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道(Ma Ling Mountain Scenic Area)位於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境內的馬陵山區,為戰國時期孫龐交戰的之馬陵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北大名馬陵道
- 成就:中國歷史古戰場
- 方言:中原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性氣候
- 地理位置:魯南蘇北交界地帶馬陵山區
- 電話區號:0393
- 火車站:臨沂站
- 重大事件:馬陵之戰
相關文獻
歷史研究
孫臏為什麼選用馬陵道這個地方殲滅魏軍?1、因為是交通要道。據《東周列國志》記載,衛宣公長子急,次子壽從衛國去齊國,在大道行之莘野(今山東莘縣)三河鎮過江時被殺,在二子過江處葬之。三河鎮遂改名為冢北。冢北村現屬於大名,距馬陵20華里。2、孫臏在安賢鎮(今束館)居住過,熟悉馬陵一帶的地形。據《燕召公世家》和張建華同志編著的《邯鄲辭典》記載:孫燕在安賢鎮建燕國國都時,曾將他的叔父孫臏從齊國請來,幫他演兵和訓練黃牛,擺犟牛陣。現在束館街路東還有孫臏的飲牛坑。同時在大名束館鎮一帶還有很多孫臏的傳說故事,說孫臏是孫武的後人,孫氏的祖先本姓陳,齊國人。春秋時因攻莒有功,被齊王賜姓孫。現今大名的束館鎮就是古時的安賢鎮,地處齊、魏、衛交界處。因春秋時國無定界,有時歸齊,有時歸魏或衛,因而傳說孫臏從小生活在束館南街(距馬陵五里)。現在的束館南街還存有孫臏的飲牛坑。傳說下雨時或除夕夜,在坑邊能看到牛蹄印,還有傳說:距束館三里處的花園頭村是孫臏的花園等等。從文字記載和傳說故事中,可證實孫臏在束館居住過,了解馬陵是交通要道,地形適宜伏擊戰,所以把魏軍引到了馬陵。
孫臏射龐涓處,據當地傳說,龐涓被亂箭射死後,人們非常痛恨龐涓慘害朋友,怕他以後再托生害人,將其分屍成六塊,分別挖深坑將龐涓深埋封固六處,叫他不能再托生。因此,形成了現在的白、馬、郭、馮、王、於六個封固村。這六個封固村,分別距馬陵幾里遠。有人在古書上看到過龐涓墳就在馬陵周圍,正是六個封固村這個位置。這六個封固村至今沒姓封、姓固的,因此封埋龐涓形成的村名是可信的。
歷史故事
今日馬陵村
經過2300多年的侵蝕,人們耕種,風颳水沖,地殼變動,土山變遷,沙土山雖然不見了,這一帶還是遺留很多沙丘,山的遺址仍在。歷史記載,山的名稱仍在,民眾的口碑鐵證如山,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馬陵道過去在兩山之間是客觀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