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榮譽
行政村合併後的南厙村先後獲得吳江市文明村、江蘇省衛生村、江蘇省生態村、江蘇省村莊建設整治示範村、蘇州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社會事業
古村的保護方面,確定了沿南厙港東西1000米,南北300米作為古村保護的範圍。在重點保護兩座古橋、古街、長廊等古蹟的基礎上,規定了在古村保護範圍內不得有不利於古村傳統風貌特色的新建改建等建設,並建立長效的保護機制,由專人管理,對現有的文物古蹟每天巡視,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同時做好正確的宣傳,加強村民對文物的保護意識。
新農村建設方面,村部北面規劃建設了總面積10.42公頃,可安置220戶農戶建房的新農村小區。小區建設總面積10.42公頃,總投入1500萬元,目前一期安置的吳江城市南北快速幹線和雲龍路建設拆遷農戶已陸續建成入住,二期的基礎設施施工也已完成,並於3月初開放接受村民的建房申請,目前批建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
新農村建設是一個應長期堅持、常抓不懈的工作,在前期建設工作取得一定成績的基礎上,南厙村繼續加強對古村的保護和加快新農村小區的建設。2009年規劃投入30萬元為南厙港南修建石駁岸,小區的綠化工程也已開工建設。
地理環境
南厙村地處松陵鎮西南,橫扇鎮北,緊靠太湖邊,吳江城市南北快速幹線從南厙村起始,與雲龍路和230省道交匯,交通便利。2003年村級區域調整,由原來的兩個行政村南厙村、聯湖村合併而成現在的南厙村,區域面積480公頃,古村面積3公頃,全村共分為3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009戶,人口3276人,黨員79名,分布在南厙、直亨、灣里、北城、尖城、海沿等6個自然村。現有耕地面積6850畝,(其中魚池面積5050畝,農田面積1800畝),共有民營企業4家,企業總資產約960萬元。村級經濟總收入水平180萬元,( 其中農副業收入158萬元,廠房租賃22萬元),人均收入12811元。
歷史文化
南厙村古時亦稱簡村,建村建鎮已有千年歷史。南厙港兩側青石駁岸,南厙街青磚鋪地,磚木廊棚連綿有1公里長,村上先後建有廟宇13座、古石橋10座,現存古橋仍有聚龍橋和永寧橋兩座。鼎盛時期茶館、理髮店、雜貨店,鐵匠鋪、藥材店遍布南厙街。太湖裡出產的黃雀、野鴨在南厙街應市,外加狗肉形成聞名鄉里的“南厙三餚”,出會(廟會)、娶親欄柵、風肉、臘雞等民風民俗各具特色。
古老而美麗的南厙好似太湖東南角上的一條臥龍。龍嘴處有一風雨亭(即風水墩),好似一顆龍珠矗立在湖水中,龍頭朝西對著飄渺的太湖;南厙港像龍身貫穿於整個南厙,而網線浜、直亨港、野鴨浜、秧田港、五路港、唐家港、九曲港等總計18條義港像龍爪錯落有致地伸展到南厙的每個角落。南厙沿太湖堤岸鋪遍石條,傳說是仙人所築,石條采自東山,每個石條下有個草把,石條便自己從東山漂來、壘砌,北起南厙港,南至海沿村。海沿村有兩棵數人方可環抱的參天白果樹(銀杏),傳說船隻要認準這兩棵白果樹(銀杏)便不會迷航。南厙港水流之湍急,不熟駕馭船隻的人定不能將船從河東駛往河西。
