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園林

韓國園林

韓國園林藝術的基本思想是要。不少園林看起來一如出自天工,但細細一看,原來是人工營造的結果。在現存的王家園林中,保存最好的是位於慶尚北道慶州的雁鴨池。首爾昌德宮占地405,636平方米,其中園林即占 300,000平方米。昌德宮的園林布局雅致,景色獨一無二,在鬱鬱蔥蔥的林木中雅致如畫的樓台亭閣、蓮池、岩石、石橋、石階、水渠和泉水錯落有致,韓國傳統園林中重要的特色應有盡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國園林
  • 基本思想:園林的布局看起來比自然還要自然
  • 代表:慶尚北道慶州的雁鴨池等
  • 建築風格:質樸含蓄,柔和端莊
  • 特點:建築外觀很美,屋頂坡面緩和
  • 綠化作用:美化環境,淨化空氣等
面積特點,景點介紹,觀後感,變化,生態橋,韓國傳統庭院,園林綠化作用,

面積特點

介紹韓國古典園林,不能不提到朝鮮半島與中國自古以來歷時十餘世紀的交往史。中國與朝鮮半島的往來可以上溯到漢朝以前,唐宋之間尤為頻繁,在中國唐朝時期,韓國全面吸收包括園林在內的盛唐文化。在今天的韓國古典園林中,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唐代園林布局和建築風格的痕跡。韓國古典園林中多有人工開鑿的水池,或自然式或規則式。池中置三島,顯然與中國“一池三山”的造園傳統手法一脈相承。
韓國古典園林中的建築外觀很美,屋頂坡面緩和,屋身平矮,不顯陡峻。屋脊兩端和檐端四周高昂起翹,曲線柔美,加之門窗比例窄長,使屋身又有高起之勢。屋頂出檐很長,檐下產生很深的陰影,使整個建築產生鮮明的立體感。屋頂多為歇山式,鋪以灰黑色筒瓦,暗紅的柱,襯以綠色窗欞,色彩柔和端莊,特別是部分有技巧地使用白色,使得整體效果漸淡漸灰,不顯過度艷麗,而更多質樸含蓄。建築體量較大,但很少有封閉的石牆,因此產生宏闊開放的氣勢。這種建築形式既融合了韓國民族建築風格,又與我國唐代建築有頗多相似之處。在一些細節上,如有力的斗拱、巨大的出檐、彎曲的屋脊、上細下粗的稜柱等,這些中國唐代建築的顯著特徵出現在韓國古建中,表明韓國古代建築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唐代建築的形式和營造技術。

