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星天體”是天文學專有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類星天體
- 外文名:star-like object
內容簡介
中文譯名 | 類星天體 |
英文原名/注釋 | star-like object |
“類星天體”是天文學專有名詞。
中文譯名 | 類星天體 |
英文原名/注釋 | star-like object |
“類星天體”是天文學專有名詞。內容簡介 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補充說明 “英漢天文學名詞資料庫”(以下簡稱“天文名詞庫”)是由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名詞委”)編纂和維護的天文學專業名詞資料庫...
“類行星天體”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補充說明 “英漢天文學名詞資料庫”(以下簡稱“天文名詞庫”)是由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名詞委”)編纂和維護的天文學專業名詞資料庫。該...
類星紅外天體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內容簡介 補充說明 “英漢天文學名詞資料庫”(以下簡稱“天文名詞庫”)是由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名詞委”)編纂和維護的天文學專業名詞資料庫...
類星體是星系級的天體,位於銀河系以外,其主要特徵是:①光學像與恆星相似,呈點狀,故名類星體(quasi-stellar object,簡稱QSO,亦稱作quasar);②光譜中有明顯的強發射線,譜線具有大的紅移;③連續光譜強度隨頻率的分布呈冪律形式;④許多類星體的光度有變化,但無明顯規律。按照哈勃定律——河外星系的光譜線紅移...
恆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類星體。演變過程 從恆星到白矮星再到中子星最後到類星體的一個演變過程。詳細介紹 恆星:宇宙中最眾多的天體,主要成份為輕原素H、He、B等,質量在太陽質量的0.1-100倍之間,中心高溫高壓,能發生輕核聚合反應,產生大量的原子能,發光發熱,照亮環宇,天空點點星光,絕大...
它們在照相底片上都呈類似恆星的像,因此被稱為類星射電源。光學觀測表明,類星射電源的紫外輻射非常強。後來發現一些光學性質類似於3C48和 3C273的天體,但它們並不發出射電輻射。這種天體稱為藍星體。類星射電源和藍星體被統稱為類星體。到1979年已發現了1000多個類星體,其中類星射電源約300多個。類星體特點 ...
類星射電天體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補充說明 “英漢天文學名詞資料庫”(以下簡稱“天文名詞庫”)是由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名詞委”)編纂和維護的天文學專業名詞資料庫。該數據...
超大類星體群(Large quasar group, LQG)是一群超大質量黑洞,被認為是已知宇宙的最大結構。2013年1月11日,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天文學者宣布,發現超大類星體群,這是宇宙最大已知結構,是由73顆類星體組成,最窄直徑為14億光年,最寬尺寸為40億光年。這結構的存在似乎違背了宇宙論原則。宣布者認為,理論而言,...
型類星體,劍橋天文研究所費比恩和達勒姆大學斯梅爾領導的一個英�法天文學家小組發現了一種罕見的天體,稱為2型類星體。天體信息 type II quasarsll 隱藏在氣體和塵埃中,散發極少量可見光的類星體,不過在紅外和X射線波段非常明亮。發現過程 他們用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哈勃空間望遠鏡,以及聯合王國的麥克斯韋亞毫米...
3、這種輻射將使得周圍氣體開始分散,黑洞的質量保持在太陽的1萬倍左右。4、在完成從類星到真正黑洞的轉化後,它們就開始不斷通過吸收周圍星系的氣體或在極端劇烈的星系碰撞中吞併其他黑洞。5、當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形成後,其質量相當於太陽的數百萬到數十億倍。類星現象 發現類星體系 黑洞是一種密度極高的天體,...
類星體 在1950年代,發現一些強力的無線電源似乎和很暗且很藍的天體相關聯,這些天體被命名為類星體(quasars或Quasi-stellar radio sources)。當首度得到這種天體的光譜,它是一個謎,因為所有的吸收譜線都與已知的元素不符。很快的,就意識到這是普通的星系光譜,但被認為有著高度紅移。依據哈伯定律,這意味著天體...
類小行星天體 類小行星天體(asteroid-like object)是1998年公布的天文學名詞。定義 具有某些彗星特徵但又不能大量釋放出氣體和塵埃的繞太陽運行的小天體。出處 《天文學名詞》第二版
圖1用於說明較大的類QB1天體的軌道。圖中也包含了較大的類冥天體(冥王星、厄耳枯斯和伊克西翁),以灰色呈現作為比較之用。水平軸表示半長軸,軌道的離心率以從近日點到遠日點的紅色線段表示,對應到垂直軸的數值就是軌道傾角。分布狀態 為數龐大的柯伊伯帶天體(超過三分之二)軌道傾角都在5°度之內,離心...
