部後次室助理次長;回陸軍接任師長、新竹軍參謀長、洊升至國民黨第十軍軍長。1974年12月27日,昌平演習陪國民黨總司令於豪章乘直升機視導時,在台灣桃園上空墜機身亡。
王德計(1909-1929),男,生於1909年5月,漢族,家住板橋鎮馮家灣村三組(小地名謝家川)。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9月在本地參加革命,1929年3月被“大刀會”殺害在謝家川。解放後,被授予“烈士”稱號,板橋鎮委政府專門為其製作了烈士牌匾,在其後人家中懸掛。
傳統民俗
1、婚嫁:婚嫁是家族延續的重要環節。舊社會,板橋父老十分重視,禮儀甚繁。共有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六種禮俗。清末民初,婚嫁逐漸演化為訂親、擇期、迎親幾個步驟。
2、壽誕:送“祝米”農村俗稱“整喜酒”。小孩出生後,小孩的父親攜帶禮物於第二天到岳父母家“報喜”,面接岳父母到家為外孫“喜三”。“喜三”當日晚,由小孩雙方祖父母協商,選擇小孩出生後一個月之內的黃道吉日作為璋瓦之慶(生育男孩為“弄璋之喜”、生育女孩為“弄瓦之喜”)、籌備酒宴和招待客人的佳期。佳期選擇之後,小孩的父親拿禮物到雙方姑、舅、姨家“報喜”,同時告知“整喜酒”的具體日子。喜酒的當天,小兒外祖父母家的親戚須登門抬“一架盒(盛物工具,由上下四層格子組成)”,“盒裡裝著米、雞蛋、食品、衣料等”送“祝米”。喜三嬰兒出生後的第三天,祖母、外祖母調理好適宜的溫水盛於盆中,將事先剝回手掌大小的槐樹皮放置水中攪幾下,用此水給嬰兒洗身體。因“喜”與“洗”諧音,稱為“喜三”。同時,相傳槐樹就是月下老人,以志不忘天作之合。喜三後,另有祖父母、外祖父母給小兒取名的習俗。抓周小孩滿周歲時,在合卺席上擺上筆、墨、紙、硯、算盤、食物、玩具等物品,由小孩在席上隨意抓取物品,用以觀察小孩後天造化的儀式為“抓周”。抓周時,小孩的至親及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須上門送吃、喝、穿、戴等品類的禮物。20世紀90年代後,改送禮物為紅包。童冠小孩滿12周歲時選擇的黃道吉期。20世紀90年代後時興送紅包,給小孩做十二歲生日。俗稱“過十二歲”。花甲、古稀、耋、耄、期頤老人虛滿60、70、80、90歲過生日較為隆重,百歲生日極少。舊時,親友送壽餅、壽桃、壽匾或其他禮物。九十年代後,除女兒、女婿送生日蛋糕外,其他親友改送禮物為紅包。父母壽誕多為子媳操持,置酒款待。俗稱“過生”或“做生”。
3、喪葬:馮家灣村的喪葬分為喪禮、豎碑、唱孝歌等部分,其中唱孝歌又名陰鑼鼓,分唱散歌和唱正本兩種。陰鑼鼓通常不用鑼鼓伴奏,主要是由孝家管“外事”的人邀請四至六名有名氣的歌師扶柩繞靈、排隊輪流“唱孝歌”,讓亡者的親屬從悲哀中解脫出來,俗稱“陪亡人過夜”。解放前就有此形式,解放後興至20世紀90年代,主要藝人有:晏均現、陳玉鳳、李國海、殷德仁、陳美煥、靳文早等。
文物古蹟
馮家灣村兩口古井均為明末清初時期的產物,分別坐落在馮氏民居和馮家灣民居內,規模較小,保存良好,水井深10米左右,呈圓柱形體或長方形體,全部用石頭砌成。水井地泉水量不大,所容納的水多為地表水。
馮家灣村內夾馬寨內現存一處造紙作坊,為明末清初時期的產物,保存較好。原始造紙師將竹麻原料放在漚化水池中,用石灰水浸泡三月左右,撈起來瀝乾,放到水車帶動的沖錘下砸成粉末,然後放到水池中攪動,用竹製抄紙工具撈取漂浮水中的粉末後,將抄紙器放入模具中擠壓,待水乾成型後,上下翻動,便成了一層一層的紙狀,最後一張一張的剝開晾曬,晾曬乾後包裝成成品。 此造紙坊在清中後期從事造紙業是馮氏家族興旺發達的重要原因。用當地盛產的毛竹為原料,利用潮水河、夾馬寨河水做天然動力系統,生產一種“火紙”(祭祀、悼念用民俗用紙)。造紙是當時較為先進的生產技術,掌握這種技術的人不多,利潤遠比農耕的收入可觀得多。