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域行為一譯“領地行為”。有機體為防止入侵領域而採取的保衛行為。如雄性紅翅燕、八哥等鳥類,會在早晨控制著某些區域,在這些領域裡嗚叫,並把所有的入侵者趕走。人的領域是指人與人之間彼此都占有一定的空間,若這個區域受到侵犯,會引起一定的防禦性反應,如在公共場所人們總是企圖占據一定的空間,並與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若別人過於靠近,則感到不自在,引起避開或其他反應。阿爾特曼與同事以海軍士兵為被試進行了研究。首先對一些被試進行控制欲(即總是希望控制別人的欲望)水平測試,然後採取兩種模式配對,其一是控制欲強的與控制欲強的配對,另一種是控制欲強的與控制欲弱的配對。然後分別將配對的被試放到一問極小的房間內在8天~10天。結果兩個控制欲強的人很快就有爭吵,以致於難以忍受,從而出現領域行為,在很小的房內各自劃出自己的一半,互不侵犯;另一對則不同,一開始就劃地為牢,互不侵犯,但隨著接觸增多,領域行為反而不嚴格了,即相互反而親密了。阿爾特曼由此認為,人類之間的空間領域行為與動物不同,它較靈活、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領域行為
- 定義:動物對區域保衛不許其他動物進入
- 實質:占有領域的行為
- 屬性:是種內競爭資源的方式之一
- 特點:發生在同種或不同物種之間
- 舉例:築巢大部分鳥類
釋義
特性
個領域而不允許其他個體進入,但雌鼠與雄鼠的巢域卻常常發生重疊,但是當不同物種之間的資源利用方式相似時,領域行為也發生在不同物種之間,這種領域行為稱為種間領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