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墩村,位於道滘鎮中心區,距鎮政府2.5千米。該村位於東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大滘河流經村北。相鄰自然村有永慶坊村、西村。始建於明初,因村裡有一高墩,道滘鄉民歷代先祖骨骸多葬於此,被認為是風水寶地而取名風水墩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水墩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道滘鎮
- 地理位置:道滘鎮中心區
風水墩村,位於道滘鎮中心區,距鎮政府2.5千米。該村位於東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大滘河流經村北。相鄰自然村有永慶坊村、西村。始建於明初,因村裡有一高墩,道滘鄉民歷代先祖骨骸多葬於此,被認為是風水寶地而取名風水墩村。
風水墩村,位於道滘鎮中心區,距鎮政府2.5千米。該村位於東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大滘河流經村北。相鄰自然村有永慶坊村、西村。始建於明初,因村裡有一高墩,道滘鄉民歷代先祖骨骸多葬於此,被認為是風水寶地而取名風水墩村。明朝,屬東...
風水墩 風水墩,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子地理位置比較好,村民認為該地是塊風水寶地,故得名風水墩。歷史沿革 因行政區劃改變、城市建設2006年村改居而拆遷。
風水墩遺址 風水墩遺址位於丹陽市練湖管委會張官渡社區張官渡村後,墩體呈橢圓形。文物特徵 底徑約18米,墩體高出地面約2米,地面有採集到陶瓷片,村民介紹,原墩體面積較高大,因墩表面種農作物漸低矮。
風水墩 地方政府興修水利,在楊家墊橋自然村前開挖一條南北走向的新河,即現在的邵家匯河港。北連中大河,南通邵家匯,而河道北段的出口正好位於村莊的正前方。河道開挖時,村民們在河的出口處保留了一座小島,將河流一分為二,這樣就避免了河水正面流向村莊。當地有句老話是:“河直無風水”。風水墩更像一個...
南墩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8月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南河槽斗南端和中央,有一個約100平方米的風水墩,故而取名為南墩。歷史沿革 村境原屬餘姚縣管轄,民國35年,為餘姚縣雲山鄉第十三保。1950年4月為洋山鄉四村。1954年10月餘姚、慈谿縣境調整,劃歸慈谿縣。1955年底,並升洋山高級社。1958年10月為紅旗...
象墩是以陳姓始祖也搶先到十三墩之一長墩定居,並定村名“長墩”,後人們取諧音象而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傳說一江西地師追龍到東社,葬一墳於隔坳頭村,說此墳集九龍十三墩之風水,於是,九龍十三墩之說傳開,許多崇尚風水寶地之人紛紛到東社尋寶地定居,於是陳姓始祖也搶先到十三墩之一長墩定居,並定村名...
永慶村,廣東省東莞市道滘鎮下轄村。永慶村位於莞城西南10.3公里處,轄管上下古、玄壇上社、玄壇下社、西社和一河之隔的風水墩等五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426戶,1590人,外來人口500人,耕地有下樑洲、老虎圍、公洲等共1385畝,魚塘180畝。農業以水稻為主,盛產塘魚。建有廠房19幢,建築面積35000平方米。工廠有...
後來,張樓的窮哥們,不信風水,不信鬼神,洪水來時,一齊搬到樹林裡居住,以躲水患。窮家兄弟常以到黑古墩避水難,安危無恙而津津樂道。張家財主信風水怕妖邪,洪水來時舉棋不定,卻被大水席捲而去,連他的村寨也坍塌了。可是黑古墩卻樹旺人興,吉祥如意,這個惹人喜歡的村名。一直沿用至今。村里姓氏介紹...
