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質
物理性質
飽和一元羧酸中,甲酸、乙酸、丙酸具有強烈酸味和刺激性。含有4~9個C
原子的具有腐敗惡臭味,是油狀液體。含10個C以上的為
石蠟狀固體,揮發性很低,沒有氣味。
這是由於甲酸分子間存在
氫鍵。根據
電子衍射等方法,由於
氫鍵的存在,低級的酸甚至在蒸汽中也以
二聚體的形式存在。甲酸分子間氫鍵
鍵能為30KJ/mol,而
乙醇分子間氫鍵為25KJ/mol。
直鏈飽和一元羧酸的熔點隨分子中C原子數目的增加呈鋸齒形的變化,含偶數C原子酸的熔點比相鄰兩個奇數C原子酸的熔點高,這是由於在含偶數C原子鏈中,鏈端甲基和羧基分在鏈的兩邊,而在奇數C原子鏈中,則在C鏈的同一邊,前者具有較高的對稱性,可使羧酸的
晶格更緊密的排列,它們之間具有較大的吸引力,熔點較高。
羧基是
親水基,與水可以形成氫鍵,所以低級羧酸能與水任意比互溶;隨著
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加,
憎水基(烴基)愈來愈大,在水中的溶解度越來越小。
對長鏈的脂肪酸的X射線研究,證明了這些分子中C鏈按鋸齒形排列,兩個分子間羧基以氫鍵
締合,締合的雙分子是有規律的一層一層排列,每一層中間是相互締合的羧基,引力很強,而層與層之間是以引力微弱的烴基相毗鄰,相互間容易滑動,這也是
高級脂肪酸具有
潤滑性的原因。
溶解性
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易溶於水,且與水互溶。從戊酸開始溶解度下降(戊酸20℃時溶解度約為5g/100ml),己酸(20℃時溶解度約為1g/100ml)、庚酸、辛酸、壬酸、癸酸均微溶於水,11個碳原子以上的難溶甚至不溶於水。原因見上。
化學性質
在羧酸分子中,羧基碳原子以sp
雜化軌道分別與烴基和兩個氧原子形成3個
σ鍵,這3個σ鍵在同一個平面上,剩餘的一個p電子與氧原子形成
π鍵,構成了羧基中C=O的π鍵,但羧基中的-OH部分上的氧有一對未共用電子,可與π鍵形成p-π
共軛體系。由於p-π共軛,-OH基上的氧原子上的電子云向
羰基移動,O-H間的電子云更靠近氧原子,使得O-H鍵的
極性增強,有利於H原子的離解。所以羧酸的酸性強於醇。當羧酸離解出H後,p-π共軛更加完全,
鍵長發生平均化,-COOˉ基團上的
負電荷不再集中在一個氧原子上,而是平均分配在兩個氧原子上。
常見化學反應類型
羧酸是
弱酸,可以跟鹼反應生成鹽和水。如:
CH
3COOH+NaOH→CH
3COONa+H
2O
也可以和金屬反應生成氫氣和鹽,如:
2CH
3COOH+2Na→2CH
3COONa+H
2↑
2CH
3COOH+Mg→(CH
3COO)
2Mg+H
2↑
羧基上的OH的
取代反應。如:
酯化反應:R-COOH+R′OH→RCOOR′+H
2O
與
醯鹵反應:3RCOOH+PCl
3→3RCOCl+H
3PO
3與酸酐反應:RCOOH+RCOOH (加熱)→R-COOCO-R+H
2O
與醯胺反應:CH
3COOH+NH
3→CH
3COONH
4 ;
CH
3COONH
4—(加熱)→CH
3CONH
2+H
2O
脫羧反應:除甲酸外,乙酸的
同系物直接加熱都不容易脫去羧基(失去CO2),但在特殊條件下也可以發生脫羧反應,如:無水醋酸鈉與鹼石灰混合強熱生成
甲烷:
CH3COONa+NaOH(熱熔)→CH4↑+Na2CO3(CaO做
催化劑)
HOOC-COOH(加熱)→HCOOH+CO2↑
註:脫羧反應是一類重要的縮短碳鏈的反應。
還原反應RCOOH→(LiAlH4) RCH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