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開竣(1870-1952),字哲夫,湖北省南漳縣板橋鎮果木沖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哲夫
- 別名:字哲夫
- 出生日期:1870年
- 逝世日期:1952年
人生經歷,求學教書,上任湖北軍府內務部長,實業救國,辭職歸故里,開明為公,病逝,
人生經歷
求學教書
1878年入私塾,1890年求學於南漳學宮,1893年赴襄陽東鄉八條里從李熙園先生讀書,1903年清朝留日學士畢業回國,任省城(武昌)幼稚園附設女子保育科堂長。馮不畏強暴,校門掛牌,嚴禁紈絝子弟入校。清政府一武官妻,不聽門衛勸姐,仗勢驅軍闖入校園,被推出門外。1904年8月,調馮開浚到江蘇辦學,同年12月又被調入湖南蒙養院任監督,馮將院舍修繕一新。1907年調馮到南京辦學,1908年又由南京調回武昌,任模範國小校長。該校教師趙兵的叔父無子,由趙供養,病死校內,馮拿出自己財物幫助辦理喪事,並周濟趙兵數年。馮傾向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上任湖北軍府內務部長
1911年元旦,他在《辛亥元旦試筆》詩中寫道:“......惟將病骨供梅笑,肯學折腰招柳憎,傍晚登上蛇嶺望,紙鳶無數看飛騰。”武昌首義前夕,馮正視學宜昌,聞革命黨人將起義,急還武昌。起義炮響,馮積極擁護。湖北軍政府成立之初,設內務局,局長舒禮鑒、副局長周之翰(即周鵬程)。以後,湖北軍政府依據《中華民國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之規定,內務局改為部。1911年10月,周之翰向劉公(仲文)建議,物色一相當的內務部長,陶德昆推薦馮開浚,劉公採納,馮被舉為內務部長,周之翰為副部長。馮任職以後,一切部務與人相互商討,待同僚如手足。周之翰稱:“哲夫書生本色,品質純潔。”
馮入主湖北軍政府內務部後,開始了內政革新:(1)曉諭各府縣。宣布“全鄂地方改為共和政體”,“各該地方舊治官吏,應一律承繳偽印,聽候支配錄用”。(2)選用各縣知事,頒行《府縣行政暫行規則》。(3)請準都督,派員赴各地作安撫工作。鄖陽、襄陽、安陸等處,由季雨霖招討使就近安撫,其餘各地派員優撫。(4)籌設警察,維護治安。(5)革除舊俗,剪辮子,禁纏足,禁鴉片。
1911年11月,清軍向湖北軍政府反撲,29日,清軍龜山炮擊武昌。30日,都督府中炮起火,此時堅守武昌者,有軍務部、監察處、內務部及劉公臨時組織的北伐司令部,其他機關大部分轉移,交通部僅剩數人。馮開浚、周之翰與監察處要人共籌守城之策,出豐備倉米萬餘石,設平糶局於四城,以濟難民。炮彈飛落院內,職員相顧失色,私下說:“部長不走,將置我等於何地?”開浚說:“若等好自為計耳,不相強也!”部長不走,職員70多人一個未散。後來劉公得知此事,拔給內務部維持費4000元。清軍占領漢陽,炮擊武昌後,袁世凱電阻馮國璋進攻武昌,主張罷兵息戰,乘勝議和,對民軍頻頻發起和平攻勢,當“南北停戰議和”時,馮開浚憤然辭去內務部長職務,後調都督府任顧問職。
實業救國
辛亥革命失敗後,馮開浚致力於“實業救國”,與友人合作在南漳銅綠山開採銅礦,因缺乏資金技術,未能成功。繼而在南漳羊角山開瓷礦辦瓷廠,因產品質量粗劣被迫下馬。1917年與陶丹書、宋燦珊等赴大冶開煤礦,又因物資不足,中途停辦。他在《素園文集》中寫道:“余入民國後,當道屢以學事推諉,余屢卻之,集資創辦南漳銅綠山銅礦、羊角山瓷廠、大冶煤礦,負債三千,卒無一成。”
辭職歸故里
1921年,湖北教育廳調馮任湖北省立襄陽第二師範學校校長,李熙園教師也賦詩邀請任職,馮在信中寫道:“拔劍衷歌起壯思,猶持方枘那相宜。胸中時郁蛟龍氣,林下真誠麋鹿姿。仍就老師商舊學,試尋年少結新知。傷心佻達滿城闕,禍釀焚坑恐不遲”。經過同學同鄉再三敦促,勉強赴任。1927年3月抱病辭職歸里,養蠶、種花、讀書著文,編纂《素園文集》五卷,收入其一生詩文。馮還鄉後對社會的腐敗日益不滿。
開明為公
1946年6月,劉子厚、李人林同志率江漢軍區警衛團和地方幹部突圍到南漳,9月在肖堰的幸家坪國小成立第四地委和第四分區,活動在板橋、巡檢、峽口一帶。1947年春,馮開浚兩次邀請部隊首長劉子厚、黃民偉、文敏生等到他家作客,並協助部隊爭取地方的上層人物。1947年部隊離開板橋後,馮開浚責令長孫主動退莊,減租。1950年冬季進行土地改革,政策規定,沒收地主五大財產。政府對馮開浚個人住宅和財產給予保護,馮的孫媳乘機將貴重財物潛藏於馮的臥室。馮發覺後,憤怒斥責,令其搬出置於庭院中,親自守護,交農會幹部驗收,受到人民政府和農會幹部的讚揚。
1950年,馮開浚年已80,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寫信,特邀馮開浚參加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他欣然前往。路過襄樊因受雨陰,住襄陽專員公署月余,未能赴省。
病逝
1952年病故,享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