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由食管黏膜下或者來自賁門腺體發生的惡性腫瘤。男多於女, 發病年齡多在40 歲以上,臨床上進行性吞咽困難。病因1、飲食習慣:長期食用過熱、過硬及粗糙的食物。...
胃腺癌是胃癌的一種,是由胃腺體細胞惡變來的,所以叫做腺癌。胃腺癌的發生率占胃惡性腫瘤的95%,相對少見的是淋巴瘤(只能主要位於胃一類)和平滑肌肉瘤。.世界各地...
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全世界每年約有30萬人死於食管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各國差異很大。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地區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約15萬人。男多於女,...
《Barrett食管與腺癌》是2011年7月1日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張軍。...
食管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的是鱗狀上皮細胞癌,占全部食管惡性腫瘤的95%以上,食管其他惡性腫瘤不足5%,臨床罕見且種類繁多的食管惡性腫瘤一般包括上皮源性腫瘤、間質源...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食道癌分早、中、期;通常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化療治療、藥物治療;治療名家有周世熹、...
食道癌系指由食管鱗狀上皮或腺上皮的異常增生所形成的惡性病變。其發展一般經過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等階段。[br/] 食管鱗狀上皮不典型增生是食道癌...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是主要起源於食管鱗狀上皮和柱狀上皮的惡性腫瘤,鱗癌約占90%,腺癌約占10%。我國是食管癌的高發區,也是食管癌病死率最高的國家...
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將賁門癌稱為食管-胃交界腺癌。按2018年AJCC頒布的第八版TNM分期標準,賁門癌是指食管胃交界線下約2cm範圍內的腺癌。①腫瘤侵犯胃食管結合部但...
Barrett食管炎臨床上多見於中、老年人。發病在男性多見,男女的比例為3∶1~4∶1。症狀主要是胃食管反流及併發症所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症狀為胸骨後燒灼感、胸痛...
胃癌可發生於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見於胃竇部,尤其是胃小彎側。賁門癌定義是發生在胃賁門部,也就是食管胃交界線下約2cm範圍內的腺癌。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發生...
食管下段的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覆蓋,因為英國人Barrett首先報導,因此稱Barrett食管,中文翻譯為巴雷特食管。目前認為是獲得性,可能與反流性食管炎相關,並有發生腺癌的...
腺癌是一類具有腺樣結構或黏液分泌功能的惡性上皮性腫瘤,主要發生於胃腸道、肝內膽管、膽管(含膽囊)、肺、女性生殖道及乳腺,也可發生於有腺上皮化生的組織,如...
肺腺癌 ( lung adenocarcinoma )是肺癌的一種,屬於非小細胞癌 。不同於 鱗狀細胞肺癌 ,肺腺癌較容易發生於女性及不抽菸者。起源於支氣管黏膜上皮,少數起源於大...
巴雷特氏(Barrett)食管是內鏡診斷一般認為須距食管胃接合部至少有3cm以上處的柱狀上皮覆蓋,才能稱Barrett食管。也有人認為Barrett食管是先天性的,因胎兒發育時期食管...
轉移性腺癌(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指在臨床上一種因為原發於其它器官系統的癌腫經過直接浸潤蔓延或氣道種植或淋巴管或血管等途徑轉移至其它器官並繼續增殖生長,...
食管的良性腫瘤有很多類型。平滑肌瘤是最常見的良性食管腫瘤,可為多發性,但大多數患者預後良好。最常見食管惡性腫瘤是鱗狀上皮癌,其次是腺癌。其他的食管惡性腫瘤...
(三)Barrett食管 在食管黏膜修復過程中,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取代稱之為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可發生消化性潰瘍,又稱Barrett潰瘍。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
《上消化道腫瘤》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本書是美國癌症學會臨床腫瘤學系列叢書之一。該書全面地介紹了食管癌、胃癌和小腸腫瘤的流行病學、分子生物學、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