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安全學

食品包裝安全學

《食品包裝安全學》的技術和方法參考了國內外食品及包裝安全檢測標準,以及發表於本領域權威學術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新時期國際食品包裝安全研究領域所關注的內容。《食品包裝安全學》可作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包裝工程等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科研單位、高等院校、質檢機構等從事食品包裝安全研究與套用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食品包裝安全學
  • 作者王利兵
  • ISBN:7030299868, 9787030299864
  • 頁數:1351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5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叢書名:食品安全與檢驗檢疫安全系列專著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食品包裝安全學》分為四篇,共38章。第一篇1~4章,包括食品包裝的概念,食品包裝的分類,現代食品包裝技術和食品包裝安全。第二篇5~22章,包括食品包裝物理、機械和衛生安全等性能要求,食品包裝衛生安全檢測所需的儀器分析技術及前處理技術,食品包裝有害物質分析的技術,主要幾類食品包裝材料物理性能檢測技術。第三篇23~26章,包括食品包裝材料化學物遷移和質量傳遞基本理論,及與食品包裝化學物遷移相關的擴散方程,重點分析了塑膠包裝材料擴散模型及遷移規律。第四篇27~38章,包括安全性毒理學評估、毒理學試驗方法、暴露評估、歐盟和美國的安全性評價方法,並提供了幾類食品包裝材料中常見有害物質的安全性評價實例。
食品包裝安全學

作者簡介

王利兵,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首席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特殊貢獻獎獲得者,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61委員,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委委員。作為主要成員之一曾參與《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戰略研究與制訂工作。
一直致力於食品安全與檢驗檢疫安全的科學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課題、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國家“863”計畫課題、國家“973”計畫課題、國家軟科學項目等國家級課題12項,質檢公益性行業項目等省部級科研項目47項。主要代表性學術成果:①基於功能性納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功能性納米聚集體的自組裝原理與方法,提出了基於生物識別系統和功能性納米材料的食品安全與檢驗檢疫安全檢測原理與方法;②研究建立了以危害因子檢測技術、安全性評價技術和特徵識別技術為核心的檢驗檢疫危害因子高通量表征與特徵模式識別關鍵技術與方法體系;③套用模糊綜合評價和風險評估技術,建立了包裝和食品接觸材料安全性評價技術與方法,揭示了包裝和食品接觸材料危害因子遷移特性和規律;④在國內首次開展了化學品危險特性分類定級和鑑別技術以及危險化學品特徵模式識別技術與方法研究,並實現了標準化。上述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8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2項、軟體著作權授權3項。主持完成國家標準128項、行業標準122項。主持創立的2項試驗方法被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危險化學品專家委員會批准成為國際權威試驗方法。

