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傳承到傳播

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傳承到傳播

《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傳承到傳播》是2019年9月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傳承到傳播
  • 作者:楊紅
  • 出版時間:2019年09月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2531814
  • 定價:98 元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理論研究與典型案例選編》將以“加強非遺傳播的意義、實踐與思考”為主題,突出典型性和研究性。案例範圍包括:以非遺的知識普及、文化傳播、保護工作等為內容開展的各類媒體宣傳、影視傳播、新媒體傳播、普及教育、展示推廣等實踐情況,對近年來非遺傳播的典型優秀案例進行客觀、全面的概括和總結。

圖書目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傳播視角/001
非遺傳播的意義、思路和途徑. 003
一、非遺傳播的重要性. 004
二、非遺傳播應該多措並舉. 006
傳承與傳播—非遺保護的兩個方面 011
一、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性. 011
二、非遺保護工作的兩個階段. 012
三、非遺的傳承與弘揚. 013
四、如何讓非遺融入現代社會. 014
五、結語. 015
新媒體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賦能. 017
一、放大客群傳播面. 017
二、從技藝到情感,豐富非遺的表達 018
三、從項目到精神,提煉非遺的文化核心 020
傳播視角:非遺傳承發展的“連結鍵”與“外環境” 023
一、“傳播視角”的定位. 023
二、傳播非遺的必要性. 024
三、“傳播”在非遺傳承發展中的作用 029
四、發揮“連結鍵”和“外環境”的正效應 030
五、結語. 036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理論研究/039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策略 041
一、高科技手段的利用. 041
二、借力社會發展趨勢. 042
三、新媒體的信息整合與多層次利用 042
四、順應“後真相時代”傳播特點 043
解碼非遺,傳播讓主流變得更潮流. 045
一、非遺傳播“良性進化”. 045
二、非遺傳播仍處於初級階段. 046
三、非遺傳播未來展望. 048
非遺傳播:怎樣凝聚關注的力量 053
一、理念:傳承和傳播“雙輪驅動” 053
二、定調:不是“授人以魚”,而是要“授人以漁” 054
三、方法:讓主流變得更清流、更潮流 055
非遺傳播要釐清的幾項關係 057
一、傳播方式:綜合運用大眾和人際傳播 058
二、客群分析:傳播內容應兼顧普及和深度 060
三、傳播空間:實體和虛擬空間融合發展 067
媒體報導中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應注意的倫理
規範問題. 057
一、“去語境化”傳播導致割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性 074
二、缺乏職業敏感,忽略事實中對文化多樣性的傷害 076
三、對“活態傳承”缺乏科學理解,導致對文化揚棄的誤判 078
四、技術革新可能帶來的隱性倫理衝突 083
五、結語. 084
非物質文化遺產影視傳播案例/087
影音文獻:用影像書寫的文明篇章. 089
見人、見物、見生活—傳統非遺節目的創新. 099
一、見人—從能人到凡人. 100
二、見物—從開物到格物. 102
三、見生活—從新生到衍生. 105
四、結語. 106I
影視手段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播中的套用 107
一、影視藝術在非遺保護與傳播中的套用 108
二、影視藝術在非遺保護與傳播中的現存問題 112
三、微視頻《泉城兔子王》拍攝製作案例 114
《叮咯嚨咚嗆》第二季:做好文化傳承的娛樂表達. 121
一、“傳承,我們是認真的”. 122
二、讓優秀傳統文化再流行. 124
三、堅定文化自信,堅守藝術理想 127
《時尚大師》:一場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尚巡禮”. 131
一、一場中國文化的“時尚巡禮”,它是對華夏情結
最樸實的訴說,也是最深情的表達. 133
二、一條設計大師的“孕育之路”,呵護中國原創的
火熱初心,助推東方時尚的力量崛起. 140
三、一堂全民審美的“理念普及”,國潮復興是文化
