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英國人、俄國人和歐洲人堅持要求建立通商關係。普魯士商人奧佩特於1866年兩次叩敲韓國大門,要求進行貿易,但是遭到拒絕。同年,美國 “謝爾曼將軍號”衝進韓國水域,目的是要迫使韓國政府同意通商。這艘船滿載著歐洲商品駛入大同江,一直駛抵平壤。在那裡,他們在同韓國軍民打交道時不體面地動用武力。被激怒的韓國軍民對這艘船發起進攻,放火燒了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國近代史
- 主要事件:辛未洋擾、壬午兵變等
- 地區:韓國
- 時間:19世紀末
介紹
主要事件
辛未洋擾
壬午兵變
甲申政變
甲午農民戰爭
光武改革
春生門事件
三一運動
運動
歷史
朝鮮時代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為了抵銷在高麗時間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用儒教代替了佛教。
朝鮮統治者以老成持重的中庸政治制度治理國家,利用科舉制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這一時期,科舉考試成為社會運動狀態和文化活動的重要因素。當時社會高度重視研究學問,而鄙視工商業。
朝鮮在第四代國王世宗統治時期(1418-1450),國家的文化與藝術空前繁榮。在世宗大王的倡導下,王室學術機構的學者創造了韓語字母“訓民正音”。
世宗大王非常重視天文學。日晷、水漏、天文圖和天球儀等都是在他的鼓勵下創製出來的。後來他將王位傳給兒子文宗(1450--1452在位)。文宗於1452年駕崩,年僅11歲的太子接替了王位,是為端宗。
1455年,端宗的叔叔首陽大君篡奪了年青國王的王位,成為世祖國王(1455-1468年)。他通過崇尚儒教來提高他的統治地位。此後,儒教便支配了韓國人的生活方式。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王國,準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李舜臣將軍(1545-1598)——一位在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
在陸上,自願參戰的農民和僧侶軍隊也奮勇殺敵。1598年,隨著日本軍閥豐臣秀吉死亡,日本軍隊開始撤退,戰爭終於結束。但這場戰爭卻給朝鮮和中國明朝留下了災難性後果。在戰爭中,朝鮮大量的工匠,包括陶瓷工匠被劫往日本。
17世紀初,韓國的“實學”運動在思想開明的士大夫中開始盛興起來。他們想借“實學”來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
他們極力建議改良工、農業,主張大刀闊斧地對土地分配製度進行改革。但不幸的是,保守的貴族統治者尚無適應這種巨大變革的準備。
朝鮮王朝後期,政府內部和上層社會中不斷產生傾軋。為了糾正這種不良的政治局面,朝鮮國王英祖(1724-1776在位)採取了不偏不倚的策略,成功地鞏固了王權,並取得了政治上的穩定。
正祖(1776-1800在位)繼位後繼續實行中庸政策,建立了王家藏書樓,收藏王家檔案、實錄。他還推動了其他一系列政治與文化改革。這一時期,是“實學”運動蓬勃發展時期,一些傑出的學者撰寫了大量有關工、農業改革的文章,但政府並沒有採納他們的建議。
獨立運動
19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與西方建立外交與貿易關係。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1910年,日本強占了韓國,開始對韓國實行殖民統治。
日本的殖民統治激發了韓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日本人甚至禁止韓國人在學校使用韓語授課的同化政策激怒了韓國知識分子。1919年的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為此犧牲了生命。
儘管“三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在中國上海成立了韓國臨時政府,並在滿州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鬥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國家假日。
在1945年日本在二戰中戰敗以前,韓國人民在日本的殖民統治下一直過著悲慘的生活。在殖民統治期間,日本統治者對韓國和其人民實施經濟掠奪。當日本靠從韓國掠奪的財富暴富起來時,韓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卻日趨惡化。
韓國的誕生
-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緯38度線(三八線)為界,分別由蘇聯紅軍和美國陸軍接收。三八線以南成立了美國軍政廳,以北則由蘇聯軍事政府統治。因此,1947年秋,美國在聯合國提出朝鮮半島問題,聯合國通過一項決議,要求朝鮮半島舉行自由大選,選出政府後,占領軍撤軍。1948年,選舉僅在南部舉行。在選舉結果的基礎上,8月15日,大韓民國宣布成立。北部反應迅速。9月9日,在蘇聯的支持下,金日成宣布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1950年6月,在蘇聯的支持下,金日成部隊發動了針對大韓民國政府的韓戰,朝鮮人民軍剛開始一路勝利,將南韓軍壓制到釜山一帶,於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在仁川登入,朝鮮人民軍面臨被攔腰斬斷之勢,被迫撤退,並被美軍一路壓制到鴨綠江一帶。此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協商後介入,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幫助朝鮮向南發動戰爭。經過反覆的拉鋸戰以後,雙方最終決定1953年7月27日以臨時分界線(三八線)為界,“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聯軍”與美國主導下的“聯合國軍”簽定停戰協定,並由聯合國指派永久中立國瑞士及瑞典駐軍於共同警備區域,以監察兩國在邊境的軍事行動。
- 1953年7月27日韓朝雙方在板門店簽訂休戰協定後,雙方不時都有小規模衝突,而雙方的社會、經濟發展亦迥異,至今仍然處於分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