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粉塑是指過去餘姚農村逢年過節時,都要集中在一起做年糕。做年糕時,一些心靈手巧的人就會製作一些吉祥物,粉塑由此產生。餘姚黃家埠鎮回龍村,便是迄今仍保留這一習俗的少數區域之一。現在,機器代替手工,擅長粉塑的藝人大都故去,粉塑這一民間藝術也面臨危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餘姚粉塑
- 原料:米粉
- 類別:民間工藝品
- 流行地區:江南某些地區
用米粉捏塑成的一種民間工藝品。每逢新春,江南某些地區尚流行。它採用糯米粉同精白粉混和作主要原料,蒸熟後捏成粉團,扎坯分塊,拌進顏料,再用手工捏塑。常見以人物、動物、花卉為多,有“八仙過海”、“西遊記”、“福祿壽”、“羊、豬、魚”和各種花朵。有立體的,亦有浮雕的。可陳列作裝飾,又可作兒童玩耍。和北方的“麵塑”相類似。春節,上海老城隍廟尚見有粉塑出售。
粉塑又稱“米塑”,是用煮熟的米粉團為原料,通過揉、捏、掐、刻等多種手法,製成各種人物、走獸、花鳥的民俗工藝。其作品大小不一,大的高達數米,小的只有二三厘米,大都用於喜慶節日和慶祝壽辰等。舊時,每逢夏曆二月十五日舉行攔街福,都要製作米塑大壽桃,壽桃面上除裝飾花鳥蟲魚形象外,其正背兩面形象逼真,色彩紛呈。
溫州米塑,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素稱“百工之鄉”———溫州民間工藝園中一朵艷麗的奇葩。溫州民間有個習俗,每逢喜慶節日、婚喪嫁娶或慶祝壽辰,都要捏制米塑。據傳,這一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出現。經過千餘年的傳承,米塑工藝流程日臻完善,與北方的“麵塑”並稱為我國食品塑作工藝上的雙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