景點介紹

首爾的皇宮--景福宮
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鮮,定都今日的首爾,即韓國歷史上的朝鮮王朝,景福宮是當時的皇宮。四周建有宮牆,東西南北各開宮門,宮內呈前朝後寢,後設花園的布局。據《朝鮮通史》記載,1866年大院君專政,曾重修景福宮,歷時兩年,耗資二千五百萬兩白銀。由此可推測景福宮全盛時期的規模和奢華程度。今天,宮內原有的二百多座建築僅剩十餘。主體建築勤政殿,重檐歇山頂,是朝鮮皇帝坐朝議事和舉行大典的“金鑾殿”。勤政殿四周建有寬敞的圍廊,後面又有三個小殿,再往後是寢宮,現已不存。勤政殿西北方向有一方池,池中砌有三台,最大的台上建有兩層的慶會樓,另外兩個台上栽植樹木。景福宮最後是御花園,園內有方形水池,建一亭名為“香遠”,入夏池內盛開荷花,應取漢文化中“香遠益清”之意吧。和中國北京金碧輝煌的紫禁城相比,景福宮則顯得有些“平民化”,讓人感到樸實親切。
王子的樂園--雁鴨池
據《中國古典建築史》記載:“唐代園林發展曾影響日本和新羅。新羅文武王作苑圃,於苑內作池,疊石為山,以象巫山十二峰,栽植花草,蓄養珍禽奇獸。據考證:慶州東南雁鴨池即為當時苑圃的遺址。”由此清晰可見雁鴨池的淵源。此園建於文武王14年(即674年),後毀於戰亂,1975年復原。據考,園內水池中曾堆三島,分別象徵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象徵巫山的十二峰分別位於池北和池東,沿池共有十二座建築。雁鴨池曾是新羅王子的東宮,每逢喜慶節日,王子都要在園內大宴賓客,歌舞昇平。現在雁鴨池園內只重修了水池,三座島嶼和池西的三座建築。雁鴨池理水頗為成功,水池略為方形,占地約十餘畝。由於得當地布置了三個島和兩個伸入水面的半島,使水面或開闊舒朗或瀠洄幽深,收放自如,頗具天成之趣。特別是池東北、東南巧妙地運用了“藏源”的手法,起到了延伸空間、變換景致、小中見大的作用。
林中的天國--佛國寺
佛教由印度經中國傳入朝鮮半島後,在韓國逐漸興盛,至今韓國境內仍有大量佛寺。建於公元528年的佛國寺是其中年代最為久遠,保護也較為完整的一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我國大多數佛寺一樣,佛國寺選擇建在風景綺麗,幽靜深寂的山林之中。進入山門後,依山路蜿蜒而上,經十字脊屋頂的鐘樓,繼續拾級而上,約半個多小時始到寺內。途中林木叢生,道路幾經曲折,有力地烘托出佛寺聖地的神秘肅穆的氛圍。佛寺建築布局為院落式,因地制宜地隨地勢起伏而高低錯落。佛國寺於1592年毀於戰火,後經多次修補、復原,只有大雄寶殿、紫霞門等處的石造部分是古新羅遺物,雖歷經1500年風雨仍屹然挺立,顯示了韓民族高超的石造藝術,彌足珍貴。
韓國的古典園林。講究實用第一、美感和個性居次的風格。要想在這裡看到壯觀的園林及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景觀,肯定會大失所望。
韓國現代園林,材料並不高檔,瀝青、砂土、砌塊磚等鋪裝的道路隨處可見,這與我國“非花崗岩不上檔次”的狀況形成鮮明對比。亭廊、花架、桌凳等材料多為木製,樸素而實用。韓國的草坪多為本地草種,秋冬自然枯黃,遊人可以隨意踩踏,休息日在草坪上休息、野餐的人到處可見。而我國的城市草坪以引進的冷綠觀賞型為主,大多都不允許遊人隨意踩踏。
在韓國的園林中並不多見專門造出來的景點,景點就是園林環境本身。公園中沒有設計多個供遊人照相的景點,而是吸引遊人進入其中休閒娛樂。中國其實也需要這樣實實在在的休閒環境,使遊人真正融入其中。比如北京植物園類型的休閒式公園就很受家庭的歡迎。
韓國的國土面積為99408平方公里,其中75%為山地。共擁有國家公園20處,其主要類型為山嶽型和海濱型。據了解,韓國的國家公園由中央政府的環境部管轄,公園50%的投資由其提供,公園負責人也由其任命。韓國國家公園的設立採用指定製,而非我國的從縣級地方政府逐層向上申請報批的申報制。為協調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韓國頒布了《自然公園法》。我國風景名勝區由地方政府進行屬地管理,國家僅實行業務管理,國家與地方的矛盾較為突出,但目前尚無一部法律來協調這些矛盾和關係。

觀後感

上海風景園林學會理事長嚴玲璋近期參加第七屆韓中日風景園林學術研討會後說,我國的學術水平與日韓有一些差距。很多短期行為造成了我們數據積累太少,缺乏說服力和科學性,而日韓很重視數據積累和總結。
嚴玲璋對韓國園林建設留下深刻感受的是:以生態理念為主體的環境美化與為民服務的結合。

變化

韓國首爾的和平公園原來是一座95米高的垃圾山,對當地造成了極大污染。從1978年開始到1993年,當地政府花了15年的時間將垃圾山改造成了一處美麗的風景區。山上植被都是自生自長的,沒有刻意地從外地引種,公園內栽植的花較少,降低了維護成本。市民除了能享受到美麗的景觀,更重要的是獲得科普知識。山下的科普館告訴人們自然消化每種垃圾需要的時間,同時配有環保宣傳片,反覆播放。
對比我國的情況,嚴玲璋說:“我們還缺少用生態理念與園林建造結合的典範。很多設計人員的作品中真正生態的東西不多,樹木求大求多。這既有我們大環境的原因,也有我們設計師理念的原因。” 她反覆提到一個德國專家對她說的話:“我們走過的錯路希望你們不要走,這條錯路就是過分的人工化。”她認為,生態園林應體現在以最低成本、最少浪費資源而得到最好效果上。“風景園林作為生態環境中的重要環節,我們必須要加強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風景園林對於生態的意義。”
據韓國成均館大學的李揆爽稱,現在韓國的一些公寓裡可以看見可愛的浣熊。浣熊為何會“闖”入韓國市民的公寓裡“作客”?原來韓國園林專家將傳統科學考察與數字信息技術相結合,對城市土地使用、植被潛力、土壤情況進行檢測,在綠化建設中搭建起生態“橋”,連線起斷裂的生態“鏈”,使得分散的綠化體系“散珠成串”,從而改善生態環境,使得城市綠化空間有機融合,營造一個自然的綠化生態環境。

