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強,現任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區醫療保障管理服務中心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項強
- 國籍:中國
項強,現任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區醫療保障管理服務中心主任。
項強指頭部後項的肌肉筋脈牽引不舒的症狀,出自於《素問·至真要大論》。疾病概述證名。頸項部肌肉筋脈牽強僵硬。出《素問·至真要大論》。亦稱頸項強急。因風寒濕邪侵襲太陽經脈,或感受暑溫,或津血耗損、筋脈失養所致。見於傷寒、暑溫...
項強 項強,現任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區醫療保障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工作分工 負責信訪、平安維穩、勞動關係、勞動監察、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掃黑除惡等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分管勞動關係科、勞動保障管理服務中心、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
項強穴,經外奇穴名,出自《經外奇穴彙編》。別名叉氣、外勞宮、落枕、落零五。位於手背第2、3掌骨小頭後方之凹陷處取穴,左右共2穴。布有橈神經淺支和尺神經手背支分支、尺神經的分支。主治落枕,小兒斜視,項強,手指麻木疼痛,手背外側傷腫痛。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脹感,艾柱灸1-3壯,或溫灸3-5分鐘。
項強,1979年出生於浙江溫州。2005年考入雲南藝術學院油畫專業,2008年畢業獲美術學碩士。相關展覽 2006年水彩《滇池》入選浙江省群星美術畫展(嘉興市民眾藝術館)2008年油畫作《中甸印象.日落》入選中國東協青年藝術創作大展優秀作品獎(廣西民族博物館)2008年油畫系列組畫《今日居住》雲南藝術學院研究生作品展(雲南...
頸項強痛 證名。頸項肌肉筋脈牽強引痛之證。見《證治準繩·雜病》。《雜病源流犀燭·頸項病源流》:“頸項強痛,肝、腎、膀胱病也。三經感受風寒濕邪,則項強。見熱勝,宜加味小柴胡湯;濕勝,宜加味逍遙散;肝血虛,肝火旺,亦筋燥強急,宜首烏湯。而其所屬諸病,有項下卒腫堅硬者,由於肝腎之...
《秋闈落第後病疽,項強頭痛,詩以遣愁》是清末詩人劉鹹滎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髮際陰凝氣不春,秋風落拓病罹身。也知得失皆由命,轉欲癰疽覓主人。作者簡介 劉鹹滎(1858-1949),字豫波,別號豫叟,四川雙流縣人。清光緒拔貢,終身從事文教工作。先後任教於成都尊經書院、遊學預備學堂、通省師範學堂...
賽特(上海)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於2016年01月29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項強,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服裝服飾、箱包、珠寶首飾、工藝品(象牙及其製品除外)、日用品、百貨、家具、玩具、辦公用品、化工產品及原料(除危險化學品、監控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易製毒化學品)、儀器儀表、機械設備、電子產品、化妝品、節能...
腦戶[定位]後髮際正中直上2.5寸。[解剖]在枕外粗隆上緣,左右枕骨肌之間;有左右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大神經分支。[主治]頭暈、項強、失音、癲癇。[操作]平刺0.5~0.8寸。[附註]督脈與足太陽經交會穴 簡介 Nǎo hù(DU17)〖取穴方法〗腦戶穴位於人體的頭部,後髮際正中直上2.5寸,風府穴上1.5...
香葛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世醫得效方》卷一。具有祛風散寒,理氣化痰之功效。主治四時感冒不正之氣,頭痛身疼,項強寒熱,嘔惡痰嗽,腹痛泄瀉,或風寒濕瘴。組成 紫蘇(去根)、白芍藥、香附子(炒,去毛)、川升麻、白乾葛、薄陳皮各一兩(30g),白芷、大川芎各半兩(15g),蒼朮(米泔浸,切,炒黃色)一...
《四總穴歌》是我國古代針灸醫師臨床經驗的結晶,並早已在民間廣為流傳。它出自明朝朱權著的《乾坤生意》 訣曰:“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意思是:胃腸不好,可按摩足三里穴;腰酸背痛,可按摩委中穴;頭痛、項強可按摩列缺穴;面部、口部有病,可按摩合谷穴。文獻記載 古版: ...