光劇變類星體 光學劇變類星體(optically violently variable quasar)作為一種高變類星體,是耀變體中的一個子類型。光學劇變類星體一般由數個罕見的、明亮的電波星系組成,其發射的可見光的變化幅度在一日內可達到50%。其外部特徵近似於蝎虎座BL型天體,但是該類星體往往具有更強的發射光譜以及更高的紅移量。
。恆星的星等千差萬別,有的比0等星還亮,有的則很暗。人眼目視的極限星等一般為6.5等,而藉助大型望遠鏡和電子目鏡可以看到20等以下的星體。 恆星的視星等並不能反映恆星真正的光度,因為恆星距離地球遠近不同。地球上看,太陽是最亮的恆星,但是織女星的亮度是太陽的6萬倍,由於離地球十分遙遠,它的視星等只有0等,比...
《黑洞及類星體》是2020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浩瀚宇宙中存在著許多奇異的天體,其中,黑洞和類星體無疑更具神秘色彩。黑洞是如此不可思議,連光都無法逃脫它的引力。而類星體則是一個移動速度極快的能量流,它是我們人類能夠觀測到的最遙遠的天體。黑洞和類星體相互依存,天文學家相信,每個類星體...
這表示雙星系統中的恆星也許比較容易產生噴流,進而形成HH天體。有觀測證據顯示,規模最大的HH天體噴流可能來自於一個分裂的聚星系統。有人認為恆星應該大多是以聚星系統的型態集體生成的,在星際物質與彼此間重力的互動作用下,大多數原恆星的團塊會在演化為主序星之前被扯成碎片。紅外線觀測 HH天體的噴流源頭-年輕...
首先,大部分現代人並不把它們看成是“深空天體”,其次,它們的本質,比如銀河是個星系,大熊座的那些恆星是個物理上的星團,是直到現代才逐漸清楚的,因此這種忽視是恰當的。一些明亮的星團一定也是很早就被人知道了,甚至比有記載的歷史還要早。其中當然包括金牛座中的昴星團(M45)和畢星團,它們在肉眼中也很...
球狀星團 星雲 瀰漫星雲 亮星雲 發射星雲 反射星雲 暗星雲 行星狀星雲 超新星殘骸 星系 橢圓星系 透鏡狀星系 旋渦星系 棒旋星系 不規則星系 類星體 附註:共有110個這樣的天體被編入梅西耶星雲星團表;而星雲星團新總表(New General Catalogue;NGC)更包括了近八千個的深空天體。參看索引星表、烏普薩拉星系總表...
雖然央斯基在1931~1932年就已探測到來自銀河中心的射電,各國射電天文學家在五十年代對太陽射電也作了相當多的觀測和理論探討,但只是在六十年代的幾項重大發現(類星體、脈衝星、微波背景輻射、星際分子)以及對射電星系進行細緻觀測以後,射電天體物理學才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以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甚長基線干涉儀...
a.恆星由熾熱氣體組成的,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太陽,其次是半人馬座比鄰星。行星定義 a.天體;b.圍繞恆星運轉;c.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d.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的其它物體。符合這一新定義的包括:2000年能觀測到的有八顆:水星、金星、地球 、火星、木星、土星...
有部分星系被分類為活躍星系。它們中心通常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其輻射的巨大能量被認為是物質掉落入黑洞所產生的。以X射線的形式,輻射出高能量的星系被分類為賽弗特星系、類星體、或蝎虎座BL類星體。從由核心噴發出的相對噴流發射出無線電頻率的活躍星系被分類為無線電星系。在統一場論的星系模型中,這些不同類的...
後來發現一些光學性質類似於3C48和 3C273的天體,但它們並不發出射電輻射。這種天體稱為藍星體。類星射電源和藍星體被統稱為類星體。到1979年已發現了1000多個類星體,其中類星射電源約300多個。主要觀測特點 ①類星體在照相底片上具有類似恆星的像,這意味著它們的角直徑小於1秒。極少數類星體有微弱的星雲狀包層...
亞恆星,也被稱為亞恆星天體,是一類質量小於恆星的天體。該類天體包括棕矮星和類行星天體。簡介 亞恆星是一類質量小於恆星的質量下限——即0.08M☉,天體的質量只有達到該質量下限,才能夠維持天體內的氫聚變——的天體。亞恆星半徑 假設一顆亞恆星天體的物質構成類似於太陽,而其最小質量接近於木星質量(約為太陽...
特殊星系按照光度構成一個能量序列,類星體最大,正常星系最小。這一事實表明,其活動現象和類星體可能有某種聯繫。現在流行的看法認為,塞佛特星系或許是類星體向正常旋渦星系演化的中間階段;蝎虎座BL型天體可能是橢圓星系的早期演化階段;有展源的射電星系也許是類星射電源演化的後期。因此,類星體似乎是性質多樣的天體...
1888年出版的《星雲星團新總表》(NGC)及其《補編》(IC)刊載了 13,226個非恆星天體和非單星天體,後來判明其中絕大多數是河外星系,這為星系天文學的誕生準備了基本資料。1919年,哈勃用當時最大的1.5米和2.5米反射望遠鏡發現了近距星系——仙女星系NGC 224(M31)、三角星雲NGC 598(M33)、人馬座星雲NG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