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文學

馬來西亞新文學的發展,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分期標準,可分為戰前、戰後、獨立以後3個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來西亞文學
  • 時期:戰前、戰後、獨立
  • 類別:相關辭彙
  • 地點:馬來西亞
概括:,戰前時期,戰後時期,獨立以後時期,參考書目,

概括:

馬來西亞新文學的發展,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分期標準,可分為戰前、戰後、獨立以後3個時期。

戰前時期

馬來文學在殖民主義的摧殘下,發展十分緩慢。直至19世紀阿卜杜拉(1796~1854)的傳記、遊記等作品問世,馬來文學才有了較大的變化。但此後,馬來文學又有半個多世紀的沉寂。20世紀初,中東掀起伊斯蘭教現代化運動,馬來亞一些宗教知識分子在它的影響下,創作文學作品,抨擊宗教保守勢力,反映民族覺醒和社會進步的要求。曾當過寥內王室隨從的謝德·謝赫·賓·阿勒哈迪和文書出身的阿赫馬德·賓·穆罕默德·拉西德·達魯是這時期馬來新文學的代表人物。謝德於1925年改寫了一部以阿拉伯國家為背景的長篇小說《法麗達·哈努姆》(1925~1926),塑造了一個爭取個性和思想解放的婦女法麗達的形象,表現婦女要求解放的主題。阿赫馬德·達魯於1928年創作的以馬來亞本土為背景的長篇小說《她是莎爾瑪?》,同樣描寫敢於擺脫封建勢力束縛的新女性,它通過社會衝突展示人物的性格,在表現婦女爭取自由解放方面,較之前者進了一步。 30年代,民族新聞事業以檳榔嶼和新加坡為中心,有了很大發展,短篇小說也應運而生。阿卜杜勒·卡賈伊是這一時期著名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當時馬來亞進步知識分子要求改變落後社會狀況的願望,有鮮明的民族主義傾向。這一時期,哈倫·阿米努拉錫創作的長篇愛情小說《吉隆坡的茉莉花》(1930)歌頌了馬來亞青年在西方文明的影響下立志改革社會的理想。阿卜杜拉·西迪(1913~1973)的長篇小說《讓我們戰鬥吧!》也屬這類作品。
30年代末,馬來文學開始顯露反殖民主義的色彩。伊薩·哈吉·穆罕默德是這時期著名的作家,他的長篇小說《大漢山男兒》(1937)勾畫了兩個英國殖民主義者的貪婪嘴臉,表達了馬來亞人民對他們的憎恨。他的另一部長篇小說《瘋子瑪特勒拉之子》(1941)明確揭示殖民主義者的到來是馬來亞社會貧窮的根源。伊薩於1967年獲得“文學戰士”稱號。
馬來亞詩人朋谷受印度尼西亞詩歌發展的影響,於1934年發表詩 5首,是為馬來新詩的發軔。馬來新詩仍受舊式民歌“板頓”、“沙依爾”詩的影響,格調低沉,感情纏綿,但卻包含新的時代和社會內容。新詩或者對民族貧困和社會的不平發出哀嘆,或者流露對鄉土的眷戀,表達對祖國的讚頌,並開始迸發出要求獨立的呼聲。如朋谷的《嘆息》、阿布·薩瑪的《我的祖國》、烏姆巴的《祖國的呼聲》等。戰前的馬來文學已表現出民族主義的精神,反映了現代知識分子要求改革社會、擺脫愚昧和拯救國家的熱忱。

戰後時期

隨著民族解放運動高潮的到來,在印度尼西亞文學發展的影響下,馬來文學開始進入發展的新時期。1950年8月,作家哈馬扎(1927~)、馬蘇里(1927~)、馬斯(1924~)、羅斯美拉(1927~)、季米·阿斯馬拉(1921~)等在新加坡成立了“五十年代作家行列”,亦稱“五十年代派”。他們的宗旨是“發展和提高馬來亞文化與文學”,“進行文學革新”。他們中的多數在“為社會而藝術”的口號下從事創作活動,作品大多反映戰後馬來亞社會的貧困和勞動人民的怨恨,同時也表現革命者爭取國家獨立的決心,具有強烈的現實感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因而有“被壓迫者文學”之稱,在馬來西亞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十年代派”的作品以短篇小說和詩歌居多,著名的有克里斯·瑪斯的短篇小說集《前仆後繼》(1963),烏斯曼·阿旺的短篇小說《心聲》(1963)和詩集《浪潮集》(1961)、《刺與火》(1967)、《天邊》(1971),馬蘇里的詩集《時局的色彩》(1962),克里斯·瑪斯等9位作家的短篇小說合集《鮮花怒放》(1959)等。
在“五十年代派”作家之中,哈馬扎主張“為藝術而藝術”,但未形成主流,他的作品如長篇小說《家是我的世界》(又名《私生子》,1951)偏重於藝術技巧,有唯美主義的傾向。