在病機十九條中論述肢體扭曲、四肢強直、角弓反張症狀者,有“諸痙項強,皆屬於濕”,“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與本條“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涉及的病因有濕、風、熱三種。濕為陰邪,熱為陽邪,風為百病之長,三者的屬性不同而引發的症狀相同,因此本節原文中水液渾濁的現象,是反映熱邪致病...
八關,經外奇穴名,出自《經穴匯解》。別名八邪、八關大刺。在手指背側,微握拳,第一至第五之間的縫紋端,或張手,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中點處,左右倆手共8個穴位。主治手指關節疾病,手指麻木,疼痛,怕冷發涼,毒蛇咬傷,手臂紅腫,末梢神經炎,頭風,頭痛,目痛,項強,落枕,牙痛,咽痛。斜刺針尖向上,0...
曲鬢(足少陽膽經穴)主治:偏頭痛,頷、頰腫,牙關緊閉,嘔吐,齒痛,目赤腫痛,項強不得顧,目外眥痛,耳鳴。率谷(足少陽膽經穴)主治:偏頭痛,眩暈,嘔吐,小兒驚風,目痛。天沖(足少陽膽經穴)主治:頭痛,齒齦腫痛,癲癇,驚恐,癭氣,頸項強痛。浮白(足少陽膽經穴)主治:頭痛,頸項強痛,耳鳴,耳聾...
青膏是一味藥物,主治傷寒頭痛項強,四肢煩痛。用法用量 每服棗核大3枚,溫酒送下,1日3次。取汗,不知,稍增。可服可摩。如初得傷寒1日,苦頭痛背強,宜摩之佳。名稱 青膏 藥物組成 當歸3兩,芎藭3兩,蜀椒3兩,白芷3兩,吳茱萸3兩,附子3兩,烏頭3兩,莽草3兩。處方來源 《千金》卷九。方劑主治 ...
腦癆又名腦痙。腦癆是由於癆蟲侵襲於腦,損傷腦神所引起的。腦癆基本徵候特徵為發熱,盜汗,頭痛,嘔吐,項強,昏睡,抽搐為主要表現的癆病類疾病。病因 本病因癆蟲侵襲於腦,損傷腦神所致。治療 1、痰火閉竅證:發熱,口渴不欲飲,嘔吐如噴,神識朦朧,躁擾不安,嗜睡,甚至神昏,喉間痰鳴,舌紅,苔黃膩,脈弦...
傷風之證:頭疼項強,肢節煩疼,或目痛。肌熱、乾嘔、鼻塞、手足溫、自汗出、惡風,其脈陽浮而緩、陰浮而弱,此風邪在表。以上傷風之證,皆宜桂枝湯(第二)以解肌。傷風汗出、怕風,而加項強痛者,桂枝葛根湯(第三);傷風反無汗者,雖已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而無里證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服...
支正穴是手太陽經上常用的腧穴之一,位於前臂背面尺側,陽穀穴與小海穴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5寸,在尺骨背面,尺側腕伸肌的尺側緣;布有骨間背側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分支。主治頭痛,項強,肘臂酸痛;熱病;癲狂;疣症。操作方法為直刺或斜刺0.5~0.8寸。名稱釋義 (1)支正。支,樹之分支也。正...
小兒暑溫是感受暑溫邪毒引起的時行疾病。臨床以高熱、煩渴、頭痛、昏迷為主症,發病急驟,變化迅速,易出現內閉外脫、呼吸障礙等危象,重症病例往往留有後遺症,導致終生殘疾。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本病尚有“暑風”、“暑痙”、“暑厥”之名,“暑風”者手足搐搦而動;“暑痙”以項強或角弓反張為名;“暑厥...
荊防安胎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胎產心法》卷上。具有祛風安胎之功效。主治孕婦破傷失血,或吐衄血,忽患口噤、項強、背直之類中風證者。組成 人參、當歸(酒洗)、白朮(土炒)各三錢(9g),生地、天麻各二錢(6g),麥冬(去心)一錢(3g),條芩八分(2.4g),荊芥、防風各三分(0.9g),陳皮、甘草各四分...