目錄

叢書序
前言
第一篇 食品包裝安全概論
第1章 食品包裝概述
1.1 包裝基本概念
1.2 食品包裝的基本要求
1.3 食品包裝技術現狀
參考文獻
第2章 食品包裝的分類及實例
2.1 紙質包裝材料及容器
2.2 塑膠包裝材料及容器
2.3 金屬包裝材料及容器
2.4 玻璃、陶瓷包裝材料
2.5 功能性包裝材料
參考文獻
第3章 食品包裝技術
3.1 微波食品包裝技術
3.2 抗菌包裝技術
3.3 脫氧包裝技術
3.4 真空與氣調包裝技術
3.5 無菌包裝技術
3.6 防潮包裝技術
3.7 納米包裝技術
3.8 智慧型型包裝技術
3.9 其他包裝技術
3.10 食品包裝工藝
參考文獻
第4章 食品包裝與食品安全
4.1 食品安全基礎理論
4.2 包裝與食品消費
4.3 包裝與食品的貨架期
4.4 包裝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二篇 食品包裝材料檢測技術
第5章 食品包裝材料檢測概述
5.1 食品包裝物理性能測試
5.2 食品包裝衛生安全測試
第6章 食品包裝材料檢測技術概述
6.1 氣相色譜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
6.2 液相色譜和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
6.3 原子吸收和原子發射光譜技術
6.4 電感耦合電漿質譜技術
6.5 紅外光譜技術
6.6 現代分析檢測技術進展
參考文獻
第7章 食品包裝樣品前處理技術
7.1 樣品的預處理
7.2 提取
7.3 淨化
7.4 衍生化技術
7.5 模擬物溶出技術
參考文獻
第8章 食品包裝有害物質檢測
8.1 包裝材料分類及基本特性
8.2 樣品前處理浸泡通則
8.3 有害物質檢測
參考文獻
第9章 氟化有機物檢測技術
9.1 概述
9.2 氟化有機物特徵
9.3 樣品前處理
9.4 分析方法
9.5 分析實例
參考文獻
第10章 酞酸酯類有機物檢測技術
10.1 概述
10.2 樣品前處理
10.3 分析方法
10.4 分析實例
參考文獻
第11章 烷基酚類有機物檢測技術
11.1 概述
11.2 烷基酚的特性
11.3 樣品前處理
11.4 分析方法
11.5 分析實例
參考文獻
第12章 脂肪醯胺類有機物檢測技術
12.1 概述
12.2 脂肪醯胺類有機物的特徵
12.3 脂肪醯胺類有機物的危害
12.4 樣品前處理
12.5 分析方法
12.6 分析實例
參考文獻
第13章 揮發性有機物檢測技術
13.1 概述
13.2 樣品前處理
13.3 分析方法
13.4 分析實例
參考文獻
第14章 包裝材料中有機錫檢測技術
14.1 概述
14.2 樣品前處理
14.3 分析方法
14.4 分析實例
參考文獻
第15章 氯化有機物類檢測技術
15.1 概述
15.2 樣品前處理
15.3 分析方法
15.4 分析實例
參考文獻
第16章 其他有機物檢測技術
16.1 有害物質概述
16.2 有害物質分析方法
16.3 套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17章 食品包裝生物學檢測技術
17.1 概述
17.2 分子生物學方法
17.3 細胞學檢測技術
17.4 微生物學檢測技術
參考文獻
第18章 食品包裝用聚合物材料的分類鑑別技術
18.1 概述
18.2 聚合物類別
18.3 食品包裝用聚合物材料的常規鑑別
18.4 利用大型儀器鑑別食品包裝用聚合物材料的結構組分
參考文獻
第19章 塑膠食品包裝材料檢測技術
19.1 塑膠包裝物理性能要求
19.2 塑膠包裝衛生性能要求
19.3 塑膠包裝材料物理性能測試技術
19.4 塑膠包裝材料衛生性能測試技術
參考文獻
第20章 紙與紙板食品包裝檢測技術
20.1 紙和紙板物理性能要求
20.2 紙和紙容器包裝衛生安全要求
20.3 紙和紙類包裝物理性能檢驗技術
20.4 紙和紙類包裝衛生檢測技術
參考文獻
第21章 玻璃、陶瓷及搪瓷食品包裝材料檢測技術
21.1 玻璃、陶瓷及搪瓷包裝材料特點
21.2 玻璃、陶瓷及搪瓷包裝材料的物理性能要求
21.3 玻璃、陶瓷及搪瓷包裝材料的衛生技術要求
21.4 玻璃、陶瓷及搪瓷包裝物理性能檢測技術
21.5 玻璃、陶瓷及搪瓷包裝衛生檢測技術
參考文獻
第22章 金屬製品食品包裝檢測技術
22.1 金屬食品包裝概述
22.2 金屬食品包裝物理性能要求
22.3 金屬食品包裝材料衛生要求
22.4 金屬食品包裝材料物理性能檢測方法
