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然大士

面然大士

佛經中謂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化身。面然大士是瑜伽施食法門中鬼王的代表,也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來源於唐朝實叉難陀【佛說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

基本介紹

面然大士,面然大士來歷,普度公,

面然大士

面然也叫烏尤。
烏尤為印度語之音譯,漢譯為面然,為佛教密宗瑜伽部主尊之一。

面然大士來歷

爾時,世尊在迦毗羅城尼俱律那僧伽藍所,與諸比丘並諸菩薩無數眾生,周匝圍繞而為說法。
爾時,阿難獨居靜處一心繫念,即於其夜三更之後,見一餓鬼名曰面然,住阿難前,白阿難言:“卻後三日汝命將盡,即便生此餓鬼之中。”
是時,阿難聞此語已,心生惶怖問餓鬼言:“我此災禍,作何方計得免斯苦?”
爾時,餓鬼報阿難言:“汝於晨朝,若能布施百千那由他恆河沙數餓鬼,並百千婆羅門及仙人等,以摩伽陀國斛,各施一斗飲食,並及為我供養三寶,汝得增壽,令我離於餓鬼之苦得生天上。”
阿難見此面然餓鬼,身形羸瘦,枯燋極醜,面上火然,其咽如針,頭髮蓬亂,毛爪長利,身如負重。又聞如是不順之語,甚大驚怖,身毛皆豎,即從座起疾至佛所,五體投地,頂禮佛足,身心顫慄而白佛言:“救我世尊!救我善逝!過此三日命將終盡。昨夜見一面然餓鬼,而語我言:汝於三日,必當命盡生餓鬼中。我即問言:以何方計得免斯苦?餓鬼答言:汝若施於百千那由他恆河沙數餓鬼,及百千婆羅門並諸仙等飲食,汝得增壽。世尊,我今云何得免此苦?”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今勿怖,有異方便,令汝得施如是餓鬼、諸婆羅門及仙等食。勿生憂惱!”
佛告阿難:“有陀羅尼,名曰一切德光無量威力。若有誦此陀羅尼者,即成已施俱胝那由他百千恆河沙數餓鬼,及六十八俱胝那由他百千婆羅門並諸仙等前,各有摩伽陀斛四斛九斗飲食。”
佛告阿難:“我於前世曾為婆羅門時,於觀世音菩薩及世間自在德力如來所受此陀羅尼。我當以此陀羅尼力,便得具足施於無量無數餓鬼及婆羅門並仙等食。以我施諸餓鬼食故,舍離此身得生天上。阿難,汝今受持此陀羅尼當自護身。”即說咒曰:
“那么薩縛(無可切下同)怛他揭多(去聲)縛路枳帝(一) 唵三(上聲下同)跋(鞞揭切下同)囉三跋囉(二) 虎[合+牛](二合三) ”
佛言:“阿難,若欲作此施食法者,先取飲食安置淨盤器中,誦此陀羅尼咒咒食七遍,於門內立,展臂戶外,置盤淨地彈指七下。作此施已,於其四方,有百千俱胝那由他恆河沙數餓鬼,於一一餓鬼前,各有摩伽陀斛四斛九斗飲食,如是鬼等遍皆飽滿。是諸餓鬼吃此食已,悉舍鬼身盡得生天。”
復言:“阿難,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能常誦此陀羅尼並奉飲食,即為具足無量功德命得延長,即成供養百千俱胝如來功德,顏色鮮潔威德強記,一切非人步多鬼等,夜叉羅剎並諸餓鬼,皆畏是人心不忍見,是人即為成就具足大力勤進。”
復言:“阿難,若欲施婆羅門及仙食者,當取飲食滿置缽中,誦此陀羅尼咒咒食七遍,瀉流水中,具足奉獻無量俱胝百千恆河沙數婆羅門及諸仙等,如天飲食。其婆羅門並仙人等,吃此食已諸根具足圓滿吉祥,各發其願讚嘆施人。其施食人心得清淨,而便疾證梵天威德,常修淨行,具足成就供養百千俱胝恆河沙數如來功德,於諸怨敵而常得勝。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欲供養一切三寶,應當具辦香華飲食誦此陀羅尼咒,咒所施食及香華等二十一遍供養三寶。此善男子、善女人等,具足成就諸天妙供及無上供,尊重讚嘆一切如來剎土三寶。諸佛憶念稱揚讚嘆,諸天擁護。”
佛言:“汝去,阿難,當自護身並及廣為諸眾生說,令諸眾生成就具足無量功德,所生之世常值百千俱胝諸佛。”
菩薩點化阿難尊者
阿難陀尊者在結夏安居打坐的時候,看到一個青面獠牙的人逼近他的身邊。阿難很惶恐地問:「你到底是什麼人?怎么會有這么可怕的面容?」
青面獠牙的人回答他:「現在你說我很難看,不出三天后,你也會跟我一樣!不要以為你永遠都是這么莊嚴。」
阿難聽到這話,全身發冷,汗毛直豎。他很害怕、很煩惱,於是求救於佛陀。佛陀說:「阿難!人生無常,做人不能驕傲。大家都說你容貌端正,具有三十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象,十分莊嚴,但是年輕時莊嚴,卻也有年老、醜陋的時候。你看到的境界是無常的境界,無常每一天、每個時刻都在你的周圍、你的面前,隨時都會降臨。」「這樣說來,我真的不出三天就會跟他一樣嗎?」阿難更加惶恐。佛陀說:「是啊!生命無常。」「但是我還年輕啊!」佛陀說:「唉!無常的降臨,並無老少的分別。」「佛陀啊!我雖然有福能出家,又能每天跟隨在佛陀身邊,但是我還沒有真正徹悟,一旦無常到來,我便會失卻這個人身。到底怎樣才能成就道業呢?佛陀是不是能解救我?」「只有一個方法:集合眾僧的德與福,福德具足,僧眾合一來為你祝福。」,阿難遂以最虔誠的心來供養佛、法、僧三寶。
面然大士面然大士
之後,他又在一次定中看到那個青面獠牙者,原來是觀世音菩薩化作惡相來點化阿難。

普度公

現在一般人普度的時候所拜的「普度公」,在佛教中稱作「面然大士」,「面然」的意思就是臉長得很難看。其實他是菩薩的化身,故意示現惡形讓阿難體悟人生無常──哪怕是很年輕、很莊嚴的人,終究逃不過無常的境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