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黑人(非裔美國人)

美國黑人

非裔美國人一般指本詞條

美國黑人(英語:African Americans),美國的聯邦法律在稱呼少數族裔時,不再使用黑人等“具有歧視性”的辭彙,“美國黑人”由“非洲裔美國人”取代,美國黑人包括:1.歷史上被歐洲殖民者劫運到美國非洲黑人奴隸的後裔;2.黑人新移民及其後裔。約占美國總人口的13.2%,其中三分之一為黑白混血種人(如歐巴馬),通用英語。主要信仰基督新教;部分信仰天主教伊斯蘭教

尼格羅人種。1680年有700人,1730年為9萬人,1800年為100萬人,1978年為2500萬人,2017年約4680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3.2%,是在美國僅次於拉丁裔的第二大少數族群。

美國黑人在美國歷史上起到重要作用,他們積極參加美國獨立戰爭反法西斯戰爭。同時還是美國農業工業生產的主要力量;在鋼鐵工業中黑人工人約占三分之一,在汽車工業中約占半數,尤其對國內的體育娛樂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地位,婚俗,

簡介

尼格羅(negro)是拉丁語,詞義為“黑色的”,在美國種族歧視猖獗時,逐漸演變成對黑人的誣衊語言,等同於“黑鬼”。黑人運動崛起後,這個單詞被摒棄,黑人採用“黑色的”(black)自稱。不過1960年代後,因為黑色在西方語言中也不是個好顏色,這個單詞也被摒棄,而改為“非洲的”,因為黑人的祖先都來自非洲。大多美國非裔祖先都是在17世紀和18世紀西非被綁架後引入美國而壓迫為奴隸。在19世紀中期,他們由美國南北戰爭而獲得自由。在20世紀中期,他們由美國平權運動而獲得平等。
但是有許多美國黑人認為,稱他們為非裔美國人等於是和拉丁裔亞裔美國人等同等對待,不過其他族裔的美國人是自願來到美國的,而他們的祖先是被迫的,和其他族裔不同,所以他們倒寧可和自己的非洲同胞一樣,被稱為黑人(black),反而不願意被稱為非裔美國人。另外,這也與六零年代後興起的一股黑人自我認同運動有關,這股運動與當時狂飆的民權運動相結合,強調“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簡稱BLM),不再將"Black"看做是一種較為低等的形容詞。
目前最為知名的非裔美國人,要屬來自伊利諾州的前任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他代表民主黨贏得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有黑人血統的總統,並於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成功連任。

歷史

美國黑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美洲淪為歐洲殖民地的時期。16~19世紀,歐洲殖民者從非洲(主要是西非剛果安哥拉)劫運大批黑人奴隸到美洲,其中半數以上運入今美國境內,主要在南部諸州的棉花、甘蔗種植場和礦山當苦工,深受白人種族主義者的殘酷剝削和虐待。隨著美國工業的發展,南方的黑人陸續遷往北方和西北方城市。1861~1865年南北戰爭後,雖然從法律上廢除了奴隸制度,但是黑人仍受種族歧視和壓迫,三K黨的暴行嚴重威脅著黑人的生命安全。
美國黑人

地位

曾經的美國黑人在政治、教育、就業、居住等方面從未享受到與白人相同的待遇。據1970年調查,美國貧窮線以下的家庭,白人占9.9%,黑人占41.3%。黑人的失業率一般比白人高三四倍,有的城市高達六七倍。黑人工人的工資平均只及白人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黑人的死亡率比白人高。據1960年統計,黑人嬰兒死亡率達43.2‰。城市黑人聚居區的人口密度一般為白人的好幾倍,甚至十幾倍。美國黑人處在美國社會的底層,時刻受到失業、貧病和死亡的威脅,因此,他們曾進行了長期的反抗鬥爭,僅1968年的一次黑人抗暴鬥爭就席捲包括華盛頓在內的168個城市。毛澤東曾於1963年和1968年兩次發表聲明支持美國黑人抗暴鬥爭。美國黑人反對種族歧視和壓迫的鬥爭得到全世界進步力量的支持。
美國黑人
如今,美國已經給予黑人更多的教育待遇和社會福利,亞裔的SAT成績必須比黑人高出450分(滿分1600分)才能錄取。而同樣的成績下,非裔被醫學院錄取的機會是亞裔的三倍。

婚俗

有一種婚俗是跳掃帚。在美國的黑奴時代,黑人男女是不允許正式結婚生活在一起的。為了向世人宣布他們的愛情和婚約,一對黑人男女和著鼓聲的節奏,一起跳過一把掃帚。掃帚長期以來對各種非洲人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它意味著新婚夫婦組成家庭的開始。在南部非洲新娘在婚後的第一天要幫助夫家的其他女性清掃院子,以此表明在住進自己的新家前,她願意盡職地幫助丈夫的家人承擔家務勞動。直至今日,一些美國黑人還在他們的婚禮上舉行這種象徵性的儀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