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墓(項羽墓)

霸王墓

項羽墓一般指本詞條

霸王墓,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舊縣鄉舊縣三村。古谷城南。1965年堆土、墓碑尚存。文化大革命中,石碑被毀,墳被剷平。現僅存舊址和殘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霸王墓
  • 年代:漢
  • 出生日期:公元前232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02年
  • 民族:漢
  • 稱號:西楚霸王
西楚霸王之墓,霸王墓介紹,史料記載,

西楚霸王之墓

西楚霸王項羽,名籍,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身長八尺,力能扛鼎,膽氣過人。見秦始皇巡遊的盛況,喊出“彼可取而代之也”的豪言壯語。24歲隨季父項梁起兵,不避強敵,帶領義軍向秦都鹹陽進攻。一路上攻城略地,勢如破竹,火燒秦宮殿,殺死已投降劉邦的秦王子嬰。分封諸侯後還歸楚地。從此,又開始與劉邦爭雄,經過數年爭戰,曾打的劉邦拋子而逃,俘獲劉邦的老父與妻子,但終因不能廣納賢才,順應民心,而一意孤行,持力頻戰,終至在四面楚歌聲中別姬自刎。
項羽死後,其三千子弟兵中的李將軍尚且不知,仍在谷城與漢軍作戰。劉邦為招降李將軍,派人把項羽之首送往谷城,明示項羽已死,令其投降。談判中,劉邦答應在華山之陽,厚葬項羽之頭。李將軍率眾降,葬項羽頭後,李將軍也自刎於墓前。碑文載“有李將軍從王死,實附葬焉”。
《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後下,故以魯公禮葬項之谷城,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
楚霸王項羽墓(頭葬地),在東平縣舊縣鄉舊縣三村東側高台地上,為待批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霸王墓介紹

霸王墓,當地人亦稱霸王墳,墓在墓區偏北處。原存封土直徑100餘米,高10米左右,前為神道,神道前碑刻4方,漢柏數十株,惜“文革”中大部分被毀掉,遂闢為學校、果園和民房。今墓前有一殘存碑記,其碑文曰:“楚霸王□□,一劍亡秦力拔□,重瞳千載孰能攀。秋風蕉鹿行人憾,□寢於今草亦斑。……戊申之春,余來守汶陽,過谷城見村碑苔蘚,古冢□□,詢諸士人亦為□之墓……”。字型為行楷陰刻,頗有宋代瘦金體風韻。
關於項羽墓,《史記》、《資治通鑑》、《水經注》、《括地誌》、《皇鑒》等史書均認為其所葬地谷城,即今舊縣鄉舊縣三村。秦二世元年(公元209年),項羽與其叔父項梁吳中反秦,並率江東八千子弟兵渡江北上,大敗秦主力章邯於古東阿谷城,占據此地及魯西南一帶,直至項羽烏江自刎,此地仍為其親近部將所守。《史記?項羽本紀》詳載:“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示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後下,故以魯公禮葬項王谷城,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東阿縣誌》云:楚霸王墓在縣城南(古東阿縣),即現在舊縣三村。又據《史記》記述:自項羽與其叔父項梁因殺人避於吳中(即今江蘇蘇州)後,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反秦,並率兵北上征戰於蘇北、魯南一帶,後,項羽曾敗章邯於古阿,此後,東阿一帶便成了項羽的根據地,項梁死後,其餘部都歸項羽所領,楚懷王封其為長安候,號為“魯公”。其封地即今魯西南一帶,因此其親近部卒多駐紮在魯西南一帶,李將軍便是其中之心腹,其所屬兵將及當地青壯年可能是史記所說的“魯父兄”。劉邦大軍來攻,“魯父兄”不降,久攻不下,劉邦便命部下把項羽頭拿來看,李將軍無奈便降死。劉邦以金縷玉衣及王禮厚葬項王。
