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質構

食品質構是指眼睛、口中的豁膜及肌肉所感覺到的食品的性質,包括粗細、滑爽、顆粒感等,’ISO(國際標準化組織)規定的食品質構是指用“力學的、觸覺的、可能的話還包括視覺的、聽覺的方法能夠感知的食品流變學特性的綜合感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品質構
  • 原意:原指“編”、“織”
  • 現意:物質的組織、結構和觸感
  • 表示:組織狀態、口感及滋味感覺
定義,特點,研究目的,

定義

質構一詞原指“編”、“織”的意思,後來人們用來表示物質的組織、結構和觸感等。隨著對食品物性研究的深入,人們對食品從入口前的接觸到咀嚼、吞咽時的印象,即對食品的滋味、口感需要有一個語言的表示,於是借用了“質構”這一用語。質構一詞目前在食品物性學中已被廣泛用來表示食品的組織狀態、口感及滋味感覺等。
IFT委員會規定,“食品的質構是指眼睛、口中的豁膜及肌肉所感覺到的食品的性質,包括粗細、滑爽、顆粒感等,’ISO(國際標準化組織)規定的食品質構是指用“力學的、觸覺的、可能的話還包括視覺的、聽覺的方法能夠感知的食品流變學特性的綜合感覺”。
需要明確指出的是,食品的質構是與食品的組織結構及狀態有關的物理性質。它表示兩種意思:第一,表示作為攝食主體的人所感知的和表現的內容;第二,表示食品本身的性質。
總之,食品的質構是與以下三方面感覺有關的物理性質。即①手或手指對食品的觸摸感;②目視的外觀感覺;③攝入食品到口腔後的綜合感覺,包括咀嚼時感到的軟硬、豁稠、酥脆、滑爽感等。按上述定義,食品質構是食品的物理性質通過感覺而得到的感知。

特點

(1)質構是由食品的成分和組織結構決定的物理性質;
(2)質構屬於機械的和流變學的物理性質;
(3)質構不是單一性質,而是屬於多因素決定的複合性質;
(4)質構主要由食品與口腔、手等人體部位的接觸而感覺的;
(5)質構與氣味、風味等性質無關;
(6)質構的客觀測定結果用力、變形和時間的函式來表示。
總之,由食品的組織結構決定的質構特性是物理特性,主要是人通過接觸而感覺到的主觀感知。但為了揭示質構的本質以及更準確地描述和控制食品質構,可以通過儀器和生理學方法測定質構特性。

研究目的

食品加工的目的是為了改變食品的質構。比如小麥的質構硬度太大,不僅口感不好,而且其消化吸收性和嗜好性也不好。因此人們把小麥加工成麵粉,然後再製成麵包等食品食用。
可以說食品加工的目的之一就是經過適當處理,使食品原料所具有的固有組織變成感官效果較好的質構,即食品加工過程就是改善原料質構的固有性和原始性,增加其實用性、商品性和感官性。所以說食品質構的研究是食品工程不可缺少的基礎理論之一。
評定食品品質有四種因素。
第一,外形,包括色彩、形狀、大小、光澤等視覺感;
第二,滋味,包括氣味、風味等決定的因素;
第三,質構;
第四,是食品的營養價值。
此外,食品的價格、方便性、包裝也影響食品的品質。在上述四種因素中前三種主要是直接的感覺判斷,是感覺性嗜好因素。而營養價值是感覺無法決定的非感覺性嗜好因素,主要由化學分析方法確定其營養價值。食品的感覺性嗜好因素對選擇和攝取食品起重要的作用,是由人接觸食品或把食品放進嘴裡咀嚼時的感覺來決定的。
總之,研究食品的質構有以下幾個目的:
(1)解釋食品的組織結構特性;
(2)解釋食品在加工和烹飪過程中所發生的物性變化;
(3)提高食品的品質及嗜好特性;
(4)為生產功能性好的食品提供理論依據;(5)明確食品物性的儀器測定和感官檢驗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