覺醒的縮影,亦是大眾追求美好生活的註腳. 145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傳播案例/153
一、景觀式外圍:竹林美景,詩意盎然 156
二、園林式序廳:曲徑通幽,移步換景 157
.indd 7 2019-08-28 13:24:26
VIII 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傳承到傳播 三、主題式展區:活態展示,活力再現 157
四、多樣化活動:一館多點,全面開花 160
從“錦繡中華”看非遺傳承的現實方法 163
一、非遺傳承可跨界也要會整合 163
二、非遺傳承要使用能與世界對話的通用語言 166
三、結語. 169
浙江溫州:非遺體驗基地超級連線大眾生活 171
一、非遺體驗基地的特點與效果 171
二、非遺體驗基地建設的意義. 178
三、結語. 181
山西靜樂剪紙之互動教育傳播探索實踐 183
試論雲南省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與非遺傳播的關係. 189
一、雲南省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簡述 189
二、雲南省傳統音樂、舞蹈類資源概況 191
三、歌舞樂展演:作為保護、傳播實踐的一種途徑 193
四、歌舞樂展演的幾點思考. 196
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傳播案例/201
2017“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揭曉活動側記 203
一、走入心靈,值得奉獻一生的事業 203
二、走向國際,讓中國文化與世界對話 207
三、走進時代:見人、見物、見生活 209
體驗·樂享——廣州非遺的活化實踐 213
一、廣州“周末非遺課堂”. 213
二、“非遺課來了”. 214
三、廣州非遺體驗游. 215
四、廣州非遺開放日. 216
重大公共活動中的非遺傳播——2018 年上合峰會的青島樣本 217
一、重大公共活動是非遺傳播的重要契機 218
二、重大公共活動時期的非遺傳播:2018 年上合峰會的
青島樣本. 220
三、重大公共活動期間非遺傳播的效能評估 226
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媒體傳播案例/229
構建網路文化傳播新矩陣 引領網友參與新傳承 231
一、打造爆款H5,開啟朋友圈自主傳播 232
二、沙畫驚艷再現,匠心打磨短視頻“爆款” 233
三、線上線下結合,VR 令非遺 “沉浸”校園 235
四、占領話題“陣地”,互動討論突破億級 237
致·非遺 敬·匠心:助推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傳播. 239
“我的家鄉有非遺”——非遺傳播典型案例分享 243
省級非遺專題微信公眾號調查報告 247
一、省級非遺專題微信公眾號情況分析 250
二、起步階段,省級非遺公眾號新媒體傳播的問題何在 254
三、精準定位,省級非遺公眾號新媒體傳播未來可期 256
非遺服務平台類微信公眾號現狀調查 259
一、總體情況. 260
二、提升建議. 265
B 站,能否抓住傳統文化這根稻草. 271
一、B 站客群群像變遷 271
二、除了動漫番劇和遊戲,B 站還有什麼 272
三、傳統文化在B 站的創新表達. 273
四、傳統文化興趣圈的青年力量 276
五、B 站的“傳統文化復興”啟示 277
非遺眾籌,不只一場火熱的“行銷者遊戲” 279
一、“點翠首飾”惹爭議,非遺眾籌成話題 279
二、傳統遇上新平台,問題重重成阻礙 280
三、文化眾籌有先例,理性看待利與弊 283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傳播互促案例/289
非遺傳播對保護和傳承傣族慢輪制陶的重要作用 291
一、傣族慢輪制陶技藝面臨的傳承困境 293
二、非遺傳播對保護和傳承傣族慢輪制陶的重要作用 298
江灣面花的傳承與傳播 301
一、積極開展傳承傳播活動. 301
二、傳承+ 創新,探索麵塑發展新路徑. 304
三、專業化經營,助力麵塑傳播 306
話說“懷化有戲”—— 傳統戲劇類非遺項目保護利用的調研與思考 309
一、戲內堅守,戲外傳播. 310
二、傳承為本,傳播有招. 311
三、擦亮戲劇名片,講好懷化故事 314
淺談杭州評詞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下的復甦. 317
一、杭州評詞在非遺保護中的革新突破 317
二、杭州評詞傳承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及建議 327
三、如何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模式進行多樣性保護 330
灌木團隊:從設計驅動傳承到生產性保護實踐. 333
一、設計驅動傳承. 334
二、生產性保護實踐. 336
後記. 34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