霸王墓
楚霸王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軍事家,一代帝王,是他打敗了秦主力章邯,促使秦王朝土崩瓦解,推動了歷史前進。千百年來,當地民眾逢年過節,都到墓前祭掃祈福免災,且有很多神話傳說,這也是民眾對楚霸王這位“力拔山兮氣蓋世”英雄的崇拜之情。《史記·本紀》中有記載就在情理之中了。
墓區三面群山環抱,南有汶水之波,北有鏵山之秀,景色優美。
楚霸王項羽墓位於東平縣舊縣鄉故谷城北,大王山西大王峪內,墓地三面環山,西臨東平湖,有清代宋思仁所刊殘碑一方,上曰:“楚霸□□。一劍亡秦力拔山,重瞳千載孰能攀。風蕉鹿行人憾,漢寢於今草亦斑。……王之墓有二,一在和州之烏江,至和時,見古木蒼欝,廟寰□□,郡民祈福者日踵接焉。余以感王之英雄蓋世,宜於威靈蘇濯也。戊申之春,余來守汶陽,過谷城,見村碑苔蘚,古冢□□。詢諸土人,亦為□王墓。淒風瑟瑟,曾舞而過……”。墓東有李將軍墓及碑。相傳李將軍為項羽手下大將,堅守魯城,後為主殉節,又把李將軍安葬在項羽墓旁。
當地民眾習慣稱項羽墓為“霸王墓”或“霸王墳”,原占地60餘畝,土冢高10餘米,直徑300餘米,冢旁有高大漢柏樹和楊樹等,並有名人憑弔項羽碑記數方。後人習慣把臨近他墓葬的山稱為大王山,山峪稱作大王峪。五六十年代在項羽墓旁取土時,發現古代使用過的灶坑數十個。墓北為蘋果園,當地人們澆灌時漏出一孔穴,水盡流其中,不知大小。每逢節日,當地百姓自發來拜祭項王墓。附近還有鏵山、浪溪河、黃石山、東流泉、於林等名勝。

史料記載

項羽自刎烏江,《史記·項羽本紀》(下簡稱“本紀”)有載: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義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
霸王墓(項羽墓)
項羽自刎以後,漢將爭奪項王屍骸,或有自相殘殺者死數十人。王翳勢強,得項羽頭顱,呂馬童與楊喜呂勝楊武等四將,各得一體,持向漢王前報功。漢王命將五體湊合,果然相符,遂即分封五人,命呂馬童為中水侯,王翳為杜衍侯,楊喜為赤泉侯,楊武為吳防侯,呂勝為涅陽侯。
據《史記》記載,項王戰敗自刎烏江,楚地全都投降了漢王劉邦,只有魯縣不降服,他們不相信項羽已死。漢王率領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魯城,但兵臨城下,“猶聞弦誦之聲”。考慮到他們恪守禮義,為君主守節不惜一死。便取項王頭顱給魯人看,守城李將軍自刎,魯地父老投降。因為當初楚懷王封項羽為魯公,他死後魯國又最後投降,且谷城一帶又是項羽的根據地,所以,按照魯公這一封號的禮儀把項王安葬在谷城附近,即現在位置,並建祠堂以祭祀。漢王親自發喪,慟哭離去。此事也見《本紀》(另《資治通鑑》中與《本紀》所記同):
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後下,故以魯公禮葬項王谷城。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
