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橋背景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唐山灤縣榛子鎮一帶被
公孫瓚占據,公孫瓚十分好戰,與上司
劉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漸激化,發展到互相攻打,後公孫瓚殺死劉虞,占據遼東,後公孫瓚又為
袁紹所滅。公元207年,
曹操北征
烏桓,消滅了袁氏集團和烏桓
塌頓的統治,徹底解決三郡烏桓入塞為害問題,使本地成為三國時代較早安定下來的地方,也成了曹氏集團後來征戰的後方補給基地。曹魏建立後,與東吳交戰數次,消耗了較大國力,公元226年
曹丕死,魏明帝曹睿繼位。公元228年
諸葛亮便開始緊鑼密鼓的實施他的北伐計畫,曹魏又陷入被動的戰爭漩渦之中,巨大的戰爭開支促使曹魏不予餘力的發展農業,以支撐巨大的戰爭開支。與他的父親曹丕相比,魏明帝曹睿更加注重農業生產,每年二月五日,明帝都會照例到屬於他名下的籍田中從事象徵性的耕作勞動。魏明太和五年(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率蜀軍進犯天水一帶。而北方從上一年開始,已經十個月沒有雨,明帝率朝臣舉行盛大的祭祀求雨儀式,也是在這一年,北方
鮮卑附義王軻比能率族人及丁零大人兒禪到
幽州貢獻名馬,又重設護
匈奴中郎將,北方成為支撐曹魏對抗西蜀的重要基地。就在這一年,響水橋,時稱臨水橋始建於管河流域的承流河上。足見曹魏集團對這個大後方的重視和需要。
歷史傳承
臨水橋建成到明萬曆大規模重修,期間經歷一千多年歷史,這一段時間發生了什麼已無從考證,但至少知道,明代的張榮先曾對臨水橋的源流始末有較為詳盡的記載。張元慶始建於魏明太和五年的記載,也應該來自張榮先的記載。
魏晉以後北方又進入戰亂時期,各政權割據更替。直到
明太祖朱元璋經八次北伐,統一北方,
灤州從新穩定下來,明成祖朱棣遷都以後,響水橋所在的榛子鎮,成為
畿輔重地,薊遼之咽喉,起著連線京城與
遼東的關鍵作用,京榆驛路在榛子鎮設鋪,如此要衝之地,修橋就顯得十分必要。
明萬曆14年,張元慶到任灤州,這時已歷千餘年前的臨水橋早已破敗,主體基本沒有了,只有很少的遺蹟存留。張元慶到任後,命當地人郭文顯負責管理修橋一事,本鎮的庠生韓應箕等人都捐了款,後又有兵部使者葉夢熊,部院使者馬翰如,程宗伊,
知府孫維成,推府沈之全等也都捐了錢。幾個月後大橋修完,並正式改名為承流橋,同時在橋南建了關帝廟,除了可以四季祭祀,也可以供來往的人休息。知州張元慶為這次修橋專門做了一篇《承流橋記》,並被記入了嘉慶十五年編纂的《
灤州志》卷八《藝文志》中。
明朝滅亡後,清軍入主中原,響水橋所在位置不但仍為畿輔重地,還是清帝回家祭祖的御路,作用更加突出,康熙五十一年響水橋有過一次修復,到了嘉慶年間,主體部分已破壞嚴重。
嘉慶七年十月,知州莫謩做《倡修承流河橋引》,呼籲大家集資修橋,鎮人朱寶樹、王廷勛、郭天印積極回響,奔走鄉里,籌備募集建橋費用。江桂森從北京請來工匠,嘉慶八年(1803年)正月動工,七月完工。知州莫謩於嘉慶九年再做《重修承流河橋記》,並載入史冊。
橋重建完成時是木欄桿,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開始,鄉民捐資改雕石欄桿,並增修水簸箕。自此古橋再無大的系統修復記錄。
整體結構
響水橋成南北走向,橫跨在龍灣河上(古稱承流河),南北長15.6米,東西寬約5.7米,高約6米。橋面鋪築矩形條石,橋面淨寬4.8米。橋面兩側原設木欄桿,光緒二十八年改雕石欄桿,兩側各有石欄柱8根,高1.5米,平頂均為28厘米見方,各雕有不同形態的荷花圖案,有的含苞未放,有的蓮瓣盛開,冷硬的石料顯出婀娜的神采,確屬不凡。石欄柱間距2.13米,以兩根石雕扶手相連。
