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通過闡述馬克思自我實現思想來源、思想基礎、具體的思想結構以及思想發展的現實鏡像,對馬克思的自我實現思想進行了整體考察。作者在解讀馬克思文本的基礎上,指出作用於馬克思關於自我實現思想的兩條相互作用“一正一反”的思路,並以此為依據解讀馬克思自我實現思想的成因和發展方向,按照馬克思“人通過自身活動在歷史發展中既是結果又是前提”的方式解釋與現實相關的自我實現的問題,在現時代西方馬克思主義視域中,對這一思想的具體發展予以闡述。
作品目錄
第1章 緒論:重思自我實現問題 | 1.1 提出馬克思自我實現問題的背景和依據 1.2 馬克思自我實現思想的研究現狀綜述 1.3 本書的理路、方法和觀點創新 |
---|
第2章 馬克思自我實現思想的理論來源 | 2.1 德國古典哲學時期對自我實現結構的奠基與衝突 2.2 黑格爾派與費爾巴哈對自我實現思想的反思與批判 2.3 古典政治經濟學對市民社會中人生存的經濟規律闡釋 2.4 社會主義思想對人現實權利的伸張與追求 |
---|
第3章 馬克思對自我實現思想來源的反思和批判 | 3.1 對德國古典哲學至費爾巴哈關於自我實現結構的批判與重構 3.2 對市民社會中人生存經濟規律的批判與改造 3.3 對實現人權的社會形態探索 |
---|
第4章 馬克思自我實現思想的具體結構 | 4.1 自我實現的思想前提 4.2 自我實現的一般原則 4.3 對處於一定社會關係中的自我實現道路及方法的探索 4.4 對現實自我生存狀態的理論探索 |
---|
第5章 馬克思自我實現思想的當代發展 | 5.1 關於馬克思人道主義思想的爭論 5.2 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自我的異化狀態及其成因的批判 5.3 對資本主義社會中自我實現的可能道路的探索 結語:自我實現之路 |
---|
創作背景
21世紀初期,國內外學界對於馬克思關於自我實現思想的基本共識是馬克思自我實現的理論目標是每一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解放。但因為自我實現在馬克思的理論中關涉作為自身存在的人與理想人類概念之間的作用關係,實存的個人的自身存在狀態以及現實個人在運動發展中趨向理想人類概念的動力、方法、途徑和價值等問題,加之馬克思漢譯著作中自身(selbst)一詞的靈活翻譯,國內學者對馬克思自我實現思想的研究尚未深入。基於此,《馬克思自我實現思想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核心觀點如下:第一,馬克思的自我實現思想並不是空泛的概念累積或抽象的邏輯推演,而是一個基於人類歷史發展具體過程的現實理論,是囊括作用於人類發展多種因素(經濟、政治、歷史、觀念)、涵蓋不同個體自我實現異質性要素的思想。馬克思研究的人是現實的身處一定的社會關係之中的個人,雖然現實個人實現自身的目標是屬於自己的全面自由發展,但由於現實的每一個體自我自然屬性的不同(人種、性別等)及其所處環境(地域、歷史發展階段)不同,所以每一個人(他或她)現實活動所生產出的社會關係及其生存狀態不盡相同。但人的異質性的要素統一於現實的個體自我,並且在現實個體自我實現其自由、全面發展的過程中相互作用。現實個體自我實現的前提是對自己現實生活狀態、所屬關係及其發展道路的有效覺知,實現的有效方式是通過個人的自主活動(實踐),在生產力高度發展和物質極大豐富的條件下,運用交往和人與人之間的普遍聯合,現實地破除加之於自我的異己關係和自我存在的異化狀態。
第二,馬克思出於對那個時代人類苦難的深度關切,致使他對於自我實踐力量過於強調,未能全面論述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情感和死亡等相關生命要素。而人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會被這些要素左右,而弱化對於實現自身自由的行動和希望。西方學者通過結合心理主義、存在主義對於馬克思自我實現的解讀和發展,幫助人們深化對於馬克思自我實現思想的理解,為人們提供了新的視角和理論資源。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高斯揚,1985年12月生,遼寧瀋陽人,遼寧大學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原理第二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唯物史觀視閾下的個體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