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共六章。第一章:導論。該章介紹了該書選題的緣起、研究背景和意義,並對國內外非正式組織理論進行了綜合論述和評價,交代了該書在研究過程中所運用的研究方法、結構框架和主要貢獻。首先闡釋了該書選題的根本由來和三個具體現實原因,從管理理論發展、社會變革和人本管理理念三個層面剖析了該書研究的學術和現實背景,指出該書的理論與現實價值。其次,綜合分析並明確界定了組織、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三個基本概念,簡要概括了非正式組織的關鍵特徵,對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了系統梳理和綜合分析,指出了國內非正式組織理論中存在的不足。最後,概括了該書對促進組織理論體系與管理實踐的完善所做出的主要貢獻。
第二章:非正式組織理論的形成與發展。該章首先從非正式組織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為切入點,繼而揭示了非正式組織理論產生的理論淵源。其次,概括分析了兩個典型的開創性的非正式組織理論觀點,確立了非正式組織理論的理論基礎。再次,對西方非正式組織理論的發展、演化的基本過程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總結,並根據非正式組織理論中的概念使用、研究重點和理論成果進行了合理的發展階段劃分,從而勾勒出非正式組織理論發展演化的清晰脈絡。最後,對國內非正式組織理論的引入過程進行了比較分析,從而糾正了國內對非正式組織概念產生過程認識上的歷史誤解;通過對非正式組織與相關概念進行比較,廓清了學界或管理實踐者對非正式組織概念認識上的混淆和誤解;並初步探討了企業組織與公共組織中的非正式組織理論存在的差異。
第三章:非正式組織的成因、結構特徵及其運行模式。該章是基於第二章對非正式組織理論演進脈絡進行系統梳理、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從社會情感、組織的設計原則與員工個性發展趨勢之間的矛盾、組織正式化的局限三個層面揭示出非正式組織形成的深層次根源,並對其結構特徵和內在的獨特運行模式進行深入的解析,從而揭示了非正式組織產生、運行與發展演化的基本規律。
第四章: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的區別及其互動模式。該章首先從形成過程、運行模式、內部結構三個層面將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的差異進行了比較分析,從而明確了二者在具體管理措施和方法上的差異。其次,從管理實踐視角,將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之間的互動關係界定為對抗性、制約、輔助和相互融合四種關係模式,並深入地闡述了非正式組織在管理實踐中對正式組織的各種積極、消極影響,較為全面、客觀地評價了非正式組織。
第五章:非正式組織理論實踐價值的顯性化。該章依據非正式組織理論在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套用困境,結合知識經濟時代的客觀要求,提出了非正式組織理論隱性化和顯性化兩個概念,並結合管理實踐比較了隱性化與顯性化的根本區別。利用社會網路分析方法,對非正式組織進行可視化的識別與診斷,為有效管理非正式組織提供系統的、公開的可操作性診斷工具和管理方法。
第六章:研究結論與展望。對該書的理論主張進行全面系統的總結,指出該書存在的不足,並在研究方向、方法、領域等方面繼續深入和完善非正式組織理論的研究提出相關的研究展望。
作品目錄
| | |
一、研究的緣起、背景及意義 二、基本概念與研究對象 三、文獻綜述 四、研究方法與框架 五、主要貢獻 | 一、非正式組織理論產生的管理學背景 二、非正式組織理論產生的理論淵源 三、非正式組織概念提出的理論研究過程 四、羅特利斯伯格與迪克森的非正式組織理論 五、巴納德的非正式組織理論 六、非正式組織理論的發展演化 七、非正式組織理論的引入與發展 | 一、非正式組織形成的深層原因 二、非正式組織的結構特徵 三、非正式組織的運行模式 |
| | |
一、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的差異 二、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的互動模式 | 一、非正式組織理論的隱性化 二、非正式組織理論的顯性化 三、非正式組織理論顯性化的具體途徑 | |