全橋由三個石拱構成。中拱高4.9米,淨跨3.7米;兩個側拱各高4.65米,淨跨2.7米。整個橋體所用石料均為精琢長方體巨石砌成。最大的重量可達一噸,巨石向外的一面鑿刻平整,並刻有斜向密集平行紋。石與石之間刻有結構凹槽,類似
榫卯結構,使構築更加穩定,古人用糯米熬粥攪拌石灰成漿,灌注粘結石塊,石與石與之間縫隙結合緊密,渾然一體,極為牢固。西側中拱頂端是
浮雕鎮河
神像,依稀尚存;東側中拱的頂端原是一幅立體透雕的龍首,雙目炯炯,雙角崢嶸,龍鬚兩縷,龍口含珠,一幅威嚴慈和之像,是北方難得的雕刻精品,可惜“文化大革命”中被毀。拱下為
橋墩,以矩石層迭砌成,橋墩西側迎水面呈三角形,起到分水作用,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上游水流阻力,面向下游俗稱“水簸箕”,是流水產生轟響的所在。水簸箕共設計成五層階梯,每層之間落差40厘米,第一層縱寬4米,第二層4米、第三層2米,第四層3米,第五層淹沒於水下。流水從近兩米的高度,連落五步台階,發出的響聲相互疊加,聲傳十里,故附近的鄉民形象的稱其為響水橋。
橋體兩側各有八字翼牆,長13米、高5.4米,各
鑲嵌一石雕神龜頭像,以鎮河水,同時起到“標識安全線”的作用,可惜文革中也遭到破壞,現只剩下一小段脖子根,但仍鱗片清晰,足以窺見當日雕刻之精美。順河還砌有護岸,向兩側延伸數十米。現已被壓在橋兩側的商戶建築之下。統觀全橋,造型勻稱,牢固堅實。二百多年中,古橋經歷過1948年冬人民解放軍
炮車從橋上隆隆駛過;1953年
抗美援朝凱旋的志願軍
坦克鐵流威武穿過;又經過1935年、1937年1976三次破壞性
地震,響水橋仍屹立不倒。這充分顯示了古人高超的建築才華。
始建年代考
光緒二十四年《灤州志》記載“承流橋在榛子鎮東北魏時建明萬曆重修······”古代文章沒有標點,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按地理方位,響水橋正好在榛子鎮城的東北方向,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承流橋,在榛子鎮東北,魏時建,明萬曆重修······”或者是“承流橋,在榛子鎮東,北魏時建,明萬曆重修······”兩種解釋都可以通,以後的史學家都偏重了後者,包括民國25年《
灤縣誌》,在承流橋的記載上按後者加注了標點,此後始建於
北魏成了鐵案,包括以後灤縣的很多史學方面專家,在介紹響水橋的文章里,都採用北魏始建的說法。而在更早的嘉慶十八年版《灤州志》里,有一篇明代知州張元慶的《承流橋記》,裡邊清楚地記載了承流橋的始建年代,原文如下“鎮城東北偏山、桃谷、龍灣之水如萬馬自天而下,澎流飛泒,皆匯於臨水橋,橋創自魏明太和五年,迄今千有餘······”。
歷史上北方政權中,稱作魏的朝代有兩個,一個是
三國時期,曹丕建立的魏,另一個是
拓跋珪創建的北魏,巧合的是,兩個魏都有太和這個年號,一個是曹操的孫子,曹丕的兒子曹睿,另一個是北魏的拓跋宏。他們都曾使用了太和這個年號,這也是始建年代容易搞錯的根本原因,那到底是哪個時代修建了響水橋呢?這個就要看這兩個皇帝的
諡號了。曹睿諡號正好是明帝,與記載中的
魏明太和五年完全吻合,拓跋弘諡號文帝,而且所處的朝代是北魏而不是魏,這樣問題清楚了,魏明太和五年肯定指的是魏明帝曹睿的太和五年,不可能指向北魏文帝太和五年。
魏明太和五年是公元231年,北魏文帝太和五年是公元481年,兩者相距整整250年。也就是說,響水橋的始建年代要比傳統認識早250年。距今已經一千八百多年歷史,比著名的
