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卡

非接觸卡

非接觸式卡誕生於90年代初,是世界上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它成功地將射頻識別技術和IC卡技術結合起來,解決了無源(卡中無電源)和免接觸這一難題,是電子器件領域的一大突破。由於存在著磁卡接觸式IC卡不可比擬的優點,使之一經問世,便立即引起廣泛的關注, 並以驚人的速度得到推廣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接觸卡
  • 誕生於:90年代初
  • 結合:射頻識別技術和IC卡技術結合
  • 解決:無源和免接觸這一難題
技術簡介,優點,種類,

技術簡介

一種新型的智慧卡,功能與接觸ID卡IC卡一樣,只是它無需電源,由接收天線從讀卡器磁場感應取電,並工作運算數據,反饋到讀卡器。
非接觸式IC卡IC晶片,感應天線組成,並完全密封在一個標準PVC卡片中,無外露部分。非接觸式IC卡的讀寫過程,通常由非接觸式IC卡與讀寫器之間通過無線電波來完成讀寫操作。
非接觸型IC卡本身是無源體,當讀寫器對卡進行讀寫操作時,讀寫器發出的信號由兩部分疊加組成:一部分是電源信號,該信號由卡接收後,與其本身的L/C產生諧振,產生一個瞬間能量來供給晶片工作。另一部分則是結合數據信號,指揮晶片完成數據、修改、存儲等,並返回給讀寫器。由非接觸式IC卡所形成的讀寫系統,無論是硬體結構,還是操作過程都得到了很大的簡化,同時藉助於先進的管理軟體,可脫機的操作方式, 都使數據讀寫過程更為簡單。

優點

接觸式IC卡相比較,非接觸式卡具有以下優點:
1.可靠性高非接觸式IC卡讀寫器之間無機械接觸,避免了由於接觸讀寫而產生的各種故障。例如:由於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灰塵或油污導致接觸不良等原因造成的故障 。此外,非接觸式卡表面無裸露的晶片,無須擔心晶片脫落、靜電擊穿、彎曲損壞等問題,既便於卡片的印刷,又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可靠性。
2.操作方便、快速:由於非接觸通訊,讀寫器在10cm範圍內就可以對卡片操作,所以不必插撥卡,非常方便用戶使用。非接觸式卡使用時沒有方向性,卡片可以任意方向掠過讀寫器即可完成操作,這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
3.防衝突:非接觸式卡中有快速防衝突機制,能防止卡片之間出現數據干擾,因此,讀寫器可以同時處理多張非接觸式IC卡。這提高了套用的並行性,無形中提高了系統工作速度。
4.可以適合於多種套用:非接觸式卡的存儲結構特點使它一卡多用,能套用於不同的系統 ,用戶可根據不同的套用設定不同的密碼和訪問條件。
5.加密性能好:非接觸式卡的序列號是唯一的,製造廠家在產品出廠前已將此序列號固化 ,不可再改。非接觸式卡與讀寫器之間採用雙向驗證機制,即讀寫器驗證IC卡的合法性 ,時IC卡也驗證讀寫器的合法性。非接觸式卡在處理前要與讀寫器進行三次相互認證,而且在通訊過程中所有的數據都加密。此外,卡中各個扇區都有自己的操作密碼和訪問條件。非接觸式IC卡具有以上無可比擬的優點,所以它很適宜套用於電子錢包,公路自動收費系統和公共汽車自動售票系統等。

種類

非接觸式CPU智慧卡
8K/16K,DES/3DES算法
1)晶片介紹