赭墩 因村傍赭墩湖,久之,百姓即習稱其名。地名含義 村落風水好,人家多興旺。歷史沿革 原屬通橋村1.2.3村民小組,2006年9月,通橋村與黃潦村、潦涇村合併成立黃潦涇社區。2012年全部拆遷,村民安置在尹東新村。
福田村,位於橫崗街道中東部,距街道辦事處約5千米。與大萬村、大鳳村相鄰。始建於清初,廖氏先祖由三洲田遷到此地,因當時村周圍的山裡全是含鐵的石頭,曾名鐵屎墩、傑世墩,後改名福田村。村西有鵝公髻山,海拔651.2米;大康河支流福田河流經該村。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
劉墩子是四川省的地名,明末,劉姓由安徽入川做官,後輾轉至此居住,為墾荒平整田地,將清理出的石頭、瓦塊等雜物堆積在一處而形成一個土墩子,人稱劉墩子,且奉為劉家風水墩。金井崗,本指一土丘。據說宋末有一大富豪曾住此,後因躲避戰亂而離鄉他走,時久房毀井枯,後人無意從井中掏出一些金銀,故稱此土丘為...
龍嘴處有一風雨亭(即風水墩),好似一顆龍珠矗立在湖水中,龍頭朝西對著飄渺的太湖;南厙港像龍身貫穿於整個南厙,而網線浜、直亨港、野鴨浜、秧田港、五路港、唐家港、九曲港等總計18條叉港像龍爪錯落有致地伸展到南厙的每個角落。南厙沿太湖堤岸鋪遍石條,傳說是仙人所築,石條采自東山,每個石條下有個草把...
西村是廣東省東莞市道滘鎮下轄村,位於道滘鎮中心區,距鎮政府3千米。該村坐落於東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村東有三丫涌河。相鄰自然村有風水墩村、泥涌村、新南村。始建於明朝,因村位於道滘西郊,故名西村。明朝,屬東莞縣延福鄉。清朝,屬延福鄉第十三都。民國時期,屬第九區濟川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
瓦館村,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下轄村,位於虎門鎮南端,距鎮政府4.8千米。該村地處平原地帶,東接太沙路,南連西塘村,西北接河仔村。始建於清代,村民為避免受颱風和潮水侵襲,在一個叫風水墩的地方搭建一座較為堅固的棚屋。每當颱風和海潮侵襲時,村民便到棚屋躲避。因該棚屋用瓦蓋頂,人們遂將此地稱作“瓦館...
橋因傳說而名,傳說因橋而鳴,這是對於雙林古橋傳說特徵最好的概括。鎮中的金鎖橋,傳說下藏著一把金鎖,鎖鏈很長,一直連到風水墩(相當於今天來往船隻的加油站),而風水墩下有一條千年鯉魚精,被金鎖鎖住。鎮上夜間不敲五更,為了避免吵醒鯉魚精而為禍人間。近年來正在建設的湖嘉申線是浙江省內河首條千噸級...
按照吳守春的觀點,煙墩最初是神墩,後來才被人在裡面修建了陵墓。他認為,古人修陵墓注重風水,神墩依水而建,形似山,非常符合風水的要求,達官貴人在此建造墓穴是完全有可能的。其實,神墩、古墓也好,烽火台也罷,歷史都已遠去。如今,煙墩已成為盛橋鎮的一處景致。目前,盛橋鎮煙墩古墓發掘工作已獲國家文物局...
東界自風水墩起—外環東路(籌)以西—東市河—馬家港河—虹陽路以西;西界自頔塘與西市河交界口起—西市河—永安路以東—康寧路以東-適園路以南-嘉業路以東;南界至人瑞路以北;北界至頔塘以南。內設機構 南潯古鎮管理委員會內設五個職能科室。(一)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管委會的日常工作,協助領導做好...
村莊北面與魏家柳溝村、黃城村相接,村莊西面與高家柳溝村交界,村莊東面與嚴家溝村、薄板台村、石泉河村交界。全村人口接近3000餘人,耕地面積接近3000餘畝。村莊所轄範圍風光秀麗,自然山水渾然一體,全村四周被柴山、黃山、東山、南嶺、蜘蛛嶺、大崖、南山、龍王河、鳳凰墩等天然山水環抱。相傳,唐朝風水大師袁天罡...