火紙遠銷南漳縣及外地,迅速為馮氏家族積累豐厚的財富,更為馮氏家族後人接受良好的教育,為之後入仕經商,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它是馮氏家族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之一。至今,在馮家灣遺存的古法造紙作坊仍有兩處,一處位於潮水河下游,一處位於夾馬寨下,兩處作坊、民居遺址完整,其中夾馬寨河作坊與民居公布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非遺項目
板橋鎮境內較有影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薅草鑼鼓、採蓮船、皮影戲、花鼓戲等,其中有保護級別的為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又名“墾荒鑼鼓”、“薅草歌”,是勞動人民在日間開展鋤草等生產勞動時,為指揮生產、鼓舞幹勁、減輕疲勞、提高工效而結隊成群,由歌師領唱,眾人幫腔,配以鑼鼓伴奏的演唱形式。既是一種生產習俗,也是地域音樂文化的一種表現。據考證,薅草鑼鼓起源於“刀耕火種”時代,距今己有兩千多年歷史。楚人在“開生田”中,漫山遍野墾荒,然後點火燒荒,勞作的人群對著大火,敲鑼打鼓即興演唱。後來就演變成開荒和鋤草中田間勞作時的一種文娛形式。明清兩朝,鄂西北山區的府志、縣誌里大都有農民“耕山犁水,終歲勤勞,擊鼓謳歌”的記載。薅草鑼鼓的演唱內容非常豐富,唱詞大都取材於民間傳說、歷史故事,既唱婚姻愛情又唱農業生產常識,薅草鑼鼓的句式繁多,通常分為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十二字句等。薅草鑼鼓又稱為陽鑼鼓,與主要是唱喪歌、唱孝歌陰鑼鼓相區別。不論陽鑼鼓還是陰鑼鼓,都以連山號子、滿山號子及快板、中板、慢板、平板等各種節奏來調節人們的情緒,調式俗稱“九腔十八調”。當地薅草鑼鼓以楚文化和巫道文化為背景,具有顯著且獨特的區域文化特徵。在南漳縣西南和西北山區廣泛傳承著原生態薅草鑼鼓。薅草鑼鼓項目馮家灣村無指定傳承人。
2007年,薅草鑼鼓(縣域)以傳統音樂類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物產美食
1、燉缽爐子(火鍋):火鍋內大多是乾四季豆或乾豇豆等乾貨燉炒臘肥肉或豬蹄等。有時也用曬乾的椿頭尖兒(嫩香椿芽)作墊貨燉的,上桌時抓一把切碎的蒜苗和蔥姜撒在上面,使味道更鮮美。
2、蒸頭碗:板橋民間過事情(紅白喜事)時最高規格的款待。此菜的主料是雞蛋和瘦肉。首先,將雞蛋打入碗或盆內用筷子攪勻,然後用勺舀入鍋內,用文火攤成雞蛋皮。再是將瘦肉泥捲入蛋皮內成筒型後,放入蒸籠蒸熟取出冷卻,再將長筒蛋捲兒切成小段兒(俗稱卷切)。卷切切成段兒後,要整齊地擺放在木耳、香菌煮好的湯水的大敞口碗的上面,再架蒸籠一蒸取出上席。
3、紅燒肉:此菜的做法是,第一步,將生肉(五花肉之類)煮熟放一邊備用。第二步,將白糖(紅糖更佳)放入鍋內,文火炒變色,然後倒進香油或菜油之類的油脂,待油燒開,投入已煮熟的豬條(塊)肉進行油炸(俗稱炸皮子),因油炸後肉皮鮮紅如血,故名“紅燒肉”。
4、蒸菱角、耙齒:蒸菱角是把紅燒肉(或油炸豆腐)切成菱形(三角形),然後按三角形的角邊有規則地鋪在有墊貨(乾菜、豆腐、木耳、香菌之類)的菜碗內,最後上籠格子汽蒸後上桌。蒸耙齒與蒸菱角的工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把紅燒肉切成片狀(耙齒形),即鋪入有墊貨的菜碗內汽蒸即可。除用紅燒肉作菱角、耙齒的材料,還可用油炸豆腐做材料的,也別有一番風味。