趙州橋還要早三百八十多年。
歷史作用
響水橋真正輝煌是在明清兩代,明代滅掉元以後,國土向東北有了巨大延伸,寧遠、
錦州乃至藩屬
朝鮮都在大明的統治勢力之下,而正北方確先屬
北元,後屬
瓦剌、
韃靼;從
渤海灣到
遷安長城一段狹窄區域成為連線
山海關以外國土的咽喉地帶。榛子鎮正好處在這一咽喉要道之中,關內外所有商旅
貨值,軍事調動,物資運輸都要從此橋上路過,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明代張元慶的《承流橋記》里記述“灤州西與薊鎮接壤,州西北有榛子鎮城在焉,尤薊遼咽喉······”《重修榛子鎮舊署記》里這樣描述“
北平之西一百一十里至榛子鎮堡,系薊遼孔道·····”“留梨徑路之旅,騊駼駿騎,動於千萬嗷記,勢需出沒於市街······”莫謩的《重修承流河橋記》“榛鎮為灤西衝要之區······。
崇禎二年冬十月戊寅,清兵以數萬騎入大安口。十一月壬午朔,督師
袁崇煥自寧遠進山海關,急趨榛子嶺調援。十一月六日袁崇煥進
永平府,大約十一月八日到達鎮子鎮,就在榛子鎮駐紮期間,崇禎皇帝的
聖旨傳到,命袁崇煥全權調度指揮各鎮援兵。袁崇煥在所經過的薊州、撫寧、
永平、遷安、
豐潤、
玉田各城,都分兵留守。自己則帶兵直接到京城護衛,不久,
遵化、
三屯營失守,清兵直逼京城,袁崇煥浴血奮戰,擊退清軍,可他卻以放清軍入關,通敵叛國之罪下獄。崇禎三年正月甲申大清兵入永平,生員韓原洞,東勝衛人,在大兵破榛子鎮時戰敗,不屈,死。”崇禎十七年五月
攝政王入京師。秋九月清世祖
福臨入關,大明滅亡。明代兩次清兵入侵,都提到了榛子鎮,可見響水橋所在的榛子鎮地理位置之重要。
清軍入關後,響水橋除了以上重要作用外,又有了新的增加,因清王朝發源於關外,
努爾哈赤和
皇太極都葬在關外,所以榛子鎮的響水橋又成了歷代皇帝回家必走的御路,所以滿清時期地方官員對響水橋非常重視,分別在康熙三十九年,嘉慶八年,光緒二十八年多次對響水橋進行規模不等的修繕。
橋名考
始建稱為臨水橋,這個在張元慶的《承流橋記》里有明確記載,承流橋的叫法始於明萬曆年間的那次重修,那次重修具體在那一年沒有記載,但從張元慶赴任的時間可做一個大概推斷,根據《灤州志》職官表所記,張元慶是萬曆十四年到任灤州,離開沒有具體時間,不過他的繼任是萬曆十九年到任,從而可以大致推斷,明朝第一次重修應該在萬曆十四年至十九年之間,(公元1586年-1591年)承流橋的叫法即源於此時,清代莫謩在《重修承流河橋記》里對橋名含義
解釋為“恐東萬里同天,承上德意,宣布中外,綿綿流行,千萬年如一日也。”此後一直到民國時期,官方一直沿用解釋承流橋這個名字。可老百姓不吃這一套,仍稱其為響水橋成,響水橋是當地人對這座古橋唯一的稱呼,問他們承流橋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但響水橋人盡皆知。
響水橋一般認為是民間俗稱,名字來自橋下水簸箕震耳欲聾的流水聲。細考方誌,其時響水橋的叫法並不是只流傳於民間,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灤縣誌》里有響水橋的記載,“響水橋,在榛子鎮北門外,
道光年間建。”只是簡單一段文字記載,沒有更為詳細的
信息,向上查光緒24年《灤州志》,榛子鎮及周邊各橋都有記載,包括西門外的永寧橋,前小寨橋,北小寨的牤牛橋,但沒有查到響水橋的任何記載,而且歷史上的榛子鎮城只有東西兩門,並無南門和北門。此事非常之蹊蹺,民國版《灤縣誌》記載內容,需要進一步
考證。
不管怎么說,所有的榛子鎮人都認同古書上記載的承流橋就是響水橋,約定俗成,事實已經無法更改。
