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研究

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研究

《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研究》是200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紅。本書對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的產生、演變過程進行了全面細緻的梳理。

基本介紹

  • 書名: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研究
  • 作者:蔣紅
  • ISBN:10位[7010064490] 13位[9787010064499]
  • 定價:¥30.00 元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9-1
內容提要,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本書認為,從思想發展的內在邏輯順序來看,馬克思實際上是在兩種涵義上把握和使用“市民社會”概念的:從《黑格爾法哲學批判》至《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用“市民社會”來指稱“資產階級社會”。經由《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過渡,從《德意志意識形態》開始,馬克思把市民社會理解為“在過去一切歷史階段上受生產力所制約,同時也制約生產力的交往形式”:在《哲學的貧困》中,馬克思進一步把“生產關係”概念精確化,系統論述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辯證運動,事實上使“生產關係”、“交往形式”、“市民社會”成為彼此相通的概念。

編輯推薦

在馬克思構建唯物史觀科學理論體系的過程中,市民社會理論是一條具有基礎作用和樞軸性質的重要線索。也就是從馬克思撰寫《博士論文》到發表《共產黨宣言》這段時期對市民社會理論的豐富發展過程進行了黨旗的研究。本書認為,從思想發展的記憶體邏輯順序來看,馬克思實際上是在兩種涵義上把握和使用“市民社會”概念的:從《黑格爾法哲學批判》至《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用“市民社會”來指稱“資產階級社會”。經由《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的過渡,從《德意志意識形態》開始,馬克思把市民社會理解為“在過去一切歷史階段上受簡生產力所制約,同時也制約生產力的交往形式”;在《哲學的貧困》中,馬克思進一步把“生產關係”概念精確化,系統論述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辯證運動,事實上使“生產關係”、“交往形式”、“市民社會”成為彼此相通的概念。

作者簡介

蔣紅,哲學博士,雲南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獲哲學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雲南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及西方哲學的教學、研究工作,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2003年破格晉升副教授並受聘擔任雲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碩士生導師。近年來,先後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著參編著作6部,主持校級課題2項,參與省級、國家級課題5項。

目錄

內容提要
導言
一、國內外市民社會理論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二、本書在何種意義上使用“馬克思的市民社會理論”這一概念
第一章 馬克思青少年時代的思想成長軌跡
第一節 特利爾的青少年時代
第二節 大學生涯
一、浪漫主義的文學創作
二、轉向黑格爾:“轉而向現實本身去尋求理想”
三、寫作博士論文的前期準備
第二章 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的鋪墊和萌芽時期
第一節 黑格爾哲學中的“思有同一原則”和“活動原則”
第二節 對“自我意識”的強調和對“思有同一”性的要求:《博士論文》中的思想矛盾
第三節 思想的客觀性體現為“人民精神”:與“自由人”的決裂
一、對出版自由的捍衛
二、與“自由人”的公開決裂
第四節 “物質利益”的困惑:對黑格爾理性原則的質疑
一、對“物質利益”的關注
二、“私人利益”與“法”的對立
第三章 市民社會理論的哲學奠基及初步發展——黑格爾法哲學批判》
第一節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的核心觀點和理論成就
一、市民社會與國家相分離
二、國家高於市民社會
第二節 費爾巴哈的人本學哲學
一、對宗教的批判和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
二、《關於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和人苓學哲學的建立
第三節 市民社會是政治國家的基礎:《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標誌性成果
一、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的哲學原則之確立
二、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的初步發展
第四章 市民社會理論在新的哲學立足點上之拓展
第一節 “現實的人”:對市民社會的哲學批判之立足點和基本原則
第二節 對市民社會中人的異化和“人類解放”問題的初步探索
一、《論猶太人問題》
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第五章 對市民社會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及其方向性成果——《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上)
第一節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核心理論
第二節 恩格斯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
第三節 與國民經濟學的分野和“異化勞動”理論的創立
一、對國民經濟學的批判:國民經濟學的二律背反和“敵視人”的本質
二、異化勞動的四個基本規定
第六章 對市民社會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及其方向性成果——《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下)
第一節 異化勞動學說的拓展:以私有財產為核心揭示市民社會的本質矛盾
一、私有財產的異化本質
二、市民社會的異化本質
第二節 私有財產的積極揚棄:對共產主義的初步探索
一、英法空想社會主義理論
二、共產主義與“粗陋的共產主義”和“改良的社會主義”相對立
三、共產主義:對私有財產的積極揚棄
第三節 由市民社會的秘密揭示黑格爾哲學的秘密:對黑格爾哲學的全面清算
一、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和初步改造
二、對黑格爾哲學的全面概括與清算
第七章 立足於市民社會的歷史基礎揭示人的本質——對費爾巴哈的批判及全面超越
第一節 對“現實的人”的理解的最初分歧
一、對人的“社會特質”的強調
二、感性對象性的反思形式不是“直觀”,而是“活動”
第二節 以活動原則指證“現實的人”的非現實性
一、“對象性的活動”原則在異化勞動學說中的初步闡發
二、“對象性的活動”原則在黑格爾哲學批判中的確立
第三節 用“實踐”概念取代“對象性的活動”:全面超越費爾巴哈
一、以實踐原則對費爾巴哈實施全面批判
二、對費爾巴哈宗教觀的批判
三、對費爾巴哈“類”概念的批判和消除
第八章 市民社會理論在哲學原則高度的升華——作為“歷史科學”的唯物史觀之創建
第一節 市民社會理論向生產關係理論的升華:《德意志意識形態》
一、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二、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辯證運動
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四、階級、國家與革命的關係
第二節 市民社會理論與生產關係理論的正式銜接:《哲學的貧困》
一、蒲魯東的小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思想
二、對蒲魯東的批判及其成果:“生產關係”科學概念的確立
第三節 生產關係理論與革命實踐的統一:《共產黨宣言》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