晶片採用CMOS EEPROM工藝製作的高端智慧卡產品,典型的套用如公共運輸、電子錢包等。符合ISO/IEC14443 TYPE A標準的RF電路、32位隨機數電路、DES/3DES算法模組、流加密處理器,卡上程式存儲器為32K×8位EEPROM、512×8位RAM。
2)基本特性
符合ISO 14443 Type A標準
● Turbo 51核心
● 8K位元組EEPROM
● 32位真隨機數發生器
● 2個16位可程式定時器
● 硬體實現單DES/3DES運算
● 流加密處理器
● 擦寫次數100000次
● 數據保存時間至少10年
國密SM1算法
一、產品介紹
這款卡片是單界面非接觸CPU晶片,產品支持ISO14443-A協定,CPU指令兼容通用8051指令,數據存儲器為8K位元組的EEPROM。該晶片符合銀行的相關標準,COS同時支持PBOC2.0標準電子錢包)及建設部IC卡套用規範,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 通信協定:ISO/ 14443A
● 兼容FM11RF08、M1非接觸卡晶片
● MCU指令兼容8051
● 支持106Kbps數據傳輸速率
● 支持國密SM1安全算法
● 支持Triple-DES安全算法
● 程式存儲器32K×8bit ROM
● 數據存儲器8K×8bit EEPROM
● 10萬次擦寫
● 10年數據存儲
非接觸式SM7商密算法邏輯加密卡
一、產品介紹
這款卡片所用的是支持國家商用密碼算法的非接觸式晶片。該晶片支持ISO14443-At通信協定,EEPROM容量為IKbyte。SM7是國家密碼管理局認可的,為電子標籤專門設計的商用密碼算法,其密鑰長度為128bits,安全性優於市場上常見的用於電子標籤密碼算法
1)ISO/IEC 14443A RF接口
●非接觸數據和能量傳輸(無源)
工作距離:0~60mm區域內能正確完成讀寫各項操作(視天線的形狀、大小而定)
●工作頻率:13.56MHz
數據傳輸速率:106kbit/s
2) EEPROM存儲器
EEPROM存儲容量為1K位元組,分64塊,每塊16位元組。
●每個數據塊的訪問條件可由用戶自己定義。
●數據保存時間:10年
●擦寫次數:10萬次
非接觸式IC卡/射頻卡(M1卡)
技術指標
參數
外形尺寸
IS0標準卡85.6×54×0.80 /厚卡/異形卡
存儲容量
8Kbit,16個分區,每分區兩組密碼
工作頻率
13.56MHz
通訊速率
106KBoud
讀寫距離
2.5~10cm
讀寫時間
1~2ms
工作溫度
-20℃~85℃
擦寫壽命
>100,000次
數據保存
>10年
封裝材料
PVC、ABS、PET、PETG、0.13mm銅線
封裝工藝
超音波自動植線/自動碰焊
執行標準
ISO 14443,ISO 10536
功能
支持一卡多用
典型套用
企業/校園一卡通、公交儲值卡、高速公路收費、停車場、小區/園區管理等
二、Ml系統參數 Ml非接觸式符合MIFAREI國際標準,容量為8K位,數據保存期為10年,可改寫10萬次,讀無限次。Ml卡不帶電源,自帶天線,內含加密控制邏輯電路和通訊邏輯電路,卡與讀寫器之 間的通訊採用國際通用的DES和RES保密交叉算法,具有極高的保密性能。
工作頻率:13.56HMZ 通信速率:106HB波特率
防衝突:同一時間可處理多張卡略讀寫距離:在100MM內(與天線形狀有關)能方便、快速 地傳遞數據半雙工通訊方式在無線通訊過程中通過以下機制來保證數據完整
防衝突機制 ·每塊有16位 CRC糾錯,每位元組有奇偶校驗位,檢查位數
用編碼方式來區分“l”、“0”或無信息,信道監測(通過協定順序和位流分析)