生態橋

如今,通過在交通量大的地區修建“生態橋”和隧道,韓國的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一些森林公園裡已經能夠看見野豬、野兔的蹤跡了,從前瀕臨滅絕的西伯利亞虎、滿洲狼等也相繼出現,這功勞簿中就有“生態橋”的一半。上海師範大學城市信息研究中心陶康華教授認為,“生態橋”具有實用價值,值得借鑑。
==================

韓國傳統庭院

中國的“韓國傳統庭園”位於廣東省廣州越秀公園內的“名鴿大世界”地區。該片區原為80年代與其它單位合建的“西遊記宮”人造景觀,後又曾改作“童話大世界”,現在該處仍有較大一片土地閒置,適宜開展新的園林建設。
另外在中國瀋陽世博園,北京,昆明等地也可以見到韓國傳統園林,

園林綠化作用

人們的生活環境條件,有適合的,有不大適合的,有壞的。人的生存,人的壽命長短,同這些條件的好壞關係極大。通過綠化植樹,種花種草,改良土壤,改善水質,保證空氣清新,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以提高全體人民的身體素質,精神煥發地建設祖國。
園林綠化是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同城市人民的關係十分密切,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美化環境
園林綠化是美化城市的一個重要手段。一個城市的美麗,除了在城市規劃設計、施工上善於利用城市的地形、道路、河邊、建築配合環境,靈活巧妙地體現城市的美麗外,還可以運用樹木花草不同的形狀、顏色、用途和風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豐富,喬木、灌木花卉、草皮層層疊疊的綠地,鑲嵌在城市、工廠的建築群中。它不僅使城市披上綠裝,而且其瑰麗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點綴在綠樹成蔭、蓊鬱蔥蘢中,更能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作用,為廣大人民民眾勞動、工作、學習、生活創造優美、清新、舒適的環境。
(二)淨化空氣
園林植物對淨化空氣有獨特的作用,它能吸滯菸灰和粉塵,能吸收有害氣體,吸收二氧化碳並放出氧氣,這些都對淨化空氣起了很好的作用。
1. 吸滯煙塵和粉塵 空氣中的灰塵和工廠里飛出的粉塵是污染環境的有害物質。這些微塵顆粒,重量雖小,但它在大氣中的總重量卻是驚人的,許多工業城市每平方公里平均降塵量為五百噸左右,某些工業十分集中的城市甚至高達一千噸以上。在城市每燃燒1噸煤,就要排放11公斤粉塵,除了煤煙塵外,還有由於工業原料的粉碎而產生的粉塵,有金屬粉塵、礦物粉塵、植物性粉塵及動物性粉塵。粉塵中不僅含有碳、鉛等微粒,有時還含有病原菌,進入人的鼻腔和氣管中容易引起鼻炎、氣管炎哮喘等疾病,有些微塵進入肺部,就會引起矽肺、肺炎等嚴重疾病。植樹後,樹木能大量減少空氣中的灰塵和粉塵,樹木吸滯和過濾灰塵的作用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由於樹林枝冠茂密,具有強大的減低風速的作用,隨著風速的減低,氣流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另一方面由於有些樹木葉子表面粗糙不平,多絨毛,分泌粘性油脂或汁液,能吸附空氣中大量灰塵及飄塵。蒙塵的樹木經過雨水沖洗後,又能恢復其滯塵作用。
樹木的葉面積總數很大。據統計:森林葉面積的總和為森林占地面積的數十倍。因此,吸滯煙塵的能力是很大的。我國對一般工業區的初步測定,空氣中的飄塵濃度,綠化地區較非綠化地區少10%-50%。可見,樹木是空氣的天然過濾器。
草坪植物也有很好的蒙塵作用,因為草坪植物的葉面積相當於草坪占地面積的22-28倍。有人測試過,鋪草坪的足球場比不鋪草坪的足球場上空的含塵量減少2/3-5/6。
2. 吸收有害氣體 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出有毒氣體,如二氧化硫是冶煉企業產生的主要有害氣體,它數量多、分布廣、危害大。當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達到0.001%時,人就會呼吸困難,不能持久工作;達到0.04%時,人就會迅速死亡。氟化氫則是窯廠、磷肥廠、玻璃廠產生的另一種劇毒氣體,這種氣體對人體危害比二氧化硫大20倍。很多樹木可以吸收有害氣體,如1公頃的柳杉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公斤。