另外還有兩地稱有霸王墓者,一是安徽省和縣烏江鎮鳳凰山,附近還有虞姬墳,傳說在項王自刎後葬於此,又因是葬了項羽的“分裂之餘”即殘骸和血衣,故稱“衣冠冢”。墓成後有人於此建亭祭祀,人稱“項亭”。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書法家李陽冰篆額曰:“西楚霸王靈祠”。唐會昌元年(841),宰相李德裕撰寫《項王亭賦並序》,南唐文學家徐鉉撰寫《項王亭碑》,南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命名烏江項羽廟為“英惠廟”,歷代屢經修葺擴建。後屢遭兵燹,大部建築物被毀。清同治七年(1868),重塑霸王像,“文化大革命”中,塑像、墓地被毀。1984年重建享殿五間,殿中塑立仿青銅霸王像一尊,高達2.66米。上懸書法家田原手跡“叱吒風雲”橫匾,還有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朱丹、書法家林散之、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朴初等題寫的楹聯等。所見項羽陵墓呈橢圓形,砌以青石。墓上蒼松翠柏,鬱鬱蔥蔥。墓前有明萬曆和州知州譚之風“題西楚霸王之墓”碑。唐宋時有詩人孟郊、杜牧、蘇舜欽、陸游、王安石等也曾於此處憑弔題詩。
一是曲阜五泉莊墓,俗稱“霸王墳”,位於曲阜西周魯國故城東北角之東約100米處,原封土直徑約50─60米,現存封土直徑30多米、斜高20多米。乾隆版《曲阜縣誌》記載:“在魯城東里許,俗稱為霸王冢,”也就是當地傳說的“古城大冢”。乾隆27年孔子六十九代孫孔繼汾編纂的《闕里文獻考》記載:“曲阜城東北有古冢,俗名霸王頭,相傳為項羽首處雲。”當地也有霸王故事的傳說,也有個別名人記詩,如清代顏光猷《贊霸王墳》詩:“四面楚歌霸業移,烏江戰敗有誰知,魯人尚自終臣節,閉戶弦誦拒漢師”。
那么,歷史上的楚霸王項羽墓究竟是哪兒呢?筆者認為我們還是應該依據最早的史料探討真正的項羽墓,而最早的史料就是《本紀》了,即“以魯公禮葬項王谷城”,明確指出項羽是葬於谷城。“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進一步說明項羽葬谷城的可信性。而《史記》作者司馬遷距楚漢戰爭時間較近,也應最詳實。
關於谷城及相關項羽墓的史記
《史記》中的“谷城”,就是後來的谷城,今平陰縣東阿鎮,非是今之東阿縣。《辭海》記:“春秋時齊國谷邑,秦代稱為谷城,也稱小谷,明洪武八年後設東阿縣”。漢時置穀城縣,與東阿並立兩縣,同屬東郡,北齊時省谷城入東阿縣(今舊縣鄉北東阿鎮)。隋開皇16年,由原東阿縣析置陽穀縣,是取原東阿縣界故陽穀亭為名。陽穀亭春秋時期為齊國之陽穀邑,址在今王古店村東(按:應為“陽穀店”,“王古店”是訛稱)。因地處谷山(又稱谷城山、黃山,在今平陰縣東阿鎮駐地北)谷城(今東阿鎮)之間,故稱陽穀,陽穀、谷城非一城也,更異於湖北襄樊市之穀城縣。歷史上由於黃河泛濫改道,東阿縣治也數次挪移,明洪武8年移至谷城。歷史上記載項羽墓在谷城的較多,如三國魏時王象、劉劭等編纂的《皇覽》:
項王冢在東郡谷城東去縣十五里。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八濟水篇:
又北過穀城縣西,濟水側岸有尹卯壘,南去魚山四十餘里,是穀城縣界。故《春秋》之小谷城也……縣有黃山台。黃石公與張子房期處也。……城西北三里,有項王羽之冢,半許毀壞,石碣尚存,題雲項王之墓。《皇覽》雲冢去縣十五里,謬也。今彭城谷陽城西南,又有項羽冢,非也。余按史遷記,魯為楚守,漢王示羽首,魯乃降,遂以魯公禮葬羽於谷城,寧得言彼也。濟水又北徑周首亭西……又北過臨邑縣東,……濟水又北徑平陰城西。
唐初魏王李泰《括地誌》:
項羽墓在濟州東阿縣東二十七里,谷城西三里。述征記項羽墓在谷城西北三里半許,毀壞,有碣石“項王之墓”。