支持多卡操作
防衝突機制:同一時間內可處理多張卡,並且在處理卡片時可防突發的讀或寫或讀寫中斷現象動態讀寫當對某張卡片進行處理時,其它卡可進入或離開射頻區域快速防衝突協定 每增加一張卡對整個處理過程來說僅增加1ms
材料:PVC尺寸:符合ISO10536標準工作溫度:-20℃至70℃(濕度為90%)。無電池,無線 。方式傳遞數據和能量晶片加工技術:採用高速的CMOSEEPROM工藝,組成部分:一個 晶片和一個簡單的線圈。安全性:三次相互認證(ISO/EC DIS97982)。
三、工作原理 卡片的電氣部分只由一個天線和ASIC組成,沒有其它外部器件。天線:卡片的天線是只有 幾組繞線的線圈,很適於封裝到ISO卡片中。ASIC:卡片的ASIC由一個高速(106KB波特率) 的接口,一個控制單元和一個8K位EEPBOM組成。Ml射頻卡的工作原理是:讀寫器向Ml卡發 一組固定頻率的電磁波,卡片內有一個LC串聯諧振電路,其頻率與讀寫器發射的頻率相同 ,在電磁波的激勵下,LC諧振電路產生共振,從而使電容內有了電荷,在這個電容的另一 端,接有一個單嚮導通的電子泵,將電容內的電荷送到另一個電容內儲存,當所積累的電 荷達到2V時,此電容可做為電源為其它電路提供工作電壓,將卡內數據發射出去或接取讀 寫器的數據。
四、保密性 MI射頻卡的保密性能很好:讀寫前三次確認、獨一無二的卡片序列號、傳輸數據加密、傳 輸密碼和訪問密碼的保護。卡片中的密碼是受保護、不可讀的,只有知道密碼的用戶才能修改。卡中的EEPROM分位16扇區,每扇區讀有自己的密碼,用戶可根據不同扇區設不同密 碼,扇區的密碼分為KEY A 和 KEYB兩組不同的密碼,兩組密碼分別限制減操作和加操作。
五、結構 MI射頻卡的8K位EEPROM分為16個扇區,每扇區由四塊組成,每塊由16個位元組。每個扇區的 四塊中的塊三(第四塊)包含了該扇區的KEYA(6位元組)、存取控制(4位元組)和KEYB(6字 節),其餘的三塊位數據塊。在0塊至63塊中,0塊為固化塊,其中有廠家代碼等特殊內容 。
六 、過程 射頻標籤(射頻標籤)與閱讀器(讀寫器)之間通過兩者的天線架起空間電磁波傳輸的通道。 細分射頻標籤與閱讀器之間的電磁耦合,包含兩種情況:即近距離的電感耦合與遠距離的電磁耦合。在電感耦合方式中,閱讀器一方的天線相當於變壓器的初級線圈,射頻標籤一方的天線相當於變壓器的次級,因而也稱電感耦合方式為變壓器方式。電感耦合方式的耦合中介是空間磁場,耦合磁場在閱讀器線圈初級與射頻標籤線圈次級之間溝成閉合迴路。電感耦合方式是低頻近距離無接觸射頻識別系統的一般耦合原理。在電磁耦合方式中,閱讀器的天線將閱讀器產生的讀寫射頻能量以電磁波的方式傳送到定向的空間範圍內,形成閱讀器的有效閱讀區域,位於閱讀器有效閱讀區域中的射頻標籤從閱讀器天線發出的電磁場中提取工作電源,並通過射頻標籤的內部電路及標籤天線將標籤記憶體的數據信息傳送到閱讀器。電磁耦合與電感耦合的差別在於電磁耦合方式中閱讀器將射頻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傳送出去;在電感耦合方式中,閱讀器將射頻能量束縛在閱讀器電感線圈的周圍,通過交變閉合的線圈磁場,溝通閱讀器線圈與射頻標籤線圈之間的射頻通道,沒有向空間輻射電磁能量。 射頻識別系統工作過程中,空間傳輸通道中發生的過程可歸結為三種事件模型:(1)數據交換是目的;(2)時序是數據交換的實現方式;(3)能量是時序得以實現的基礎。下面以此三種事件模型的描述來介紹射頻識別系統的典型工作方式與工作流程。
