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M病毒病

馬鈴薯M病毒病

馬鈴薯M病毒病是由馬鈴薯M病毒引起的、發生在馬鈴薯的病害。馬鈴薯M病毒經常與馬鈴薯X病毒和(或)馬鈴薯S病毒混合侵染,稱為馬鈴薯卷花葉病。地上部的症狀包括斑駁、花葉、皺縮和卷葉;枝條矮小,嫩葉畸形和扭曲,植株頂部有些捲曲。溫度大體在24℃及其以上時,症狀是潛伏的。

馬鈴薯M病毒病在馬鈴薯各品種上均有發生,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在東歐和俄羅斯較世界上其它地區更為重要;在北美洲,它的經濟重要性還沒有確定。病原病毒通過帶侵染的汁液或塊莖機械接種傳播,或莖嫁接傳播,很容易成功。

馬鈴薯M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用經過檢測的無病毒的種薯;控制蚜蟲蟲口密度;只要發現田間病株即應拔除,並帶到田外處理掉。此外,被侵染的馬鈴薯可通過莖尖組織培養或結合熱處理幼芽而脫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鈴薯M病毒病
  • 外文名:Potato virus M disease
  • 別名:卷葉花葉病
  • 病原:馬鈴薯M病毒
  • 為害作物:馬鈴薯
  • 為害部位:葉部、莖部
病害學史,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害學史

馬鈴薯M病毒病首先命名為(馬鈴薯)卷葉花葉病。早期的描述,大概不是僅根據馬鈴薯M病毒的單獨侵染,因為該病毒經常與馬鈴薯X病毒和(或)馬鈴薯S病毒混合侵染,馬鈴薯M病毒的特性僅是最近才明確的(1992年)。

病原特徵

馬鈴薯M病毒病病原為馬鈴薯M病毒(Potato virus M,簡稱PVM)。病毒質粒呈直線形或略為彎曲的纖維狀,大小約650毫微米×12毫微米(Brandes et al.,1959年)。很可能與已記述的香石竹潛隱病毒群的其它成員一樣,具有螺旋形的結構(Varma et al.,1968年)。汁液穩定性:熱鈍化點為65~71℃,稀釋終點為10~10,20℃下可保持侵染性若干天。該病毒寄主範圍窄,易感的植物主要屬於茄科
病毒根據馬鈴薯的症狀和一些試驗植物上稍有差異的症狀來鑑別出若干變異株,較常見的如下:葉卷花葉和脈間花葉分離株(Schultz & Folson,1923;Bagnall et al.,1956);馬鈴薯栽培品種(King Edward)的付皺縮分離株(Salaman & Pelley,1930;Kassanjs,1961);D1102和Fortuna分離株(Kohler,1953;Wetter & Brandes,1956);荷蘭分離株(Rozendaal & Van Slogteren,1958)。

為害症狀

馬鈴薯M病毒病在地上部的症狀範圍,從很輕到嚴重,包括斑駁、花葉、皺縮和卷葉;枝條矮小,嫩葉畸形和扭曲,植株頂部有些捲曲。在某些馬鈴薯品種上,可以形成葉柄和莖的壞死。溫度大體在24℃及其以上時,症狀是潛伏的。
馬鈴薯M病毒病
馬鈴薯M病毒病
大量的馬鈴薯M病毒棒狀體和病毒聚集體,發生在被侵染馬鈴薯細胞的細胞質里。它們既不是風輪狀的,也不是與風輪狀有關的結構。在葉綠體、線粒體或核里沒有發現病毒粒體和病毒聚集體。
大多數受到馬鈴薯M病毒侵染的馬鈴薯品種也含有馬鈴薯S病毒(在大多數馬鈴薯品種中,馬鈴薯M病毒與廣泛傳播的馬鈴薯S病毒共存)。在這兩種病毒之間,未發現交叉保護現象,它們僅有幾個共同的抗原基團。在混合侵染的情況下,馬鈴薯植株的症狀表現取決於馬鈴薯M病毒分離株的毒力(Howard & Wainwright,1960年)。馬鈴薯M病毒病在King Edward品種上引起潛伏的偽皺縮。

侵染循環

病原病毒通過帶侵染的汁液或塊莖機械接種傳播,或莖嫁接傳播,很容易成功。實生苗傳毒還未證實。大多數PVM株系可由蚜蟲以非持久方式傳播,如桃蚜馬鈴薯長管蚜、藥炭鼠李蚜和鼠李馬鈴薯蚜,但傳毒效率很低。不同病毒株系由不同蚜蟲傳播,其傳播效率不同。

流行規律

馬鈴薯M病毒病的嚴重程度與病毒株系、馬鈴薯品和和環境條件有關。馬鈴薯嫁接會擴大感染,造成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

  • 用經過檢測的無病毒的種薯;
  • 只要發現田間病株即應拔除,並帶到田外處理掉;
  • 控制蚜蟲蟲口密度;
  • 被侵染的馬鈴薯可通過莖尖組織培養或結合熱處理幼芽而脫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