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
項羽墓在蘄縣東七十里,漢高祖葬羽於谷城,今濟北谷城有項羽冢,此又有墓,按《漢紀》,斬羽東城,楚悉定,獨魯不下,乃持羽頭示其父兄云云。《項羽傳》,楊喜等五人,各分其一體,豈此葬其體,谷城葬其頭也。
明末清初顧炎武《日知錄》:
《史記》漢高祖以盧貢禮葬項王谷城,即“濟北谷城”。
清代洪亮吉游谷城謁項羽墓,也有一篇《東阿縣西楚霸王墓記》予以屠維之歲始夏之月,夜抵東阿縣於舍第。及長白謬君尋西楚霸王之墓。維時暑目傾谷,美風滿山。元扃既臻,雙壟兀雲。尋碑讀之,雲有李將軍從王死,實附葬焉。嗟呼,史遷不亂,其名列五代並遺其說,獨使天橫之客揚義魄於車湖,彭越之臣振哀聲於西日,予實恨焉。且夫世之謂大王者,徒以淮陽。舊漢范增本楚生簡賢之名,虞兮一致駿焉。———楚邦遺臣,獨高埋舄之誼,大王之愛士至矣,將軍之報主忠矣。是知之崛起得死士而能,然一人從之,較興王而裂矣,天之知也,人何恨焉。於是索此村酒,敬奠英魂。昭臣主之大綱,破古今之殊說。可知無松濯濯,不偃漢家之大風。是為記。
霸王墓(項羽墓)
上述史書所記谷城、項羽墓,其地理位置與現在相符。《東阿縣誌》亦有:
漢項羽墓 在縣城南,漢高帝既滅楚,魯猶為項羽守,乃將項羽頭示魯兵,乃降。遂以魯公禮葬於谷城。皇覽曰:“穀城縣東十五里有項羽冢”。《水經注》曰:“谷城西北三里有項王之冢在焉。石碣具存”,《皇覽》所云非也。《述征記》雲在谷城西北三里,蓋本之《水經》雲。《漢書》注,宋自以宋叫谷熟縣,為項王葬所,非是。
另外,《資治通鑑》中也有記載。《東阿縣誌》言項王墓“在縣城南”,魯西的“谷城”之稱明清時已不復存在,所以說在“縣城南”。今項羽墓附近的古谷城遺址(按:王古店村東),就是周漢時期的谷城城邑遺址。《縣誌》所指“《皇覽》所云非也”,應是依據晚期的谷城地理位置判斷古時谷城位置,真正“非也”。
谷城,歷史上較為有名,戰國時齊國襄公與其異母妹文姜(原魯桓公之妻)淫亂的醜事就曾發生在這裡,二人曾在這裡遊樂月余,魯莊公32年春,魯莊公發丁夫為管仲在這裡築城,作為他的私邑,稱小谷。魯僖公元年和3年,魯僖公先後兩次會齊侯、宋公、江國人、黃國人在谷城結盟,商議討伐楚國。11年夏,魯僖公和夫人姜氏在這裡會見齊侯。28年春,齊國因為楚國攻取谷城之故,聯合晉國抗楚。此年4月,晉、楚戰於城濮,楚國大敗。晉國軍隊谷城停留數日而還。魯文公17年6月,魯文公與齊侯盟於谷城。七月,魯文公從谷回國。
魯宣公14年冬,公孫歸父會齊侯於谷城。並會見晏桓子,與他談論魯國禮樂。魯成公17年11月,齊國大夫崔杼以谷城反叛。秦始皇帝時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郡,谷城屬濟北郡。漢高祖12年,丞相張良跟從皇帝過濟北,得谷城山下黃石,取而寶祠之。
我們現在仍能看到這個谷城遺址,它位於舊縣鄉王古店村東1000米處,基本呈方形,東西800米,南北900米。其東、南、北三面環山,有東西向的兩條山水溝在遺址內穿過。土質為山間黃粘土與坡積物混合土,文化層厚在1.5米~4.5米之間。地表暴露物有夾砂瓮罐陶殘片、夾砂陶鬲足和泥質灰陶片、豆盤、紅燒土塊及大量蚌片,並有殘存較大灰坑,為商至漢遺址。這個遺址約是春秋時期的“小谷”。在項羽墓附近,也是一個古代商至漢遺址區,東西80米,南北150米。為山間台形地,文化層厚約6米。地表暴露物有蚌片、夾砂紅褐陶鬲足、泥質灰陶瓮罐口沿等,部分飾繩紋。證明這一帶早期就是人們的生活居住區,同時也證明了歷史上的谷城的真實存在。舊縣鄉項羽墓的存在,並非歷史非言,不過埋葬的只是項羽頭顱。古時若人身首異處,則以頭葬為準,舊如兵神蚩尤冢,蚩尤杯黃帝大敗以後,被押到黃帝軍中夔鼓下殺死,為了預防他變成妖精,黃帝就把蚩尤的身體肢解,分處安葬,以防他在地下造反。