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分布範圍,
外形特徵
土豚是南非和非洲中部哺乳動物。長1~1.5米。耳長,吻如豬,舌長而粘。爪強而有力,善掘洞。棲草原和林地。食蟻和白蟻。夜行為主。又稱蟻熊或土豬。
土豚為大型食蟻獸。體型類似大袋鼠,但頗肥壯,體長90~140厘米,體重50~60千克;皮厚,紅褐色或白色,被有稀疏剛毛;頭部窄而長,吻部前突呈管狀;舌細長,富粘液,能延伸;耳長大而薄,類似驢耳;四肢粗強,趾端具強大而銳利的爪;尾呈圓柱形,尾肌很發達,基部粗,末端變細,長約48~60厘米。分布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東非至南非。土豚是一種稀少的奇特動物,特別是牙齒與眾不同,成體時上下頜僅可見2對前臼齒和3對臼齒,無門齒和犬齒。牙齒終生生長,齒的內部全為齒質。自中央髓腔發出多數平行的管狀延長部,所以在咀嚼面上,呈現為多角形小管的集合體。牙列由1對下部牙骨板和2對上部牙骨板組成。每個骨質骨板的咬碎表層由牙質的定域部組成,而牙質又是由一般們於牙骨板表面的牙質柱組成。這些牙質是用來對付厚殼的海生無脊椎動物。
生活習性
土豚主要棲息在丘陵和半草原地區。獨自生活在較深的洞穴中。極善於挖土,掘進速度快,幾分鐘內就能遁入土中。夜間活動,以利爪抓破蟻丘,用長舌粘白蟻充食。性懦弱膽小,缺乏自衛能力,全靠靈敏的聽覺察知外部敵情,儘早地隱匿或逃入洞內。5~6月產仔,每胎1仔 。幼土豚裸而閉眼,待半年後始出洞。土豚環境適應能力很強;單獨生活,領地意識弱;夜行性,白天躲在洞穴中休息,黃昏至清晨時分覓食活動。
土豚屬於雜食性動物,食物包括各種昆蟲、小型嚙齒類以及鳥卵,但最主要的食物是白蟻,粗壯的四肢和鋒銳的趾爪表明土豚是傑出的“挖地虎”,它打洞的速度超過10名使用鎬鋤的成年人。非洲草原上的白蟻穴高有數米,硬似水泥,刀砍斧剁也僅能留下淺痕而已,但土豚對付它則顯得遊刃有餘,它抓破蟻丘後用細長的粘舌粘食四散奔逃的白蟻,土豚的飯量很大,一夜可以吃掉50000隻白蟻。
生長繁殖
土豚每年3~5月發情交配,一雄配多雌,雌獸的妊娠期約7~9個月,10~11月分娩,每胎僅產1仔,小傢伙6個月大時就能夠獨立生活了,2~3歲性成熟,壽命8~12年 。
在非洲,土豚的窩是一道獨特的風景,洞穴長達3~12米,但有時彼此相連能綿延十幾甚至幾十公里,糟糕的是隨遇而安、行蹤不定的“房主”記性很差,常常忘記舊窩而另建新宅,所以土豚的家往往被其他動物借用,在裡面能找到蜥蜴、蟒、眼鏡蛇、蜜獾、疣豬甚至獅子豹子這樣的大型動物,當地土著偶爾也利用土豚的窩躲避風雨。
分布範圍
土豚分布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東非至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