獨立以後時期

1957年馬來亞獨立後,政府推廣馬來語,鼓勵文藝創作。在“五十年代派”的影響下,出現一批新作家。他們的作品大多描寫底層社會的貧困,帝國主義的奴役以及現代建設和種族融合等。1958年以後,馬來西亞語言圖書局舉辦文學創作競賽,促進了文學創作的發展。
阿·薩瑪德·賽義德的長篇小說《莎莉娜》(1961)是一部獲獎作品,它的出版標誌著當代馬來西亞文學走向新的繁榮。小說描寫一個少女被日本帝國主義者侮辱而淪為妓女的遭遇,揭露帝國主義侵略戰爭所帶來的禍害。作者獲得“文學戰士”稱號,並於1979年在泰國獲東協文學獎。夏嫩·阿赫瑪德的長篇小說《滿路荊棘》(1966),描寫一個 9口之家的農戶遭遇天災的痛苦經歷,作品獲得文學獎,作者亦獲“文學戰士”稱號。其他獲獎的長篇小說還有哈山·阿里(1928~)的《流浪漢》(1964),阿雷納·瓦蒂(1925~)的《環》(1965)、《人質》(1971),伊卜拉欣·奧瑪爾(1936~)的《偏僻的村莊》(1964),卡蒂佳·哈西姆的《白鴿又在飛翔》(1972),阿卜杜拉·海珊(1923~)的《連鎖》(1971),安哇爾·里查萬(1949~)的《藝術家的最後光陰》(1979)等等。
馬來西亞文學
這時期的短篇小說有18家作品選集《對抗》(1968)和17家作品選集《獎》(1972),匯集了40年代末至70年代的作品60篇,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優秀短篇小說之大成。詩歌方面,50年代末期出現“朦朧詩派”,追求形式主義的美,內容晦澀難懂,其代表人物有扎查里(1930~)、努爾 (1933~)、阿明(1929~)等。這時期詩歌創作的主力是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五十年代派”詩人,如烏斯曼·阿旺、馬蘇里等,以及新成長起來的一批院校詩人,如加西姆、阿赫馬德(1933~)、格瑪拉(1941~)、瓦哈卜·阿利(1941~)、基哈蒂·阿巴迪(1938~)等。院校詩人的作品在題材方面有新的開拓。60年代中期出現標榜不落任何流派窠臼的三詩人──拉迪弗·默希丁、巴哈·扎因、穆罕默德·哈吉·沙勒,他們的詩歌創作和文藝思想在70年代以後的馬來西亞詩壇有一定的影響。拉迪弗·默希丁的《湄公河》(1972)、巴哈·扎因的《真情之延宕》(1973)、穆罕默德·哈吉·沙勒的《有識者遊記之二》(1975)等都是風靡一時之作。1979年出版的詩集《時代小橋》,匯集了從30年代至70年代馬來西亞著名詩人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特色。
馬來西亞的劇本創作,在60年代已由傳統的“邦沙萬”劇發展到具有現實主義特徵的現代劇。加拉·迪瓦塔(1925~)的《瓦頂與沙峨樹葉的屋頂》(1963),烏斯曼·阿旺的《從星星到星星》(1965)、《肯尼山上的客人》(1968),加拉姆·哈米迪的《厄運》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劇作。劇作家薩哈羅姆·海珊(1919~)創作的歷史劇《丹戎布德里的駝子》(1960)也是在馬來亞地區頗具影響的優秀作品。

參考書目

Drs.Li Chuan Siu, Ikhtisar Sejarah Kesusasteraan Melayu Baru, 1830~1945,Penerbitan Pustaka Antara.
Drs.Li Chuan Siu, Ikhtisar Sejarah Pergerakan Dan Kesusasteraan Melayu Moden, 1945~1965,Pene-rbitan Pustaka Antar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