所以今天山東鄆城、山東巨鹿縣、河北成安、山西運城都有蚩尤冢。但歷代史記多人為在“在東平壽張縣闞鄉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如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因為這裡埋葬的是他的頭顱,古時人們常於十月祭祀蚩尤。他處為其肩髀等,則沒有祭祀。樓蘭古城還出土有所謂木屍,死者只余頭顱,身軀及下肢用木頭雕成,木棍代替雙臂。這是遠里家鄉之人若客死異鄉,親友只能把人頭帶回家鄉,然後以樹木製成身軀安葬,是以頭為重,代表著人的靈魂。所以說這裡就是項羽的真實墓葬。至於漢高祖劉邦也仰慕項羽是英雄,給他是否配有完身,則不得而知了。
至於安徽和州和曲阜的“霸王墓”、“霸王冢”,與當時項羽自刎烏江、魯城(曲阜)難下有關,已有先人指出其兩墓地為項羽“衣冠冢”,則非為項羽真實墓葬。這是後人為紀念或據傳說故事臆會而空穴來墳,舊縣鄉霸王墓才是正說。另如唐代程咬金,死後葬余陝西,陪葬昭陵,但他的家鄉就有他的墓葬,在臘山村附近,只不過是埋葬他的衣冠罷了,也時其後認為紀念他而修建的。
東平和項羽關係淵源
今舊縣鄉一帶東阿等曾是項羽的根據地之一,因為東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即“東振齊魯,北抵幽燕,西逾趙魏,南距大河”,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群雄爭霸,多占取東平,楚霸王項羽就是把東平即魯西南一帶作為根據地之一,橫掃中原。
項羽名籍,始皇十五年(前232年)出生在今江蘇宿遷市,身高八尺有餘,力大能舉鼎,才氣超過常人,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大將,被封在項地,所以姓項。其祖父項燕,在秦朝為官,其季父是項梁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項羽見秦王,對項梁說:“彼可取而代也”,足見項羽雄心大志。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項梁、項羽叔父二人於會稽起事,隊伍逐漸壯大,圖謀霸業,扶立楚國舊子熊心為懷王。一路北征,進於齊魯。首先攻占亢父(時屬東平無鹽縣地),又和齊將田榮、司馬龍且的軍隊一起去援救東阿(屬東平地),在東阿大敗秦軍,並擊破東阿附近的秦軍。東阿一戰使楚軍力量壯大的起始點,楚軍遂在東原一帶屯兵駐城,作為根據地,兵出四擊,攻擊秦軍。項梁欲聯合齊軍西進,但田榮因齊國故相田角之故不肯發兵,於是項梁派沛公劉邦和項羽另外去攻打城陽,屠戮了這個縣。繼續西進,取濮陽,攻定陶,沿路攻取城邑,直到雍丘,復回頭攻打外黃。
在定陶戰鬥中,即二世皇帝三年(前217年)十月,項梁死,楚懷王任命愛將宋義為上將軍,以項羽為魯公,為次將,發兵援救趙國,其他各路將領都隸屬於宋義,號稱卿子冠軍,項羽稍不得勢。部隊進發抵達安陽,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進。項羽認為趙國情況危急,“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應該立即戰鬥,宋義則認為不如座山觀虎鬥,勝敗屬誰對楚軍都有利,並蔑語項羽:“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不聽指揮者皆斬,以此威脅項羽。宋義較自私,因齊國無相國,憑楚軍之威派其子宋襄去齊國任相,親自送到無鹽,飲酒高會。