|
創作背景
組織是人類生存、生活和發展的載體,也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結果。在多種類型的社會組織中,非正式組織既與正式組織相伴而生,也是組織成員在工作場所中長期互動的必然結果。由關於非正式組織的管理思想與理論觀點所構成的非正式組織理論,是組織理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1934年,
霍桑實驗的主要參與者羅特利斯伯格和迪克森,在闡述、總結霍桑實驗研究過程與結論的基礎上,在《管理與工人:工業工廠中的技術組織與社會組織》一文中率先公開正式提出“非正式組織”概念,並闡釋了非正式組織“限制產量”的真正內涵及其行為背後的非邏輯原因,從而初步開創了非正式組織理論。而後,具有影響力的兩部專著:
巴納德在1938年出版的《
經理人員的職能》,羅特利斯伯格和迪克森在1939年合著的《管理與工人》,確立了非正式組織理論的基本內容。後續的研究者則基於群體動力學、人際關係理論和社會網路理論,推動著非正式組織理論的不斷發展演化。然而,國內學界在引入非正式組織理論過程中產生了一些誤解,並對非正式組織的運行規律以及與正式組織的互動模式的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導致了非正式組織理論實踐價值隱性化問題。為此,深入系統研究非正式組織理論,廓清國內學界對非正式組織理論的認識與實踐價值,提高組織管理水平顯得尤為必要。《非正式組織理論及其顯性化研究》就以非正式組織理論為研究對象,對國內外非正式組織理論進行系統的梳理與總結。
作品思想
非正式組織理論的系統研究,其目的之一就是能夠從理論的梳理與深化研究過程,深刻地揭示出非正式組織的成因、結構特徵及其獨特的運行、演化規律,這也是全面認識與科學管理非正式組織的根本前提。為此,該書從社會情感因素的影響、組織原則與員工個性之間的矛盾、組織管理正式化的局限三個層面,揭示了非正式組織產生的深層原因;指出非正式組織的內部結構上呈現出空間布局的“相近性”、權力結構上的“中心化”、成員間的“信任—自然合作”關係以及外部結構上層次分明的特徵;通過剖析非正式社會化的入會儀式、非正式社會控制、非正式社會地位、非正式溝通系統(小道訊息)、非正式互動活動、非正式權威(自然領袖),明確了驅動和維持著非正式組織內部運行特徵;從群體社會化的內部因素和正式組織變革的外部環境兩個方面,揭示了非正式組織自發選擇的基本演化過程;以構建非正式組織內部運行模式圖,將非正式組織內部運行過程簡潔、可視化地呈現出來,為管理實踐者直觀認識、客觀評價非正式組織創造了條件。
深入系統地廓清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之間的互動關係,正確把握非正式組織的管理規律,是確立非正式組織理論實踐價值的根本前提。該書從比較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的差異為切入點,剖析了二者客觀上存在著對抗性、制約性、輔助性和相互融合的四種互動模式,闡釋了非正式組織對正式組織具有消極對抗性,但這是在有限範圍內的對抗,是受正式組織制約的,也是在可控範圍之內的,從而有力地駁斥了將非正式組織負面作用和消極影響加以誇大化的主觀論斷或偏見;還進一步論述了非正式組織能輔助和促進正式組織有效運行的積極作用,能夠彌補正式組織理性設計的結構功能缺陷,體現出管理的人文關懷和人性化。對這四種互動模式的全面認識,為開發利用、科學管理非正式組織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理論源於實踐,也要回歸實踐,非正式組織理論研究的落腳點最終在於指導實踐,即如何在管理實踐中充分開發利用非正式組織的潛在價值,提高組織管理水平。然而,非正式組織理論本身的抽象性及其遭受的質疑,管理實踐者對非正式組織存在的誤解與偏見等因素,都會阻礙非正式組織理論實踐價值的實現,使其陷入“隱性化”困境。為迎合當代知識經濟發展的新情勢與新需求,該書利用社會網路分析方法將非正式組織進行可視化識別,以系統、公開、可操作化的管理策略,實現非正式組織理論實踐價值的顯性化,從根本上促進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的相互融合、優勢互補。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李國梁,1977年4月出生於廣西桂林,廣西大學副教授、MPA研究生導師、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