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養生大道:張其成講讀〈黃帝內經〉》為你講解《黃帝內經》的養生之道是什麼?其實就是八個字——“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年輕的時候用身體換錢,年老的時候用錢換身體。”真能用錢換身體嗎?我想這是不太可能的。
《黃帝內經》的核心思想不僅僅是教我們怎么去治病,更重要的是教我們怎么不得病。書中還作了一個比喻:“鬥而鑄兵,渴而掘井,不亦晚乎。是”臨去打仗的時候才去鑄造兵器,到渴了的時候,才去挖井打水,這樣也就太晚了。對於事物的發展我們要“防患於未然”,對於健康我們要“治未病”。“治未病”的核心就是養生,也是一種防禦的思想。
每一個人,無論是年老還是年少,都應該好好關注我們生命——生命至重,生命至貴。我們自己的健康、快樂、長壽的問題是生命最根本問題。
作者簡介
張其成,中醫文化養生專家,國學導師。新安名醫“張一帖”、第十五代傳人,我國首位《黃帝內經》博士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工作諮詢專家。
張其成教授為哲學大家馮友蘭先生的再傳弟子一,當代著名中醫學家任應秋先生的學術傳人。先後師從錢超塵先生、朱伯昆先生、王洪圖先生,匯集文哲醫三家精髓於一身,融會貫通。
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國學班特聘教授。
張其成教授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工作,每年進行講座·百餘場,先後受邀做客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山東衛視等電視台及新浪網、搜狐網、和訊網等入口網站。
編輯推薦
一部流傳千古的養生寶典告訴您“怎樣不得病”的秘訣!翻開《養生大道:張其成講讀〈黃帝內經〉》,您將步入《黃帝內經》的養生大道,您將發現,其實養生很簡單!看完此書,您將學會如何擁有一個健康的人生、一個快樂的人生、一個完美的人生。
目錄
第一章 走進《黃帝內經》的神妙世界
中國的“三大奇書”之一:《黃帝內經》
中華養生文化的開創者:黃帝
完美人生的美麗過程:黃帝的一生
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內求
對生命追問的經典:《黃帝內經》
第二章 《黃帝內經》養生總原則
養生總原則: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養生就是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
天人合一的養生思想:法於陰陽
符合天道的產生方法:和於術數
故宮文化解讀:太和·中和·保和
《黃帝內經》中的中國式養生
先進的保健思想:“治未病”
第一個法則,“治未病”
第二個法則,辨證求本
第三個法則,整體調和
第三章 人身三寶——精氣神
上藥三品,精與氣神
精,構成生命最基本的物質
腎精,生命的原動力
養精的三個方面:節慾保精、經絡按摩、合理飲食
第一,節慾保精,切記“色字頭上一把刀”
第二,經絡按摩,不讓精外泄
第三,合理飲食,維持生命的健康
……
文摘
預測人的壽命有方法
在了解了人的生命周期的劃分之後,我們再來討論一個問題,怎么能預測、判斷一個人的壽命。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一種預測、判斷壽命的方法:
先觀“使道”是不是深長。“使道”就是人中。人長不長壽,首先要看人中。如果人中比較深、比較長,那么這個人就 會長壽。
為什麼從人中穴位置能看出壽命?因為這裡是人體兩條重要經脈———任脈和督脈的交匯點。反映出的是人體氣血流動的 盛衰狀況,它的深淺和長短,直接體現出人的健康狀況,當然 也就可以據此判斷人的長壽與否。深長反映出的就是氣血的強 盛,人就能長壽。這個穴位不但可以判斷人的壽命,而且還是一個急救穴。就是因為它是人體兩條重要經脈陰陽之氣的交匯點。
判斷一個人長壽與否,還需要看“基牆”是不是飽滿有力。“基牆”就是耳朵下方的肌肉。有一句話:“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這裡的地閣就是指“基牆”,“地閣方圓”就是指 “基牆”的肌肉飽滿,不是皮包骨,說明這個人的五臟氣血強盛,營衛氣血運行通暢。加上面部的“三部三里”,就是三停——從額到眉毛為上停,從眉毛到鼻下為中停,從鼻下到下巴為下停,高起而不下陷,肌肉飽滿,骨骼高起,說明身體健 康,能長壽,活到一百歲。
有的人認為,這是在看面相,是迷信,不科學。實際上,我們要看的不是人的相貌長得怎么樣,而是看精氣神是否充足。望相主要是望神,一個人如果有了神,說明他的精氣足,身體自然就健康,也就可以推測出他能長壽。
有聲作品
黃帝內經--養生大道
生命各階段養生
從五臟六腑氣血的盛衰觀察人的生命周期
女子以“七歲”為一周期
男子以“八歲”為一周期
男女不同階段的養生要點
青春期養生、壯年養生、中年養生、老年養生
“精氣神”養生
人生命的三件寶——精、氣、神
一個人要健康長壽,最最關鍵的是要養精
養精注意:節慾保精、經絡按摩、合理飲食
養氣的方法是“五十營呼吸法”
養神的方法有“五心調神法”
如何打通“小周天”,做到精滿、氣足、神旺
臟腑養生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
心—“君主之官”,養心四法——養神、按摩、食補、午休
肝—“將軍之官”,養肝四法——情志、睡眠、飲食、勞作
肺—“相傅之官”,養肺三個堅持——情緒開朗、節奏呼吸、飲食調養
脾—“倉廩之官”,養脾先養胃——飯吃七分飽,夏天重養脾
腎—“作強之官”,養腎三法——節慾、按摩、食補
起居養生
房屋的座落與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