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滁州醉翁亭》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一首五言古體詩歌。該詩是一首借客觀景物描寫來抒發主觀感情的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題滁州醉翁亭
- 創作年代:宋朝
- 作品出處:《全宋詩》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歐陽修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四十未為老,醉翁偶題篇。
醉中遺萬物,豈復記吾年。
但愛亭下水,來從亂峰間。
聲如自空落,瀉向雨檐前。
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
響不亂人語,其清非管弦。
豈不美絲竹,絲竹不勝繁。
所以屢攜酒,遠步就潺湲。
野鳥窺我醉,溪雲留我眠。
山花徒能笑,不解與我言。
惟有岩風來,吹我還醒然。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遺:遺忘,忘記。
(2)涓涓:水細流不絕的樣子。
(3)潺潺:水慢慢流的樣子。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借客觀景物描寫來抒發主觀感情的詩。歐陽修詩集中直接以“醉翁亭”為題的詩,只有這一篇。該詩與《醉翁亭記機》寫的都是同一個亭子,但從寫作主旨到具體描寫內容以至風格特徵都有很大不同,可以比對賞析。
《醉翁亭記》是散文,散文宜於詳盡地寫景敘事,所以從醉翁亭周圍環境寫起,再寫到亭子本身,又寫四時景色的不同和一天之內景色的變化,最後淋漓盡致地鋪寫滁人和太守在這裡的遊樂。該文雖有主觀抒情的成分,但客觀描寫和敘事的成分偏多。而《題滁州醉翁亭》是一首抒情詩,以抒寫主觀感情為主。所以作者在詩的一開篇就寫自己,點明了自號“醉翁”的緣由;接下來,他寫了亭邊的美景,寫這些美景,都是為之後的抒情所服務。所以寫景部分作者並不能全面鋪開,而是特意選取那一股劉國停下的山間幽泉來描寫,套用誇張的手法,寫泉水猶如從天而降,又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將泉水的清脆響聲比喻為管弦絲竹的音樂聲,又覺得泉聲勝過管弦的嘈雜和絲竹的繁複,生動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泉水的熱愛之情。作者借寫泉水,寄託了自己的幽懷雅趣。散文《醉翁亭記》更多地體現了作者歐陽修紆徐委備、從容不迫的散文風格,而《題滁州醉翁亭》一詩則較為典型地代表了歐陽修清麗流暢、疏曠飄逸的詩風特色。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