祖輩們為了表達虔誠的心在龍頭上修築了城隍廟,在龍尾了建造東嶽廟(東隍廟),在龍爪上供奉著南有財神廟、北有地隍廟,還有孟將廟、五路堂、三官堂、簡草庵、觀音寺、湖仙廟、尼姑院等十三座廟宇,在龍身上構通了永寧橋、聚龍橋、寧境橋等十座橋樑。
鼎盛時,來南厙借港避風停泊過夜的船隻可近千搜,停泊在義港中,夜幕降臨的時候,各條義港燈火通明,人潮湧動,各式悅耳的叫賣聲和著茶館裡的說唱聲,顯得異常熱鬧。
南厙的繁華,隨著戰亂、隨著文革、隨著圍湖造田、隨著陸路的繁華漸漸褪去,只留下一個寧靜而安詳的水鄉小村。
南厙更有許多傳說,或僅存於耄耋老人的記憶之中,所以,保護南厙已刻不容緩。
風景名勝
廟宇
南厙自古被視作靈秀之地,鼎盛時期的廟宇十三座,香客不斷,但這些廟宇先後因戰亂被燒毀或文革時被拆除,現在仍保留有遺蹟的一處為南厙街西臨太湖的城隍廟和南厙港南的五路堂。據老人回憶,舊時城隍廟香火旺盛,走進去有三進房屋,廟內方磚鋪地、青石條為門檻,小孩兒可在方磚上玩跳格子遊戲,可見方磚之大,廟宇氣勢之宏偉。城隍廟在文革“破四舊”時被拆除,拆下的磚頭、方磚、青石條部分運到菀坪用於建設菀坪鄉,部分給村民建房鋪路,現存城隍廟遺址曾被改造成加工廠,現在加工廠被重新修葺,擺上香燭,一些老人們依然前來燒香,以尋求精神寄託。此外,五路堂也被改造成老年人活動室,東嶽廟(東隍廟)、孟將廟、地隍廟(地藏廟)、三官堂、觀音寺、簡草庵、湖仙廟、尼姑院的遺址也依然可尋。
廊棚
南厙因是舊時松陵出入太湖的必經之地,往來船隻頻繁,船上的漁民便常在南厙歇腳,久而久之南厙形成了旺盛的街市,南厙街始於城隍廟直至東隍廟,街道青石駁岸、青磚鋪地,街道上築有長廊,從西往東綿延有1000米。走在廊棚下,晴不曝日、雨不濕鞋,凡入市即無日曬雨淋之虞。只是隨世事變遷,這些廊棚也都因破敗或被拆除,現存的僅有兩處幾十米。
古橋
南厙港上先後建有的10座古石橋,大都因年久失修或在文革時被拆除,但現在還存有兩座古橋,永寧橋和聚龍橋,都被列為吳江市文物控制單位。
聚龍橋位於南厙港的東側。該橋初建於明萬曆五年(1577),當時名為永隆橋,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建,易為今名,嘉慶二十四年(1819)又重建,拱形單孔,南北走向,橋的構件除柱石、橋面石、拱券鎖石為花崗岩外,其餘均為青石。橋長10米,矢高3米,跨度4.5米。橋的東西兩側均鐫刻著對聯,東向聯為:“文瀾高壯銀河色;虹勢遙迎玉殿光”。西向聯是:“安梁累世朝金闕;凝秀千年映彩霞”。
另一座為永寧橋,拱形單孔,俗稱新橋,位於南厙港西側,此橋也為吳江市文物控制單位,初建無考,現存之橋為民國二十三年(1934)重建,全為花崗岩砌置,保存完好,橋全長8米,矢高2.5米,跨度3米,其形制與聚龍橋相比,顯得更為小巧玲瓏。該橋的東西兩側也鐫刻著對聯,分別為“地位中央嚴鎖鑰;波光上下架虹霓”和“近通笠澤瀠元氣;遙接吳山毓秀靈”,聯中的“吳山”在蘇州市吳中區越溪境內,據清乾隆《吳江縣誌》載,當時此山的一部分屬吳江,稱為“吳山嘴”,由此可知,吳江歷史上也曾有過山,不像現在一馬平川,跑遍全境也找不到一座峰嶺。
文化
鼎盛時南厙街上店鋪林立,飯店、酒樓、私人診所、百貨、煙雜、服裝裁縫、茶館、理髮、竹器、打桶和椿作店等商鋪作坊應有盡有。而其中最具代表的當屬茶館和理髮店。
茶館
