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人宜

顧人宜

顧人宜(1867—1931),奉天省復州(今遼寧省瓦房店市)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甲午風雲以來,顧人宜對清政府的投降賣國行徑深惡痛絕,在1906年至1909年間,在顧家嶺一帶發動千萬之眾,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捐抗稅鬥爭,攻打城稅局,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反清鬥爭。這場鬥爭席捲遼東半島南部沿海地區,沉重地打擊了地方官吏的囂張氣焰。

清朝東三省總督趙爾巽下令斬盡殺絕,轟轟烈烈的鬥爭頓時受挫。顧人宜認識到不進行改天換地的鬥爭是不行的。經藍天蔚張榕介紹,顧人宜加入中國同盟會,走上了革命道路。1911年10月,顧人宜積極回響武昌起義,購買槍械,招募民軍千餘眾。11月20日,顧人宜指揮民軍襲擊李家臥龍清巡防隊,打響了辛亥革命在東北的第一槍。清巡防隊大敗,向瓦房店逃竄,民軍首戰告捷。11月21日,顧人宜宣布:“中華民國軍政分府成立!”在起義軍的聲威下,清軍紛紛投降。數日間,起義隊伍擴大到4000餘人。11月28日,起義軍乘勝追擊,攻打清朝水門子緝私局和駐水門子步兵四營中左哨所。革命軍英勇奮戰,清巡防營節節敗退。1912年1月,顧人宜為配合革命軍北伐,又拿出一萬兩白銀,購買大炮十門、步槍3000支,擴大軍備。顧人宜被任命為關外鎮統,經過充分準備,2月4日,他們又向清軍展開大規模進攻,到12日止,先後在水門子、坡店、曲店、瓦房店等戰役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顧人宜締造的民軍,為推翻滿清政府立下不朽功績。

1931年,顧人宜因病逝世,終年64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顧人宜
  • 外文名:Gu Renyi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奉天省復州
  • 出生日期:1867年
  • 逝世日期:1931年
  • 職業:革命家
  • 信仰:三民主義
辛亥革命,晚年經歷,

辛亥革命

顧人宜(1867—1931),奉天省復州(今遼寧省瓦房店市)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並攻占北京,史稱庚子之役。各地奉旨興辦團練。34歲的顧人宜經地方紳士推舉,出任地方團練團總。1904年任復州聚社(今普蘭店星台街道)社長,並被當地廟會推舉為聯莊會會首,領導復州至莊河一帶農民反對清廷的橫徵暴斂,多次進行抗捐抗稅鬥爭。1908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接受民主革命思想,遂帶領“聯莊會”由地方自衛走上民主革命道路。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訊息傳來,顧人宜集民軍千餘人成立革命軍,以家鄉星台顧家嶺一帶為根據地,向清軍發起進攻。11月20日,他指揮革命軍進攻駐防在李家臥龍(今普蘭店區城子坦街道老古村)的清軍巡防隊,打響了辛亥革命在東北的第一槍,取得了勝利。同月27日,顧人宜在李家臥龍宣布成立中華民國莊河軍政分府,任軍政分府關東第一軍司令官。他以此名義發布宣言,揭露清朝貪官污吏,把其比做“較之猛虎惡蟲殆有甚焉”,申明起義的目的在於推翻清朝統治,回響南省革命,“除莠黨而成新政,除酷吏而享自由”。他重視鬥爭策略,向關東都督府和南滿鐵路株式會社發出通告,要求日方嚴守“中立”。同時,向各處清軍傳送招降狀,規勸清軍官兵、巡警“無分旗漢回蒙,均可獻軍械以投降,並賞銀6兩,以示鼓勵”,官軍聞狀紛紛來投。數日間革命軍兵員即擴充至4000餘人,並攻占了今普蘭店區所轄的城子坦、星台等地區。11月29日,他率革命軍攻打水門子(今普蘭店區蓮山街道),經過3個小時激烈戰鬥,清軍巡防隊大敗,死傷百餘人,生擒哨官奎裕庭以下20餘人,革命軍只傷4人。
1912年1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孫中山為支援關外革命,任命旅居上海的奉天(今瀋陽)人藍天蔚為關外大都督。藍天蔚到煙臺後,任命顧人宜為關外軍第一鎮鎮統。此後,顧人宜指揮革命軍與清軍防營數次惡戰。相持不下之時,藍天蔚在上海募集了學生軍千餘人,成立辛亥革命北伐第五路軍(藍天蔚為總指揮官)於2月1日夜陸續從花園口、大孤山、城子坦等地登入,與顧人宜莊、復革命軍會師。革命軍兵分兩路。顧人宜率領其中一路軍向瓦房店推進。2月4日再次攻占水門子,生俘清南路巡防幫統李子敬和管帶陳寶珊。6日占領了瓦房店。2月14日,他率部回軍水門子、北曲家店(今普蘭店區沙包街道)、坡子店(今普蘭店區蓮山街道)與清軍激戰,直到南京臨時政府與袁世凱達成協定,清帝溥儀退位的訊息傳到前線,持續兩天的激戰方告停火。後來,他率部開赴山東煙臺。

晚年經歷

北京政府先是任顧人宜為關外軍第一軍司令,後因袁世凱歧視關外軍,改顧軍為旅,任顧人宜為陸軍部中將咨議,授四等嘉禾勳章。1918年,顧人宜南下廣州,任孫中山帥府參軍兼政府咨議。1923年,他返回奉天,被張作霖任為巡閱署中將咨議。翌年,任奉軍第一軍參議。1925年,又改任魯直聯軍督戰司令。1927年,因積勞成疾,告假返鄉就醫。1931年5月1日在家中病逝,終年64歲,安葬於家鄉顧家嶺。其墓址被大連市人民政府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