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腐類

食腐類

食腐動物是指主要靠進食腐肉維生的動物。如禿鷲、禿鸛鬣狗、狼獾、豺等。 事實上絕大部分肉食性動物,都會在捕食的同時食腐(如獅子、科莫多龍)。另外亦有以腐木、腐植質維生的草食性食腐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腐類
  • 學科:生態環境
  • 意義:保護環境
簡介,禿鷲,禿鸛,鬣狗,貂熊,

簡介

有些動物以落入土壤或水域的枯枝落葉、動物遺體或糞便為食,這種動物統稱為食腐動物,在生態地位上扮演清除者(也稱為分解者)。事實上絕大部分肉食性動物,都會在捕食的同時食腐。另外亦有以腐木、腐植質維生的草食性食腐動物。
常見的食腐動物有:蚯蚓千足蟲蛞蝓蝸牛、糞金龜子、白蟻、彈尾、蟎、線蚓;還有一些線蟲、輪蟲,還有一些原生動物,以及蟹、蚌、螺等。

禿鷲

全長1105—1180毫米。頭部為暗褐色的絨羽,後頭羽色稍淡,頸裸出鉛藍色,皺領白褐色。上體暗褐色。翼上覆羽暗褐色,初級飛羽黑褐色。下體暗褐色,胸前具絨羽,兩側具矛狀羽,胸、腹具淡色縱紋;尾下覆羽褐白色。棲於高山裸岩、草地。單個活動,取食時常結集成群。以動物屍體為食。分布於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四川(留鳥);遼寧、山西、陝西、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雲南、西藏(偶見)、台灣(迷鳥)。
別名狗頭鷲、坐山雕。鳥綱隼形目鷹科禿鷲屬。常見於高原,也到平原或草原活動。多單獨飛翔,取食時有群食現象。食物以動物屍體為主,也吃小型獸類、蛙和昆蟲。營巢於高大喬木或山頂崖石。見於武威、蘭州、天祝、肅南、肅北、阿克塞、卓尼、碌曲、瑪曲等地。禿鷲主要以大、中型動物屍體為食,充當 “清道夫”角色,對保護自然界的清潔衛生、加速物質分解和循環, 促進生態平衡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活鳥可飼養供觀賞,羽毛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肉可入藥。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禿鸛

全長約1000毫米。上體金屬黑色;下體白色。頭和頸裸露,污肉色,具少許毛羽。棲於低海拔的沼澤、湖泊、稻田、泥濘窪地、濕地和紅樹林等處。以蛇、蛙等為食。分布於江西、四川、雲南、海南島(旅鳥)。
禿鸛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和南亞各國,全球數量僅 6500 只至 8000 只,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屬我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和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據云南野鳥會會長、西南林業大學教授韓聯憲介紹,除 1948 年有過一次記錄外,50 多年來禿鸛在雲南都未再發現過,直到 2003 年在保山市隆陽區有村民撿到過一隻受傷的禿鸛,但來源不明,而此次在長橋海的記錄,是該物種在中國野外的首次清晰影像記錄。 王劍對鳥類有著細緻的研究,自從發現長橋海的禿鸛後,他產生了濃厚興趣,每天沒課時都要去觀察這隻鳥的活動情況。9 月 12 日 8 時,王劍像往常一樣來到長橋海邊,仔細觀察著禿鸛的活動細節。透過望遠鏡,能清晰地看清這隻禿鸛在稻田裡覓食的情景。只見其專心尋找各類食物,不時抬頭看看,隨時注意著周邊的動靜。王劍說,經過幾天的觀察,他發現這隻禿鸛經常會停歇在長橋海中央的島嶼上,不時到水邊的稻田裡覓食,他還拍攝到了其取食魚類的瞬間,除了禿鸛外,他還發現了鉗嘴鸛(約有 500 多隻)等其他鳥類,它們經常會在海邊飛舞,晚上回到海島休息。王劍分析,眾多鳥類聚集到長橋海來,主要是因為這裡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優越的生存環境和氣候條件吸引了它們的光顧,至於這些鳥類是遷徙到此還是路過 有待進一步觀察。

鬣狗

哺乳綱、真獸亞綱、鬣狗科,形似狗,頸部具鬣毛,後肢較前肢短而弱。中國更新世早期及中期極多。
鬣狗科(Hyaenidae)的一種肉食性哺乳動物。有3個種:非洲斑鬣狗(Crocuta crocuta),亞洲條紋鬣狗(Hyaena hyaena),棕色鬣狗(H.brunnea)。最後這一種分布在南非,又稱為海灘狼。鬣狗外表似狗,連尾巴體長可達1.5米,站立時至肩部高約90厘米。成群獵食,食腐肉或捕捉弱小與病殘動物為食。

貂熊

貂熊(學名Gulo gulo),又稱狼獾,是現存最大的陸生鼬科動物(巨獺體型更大,但主要為水生),包括兩個亞種。成年貂熊體長65-87厘米,尾長17-26厘米,體重10-25公斤。雄性貂熊要比雌性大許多。從體型上看,貂熊很像是長著長尾巴的小型熊。像多數鼬科動物那樣,貂熊會發出難聞的氣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