上海地區1975年對一些常見的綠化植物進行了吸硫測定,發現臭椿和夾竹桃不僅抗二氧化硫能力強,並且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也很強。臭椿在二氧化硫污染情況下,葉中含硫量可達正常含硫量的29.8倍,夾竹桃可達8倍。其它如珊瑚樹、紫薇、石榴、厚皮香、廣玉蘭、棕櫚、胡頹子、銀杏、檜柏、粗榧等也有較強的對二氧化硫的抵抗能力,刺槐、女貞、泡桐、梧桐、大葉黃楊等樹木抗氟的能力比較強。另外,木槿、合歡、楊樹、紫荊、紫藤、紫穗槐等對氯氣、氯化氫氣體有很強的抗性;紫薇可吸收汞;大多數植物都能吸收臭氧,其中銀杏、柳杉、樟樹、海桐、青岡櫟、女貞、夾竹桃、刺槐、懸鈴木、連翹等淨化臭氧的作用較大。樹木還能吸收氨、鉛及其它有害氣體等等。故有"有害氣體淨化場"的美稱。
3.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由於城市人口比較集中,在城市中不僅人的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氣,而且各種燃料燃燒時也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吸收大量氧氣,所以有時城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可達0.05%-0.07%。二氧化碳雖是無毒氣體,但是當空氣中的濃度達0.05%時,人的呼吸已感不適,當含量達到0.3-0.6%時,人就會感到頭痛,出現嘔吐、脈搏緩慢、血壓增高等現象,對人體就有害了。
樹木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也是氧氣的天然製造廠。樹木進行光合作用時吸收二氧化碳,放出人們生存必需的氧氣,通常1公頃的闊葉樹林,在生長季節每天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放出570公斤氧氣。如果以成年人每日呼吸需要0.75公斤氧氣,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計算,則每人有10平方米的樹林面積,就可以消耗掉每人因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供給所需要的氧氣。由此可見,城市中的公園、行道樹、庭園、草坪等對調節空氣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就是人們在樹木茂密的地方感到空氣特別新鮮的原因。
(三)調節氣候
樹木具有吸熱、遮蔭和增加空氣濕度的作用。
1. 提高空氣濕度 樹木能蒸騰水分,提高空氣的相對濕度。樹木在生長過程中,要形成1公斤的乾物質,大約需要蒸騰300-400公斤的水,因為樹木根部吸進水分的99.8%都要蒸發掉,只留下0.2%用作光合作用,所以森林中空氣的濕度比城市高38%,公園的濕度也比城市中其它地方高27%。1公頃闊葉樹林,在夏季能蒸騰2500噸的水,相當於同等面積的水庫蒸發量,比同等面積的土地蒸發量高20倍。據調查:每公頃油松每月蒸騰量為43.6-50.2噸,加拿大白楊林的蒸騰量每日為51.2噸,由於樹木強大的蒸騰作用,使水汽增多,空氣濕潤,使綠化區內濕度比非綠化區大10-20%。為人們在生產、生活上創造了涼爽、舒適的氣候環境。
2. 調節氣溫 綠化地區的氣溫常較建築地區低,這是由於樹木可以減少陽光對地面的直射,能消耗許多熱量用以蒸騰從根部吸收來的水分和製造養分,尤其在夏季綠地內的氣溫較非綠地低3-5℃,而較建築物地區可低10℃左右,森林公園或濃密成蔭的行道樹下效果更為顯著。即使在沒有樹木遮蔭的草地上,其溫度也要比無草皮的空地低些。據測定:7-8月間瀝青路面的溫度為30-40℃,而草地只有22-24℃。炎夏,城市無樹的裸露地表溫度極高,遠遠超過它的氣溫,空曠的廣場在1.5米高度的最高氣溫為31.2℃時,地面的最高地溫可達43℃,而綠地中的地溫要比空曠廣場低得多,一般可低10-17.8℃,為人們創造了防暑降溫的良好環境。
樹木防風的效果是顯著的,冬季綠地不但能降低風速20%,而且靜風時間較未綠化地區長。樹木適當密植,可以增加防風的效果。春季多風,綠地減低風速的效應,隨風速的增大而增加,這是因為風速大,枝葉的擺動和摩擦也大,同時氣流穿過綠地時,受樹木的阻截、摩擦和過篩作用,消耗了氣流的能量。秋季綠地能減低風速70-80%,靜風時間長於非綠化區。
(四)減弱噪聲
城市中工廠林立,人口集中,車輛運輸頻繁,各種機器馬達的聲響嘈雜,汽車、火車、船舶、飛機、建築工地的轟鳴尖叫,常使人們處於噪聲的環境裡,不僅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妨礙睡眠和談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