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星紅外天體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
內容簡介
中文譯名 | 類星紅外天體 |
英文原名/注釋 | star-like infrared object |
類星紅外天體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
中文譯名 | 類星紅外天體 |
英文原名/注釋 | star-like infrared object |
類星紅外天體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內容簡介中文譯名類星紅外天體英文原名/注釋star-like infrared ...
類星體,天文學名詞,即星系中心吸積的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是宇宙中最明亮、活動最劇烈的天體之一。名稱來自於對類似恆星天體的簡稱,又稱為似星體、魁霎或類星射電源,與脈衝星、微波背景輻射和星際有機分子一道並稱為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作為宇宙中最明亮的天體之一,活動星系核自...
有些類星體的光譜中有很銳的吸收線,說明產生吸收線的區域裡湍流運動的速度很小。③類星體發出很強的紫外輻射,因此,顏色顯得很藍。光學輻射是偏振的,具有非熱輻射性質。另外,類星體的紅外輻射也非常強。④類星射電源發出強烈的非熱射電輻射。⑤類星體一般都有光變,時標為幾年。少數類星體光變很劇烈,時標為...
紅外源是指輻射能量集中在紅外波段的天體。現已探測到的紅外源幾乎包括所有各類天體,如太陽系天體、恆星、星雲、銀核、星系和類星體等。因素 太陽系天體如行星、小行星、衛星以及彗星等,它們主要靠吸收太陽輻射而具有一定的表面溫度,在這樣的溫度下再向空間發射紅外線。太陽系天體的紅外輻射強度取決於幾個因素:它們...
“類星體紅外源”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內容簡介 補充說明 “英漢天文學名詞資料庫”(以下簡稱“天文名詞庫”)是由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名詞委”)編纂和維護的天文學專業名詞...
日本首顆紅外天文衛星 觀測紅外輻射天體的天文衛星。這類天文衛星的主要任務是用紅外望遠鏡對宇宙空間的紅外輻射源包括太陽系天體、恆星、電離氫區、分子雲、行星狀星雲、銀核、星系、類星體等進行普查,並在普查基礎上繪製紅外天體圖和對選定的天區和紅外輻射源進行專門的觀測。紅外天文衛星一般選用近圓形太陽同步軌道,...
紅外天文衛星(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觀測紅外輻射天體的天文衛星。這類天文衛星的主要任務是用紅外望遠鏡對宇宙空間的紅外輻射源包括太陽系天體、恆星、電離氫區、分子雲、行星狀星雲、銀核、星系、類星體等進行普查,並在普查基礎上繪製紅外天體圖和對選定的天區和紅外輻射源進行專門的觀測。簡介 紅外天文...
型類星體,劍橋天文研究所費比恩和達勒姆大學斯梅爾領導的一個英�法天文學家小組發現了一種罕見的天體,稱為2型類星體。天體信息 type II quasarsll 隱藏在氣體和塵埃中,散發極少量可見光的類星體,不過在紅外和X射線波段非常明亮。發現過程 他們用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哈勃空間望遠鏡,以及聯合王國的麥克斯韋亞毫米...
紅外天文學方法是通過觀測天體紅外波段(0.7~1000微米)的輻射研究天體的方法。天體紅外探測方法的特點是:一是外空探測,因受大氣視窗的制約,可探測的範圍受到限制,需採用高空飛機、氣球和衛星;二是背景輻射的影響大,需採取各種技術措施(如冷卻探測器,採用特殊的鏡面鍍層和鏡身塗黑處理等)消除背景影響;三是探測器...
“類星天體”是天文學專有名詞。內容簡介 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補充說明 “英漢天文學名詞資料庫”(以下簡稱“天文名詞庫”)是由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名詞委”)編纂和維護的天文學專業名詞資料庫...
類星射電天體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補充說明 “英漢天文學名詞資料庫”(以下簡稱“天文名詞庫”)是由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名詞委”)編纂和維護的天文學專業名詞資料庫。該數據...
天體物理實驗數據大多數是依賴觀測電磁輻射獲得。比較冷的星體,像星際物質或星際雲會發射無線電波。大爆炸後,經過紅移,遺留下來的微波,稱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研究這些微波需要非常大的無線電望遠鏡。由於地球大氣層的干擾,紅外線、紫外線、伽馬射線和X射線天文學必須使用人造衛星在地球大氣層外做觀測實驗。光學天文學...
1.60μm的紅外光 暗綠(偽彩)WIYN(B) blue WIYN望遠鏡的藍光圖像 藍 天體成因 自從“漢妮星體”被發現至今,疑惑的天文學家們使用從X線到射電的各個波段望遠鏡,企圖搞清楚這種天文景觀形成的原因。通過研究,X線觀測解釋了漢妮天體能吸引天文學家的眼球的原因。星系的狂暴核心形成了類星體——由超級黑...
在遠紅外線的輻射高於太陽亮度1012倍的稱為極亮紅外星系(ULIRG)這個發光總量超過 300 萬億個太陽的遙遠星系是迄今發現的最亮星系,它隸屬於最近才被美國宇航局“寬視野紅外巡天探測器(WISE)”發現的新天體分類——極亮紅外星系(ULIRG)。阿普220– 已知最靠近的極亮紅外星系。這個名為WISE J224607.57-052635.0的...
