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學史
1917年夏在
美國首次發現馬鈴薯黃矮病毒病,1922年發表研究該病害的第一篇文章。1927年美國密執安州馬鈴薯黃矮病導致的產量損失為15~20%,甚至可達75~90%。
1929年美國密執安州有8個縣的32塊馬鈴薯田發病,1931年則擴展到19個縣的134塊田。1938年有報導說在與美國毗鄰的
加拿大南部安大略省也發生了馬鈴薯黃矮病毒病。
馬鈴薯黃矮病毒病20世紀30~40年代在美國、加拿大的馬鈴薯上流行,然後近40年沒有該病發生在馬鈴薯上的報導,但1986~1988年該病在美國明尼蘇達的花菸草、萬壽菊、百日菊、紫茉莉和白三葉草上自然發生。截至1997年,世界上僅在
美國(佛羅里達、印第安那、緬因、麻薩諸塞、紐約、新澤西、俄亥俄、賓夕法尼亞、維吉尼亞、明尼蘇達、加利福尼亞,可能還包括蒙大拿,南達科他州和懷俄明)和
加拿大(阿爾伯達、安大略、魁北克和不列顛哥倫比亞)有發生PYDV的報導。
病原特徵
馬鈴薯黃矮病毒病病原為馬鈴薯黃矮病毒(potato yellow dwarf virus,簡稱PYDV),屬彈狀病毒組或馬鈴薯黃矮病毒組。病毒粒體形態為彈狀(短桿狀)38納米×75納米,病毒粒體具有包膜,分散在細胞質及細胞核內。馬鈴薯黃矮病毒在黃花菸草汁液里,在23~27℃時,體外保毒期25~12小時,稀釋限點通常約是10,鈍化溫度約是50℃。馬鈴薯黃矮病毒在
黃花菸草的葉片裡不能抵抗乾燥;在冰凍的葉片裡,不能延長貯存。因為病毒很不穩定,馬鈴薯黃矮病毒的提純是很困難的。
株系:根據病毒表現不同的症狀和介體分成4個株系,紐約株系(New York strain)、新澤西株系( New Jersey strain)、B5株系(strain B5)和無介體株系(Vectorless strain)。
為害症狀
馬鈴薯病株矮縮、黃化。莖的生長點早期壞死。植株上部的莖常開裂,由開裂處可看到莖節的髓部及皮層有銹色斑點,有時節間的髓部及皮層也出現銹斑。病株節間縮短,可產生叢枝現象。幼葉通常捲曲,但有時也皺縮,塊莖小而少,塊莖與莖部的距離很近,有時塊莖也開裂。塊莖的髓部及韌皮部有銹色、褐色的斑點或變色部分,維管束很少變色。收穫後不久的塊莖,其中部和芽端這種變色斑表現的特別明顯,但莖端在田間一般不被侵染。
侵染循環
僅知道馬鈴薯黃矮病毒由葉蟬帶毒和可以機械傳播。馬鈴薯黃矮病毒有兩種親緣關係很密切的類型存在,一種由Aceratagallia sanguinolenta傳播,而不能由Agallia constricta傳播;另一種傳播則相反。狹縮廣頭葉蟬(Agatiia quadripunctata)傳播兩種類型。馬鈴薯黃矮病毒在介體體內可以增殖,據記載,不能通過有性種子來傳播。馬鈴薯黃矮病毒在馬鈴薯塊莖里,從一代攜帶到下一代。
流行規律
高溫和乾旱與馬鈴薯黃矮病毒病田間大發生有密切的聯繫。高溫有利於病害在馬鈴薯上擴展,但低溫有所抑制。病害在25℃時嚴重,而15℃時無症。馬鈴薯黃矮病毒在田間的擴展是呈梯度的,距毒源近病株多,距毒源遠則病株少。
防治方法
執行檢疫,嚴禁從疫區引進馬鈴薯作種。經特許批准者,引進馬鈴薯數量不得超過五個,引進後馬鈴薯只能種在隔離苗圃試種觀察1~2年,經檢驗確診無毒,方可出證放行。
種植耐病品種,表現田間耐病的品種有:Chippewa、Katahdin、Russet Burbank和Sebago。
及時發現病株經檢驗確診為馬鈴薯黃矮病毒病,應及時燒毀處理。
定期噴射農藥防治葉蟬等介體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