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農業

韓國農業

韓國農業是韓國經濟的基礎產業,由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組成。建國之初,韓國是個典型的農業國家,80%以上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經過李承晚政府的土地改革朴正熙軍政府的經濟振興和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世界貿易自由化浪潮,韓國農業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通過綠色革命,1978年韓國實現了主食大米的自給自足。1996年,韓國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成為繼日本之後率先實現精細化種植農業機械化的亞洲國家。韓國農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化肥農業機械種子等農業相關產業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韓國農業
  • 所屬洲:亞洲
  • 首都:首爾
  • 主要城市:首爾,釜山仁川
  • 國家領袖文在寅
  • 人口數量:5200萬(2017年) 
  • 人口密度:522.23人/平方公里(2017年) 
  • 主要民族:朝鮮族
歷史發展,資源結構,農業用地,農業人口,

歷史發展

舊石器時期朝鮮半島就已經有了狩獵、採集等經濟活動。鹹鏡北道羅津先鋒市屈浦里新石器遺蹟中出土的原始磨糧食用的磨石和多種類型的表明,新石器時期朝鮮半島開始出原始的農業種植。不過,由於生產力低下,農業種植產量很低,狩獵、採集依然是新石器時期主要的生產方式。進入青銅器時代,隨著精緻青銅農具的產生,農業種植生產力得到大幅提高,種植業開始取代狩獵和採集成為生產的中心。農業耕作由鋤頭農耕法發展成為耜農耕法。農產品開始出現剩餘。鐵器時代初期,灌溉的犁農耕法開始出現,生產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全羅南道譚陽的“開仙寺石燈記”和高麗末期“高城三日浦埋香碑”記載,由於高溫多濕的氣候,為了防止雜草和土質下降,朝鮮三國時期的稻作採用的是休閒方法。這一做法一直被延續到統一新羅時期。到了高麗後期,這種休閒制開始被每年耕作的連作制代替。
朝鮮王朝時期,農業已經發展到很先進的水平。包括《農事直說》(1429年)、《衿陽雜錄》(1492年)《四時纂要抄》(1480年)、《農家月令》(1619年)、《農家集成》(1655年)、《穡經》(1676年)和18世紀初的《山林經濟》在內的一批農書先後出版。根據世宗實錄地理志的記載,朝鮮王朝前期的農業早田占有絕對優勢,京畿及各道的水早田面積推定比率為28% 比72%。根據韓國最古老的農書《農事直說》,十五世紀韓國農業種植最廣泛的是黃米小米大豆稻子,其次是麥類和人參等農作物。十六世紀中期,移秧法逐漸成為普遍的水田耕種法。十八世紀,移秧法不僅擴大到天水水田(只能靠雨水澆灌的稻田),而且還被利用在水田和旱田農業上。原來的水稻直播法也得到了很大發展。

資源結構

農業用地

2011年,韓國農業用地面積為169.8萬公頃,占韓國國土面積的17%,其中三分之二的耕地為水田,主要是種植水稻。2011年,韓國稻田面積約為85.4萬公頃,占耕地面積的50.3%。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韓國的耕地面積持續減少,糧食自給率在下降。韓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04公頃,遠低於歐美已開發國家
1949年,韓國頒布了《農地改革法》。政府通過農地改革地主手中購買土地,然後分給每個農民3公頃土地,使“耕者有其田”,並限制每人擁有的土地面積不能超過3公頃。20世紀60年,隨著韓國非農經濟的發展,部分農地被轉為非農用途。韓國政府開始通過拓荒和填海來擴大農田面積。20世紀70年代,全球石油危機和糧食短缺爆發,迫使韓國在1972年出台了《農地保護與利用法》,嚴格限制農地轉為其它用途。1975年,韓國又制定了《農地擴張與發展促進法》。1980年代後期《農漁業村發展特別措施法》的實施,使土地所有權從原來的只能由自主經營的家庭農場所有,轉變為準許公司擁有土地所有權。1994年,韓國整合以往的農地法律法規頒布了新的《農地法》。《農地法》雖然遵循著“耕者有其田”的原則,但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對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限制明顯放鬆。2002年,土地所有權的限制最終被廢除。

農業人口

隨著韓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迅猛發展,農業和農業人口在韓國GDP和總人口的比重也出現迅速下降。1970-2005年間,農業在韓國GDP的比重由25.5%下降到2.9%,每年平均下降6%;農業人口在韓國總人口的比重由49.5%降到7.6%,每年平均下降5.2%。農業人口的下降速度慢於農業在GDP所占比重的下降速度,使得農業人口出現過剩。不過統計數據顯示,農業人口過剩是由於年齡超過40歲的人口不能在新產業找到工作,而轉為從事農業所致。這也使得韓國農業人口平均年齡增高,勞動力結構競爭力下降。
隨著農業人口的老齡化,韓國農戶的家庭結構也惡化。20世紀60年,韓國農戶人數為平均6人。而2005年,這個數字已經減少到了2.7人。家庭成員數目小於兩人的農戶數量正在快速增長。此外,1995-2005年,低於50歲的農場經營者比例從27.9%降到了17.0%,而高於70歲的農場經營者比例從12.7%增加到了24.3%。隨著農戶貿易環境的惡化,韓國農民與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開始拉大。20世紀90年代中期,韓國農戶的收入是城市家庭收入的90%。而2009年,這個數字降到了66.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