郭洞,既非城郭更非山洞,此乃武義所轄的一處山村,是一處中國民俗文化村、被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AAA級旅遊區、有“江南第一風水村”之譽。主要景點 新屋裡 新屋裡是古民居的代表,三進共30間,氣勢不凡。它建於明天啟崇禎年間,已有360多年歷史。8個窗子的木雕圖案各不相同,正房窗雕百鳥繞庭和百...
古韻濃濃徐貼村 現代新農村——迪莊 社會主義新農村——天湖村 第二篇橋樑建築 靈秀無比莊城橋 望仙橋的今生前世 “狗爬橋”的新生 鶴科橋 清培橋 今昔老虎橋 直溪大橋沿建記 太平橋·和尚橋 第三篇水利建築 建昌圩的四閘八洞 莊城河上風水墩 新中國成立後建昌圩的水利建築 第四篇寺廟宗祠建築 真武廟與御...
村莊所轄範圍風光秀麗,自然山水渾然一體,全村四周被柴山、黃山、東山、南嶺、蜘蛛嶺、大崖、南山、龍王河、鳳凰墩等天然山水環抱。相傳,唐朝風水大師袁天罡巡遊天下偶到此處,驚嘆不已道:“此間風水可比金陵紫金龍脈,八百年內可出帝王數家”。村莊歷史 據本村村民徐欣田考究:大徐家柳溝村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1368...
村莊北面與魏家柳溝村、黃城村相接,村莊西面與高家柳溝村交界,村莊東面與嚴家溝村、薄板台村、石泉河村交界。全村人口接近3000餘人,耕地面積接近3000餘畝。村莊所轄範圍風光秀麗,自然山水渾然一體,全村四周被柴山、黃山、東山、南嶺、蜘蛛嶺、大崖、南山、龍王河、鳳凰墩等天然山水環抱。相傳,唐朝風水大師袁天罡...
村中有籃球場、健身路徑、桌球場、足球場、水頭社區公園、老年人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文體設施。村內現存大量的新式居民樓及民宿,水頭社區大樓也在村內。舊村可分為大圍及墩仔兩部分,保留有多座明清時期的傳統民居,現存約100座,占地面積約12680平方米,巷道分明,五橫四縱,多為石板鋪設。村前村後均有...
村莊北面與魏家柳溝村、黃城村相接,村莊西面與高家柳溝村交界,村莊東面與嚴家溝村、薄板台村、石泉河村交界。全村人口接近3000餘人,耕地面積接近3000餘畝。村莊所轄範圍風光秀麗,自然山水渾然一體,全村四周被柴山、黃山、東山、南嶺、蜘蛛嶺、大崖、南山、龍王河、鳳凰墩等天然山水環抱。相傳,唐朝風水大師袁天罡...
前遜峰村,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於里鎮下轄村。宋代王姓立村,以唐屋嶺之風水,取名巽屋嶺之風水,取名巽風。明初韓、徐兩姓從江蘇省海州遷諸城縣鳳凰墩,韓姓先遷此,徐姓歷三世又遷此。王姓衰亡後,韓、徐兩姓以村西北山勢險峻,更名為遜峰。因建了後遜峰,遂更今名。本村現有人口1500餘人,有徐、韓、李...
這個盒子是印盒子,但有盒子沒有印不行,前人便苦心積慮,在山下田莊裡用石砌起一個印墩(即印把子,人民公社化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平整耕地時才被拆掉,僅0.5畝,現仍有一墩印跡),築了這個印墩,一來可堵風水,二是才會出做官的人。地處205國道旁,距鎮府2公里,舊時設有章印(濁水)上落站。全村有5...
三條主要水渠——大坑、塘坑、下坑限定了村落的邊界,穿村而過的上坑之水又將瞻淇分為上街和下街兩部分。瞻淇村的水口在村西南處,河水流去的方向。此處兩側有青梅山、打鼓山夾峙,原來水流是通暢順直的。為了符合風水的意境,經風水師指點後,人工將河道扭曲成“之”字形,以求留住財氣。方印墩上廣植樹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