由於街市興旺,前來歇腳、談生意的人就特別多,於是就催生了南厙的許多茶館。至民國35年(1946年)仍有茶館5家,從西往東依次為鑫仙園、逸園、暢園、一樂和順和,總計茶桌30張,以暢園為最大有9張茶桌,每天清晨人們會從四面八方走來,相聚在茶館,喝茶、聊天,暢談生意經、天下事。南厙至今仍保留有兩家茶館,雖起源於哪一家無從考究,但依然保持著舊時茶館的風貌,進入店堂,腳邊就是一口威風凜凜的老虎灶,終日沸騰冒著熱氣,八仙桌四散排開,客人泡一壺茶便可在茶館一直坐下去,不斷有人來續水,且態度十分殷勤。茶館裡提供麵食,所以早市里茶館是最熱鬧的,人們往往起床後便到茶館吃麵,然後可坐到中午才逐漸散去。
理髮店
南厙的理髮店被稱作剃頭店,南厙至今仍保留的剃頭店有三家。南厙的剃頭店,店堂內很簡單,一個剃頭師傅、一張老式的木質剃頭椅、一面鏡子外加剃頭工具便是剃頭店的全部。但剃頭店裡剃頭的工序卻是很相當考究, 有理髮、修面、掏耳三道工序。剃頭師傅剃完頭後便把椅子放下,開始修面、掏耳,整套坐下來得半個小時。師傅服務之嚴謹,客人享受之愜意,便如南厙港的河水般,綿延不斷的被傳承下來。
民俗
出會(廟會)
南厙有出廟會的習俗,每年年初五,村民們舞著長龍,敲鑼打鼓,到五路堂將財神菩薩接出,遍游全村,村民們或追隨長龍,或在門前放爆竹以迎財神菩薩,為答謝村民的虔誠,
長龍都會對著放爆竹的村民家中叩首,以示謝意,場面甚是熱鬧。
娶親“欄柵”
娶親“欄柵”是南厙村的又一習俗,南厙人兒女結婚時,若是小伙子娶親,村民大都夾道相送,而若是村外新郎前來娶南厙媳婦,村民們則會或張開雙臂、或擺只長凳“欄柵”,娶親隊伍則必須發糖遞煙燃放鞭炮以請出道路。娶親人家萬不可吝惜糖煙不肯發,因為“欄柵”的人越多,則預示著這家新婚的家庭生活越美滿。
美食
南厙因毗鄰太湖,自古便是盛產產美食之地。古時,太湖裡出產的黃雀、野鴨外加狗肉號稱南厙三寶。現在由於從保護生態出發,黃雀和狗肉已不應市,而野鴨因為可以家養被保留下來。現今,野鴨加上南厙的醬鵝和風肉、臘雞(鵝)可並稱為新“南厙三寶”。
醬鵝
南厙歷經興衰,但南厙街上從來不乏滷菜店,而南厙的滷菜店中最具特色的當屬醬鵝莫屬。南厙的醬鵝具有色澤紅顏、鮮香酥爛的特點,食在口中回味悠遠,南厙街上區區數百人,整個南厙村也不過3000人,而街上數爿滷菜店卻能長期經營不衰,就是因為南厙醬鵝的回頭客不斷。
野鴨
南厙街四季醬香不絕,除了醬鵝,便是每年秋冬上市的野鴨。如果說南厙醬鵝還始終在南厙村內徘徊的話,野鴨之名早已飛遍方圓數里。南厙野鴨香味濃郁、肉質細嫩,每當上市時節,南厙街上便奇香無比。來到南厙的遊人總不忘帶幾隻野鴨回去,而野鴨置於屋中也滿室生香,令人頓生啖之大快朵頤的欲望。
風肉、臘雞(鵝)
比起醬鵝和野鴨只出現在滷菜店中,南厙的風肉、臘雞(鵝)則是流傳在民間的美味。每年冬天,南厙人家家戶戶都有製作風肉、臘雞(鵝)的習俗。雖起源年代無從考究,但卻是家家戶戶過年時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南厙風肉、臘雞(鵝)製作考究,且僅在每年臘月製作,歷經壓、醃、曬、風乾等多到工序方可製成,食用時則可煲湯、或蒸煮後切片,特點是肉質緊緻,吃在口中滿口生香。
此外,因地處江南水鄉、太湖入口,南厙的水產青蝦、大閘蟹、白絲魚、白對蝦等許多水產品也都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