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須鼠耳蝠體型較小,前臂長33~39 mm。鼻吻部正常。耳較長,其內緣中央略呈缺凹形;耳屏細長,超過耳長之半。第3、4、5掌骨幾等長;第3指第2節長於第1節。
翼膜止於外趾基處。尾由股間膜伸出,但較短,一般不超過3mm。距
緣膜不發達,僅有一段不長的狹膜。後足長連爪不超過脛長之半。
陰莖較粗短,中間較粗。
須鼠耳蝠體背面毛為黑棕褐色,毛尖略淡;腹面毛色較淺,為淺灰棕色,毛基棕黑色。翼膜背腹面均為黑褐色,爪淺褐色。
須鼠耳蝠
頭骨吻部較扁,吻寬大於顱全長的1/4,吻背下凹,由吻部至
顱頂部突然升高,腦顱圓而高。無
矢狀嵴,人字嵴不顯。
須鼠耳蝠的
齒式=38。
上頜第1前
臼齒稍大,前面與
犬齒緊靠在一起;第2前臼齒甚小,位於上齒列之內側,故使第1前臼齒與第3前臼齒在外側幾乎相聯。第3前臼齒較大,接近臼齒大小,其外齒尖高於臼齒的齒尖。第3臼齒較小,左右寬與其他臼齒等寬,前後窄,相當第2臼齒的2/3。下頜的第2前臼齒小於第1前臼齒;第1和第2前臼齒位於齒列線中央,而不偏出線外;第3前臼齒齒尖與臼齒齒尖高度相等。第3臼齒大小接近第2臼齒。
生活習性
須鼠耳蝠不與其他種蝙蝠混雜,雌雄同居,但繁殖期除外。白天處在比較暗的屋檐內縫隙、或洞中,於黃昏至次日指曉進行活動。
須鼠耳蝠與其它蝙蝠一樣利用
回聲定位能力撲捉獵物和避開障礙物飛行,它們發射
超音波使自己處在被包圍的環境中。須鼠耳蝠的超音波頻率範圍在35到80千赫茲之間,它們捕食一般在早期的黃昏,快速飛行通過水麵或者低林地狩獵,主要以
甲蟲、
飛蛾和小
蜻蜓等
鞘翅目與
鱗翅目昆蟲為食。
須鼠耳蝠一般在岩洞深處貼壁掛於岩石裂隙中或洞頂上越冬。但在歐洲的須鼠耳蝠,一部分有遠距離遷移的習性。
繁殖方式
須鼠耳蝠交配期一般在秋天,但受精推遲到第二年的春天。
繁殖期為每年的3~4月,每胎2仔。繁殖期時,雌性蝙蝠3~10隻小群居,雄性蝙蝠則單獨生活,小蝙蝠於6月底到7月上旬出生,8月逐漸獨立生活後,雌雄開始在一起生活。
棲息環境
須鼠耳蝠生活範圍廣泛,山區、平原、森林、草原都有分布。夏季棲居於岩洞、樹洞、住宅中,冬季則棲息在其分布區的岩洞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比利時、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科西嘉島、喬治亞、德國、希臘克里特島、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黑山、摩洛哥、荷蘭、挪威、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烏克蘭、英國。在葡萄牙已滅絕。
中國分布在四川、山西,河北,雲南,福建等地。
亞種分化
該種共有5個亞種。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 Myotis mystacinusmystacinus | |
| | Myotis mystacinusmoupinensis | |
| | Myotis mystacinuslatirastris
| |
| | Myotis mystacinuskukunoriensis | |
| | Myotis mystacinusprzewalskii | |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該種在歐洲、亞洲等是非常常見的物種之一,而在北非則很罕見。其具體種群數量未知。
該種沒有主要面臨的威脅,儘管如此,但是林地和其他方面的土地管理和發展會導致該種的棲息地範圍縮小,從而影響到種群數量。例如,在非洲,其一部分棲息地被大火摧毀和破壞。該種也被用做醫學研究,但不足對其構成威脅。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