時天寒大雨,士卒凍飢。項羽曰:“我們合力攻秦,他卻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秦取趙國,勢會更強。定陶暫敗,懷王坐不安席,集全軍於宋義一人,‘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十一月某日清晨,項羽突進軍帳,斬其首,對外則言宋義合齊反楚,懷王暗令我誅之。諸將皆慴服,莫敢枝梧,都言開始是項家立楚,今又平亂,遂擁護項羽為代理上將軍。於是項羽擁權,派人去追趕宋義的兒子,追至無鹽,把他殺了。楚懷王無奈,讓項羽作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都歸屬項羽。
項羽誅殺了卿子冠軍,威震楚國,統率諸軍,名揚諸侯。項羽激勵楚軍,使“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士,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渡漳河,破釜沉舟,大敗秦軍。項羽居諸侯之首,召見諸侯將領,他們入軍門時都跪著用膝蓋向前走,沒有誰敢抬頭仰視。自此,項羽真正成了諸侯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隸屬於他。
後來項羽攻下秦朝鹹陽都稱,廢懷王自己稱王,分封天下,立諸將為侯王。後來項羽又憑藉東原之地,平叛齊亂,收取齊魯全境,進而把山東作為中原地區最大的根據地。劉邦離楚稱漢王后,楚漢相爭,在東原附近也經過數次戰鬥,如公元前205年,項羽引兵“至城陽(今菏澤),進谷城,至濟北田榮”,後又“大破漢軍,漢軍皆走,項隨入谷、泗水,殺漢卒十餘萬人”。但由於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最終敗於劉邦。高祖劉邦五年(前202)年自刎烏江(今安徽和縣),年僅31歲。王翳拿下項王的頭,其他騎兵互相踐踏爭搶項王的軀體,由於相爭而被殺死的有幾十人。最後,郎中騎將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爭得一個肢體。五人到一塊把肢體拼合,正好都對。因此,把項羽的土地分成五塊。
歷代文人騷客及行政官員也多有前來憑弔者,如南北朝時庾有吾、宋王爾梅、明趙邦彥、清顧炎武等,其中明代詩人張方處有《項王墓詩》二首,一為:“百二秦關王氣孤,八千橫掃仗昆吾。山圍鏵領荒墳在,水繞清溪故國無。花草千年迷往事,精靈異代想圖雄。李君節義邱山重,春史無名問老夫”。清代進士德清人俞樾在《項王墓》詩中亦有“已置頭顱生贈客,還留魂魄戰死神”之句。每至清明時節,鄉人亦聚此拜祭。項羽起於民間,三年滅秦,分封王侯,自號“霸王”,勢位雖短,但“近古以來未嘗有也”。他“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故事也歷代流傳,“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千古頌歌,“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愛江山更愛美人的故事被中外文人譜寫成《霸王別姬》千古絕唱。政通人和,文化興盛,在我們以文物帶動旅遊,以旅遊促進經濟,深入挖掘東平古代歷史文化之機,名人文化效應更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資源。
影視形象影視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