22.5 金屬食品包裝材料衛生性能檢測方法
參考文獻
第三篇 食品包裝材料有害化學物遷移理論與規律
第23章 食品包裝材料化學物遷移概論
23.1 包裝材料化學物遷移問題
23.2 食品包裝化學遷移物來源
23.3 歐盟包裝材料化學物遷移試驗
23.4 包裝材料成分遷移原理
參考文獻
第24章 質量傳遞基本理論
24.1 傳遞現象
24.2 質量傳遞及傳質微分方程
24.3 分子傳質
24.4 對流傳質
參考文獻
第25章 傳質擴散方程及其解法
25.1 擴散方程
25.2 擴散係數為常數時的求解方法
25.3 介質為無限或半無限體時的求解方法
25.4 平面薄片內擴散的求解方法
25.5 圓柱體內擴散的求解方法
25.6 球體內擴散的求解方法
參考文獻
第26章 塑膠包裝材料擴散模型及遷移規律
26.1 聚合物擴散模型
26.2 包裝遷移數學模型
26.3 擴散係數
26.4 分配係數KP,F
26.5 遷移模擬軟體MigraSoft 2006
參考文獻
第四篇 食品包裝安全性評價技術
第27章 食品包裝材料安全評價概述
27.1 食品包裝材料安全性評價技術發展現狀
27.2 食品包裝材料中有害物質的毒理學評估
27.3 食品包裝材料中有害物質的暴露評估
27.4 美國食品包裝材料安全評價方法簡介
27.5 歐盟食品包裝材料安全評價方法簡介
27.6 食品包裝材料安全管理模式
27.7 食品包裝材料安全的風險評估
第28章 食品包裝安全性毒理學評估
28.1 毒理學的基本概念
28.2 毒理學安全性評價概況
28.3 毒理學安全性評價方法
28.4 食品接觸材料遷移物質的毒理學和風險評估
參考文獻
第29章 食品包裝毒理學試驗方法
29.1 急性經口毒性試驗
29.2 急性經口毒性固定劑量試驗
29.3 急性經口毒性-上下增減劑量試驗
29.4 急性經口毒性-階層法試驗
29.5 生殖細胞致突變試驗
29.6 生殖毒性試驗
29.7 一代繁殖毒性試驗
29.8 兩代繁殖毒性試驗
29.9 慢性毒性與致癌聯合試驗
29.10 體外哺乳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
29.11 哺乳動物骨髓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
29.12 哺乳動物紅細胞微核試驗
29.13 亞慢性經皮毒性90d試驗
29.14 亞慢性(90d)齧齒動物經口毒性試驗
29.15 亞慢性(90d)非齧齒動物經口毒性試驗
29.16 結合重複染毒毒性研究的生殖發育毒性篩選試驗
29.17 哺乳動物行為毒理學試驗
29.18 空斑形成細胞試驗
29.19 T淋巴細胞增殖功能測定試驗
29.20 哺乳動物精原細胞/初級精母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
參考文獻
第30章 暴露評估技術
30.1 概述
30.2 暴露評估的基本要素
30.3 暴露評估方法
30.4 暴露評估的注意事項
30.5 美國FDA暴露評估示例
參考文獻
第31章 美國食品包裝安全性評價方法
31.1 食品接觸材料通告流程
31.2 食品接觸物質毒理學試驗
31.3 食品接觸物質遷移試驗
31.4 食品攝入量計算
參考文獻
第32章 歐盟食品包裝安全性評價方法
32.1 包裝添加劑的安全管理
32.2 毒理學評估
32.3 暴露評估
參考文獻
第33章 食品包裝安全管理概況
33.1 歐盟食品包裝安全管理體系
33.2 美國食品包裝安全管理體系
33.3 日本食品包裝安全管理簡介
33.4 加拿大食品包裝安全管理簡介
33.5 澳大利亞食品包裝安全管理簡介
33.6 我國食品包裝安全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第34章 食品安全與風險分析
34.1 風險分析概述
34.2 風險評估
34.3 風險管理
34.4 風險交流
34.5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
參考文獻
第35章 食品包裝中雙酚A的安全性評價
35.1 理化性質
35.2 毒理學評估
35.3 消費者暴露評估
35.4 風險評估
參考文獻
第36章 食品包裝中重金屬的安全性評價
36.1 食品包裝材料中鉛的限量研究
36.2 食品包裝材料中鎘的限量研究
36.3 食品包裝材料中鉻的限量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