攏牛橋的叫法在小範圍內有流傳,這個則純屬誤傳,現存三個版本的縣誌里都記載有“牻牛橋”一說,地址在距響水橋3公里之外的
北小寨村北,就是現在人們說的牤牛橋。牤牛與響水橋一脈相承,同在一條路的不同路段,牤牛橋規制比響水橋略小,為三孔平板石橋,據傳始建於宋代,清末本村鄉紳袁老萬帶頭
募捐重修,據傳重修前是單拱石橋,拱度很高,兩個人分站橋的兩端,相互之間因過高的橋拱遮擋而看不見對方。車馬難以行進,所以改建為平板石橋。橋在農業學大寨時被拆毀修建梅莊水庫,僅留下很窄的一段橋面,勉強可供一輛車通行。
相關傳說
魯班獻石
據老人們口頭傳說,在嘉慶年間修橋時,橋邊有一周家老店,一日店裡來了一位頭髮花白的老者,說要住上一段時間,店主見老者鶴髮童顏,一副
仙風道骨,就留下老者住店,可這老者平日並不出門,而是沒日沒夜的鑿一塊大石頭,就在大橋將近完工時,老人和店主人說要走了,可是沒錢付住店的費用,想用這塊石頭充抵住店錢,店主不知道石頭有什麼用,所以有些不願意,但看老者神貌氣度非凡,也沒有難為老者。便放他走了,沒過幾天,大橋即將合攏,可中間一塊石頭不合適,工匠拿去再鑿,結果不是大,就是小,怎么弄都不合適,最後周家老店的店主發現,所缺的石頭和老頭留下的很相似,於是告訴
工匠,店裡有一塊石頭可以拿來試試,結果工匠將那塊大石頭往裡一放,大小合適,
絲毫不差,眾人驚異,問店主石頭怎么來的,店主便把老頭住店沒錢,拿石頭充抵店錢的事說了出來,眾人稱奇,紛紛傳言,老者乃是
祖師爺魯班降臨,專為大橋填石而來。眾人感嘆之餘,為老者付了店錢,另外還有多於
饋贈。
乾隆題聯
響水橋正好處在清朝皇帝回東北祭祖的御路上,所以響水橋留下很多和帝王有關的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
乾隆爺和劉羅鍋的故事。據傳乾隆皇帝攜重臣
劉墉等去盛京祭祖,路過榛子鎮。當轎至鎮西三里之遙的爛石山時,皇帝見遍地黧黑嶙峋的怪石零落散布滿山坡,即令停轎問左右此山何名,答曰爛石山。皇帝脫口吟出——“爛石山、山上石、稀爛棒硬”;遂即要劉墉對仗下句,劉當時未答出,起轎東行,至響水橋畔聽見水聲,問後得知此橋為響水橋。劉隨即對上下句——“響水橋、橋下水、翻滾冰涼”,君臣大笑,
膾炙人口的佳句流傳至今。
相關的對聯還有“白草窪里綠草生,野雞坨上家雞鳴”,白草窪在響水橋西20里,野雞坨在響水橋東40里。都在清朝皇帝回家祭祖的御路上。
金牛護橋
相傳清朝灤州一帶多次發生地震,但響水橋紋絲未動。 《灤縣誌》載:“大震之前,連日陰雨,
山洪爆發,大水沖走大樹,捲走房屋,急流中大木翻騰,將橋孔堵塞,水中無數大龜,沉浮於波濤之間,大者如車輪狀。官府急招善泅者二十餘人,下到橋孔割斷大木,大水方順流而下”。但接下去的應為傳說了,相傳陰雨之後,突然放晴,當夜發生大地震,地聲隆隆,
閃電通天接地,削山如谷,房屋盡摧,村民嚇得伏在地上,任其抖動,只見黑夜中,大橋劇烈搖晃,突然一道銀光閃過,一條金龍鑽到橋下,提起橋身,四頭金牛在橋墩四角死死頂住,這才保住了大橋。天明,地震漸漸平息,不見了金龍和金牛,古鎮遍地瓦礫,只有大橋安然無恙,從此改名“攏牛橋”。這個傳說或者有誤,攏牛橋在前文已經提過,指的是北小寨村北的牤牛橋,這個傳說是吧把兩座橋弄混淆了。
此外,響水橋邊古物勝跡很多:鎮東門口的“一步三座橋”、
龍王廟牆角巨石浮雕群像“十(石)人一品簫”、關帝廟前“七砂二綿九階梯”的紫紅淺褐相間的巨石台階、“三楊二柏一株椿”的參天大樹和三靈廟裡五人伸臂才能合圍的千年
白果樹。令人非常遺憾的是,除響水橋和他南側東岸的一口古石井外,其餘文物勝跡,由於戰亂和“文革”的破壞已蕩然無存,留下的只有人們的回憶和流傳的故事……
歷代建造者
因明代張榮先對臨水橋的源流始末記載佚失,魏初建時有誰倡導,何人出資已不可考。
