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善俊

韋善俊

韋善俊(595——694)唐初道士,民間尊其為“藥王”,鞏縣(今河南鞏縣)人,祖籍京兆(今西安市),因祖父嘗為鞏縣令,遂隸籍鞏縣。《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三六載:年十三,習誦《道德經》、《度人經》、《西升經》、《升玄經》,諳老莊之學,遂長齋素食,志慕玄門。及長,詣嵩陽觀,師事黃元賾出家為道士,參佩道法。後又從臨汝洞元觀韓元最習學秘旨,自是道法精湛。武則天長壽年間(692—694)卒,年百歲。

基本介紹

基本情況,史書記載,

基本情況

根據《太平廣記》記載,唐初道士韋善俊(民間尊其為藥王)的一條狗名叫“烏龍”(一說叫“烏尨”),後來韋善俊將要成仙升天,他的黑狗化龍,韋善俊騎上黑龍升天了。現在的湖南省邵陽市邵東縣雙鳳鄉賀家嶺有一座黑狗山,相傳是那條黑狗的出生之地。

史書記載

【原文】:《仙傳拾遺》(唐代.杜光庭):韋善俊[太平廣記卷四十七著錄。]
韋善俊者,京兆杜陵人也,訪道週遊,遍尋名岳,遇神仙,授三皇檄召之文,得神化之道。或靜棲林野,或醉臥道途。常攜一犬,號之曰 「烏龍」,所至之處,必分己食以飼之。犬復病疥,毛盡禿落,無不嫌惡之。其兄為僧,久居嵩寺,最為長老。善俊將欲升天,忽謂人曰:「我有少債未償耳」。遂入山見兄,眾僧以師長之弟,多年忽歸,彌加敬奉。每升堂齋食,即牽犬於其側,分食與之。眾既惡之,白於長老,長老怒,召而責之,笞擊十數,遣出寺。善俊禮謝:「某宿債已還,此去不復來矣。更乞一浴,然後乃去」。許之。及浴移時,牽犬而去,犬已長六七尺,行至殿前,犬化為龍,長數十丈,善俊乘龍升天,拏其殿角,縱跡猶在。
【譯文】韋善俊[唐初道士(公元595——694)],藥王,是京兆杜陵人。週遊各地訪道,尋遍了名山。遇到神仙,授予他三皇的檄召的文書,獲得了神仙變化的道術。韋善俊有時靜靜地棲息在山林荒野,有時喝醉了睡在道路上,他出遊時經常攜帶著一條狗,名字叫“烏龍”。韋善俊不管到什麼地方,必定要把自己的食物分出來一部分餵狗。狗得了疥瘡病,毛都脫落了,很難看,人們見了沒有不厭惡的,韋善俊的哥哥做了和尚,久居在嵩山寺廟,功勞最高,成為長老,韋善俊將要成仙升天,忽然對別人說:“我有一點債沒有償還。”於是進入嵩山去見他的哥哥。眾和尚都因為他是師長的弟弟,多年外出,忽然回來,所以更加尊敬,小心侍奉。每次登上殿堂吃齋,韋善俊就牽著狗在他旁邊,分一部分食物給狗吃。眾和尚都厭惡韋善俊,告訴給長老,長老大怒,招呼來善俊,叱責他,用藤條打了他十下,趕出寺廟。韋善俊行禮致謝說:“我過去的債已經還了。這回離去不再來了。”又乞求洗一次澡,然後就離去。長老答應了他,等到洗浴經過了一段時間,韋善俊牽著狗出來,狗已經長了六七尺,走到大殿前面,狗變化成為龍,長几十丈,韋善俊騎上龍升天了。龍住天上飛的時候,崩塌了那大殿的一角,痕跡至今還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