5、蒸血饃饃:殺豬時,在血盆里放上食鹽。血放畢後,在血盆里加入苞谷面和泡脹的黃豆,用筷子攪勻成糊狀倒進籠格子,用手均勻地摸成厚薄一致的圓餅,再架火汽蒸。蒸熟取出切成方塊儲存。做菜時,將方塊切成片狀,放入鍋內,澆上蒜汁子等類的佐料,用文火翻炒或細炕,待酥脆後鏟入盤內上席。若要吃軟和些的,焌水加蓋燜乾水氣即可。
6、酥肉、酥魚、酥雞子:此三酥是將豬泡皮肉、整魚、整雞切塊,分別放入豆粉摻雞蛋、食鹽、香料等調和好的糊狀物內,拌勻後挾入油鍋油炸。這三樣菜可放墊貨(乾菜類或洋芋丁兒拌麵粉)裝碗上蒸籠蒸了吃,也可放進有摻貨(豇豆、菜豆、黃花、木耳等)的燉缽爐子裡煮著吃。
7、熏臘肉、熏豆腐、薰香腸:將新鮮肉魚醃製好以後,直接吊到火塘上方,熏豆腐(俗稱乾豆腐),是將現成豆腐切成方塊,逐一放到竹篾編制的笆紮上,然後吊到火塘上方讓煙燻制。熏臘腸要將新鮮豬小腸或豬大腸刮洗乾淨後,灌入拌有食鹽及多種調料的精肉和肥肉相雜的餡兒,且一節一節紮緊(用針刺眼兒以透氣)。灌罷以後逐一掛到火塘上方,和肉、豆腐一起燻烤。這是板橋等西南山區一帶庶民的一種專利。因為山區民眾,冬天有圍著火塘烤火取暖、煮飯用吊鍋子的習慣,柴火煙子不停繚繞上竄,日長月久,也就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臘香風味。
8、煎臘肉餅、煎米粉、煎洋芋塊:所謂煎,是指鍋里放少量油,把食物放進去,使表面炕成黃色的一種烹飪方法。煎臘肉餅的做法是,把臘肉切成薄片後,放進有少許食鹽和花椒等調料調成的麵粉糊狀物內,將臘肉片糊得嚴嚴實實,再用筷子一片一片地挑到鍋里用文火煎炕,讓其肉油煎出,使其二面黃。這種煎餅肥而不膩,香噴酥脆,味道美極了。煎米粉,得從米粉的製作說起。首先要把苞谷推(磨)成米瓣子,去皮羅面而成淨米(俗稱高梁米),接著,將高梁米倒進經過濾澄清的火灰水,直到浸泡發脹後用清水漂洗,再上磨推成米漿,隨將米漿舀入鍋里煮。待熟後,盛到攤著紗布的竹篩里冷卻成形,切成方塊保存。要說吃法,可將大方塊切成片狀或小塊狀,加上蒜汁子等調料涼拌吃;二是湯水裡加調料煮著吃;三是擺入平鍋或炒菜鍋煎炕,使其二面黃,澆佐料汁水並炕乾水氣後裝盤吃;還可裝成扣碗蒸了吃。煎洋芋塊的做法是,將洋芋煮熟後去皮,再切成較厚實的片狀,然後文火煎炕到二面黃,再澆上摻花椒的搗蒜汁子,煎乾水氣即可出鍋食用。
9、涼拌公雞肉:將公雞宰殺去毛、去內臟,整雞蒸熟。冷卻後剁塊,即在剁塊的雞肉上面撒些蔥蒜花椒等調料涼拌。此味很是鮮美,是下酒的好菜。
10、炒酸面果子:將辣椒切碎,丟入食鹽等調料,拌上高梁面(苞谷面),放入陶製壇內按壓實在,用苞谷衣殼子將壇口密封撲酸(將密封的罈子倒置於放有清水的盆內,待一月左右即可食用。有專用酸菜罈更好)。吃時,將罈子扶正啟封,適量取出放入油鍋焙炒。酸辣味十足,是下飯的佳肴。
榮譽稱號
旅遊信息
交通
乘車路線:每天5趟車,分為早班車、中班車、晚班車。早班車早晨8:00從南漳發車,中午12:00左右到達板橋集鎮街道,然後又從板橋發往南漳;中班車發車時間分別為9:00、10:00、11:00,分別發住板橋雷坪、竹坪、北峰;晚班車發車時間為下午2:00,途經馮家灣村,終點站板橋集鎮街道。
自駕路線:從南漳縣沿S305行駛,轉入S224,共行駛67公里。
導覽
馮家灣村內主要游賞景點有:建築類有馮氏民居、王氏民居、夾馬寨王氏民居、村公所。其中馮氏民居、王氏民居、村公所三處在村內主要公路上,王氏民居在民居位於板橋鎮西北15公里處,坐落在夾馬寨河邊,靳家寨山體下沿的平台上。
“有村落必有山寨”是荊山地區傳統村落的重要特點之一。在村落四周,還遺留有多處古山寨,包括青龍寨、樊家寨、夾馬寨、九泉寨。這些山寨附近皆修建有公路,駕車可至附近,後步行入山。除此之外,還有古水井,造紙作坊遺址等。水井位於馮氏民居與鞠氏民居內,參觀民居時可一併觀看。馮家灣遺存的古法造紙作坊仍有兩處,一處位於潮水河下游,一處位於夾馬寨下,沿河而行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