1、能量 閱讀器射頻標籤供給射頻能量。對於無源射頻標籤來說,其工作所需的能量即由該射頻能量中取得(一般由整流方法將射頻能量轉變為直流電源存在標籤中電容器里);對於(半)有源射頻標籤來說,該射頻能量的到來起到了喚醒標籤轉入工作狀態的作用。完全有源射頻標籤一般不利用閱讀器發出的射頻能量,因而閱讀器可以較小的能量發射取得較遠的通信距離。移動通信中的基站與移動台之間的通信方式可歸入該類模式。
2、時序對於雙向系統(閱讀器向射頻標籤傳送命令與數據、射頻標籤向閱讀器返回所存貯的數據)來說,閱讀器一般處於主動狀態,即閱讀器發出詢問後,射頻標籤予以應答,稱這種方式為閱讀器先講方式。另外一種情況是射頻標籤先講方式,即射頻標籤滿足工作條件後,首先自報家門,閱讀器根據射頻標籤的自報家門,進行記錄或進一步發出一些詢問信息與射頻標籤構成一個完整對話達成閱讀器對射頻標籤進行識別的目的。 射頻識別系統套用中根據閱讀器讀寫區域中允許出現單個射頻標籤或多個射頻標籤的不同,將射頻識別系統稱為單標籤識別系統,或簡稱為射頻識別系統,與多標籤識別系統。在閱讀器的閱讀範圍內有多個標籤時,對於具有多標籤識讀功能的射頻識別系統來說,一般情況下,閱讀器處於主動狀態,即閱讀器先講方式。閱讀器通過發出一系列的隔離指令,使得讀出範圍內的多個射頻標籤逐一或逐批地被隔離(令其睡眠)出去,最後保留一個處於活動狀態的標籤與閱讀器建立無衝撞的通信。通信結束後將當前活動標籤置為第三態(可稱其為休眠狀態,只有通過重新上電,或特殊命令,才能解除休眠),進一步由閱讀器對被隔離(睡眠)的標籤發出喚醒命令喚醒一批(或全部)被隔離的標籤,使其進入活動狀態,再進一步隔離,選出一個標籤通信。如此重複,閱讀器可讀出閱讀區域內的多個射頻標籤信息,也可以實現對多個標籤分別寫入指定的數據。 實現多標籤的讀取,現實套用中也有採用標籤先講方式的套用。多標籤讀寫問題是射頻識別技術及套用中
面臨的一個較為複雜的問題,已有多種實用方法解決這一問題。解決方案的評價依據,一般考慮以下三個因素:(1)多標籤讀取時待讀標籤的數目;(2)單位時間內識別標籤數目的機率分布;(3)標籤數目與單位時間內識讀標籤數目機率分布的聯合評估。 理論分析表明,現有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需根據具體套用情況,結合上述三點因素對多標籤讀取方案給出合理評價,選出適合具體套用的方案。多標籤讀取方案涉及到射頻標籤與閱讀器之間的協定配合,一旦選定,不易更改。 對於無多標籤識讀功能的射頻識別系統來說,當閱讀器的讀寫區域內同時出現多個標籤時,由於多標籤同時回響閱讀器發出的詢問指令,會造成閱讀器接收信息相互衝突而無從讀取標籤信息,典型情況是一個標籤信息也讀不出來。
3、數據傳輸 射頻識別系統所完成的功能可歸結為數據獲取的一個便利手段,因而國外也有將其歸為自動收集數據ADC(Automatic Data Capture)技術範疇。射頻識別系統中的數據交換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1)從閱讀器向射頻標籤方向的數據交換;(2)從射頻標籤到閱讀器方向的數據交換。 根據具體實現系統的不同,以及理解層面的不同,上述兩個方面的含義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下面分別給予簡單討論。