京骨,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陽膀胱經,原穴。在足外側,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布有足背外側皮神經,深層為足底外側神經,並有足底外側動、靜脈。主治頭痛,項強,癲癇,腰腿痛,踝關節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名稱釋義 (1)京骨。京,古指人工築起的高丘或...
荊防安胎散是一種藥名,主治孕婦破傷失血,或吐衄血,忽患口噤、項強、背直之類中風證者。處方出自《胎產心法》卷上。荊防安胎散 【藥物組成】人參3錢,當歸(酒洗)3錢,白朮(土炒)3錢,生地2錢,天麻2錢,麥冬1錢(去心),條芩8分,荊芥3分,防風3分,陳皮4分,甘草4分。【用法用量】水煎服。
三加生化湯是中藥劑,主治產後汗多,項強口噤,牙緊筋搐,類傷寒證者。方名 三加生化湯 組成 川芎6分,當歸3錢,黃耆1錢,麻黃根1錢,天麻1錢,杏仁1錢,人參2錢,荊芥4分,甘草4分,防風3分,棗3枚。用法用量 水煎服。加減 如脈脫,加入參2-3錢,附子4-5分。用藥禁忌 忌食姜、蔥、煎炒、生冷。
肩中俞,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太陽小腸經。在背部,在第7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布有第一、二胸神經後支內側皮支及副神經,深層為肩胛背神經及頸橫動、靜脈。主治咳嗽,氣喘,唾血,項強,肩背疼痛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名稱釋義 肩,穴所在部位為肩胛部也...
《傷寒論》說:“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概括:凡出現發熱,惡寒,頭痛,項強,脈浮等脈證,就叫太陽病。太陽病分為經證和腑證二類。經證為邪在肌表的病變;...
因風寒等外邪侵襲太陽,營衛不和,或經腑氣機不利所致。臨床以發熱、惡寒,或微惡風寒,頭項強痛,脈浮等初起徵象為特徵的傷寒病。解讀 太陽病是太陽所主膚表與經絡感受外邪,正邪交爭於體表,營衛功能失調而發生的疾病。《尚論篇》卷一:“太陽病之總脈總證,統中風傷寒為言也。太陽,膀胱經,乃六經之首,...
調脈葛根湯 調脈葛根湯,治療陽明表邪項強之症的藥品。調脈葛根湯 【組成】葛根、前胡、防風、甘草。【來源】《傷寒大白》卷一。【主治】陽明表邪項強之症。【加減】若太陽見症,加羌活;少陽見症,加柴胡;里有積熱,唇焦口渴加知母、石膏。
人參益氣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衛生寶鑑》卷二十四。具有補氣,益水,清熱之功效。主治①《衛生寶鑑》:過汗亡陽變證。②《古今醫統大全》:虛而瘛搐。症見語言不出,四肢不能收持,項強瘓瘋,目左視而白睛多,唇肌蠕動,飲食減少,形體贏瘦方。臨床上常用於治兩手指麻木,四肢睏倦,怠惰嗜臥,乃熱傷元氣也...
加味羚羊角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胎產秘書》卷上。主治妊娠子癇。症見口噤項強,手足攣搐、言語蹇澀,痰涎壅盛,不省人事。組成 羚羊角、當歸、防風、獨活、茯苓、棗仁、五加皮各一錢,米仁五分,杏仁八分,甘草、木香各三分,蔥白五寸,生薑五片。用法用量 水煎服。主治 妊娠子癇。口噤項強,手足攣搐、...
外經——頭、項痛,頭、項強痛,眼痛多淚,鼻塞,流涕,鼻血,痔瘡,經脈所過的背、腰、骶、大腿後側、膕窩、腓腸肌等處疼痛,足小趾不能運用,瘧疾。內臟——癲狂,小便淋瀝、短赤,尿失禁。本經主治病證 臟腑、頭部、筋病。穴位簡介 1、睛明 Jing ming 【定位】在面部,目內眥角上方凹陷處。【作用】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