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人

馬來西亞人(Malaysians),馬來西亞居民的總稱。約2917.9萬人(2012年)。有三個主要民族: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此外還有爪哇人、賈昆人、巴召人、塞諾伊人和塞芒人等。語言通用馬來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來西亞人
  • 外文名:Malaysians
簡介
馬來語與印度尼西亞語非常接近,有許多來自漢語、梵語、泰米爾語、英語的借詞。以前馬來文採用梵文字母(天城體),隨著伊斯蘭教在全國的傳播,被阿拉伯字母所代替。自19世紀起,馬來西亞在使用阿拉伯字母的“爪威”馬來文的同時,開始推廣拉丁化的馬來文(又稱盧米文),自1960年起盧米文成為官方馬來文,但允許爪威文繼續使用。華人使用漢語,印度人使用泰米爾語。過去長時間作為官方語言的英語,繼續在當地知識分子和政府機構中使用。全國超過一半的人信奉伊斯蘭教,三分之一的人信奉佛教,少數人信奉印度教或基督教。在沙撈越和沙巴,仍保持傳統信仰;馬來人、印度尼西亞人等信奉伊斯蘭教;華人信奉佛教;大多數菲律賓人和部分當地人信奉基督教。分布在吉打、吉蘭丹和霹靂州的尼格利陀人和塞諾伊人是馬來西亞的原住居民。約在公元前3000年,馬來人開始從東南亞的其他地區遷人馬來半島。馬來人的大批遷人在7—8世紀,主要來自鄰近的蘇門答臘島。他們同早來的移民及當地居民混合,逐漸形成馬來西亞的馬來民族。賈昆人和達雅克人至今還保留著原始馬來人的特點。印度人移居馬來西亞大約始於公元初年;華人的移人始於7世紀。華人和印度人移人最多的時期是歐洲殖民者統治馬來西亞的時期。19世紀後半葉,殖民者為了在這裡開闢種植園和採礦,從中國和印度招募來大批契約勞工。到20世紀40年代初,馬來西亞的華人已達170萬,印度人有60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