紅外天文衛星使人類實現了第一次在宇宙空間進行的紅外巡天觀測。雖然它的實際工作時間只有10個月,但由於它每天可以向地面發回7億比特信息,因此取得了非常豐富的資料。在“IRAS”近10個月巡天探測中,有了一系列激動人心的重大發現,它總共發現了30多萬個新天體,其中約有2萬個是星系。對觀測資料的分析發現了許多新...
根據這一描述,黑洞的最初形成應伴隨著大量恆星的誕生,但是到為止,這一點很難證實。許多距離我們很遠的類星體——發光的各個星系,原來被認為是由大的中央黑洞來提供能量——如今則認為其中含有暖塵埃。這些暖塵埃在紅外線波長時發光。但尚不清楚的是,這種塵埃的加熱靠的是物質吸入黑洞時產生的能量,還是新生恆星...
紅外星主要是一些紅色超巨星﹑長周期變星﹑碳星﹑淹沒在濃密塵氣吸光雲中的O﹑B型星(見恆星光譜分類)﹑B型發射星﹑爆發後不久的新星﹑老新星﹑F﹑G﹑K型高光度星﹑金牛座T型變星和獵戶座BN天體等。不管這些星的紅外發射是否在全部輻射能中占主導地位,它們的研究對了解恆星演化過程是很有意義的。紅外天文衛星探...
紅外天文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可以觀測到紅外輻射的天體,是天文學和天文物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可見光的波長範圍大約為400納米(藍色)至700納米(紅色),波長比700納米長但仍比微波短的電磁波稱為紅外線(有時也稱為次微米波)。紅外天文學有時也視為可見光天文學的一部份,因為反射鏡、透鏡等光學元件基本上都能...
根據這一描述,黑洞的最初形成應伴隨著大量恆星的誕生,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一點很難證實。許多距離我們很遠的類星體——發光的各個星系,原來被認為是由大的中央黑洞來提供能量——如今則認為其中含有暖塵埃。這些暖塵埃在紅外線波長時發光。但目前尚不清楚的是,這種塵埃的加熱靠的是物質吸入黑洞時產生的能量,還是...
星系的形成與演化是天體物理研究中的前沿課題,本項目主要研究了近鄰星系的多波段(主要光學和紅外波段)物理性質,在以下三個方面開展了系統性的工作,包括(1)近鄰星系多波段物理性質的研究;(2)近鄰星系冷氣體和塵埃物理性質的研究;以及(3)利用類星體光譜研究宇宙中的吸收線系統。我們從大量近鄰星系的顏色-星等...
遠紅外線輻射可以看見的天體(波長從30奈米到接近次微米的450奈米)。在遠紅外線,恆星不會特別明亮,但是可以觀測到非常低溫的天體(140K或更低溫的),而在短波的觀測中是看不見這些天體的。在銀河系和銀河附近星系內巨大、低溫的氣體和塵埃,散發出遠紅外線的光。在這類雲氣中的某一些,新的恆星正在其中誕生。遠...
褐矮星是一類大小介於普通恆星和行星之間,形成過程與恆星相似的古怪天體。它“天生孱弱”,質量太小,無法在中心產生足夠的壓力引發核聚變,因此不能像普通恆星一樣發出強烈光線。誕生時間久遠的褐矮星過於昏暗,很難被觀測到。這次天文學家能發現最冷的褐矮星,依靠的是優秀“星探”——“廣角紅外測量探測器(WISE)...
“ASTRO-F”衛星還搭載有遠紅外測量儀。遠紅外測量儀的兩台探測器分別使用普通鍺鎵半導體元件和壓縮鍺鎵半導體元件,拓寬了其能夠觀測的遠紅外線波長範圍,安裝在這兩台探測器中的濾光器則進一步將觀測波長細分為4個波段。衛星任務 依靠上述儀器,“ASTRO-F”衛星每半年就可以將整個天空一覽無餘,也可以對特定天體...
馬丁·施密特(荷蘭語:Maarten Schmidt,1929年12月28日~2022年9月17日)。荷蘭天文學家,第一個意識到射電源3C 273的光譜中無法證認的寬發射線,其實是高紅移後的氫的巴爾末線和電離氧的譜線,從而成為“類星體”這一天體種類公認的發現者。2022年9月17日,馬丁·施密特逝世,享年92歲。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
塞佛特星系的光學輻射區的直徑在 10^17厘米以上(相當於 1光年),紅外輻射區大概是最外面的塵埃雲,所以,星系核的活動發生在很小的空間範圍以內。此外,星系核的活動是一個多次反覆的爆發過程。最直接的證明是射電星系中心核和外圍子源的結構相似。幾種特殊星系的壽命──類星體短於10^6~10^8年,強射電星係為...
觀測 的天體由明亮的恆星擴展到星等更暗的光學恆星、星系、類星體、 射電源、紅外源和X射線源。現代天體測量學不但能以厘米級的精度完成實用天文學的任 務,建立更理想的基本參考坐標系,進一步推動天文地球動力學的研究,而且還能為天體物理學、天體演化學和宇宙學的研究提供十分豐富的基礎資料。
原行星雲或前行星雲 (Sahai, Sánchez Contreras & Morris 2005) (PPN)是在恆星演化的過程中,介於漸近巨星分支晚期(LAGB) [a]和隨後的行星狀星雲(PN)之間,生命周期很短的一種天體。一個原行星雲會發射出強烈的紅外線輻射,因而是一種發射星雲。在中等質量恆星(1-8 M☉)的生命周期中,他是演化階段中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