明萬曆重修由知州張元慶(明史有傳)
倡導,本鎮郭文顯負責,出資人有本鎮
庠生韓應箕,兵部使者葉夢熊,部院使者馬翰如,程宗伊,
知府孫維成(明史有傳),推府沈之全等。
清嘉慶八年重修,由知府莫謩倡導,本鎮朱寶樹、王廷勛、郭天印號召
鄉紳集資。江桂森從北京請來工匠。
古橋現狀
古橋最後一次大修已經是二百多年前的事,經過多年車壓馬踏,地震洪水,甚至坦克炮車碾壓,古橋已經
岌岌可危,橋面石欄桿大部分損毀,南側橋墩有兩個明顯的
地基沉降坑,橋體巨石錯位開裂,寬處超過15厘米。
沉降部位一塊巨石明顯向外移位,上邊一層乾脆缺失一塊。橋墩內部的填充材料已經被掏出很大的空洞,如果繼續任憑洪水沖刷,古橋很有可能轟然倒塌。2014年7月17日,在鎮政府的協助下,鎮子鎮吧的吧友自發對古橋進行了一次搶救性加固,用水泥封堵了大裂縫,補上缺失部分,並向空洞的橋墩內部
灌注水泥砂漿。使古橋不至於被洪水衝垮,但網友們的修復,只是針對眼前威脅古橋安危的
隱患進行有限的排除,
文物修復是個專業複雜的工程,不是一般非專業人員能夠實現的,所以真正的修復還是需要文物保護部門和當地政府協同完成。可古橋危象已現,網友在積極搶救,媒體報紙也幫助呼籲,就是不見有關部門的動靜,古鎮人民非常擔心,難道就這樣眼睜睜看著古橋毀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嗎?響水橋是榛子鎮唯一存留的古代建築,是我們祖先勤勞和智慧的結晶,是榛子鎮的
地標建築,是古鎮人民古老文化傳承的
載體,正如清代知州莫謩所言“昔人之創此橋也,竭慮盡謀,初不願有今日,而未始不計今日也,是其不敢薄待今之人也,今日之重有建也,倍思加慮,不敢專美於昔人,而難保不有昔人之今日也,是猶不敢薄待今後之人也,後之視今,尤今之視昔,不令昔人尤蒙美聲焉,於是乎書。
古人尚不敢負先人,亦不負後人,
殫精竭慮,精心修造,如今古橋傳至我輩,眼看
岌岌可危,可至今沒有一個可行的搶救方案,巍巍古橋,自嘉慶重修以來,歷經六帝三朝,傳承二百多年,當真要毀在我們手裡,讓我們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兒孫嗎?
附
1;《承流橋記》明 萬曆張元慶
灤州西與薊鎮接壤,州西北有榛子鎮城在焉,尤薊遼咽喉重地也,鎮城東北偏山,桃谷、龍灣之水如萬馬自天而下,澎流飛泒,皆匯於臨水橋,橋創自魏明太和五年,迄今千有餘禩,傾坦湮沒,僅有跡焉。余承乏是邦,命鎮人郭文顯董其事,庠生韓應箕向義募捐,資負有兵備使者葉夢熊,部院使者馬翰如、程宗伊,知府孫維成,推府沈之全,皆捐厚俸助功,遂不數月而告成,改名曰承流橋,復建關帝廟於橋南,春秋祀焉,以奠厥流。且俾行人得止棲焉。拷諸前記,稱張榮先所做其源流始末,稱說纂詳,今不多贅雲。
2;《倡修承流河橋引》清 莫謩
河流非甚深廣也,然當左輔衝要之區,西連豐邑,東接榆關。其星軺往來,郵傳梭織,以至牽牛服賈。秉耒擔登,熙熙攘攘於荒山野草間者,伙矣。承流橋創自前明,多歷年所。至康熙壬辰,膠賢雖已復修,經潦水狂瀾之摩盪,與夫車轍馬跡之摧軋,今又將近百年矣。其磋砑傾缺,日就頹圯,勢將並其基而壞之。倘漠視而不修,豈獨有士者之過,仁人君子所宜目擊而心切也。不有作者,其誰與興?然而計圖久遠,功程浩大,非獨力所能支,豈一肩之克荷?況為千萬人待濟之途?欲計日以奏功,須千駑之齊發。他山之助,烏可已乎?所賴集千腋之裘,負先驅之石,一念之善已成七級浮屠,兼金之施足壯九逵行色。庶幾護斯道之津梁為中流砥柱,則見善有攸歸,將與貞珉永垂不朽。
地圖信息
地址:唐山市灤州市惠澤園22號樓1門702灤州古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