3.1.從閱讀器向射頻標籤方向的數據交換 從射頻識別系統實現過程中的純技術層面來說,如果將注意力放在射頻標籤中存貯信息的注入方式來說,閱讀器向射頻標籤方向的數據交換可分為兩種情況,即有線寫入方式和無線寫入方式。具體採用何種方式,需結合套用系統需求、代價,技術實現的難易程度等因素來定。 在有線寫入方式下,閱讀器的作用是向射頻標籤(中的存貯單元)寫入數據信息。閱讀器更多地被稱為編程器。根據射頻標籤存貯單元及編程寫入控制電路的設計情況,寫入可以是一次性寫入不能修改,也可以是允許有線多次改寫的情形。另外一種寫入情形是,在絕大多數通用射頻識別系統套用中,每個射頻標籤要求具有唯一的標識。這種唯一的標識被稱為射頻標籤的ID號,通常在標籤出廠時已被固化在射頻標籤內,用戶無法修改。ID號的固化過程可以在射頻標籤晶片生產過程中完成,也可以在射頻標籤套用指定後的初始化過程中完成。無論在何時完成,都是以有線(解觸)方式實現ID號的寫入。 對於聲表面波SAW射頻標籤以及其它無晶片射頻標籤來說,一般均在標籤製造過程中將標籤ID號固化到標籤記憶體中。 無線寫入方式射頻識別系統閱讀器向射頻標籤方向數據交換的另外一種情況。根據射頻識別系統實現技術方面的一些原因,一般情況下應儘可能地不要採用無線寫入方式,尤其是在射頻識別系統工作過程中。這種建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具有無線寫入功能的射頻識別系統屬於相對複雜的系統,能夠採用簡單系統解決套用問題即採用簡單系統是一般的工程設計原理。其背後隱含著簡單系統較複雜系統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培訓、維護成本更低。(2)採用積體電路晶片射頻標籤寫入信息要求的能量比讀出信息要求的能量要大得多,可以10倍的量級進行估算。這就造成射頻標籤無線寫入過程花費的時間要比從中讀取等量數據信息花費的時間要長許多。(3)無線寫入後一般均應對寫入結果進行檢驗,檢驗的過程是一個讀取過程,因而造成寫入過程所需時間進一步增加。(4)寫入過程花費時間的增加非常不利於射頻識別在鑑別高速移動物體方面的套用。這很容易理解,閱讀器與射頻標籤之間經空間傳輸通道交換數據過程中,數據是一位一位排隊串列進行的,其排隊行進的速度由射頻識別系統設計時決定。將射頻標籤看作數據信息的載體,數據信息總是以一定長度的數據位組成,因而讀取或寫入這些數據信息位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移動物體運動的速度越高,通過閱讀區域所花費的時間就越少。當有無線寫入要求時,必將限制物體的運動速度以保證有足夠的時間用於寫入信息。 (5)無線寫入過程面臨著射頻標籤信息的安全隱患。由於寫入通道處於空間暴露狀態,這給蓄謀攻擊者提供了改寫標籤內容的機會。 另一方面,如果將注意力放在閱讀器向射頻標籤是否傳送命令方面,也可分為兩種情況,即射頻標籤只接受能量激勵和既接受能量激勵也接受閱讀器代碼命令。 射頻標籤只接受能量激勵的系統屬於較簡單的射頻識別系統。這種射頻識別系統一般不具備多標籤識別能力。射頻標籤在其工作頻帶內的射頻能量激勵下,被喚醒或上電,同時將標籤存貯的信息反射出來。射頻識別系統。射頻標籤接受閱讀器的指令無外乎是為了做兩件事,即無線寫入和多標籤讀取。
3.2.從射頻標籤向閱讀器方向的數據交換 射頻標籤的工作使命即是實現由標籤向閱讀器方向的數據交換。其工作方式包括:(1)射頻標籤收到閱讀器傳送的射頻能量時,即被喚醒並向閱讀器反射標籤存貯的數據信息;(2)射頻標籤受到閱讀器傳送的射頻能量被激勵後,根據接收到的閱讀器的指令情況轉入傳送數據狀態或"睡眠/休眠"狀態。 從工作原理上來說,第一種工作方式屬單向通信,第二種工作方式為半雙工雙向通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